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流亡學生在大陸的成就(一) : 中共航太火箭及彈道飛彈之父簡介
二十世紀三大航太火箭權威 :
(左)德國 : 馮.布朗(Wernher von Braun )博士(1912-1977A.D.)納粹德國V2火箭發明人,戰後移民美國,並主持美國阿波羅登陸月球計劃 . . .
(中)蘇俄 : 科羅廖夫(Sergey Korolyov ) 博士(1907-1966 A.D.) 人類首枚人造衛星及首次載人太空船計劃領導人,可惜1966年的手術意外英年早逝,以致蘇俄在太空競賽中被美國後來居上!
(右)中國 : 錢學森 博士(1911-2009 A.D.)原美國空軍噴射研究小組上校組長 ,兼任加州理工及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50年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以與中國大陸書信往來而被補,1955年與中共交換韓戰俘虜而被驅逐回大陸 … 於是,當時貧困的紅色中國展開了大國野心的核子武器彈道火箭及太空計劃 …
錢學森之謎:
二十世紀的上半葉,中國陷入科學落後、民主落後與經濟落後的貧窮惡性循環中。在一九五五年,一位世界頂尖力學科學家的回歸祖國,改寫了中國懦弱的歷史 ...
在被指控是中國共產黨員的陰影下,這位加州理工大學的講座教授憤怒地離開內心喜歡,而自己又深受推崇的美國學術殿堂,踏上祖國的土地。決心要把尖端的科技奉獻給「新中國」。這一年他只有四十四歲,生命力最旺盛的年代。
在「中國要強大」的目標下,他的建議立刻得到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等的全力支持。一九五六年十月展開了高度機密的火箭、飛彈、人造衛星等重大國防發展計畫。 試看以後幾年一連串的驚人成就︰中國大陸成功地在一九六O年十月,發射了第一顆R-2飛彈;一九六四年十月,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一九六七年六月,試爆了第一顆氫彈;一九七O年六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書 籍 詳 介 : 作者費時三年,向美國國防相關單位蒐集資料,親訪多位曾經與錢學森共事過的同事、師長、學生、鄰居、朋友及兒子,以抽絲剝繭的方式,述說錢學森詭譎多變的一生。他嚴謹的求學態度、奮力投入研究的精神、被美國誤解的曲折過程,為推動中國飛彈、航太科技全心以赴的努力。洗鍊而故事性的筆法,讓我們親自感受到這位個性內向、沈默寡言的科學天才如史詩般的一生。 伴隨時代巨變,人稱「中國飛彈之父」的錢學森,有著戲劇性的人生經歷。 民國初年軍閥橫行,政局一日數變,他安然地在一流得學校中扎下學問根基;日本侵略中國前夕,他考取庚子賠款留美獎學金,遠離了顛沛、艱難的抗日戰爭,在資源豐富、人才濟濟的美國科學殿堂精進專業知識。隨後,他憑著超人一等的耐力與才智,深入參與美國軍事機密計畫。然而,就在他順利地攀升事業頂峰之際,一項突如其來、直指他為共產黨員的控訴,卻使他的生涯急轉直下‧‧‧正值恐共時期的美國,將培植已久、已成航太科技專家的他,親手交還給共產中國。四十年後,中國擁有規模排名世界第三的核武裝備,成為第三世界最大的軍火庫。這是歷史的偶然?或是必然? 從杭州、北京、上海到美國,廣泛蒐集資料,採訪各個事件當事者,客觀地記錄下錢學森的一生。透過流暢、清晰的文字,讀者看到的,不僅是一位專心奉獻的科學家故事,更將親眼目睹中、美兩國近代政治史上的諸多現實。
|
這位早就「向美國說不」的科學家就是本書的中心人物──錢學森博士。在作者張純如( IrisChang,華裔作家)抽絲剝繭的敘述下,讀者可以真切地了解這位大科學家的一生。
下面要寫的是幾個與他相關的附註︰近五年以來,《遠見雜誌》每年與大陸的著名學府合辦兩岸交流的研討會。今年是交大百週年校慶。我們於四月在西安與交大成功地合辦了一次「兩岸優勢互補」研討會。 在西安交大開會期間,我們參觀了他們傑出校友「錢學森圖書館」(見上頁附照)。在館中發現了一些他的珍貴史料︰一、交大機祴工程學院三年級成績︰在那一頁紀錄上有二十二位同學的成績,錢學森的九門學科總平均高達九O‧四四。他鶴立雞群,比次一名的八四‧五三高出甚多(見表一)。二、投考清華留美公費生名單(見表二)︰錢學森投考的是航空機架(械)。他於一九三四年八月參加了清華庚子賠款公費留美,八十名應考,錄取二十名。他當然是錄取者之一,也是唯一赴美攻讀航空機祴的留學生。如果他沒有赴美深造,也就無法在二十年後幫助中國發展飛彈與火箭。 三、一九九五年西安交大命名「錢學森圖書館」︰錢學森於是年十月寫了封親筆信(見附信),以「現已年老體弱」婉辭親自出席。是年他已八十四歲。 當錢學森是一位科學家時,他實至名歸地是一位在大陸上被尊稱的大科學家。當他脫離科學範疇,呼應農業大躍進,推崇特異功能,批判民運分子時,即使從最溫和的角度來看,如果科學歸科學,政治歸政治,那麼錢學森對中國的強大,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最及時的貢獻。 當飛彈、火箭在戈壁沙漠升空的剎那,我猜測這已不再是錢學森個人內心的「復仇」,而是在中國大西北遼闊的天空上,他看到了國家尊嚴的躍升。擁有了強大的實力,中國才可以說「不」。
下列引用維基百科資料 :
錢學森博士生平簡介 :
一 . 早年 :
