2015-03-12 11:51:55快樂貓貓女

今人均難以體會

水鄉的稻田多與水塘、水溝、水港乳鐵蛋白、湖汊處在同壹水平線,春天排澇、秋天抗旱、冬天車水捕魚都需用到水車。

水鄉壹眼也難以望到邊際的田疇沃野,天邊白雲朵朵,地上綠意盎然,壹架架“吱呀——吱呀”余韻悠長的水車,攪動著碧綠的河水,也攪動著靜謐的水鄉大地,像壹幅動靜相宜的山水畫卷,更像壹位不知疲倦的老人在反復吟唱著壹首古老的歌謠。

水鄉常用的水車多為“龍骨水車”,由車架、車軸、車輪、車葉、車筒、車槽和龍骨鏈組成。車筒為木制盒狀水箱,分上下兩層,下層三面密封,不透水,供上行的車葉將水帶到高處;龍骨鏈為長串短木壹節節連綴而成,有幾十上百個,像鴉雀般等距離地連接在壹起,形成龍脊椎狀鏈,踩動車架中間的大車輪,由龍骨鏈再帶動車筒下方的小車輪,通過車葉將水提調上來……車水時人是坐著的,有個專用名詞叫“坐扁擔”。水鄉最大的龍骨水車上可坐十多人,輸水的筒子壹般的有三四米,長的達七八米乳鐵蛋白

春夏之交的雨季,只要老天多下得大半天的雨,剛才還是迎風招展、綠色茵茵的禾苗,轉眼便只剩下壹根根若隱若現的綠色葉尖,在風浪之中向人們求救似的點頭招手;如果大雨再持續壹會,田野與溝渠、內湖便都會變成白茫茫的壹片,分不清哪是稻田哪是湖泊。這時,村頭便會響起壹陣緊過壹陣的哨音。早已戴好竹笠、穿好蓑衣的生產隊長扯著嘶啞的嗓音壹陣狂呼大喊:“全體男女勞力註意了,註意了——準備好水車,全力排澇啦!”不壹會,生產隊的男女社員便會擡的擡、扛的扛,冒雨在田埂和堤壩間安裝好水車,開始了緊張而又艱辛的車水排澇工作。
水田排澇須晝夜不停地進行,水車上方有時還會支起遮雨防曬的草蓬和油布。小時候,我們常見田頭的堤壩上壹字排開幾臺,甚至上十臺水車集中作業,場面蔚為壯觀。車水是力氣活,無捷徑可走,車輪連著車軸在鄉親們的腳下不停地吱吱呀呀轉動,像壹條耕田的老牛不停地喘著粗氣——沈重而又艱辛。時間長了,鄉親們就會感覺“磨斷軸心,車斷腳筋”,腳下有如踏著棉花,壹點力氣都沒有,晚上睡覺也是全身疼痛得難以入眠。這種“頭壹伸腳壹蹬,白天車水夜裏哼”的滋味乳鐵蛋白,今人均難以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