- 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杭州(現下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錢學森故居)(或上海),父親錢家治(字均夫,1880年-1969年)曾留學日本。
- 1914年父親錢家治到北平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遷居北平宣武門外。
- 1918年入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 1921年轉入北京高等師範學院第一附小。
- 1923年錢學森入學北京高等師範學院附中。
- 1929年秋,錢學森入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攻讀鐵道機械工程。
- 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8月,赴南京中央大學參加清華大學庚款留美公費生考試。10月成為20名留美公費生之一。
- 1935年錢學森在清華大學導師空氣動力學教授王士倬指導下到南京的航空工廠和南昌的航空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實地考察,決定未來留美的學習方向。王士倬原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議錢學森入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空氣動力學。
二 . 赴美 :
- 1935年9月,錢學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費生,從上海搭乘傑克遜總統號輪船,赴美國西雅圖。
- 1936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後,到加州理工學院求見空氣動力學權威西奧多·馮·卡門教授,徵求進修意見。馮·卡門建議錢學森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進修。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師從馮·卡門。
- 1938年錢學森和馮·卡門合作,發表重要論文《可壓縮流體的邊界層》、《傾斜旋轉體的超音速流》。
- 1939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八月發表重要論文《可壓縮流體的二維亞音速流》闡明壓力修正公式,後被學界稱為錢-卡門公式。因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位列美國陸軍航空兵上校。
- 1940年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製組,研究火箭固體燃料、結構變形等課題。
- 1941年參與風洞研製。
- 1942年發表論文《風洞的匯聚風斗之設計》
- 1943年美軍情報部探知德軍正在德國境內建立大規模的火箭發射基地,火速撥款成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下設彈道、材料、噴氣、結構四組。錢學森任噴氣研究組組長,成為世界知名的火箭噴氣推進專家。
- 1944年美國國防部聘馮·卡門為美國空軍顧問,草擬未來20年美國太空研究的藍圖。馮·卡門特約錢學森到華盛頓參加他領導的國防部科學顧問小組。1944年冬,錢學森辭去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的各項職務,到華盛頓參加國防部科學顧問組。
- 1945年4月,美國國防部派遣以馮·卡門為首、團員包括錢學森在內的調查組,飛往德國,詢問德國火箭科學家。錢學森親自詢問德國火箭科學家包括沃納·馮·布勞恩(後來阿波羅登月計劃主持人)、魯道夫·赫曼。馮·布勞恩應錢學森的要求,寫出書面報告《德國液態火箭研究與展望》。錢學森還視察隱蔽在不倫瑞克市郊松林中德軍絕密的戈林空氣動力學研究所和德國其他地方的風洞,撰寫多份報告。冬,錢學森由助教晉陞為副教授。
- 1946年發表論文《超等空氣動力學》、《超等空氣動力學,稀薄氣體力學》,主編《噴氣推進的新天地》論文集。八月,應聘麻省理工學院,辭去加州理工學院和噴氣推進實驗室所有職務。
- 1947年晉陞為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9月,與聲樂家蔣英(大戰略家蔣百里將軍三女)在上海結婚。
- 1949年應聘為加州理工學院正教授,並出任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領導美國太空火箭的研究。
三 . 監禁 :
- 1949年,錢學森申請加入美國國籍。1950年,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反共思想高漲,FBI從美國共產黨的文件中發現錢學森曾參加了共產黨外圍組織的一些活動。於是駁回其入籍申請,並禁止其參加機密工作。錢學森無法繼續他的研究了。兩星期後錢學森先告知學校其去中國探親數月之意願,學校並無異議且願意配合。但是當時海軍部次長丹·金保知道後,以錢學森涉及美軍機密工作之深,在當時中美蘇關係惡劣狀況之下,應設法勸阻其訪中為宜。結果聯邦調查局僅憑錢學森早年參加過的社交餐聚人士名單,指控他曾加入美國的共產黨外圍組織且隱瞞不報。聯邦調查局藉「偽證」罪吊銷他的機密工作許可,於1950年8月30日將其收押在特米諾島中文維基百科未有特米諾島頁面,可參考英語維基百科的對應頁面Terminal Island。(Terminal Island)的監獄里15天。由於加州理工學院的不懈努力和抗爭,錢學森很快出獄,但並沒有完全恢復自由,而是長達5年的在家軟禁。海軍次長知道聯邦調查局如此過當行動後也表示震驚:「我沒有要把他關起來的意思啊,真是糟透了。他不是共產黨員,我們沒有理由拘禁他。」自始至終,錢學森從未被美國政府以間諜或洩密罪名起訴。在軟禁五年期間,他只能涉及一些基礎學科的研究與教學。聯調局認為錢學森所知的機密信息五年後就會變得過時而沒有用處。錢學森後來幽默地說,「不讓我做研究,我會在這裡(用手指頭)發展」。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錢獲頒傑出校友獎受到加州理工學院邀請,但他因美政府遞解出境令仍然有效為由而拒絕前往。該獎項後於2001年由加州理工學院好友法蘭克·馬波教授及夫人送達錢學森家中(馬波教授於一九五五年錢學森離美時親自去洛杉磯港口送行)。航空週刊在提名錢學森為2007風雲人物的專文,對這段歷史的記述也大致吻合。
四 . 回國 :
- 1955年,在中、美政府長達幾個月的日內瓦雙邊會談之後,錢學森被美國政府釋放,用以交換在韓戰中被俘的美國飛行員。9月17日,錢學森登上了美國總統輪船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s)的克利夫蘭總統號(Pres. Cleveland)經香港於10月8日折返中國。
- 1956年與錢偉長、郭永懷等創建、主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為首任所長。
- 1956年10月,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製機構,並任該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指導計畫協調技術。1958年開始研製太空運載火箭。
- 1958年與中國科學院同事共同倡議並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959年8月,錢學森加入中國共產黨。
- 1960年「東風一號」近程地地彈道導彈發射成功。1965年人造衛星工程開始實施,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他為建設中國火箭彈道和太空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
- 1964年10月16日, 中共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 , 成為第五個擁有核子武器國家
- 1967年馮·卡門在1967年出版的自傳中,特闢一章:「錢學森與紅色中國」。馮·卡門對錢學森的評語:「美國火箭領域中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我的傑出門生」。
- 1967年5月9日 , 中共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 , 超越法國成為第四核武強權
- 1970年4月24日 ,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世界第五)發射成功
- 1990年4月7日,首次為商業客戶香港亞洲衛星公司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5號載人太空船發射成功 ,2011年天宮一號太空站計劃正式登場
- 2007年10月24日,成功發射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
五 . 晚年
- 1979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大學授予「傑出校友獎」。
- 1986年6月27日,中國科協三大會議選舉錢學森擔任科協主席。
- 1991年被國務院和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 1999年9月,與錢三強、鄧稼先等共23人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2006年10月,與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等共5位專家獲「中國太空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 2008年9月13日錢學森塑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落成。
- 2009年錢學森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時6分在北京逝世
參考上篇 : 民國百年 . . . 抗日戰爭的全部真實故事 (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