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2 02:43:49Julia
我的Ph.D. Club
這裡的博士生是不用修什麼課就提research proposal就可以,要如何看看學生到底有沒有長進就是參加討論會,在ASCoR稱為Ph.D. Club,每個學生都至少要參加一個,我的專長是大眾傳播和網路研究,所以就自動被加進這兩個俱樂部,俱樂部聚會時都要討論一篇paper,多半大家都是搶著發表,因為可以藉此得到很多建議來修改自己的研究.兩個小時的討論完大家就會去bar喝海尼根或是咖啡,又可以對話個幾小時.好像那種左岸旁的沙龍有一大堆人在討論學術,當然還不忘享受咖啡或酒. Paper多半是完成了並且準備發表,討論起來才有意思,所以整個學期都在吸收不同層面但同一領域的知識,所以比起一堂課的質量來說並不會遜色太多,一樣要寫報告讀資料.參加的人不一定是學生,很多已經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也會參加,聽他們評論paper也是一種享受跟學習,真正遇到問題就和advisor討論,需要系統化的知識像是統計方法才去修課,完全是自立自強的學習方式.我常想如果沒有美國的兩年訓練我一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更不曉得自己的研究程度如何,所以修課也有好處.我會比較希望post doc是在這裡做或是像我現在一樣做我的博士論文,資源多本身也經過訓練,才能相輔相成,不然就是本身已經確定要做什麼研究的人才適合這樣的學習方式.
我的指導教授是一位加拿大裔英國人,所以跟她用英文溝通不成問題,人又很nice而且它發表不少ISP index 的論文,是一位很理想的指導教授,我很幸運遇到她. 但是學生就不是每個都對我胃口.
我有一點很奇怪, 每到一個新環境就會覺得自己差人家很多,程度好像很糟!因為每個新環境總是會有一些”響叮噹”的人物, 在工作的環境,響叮噹的人物就是長官很喜歡,很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分析新聞頭頭是道,跟受訪者很熟, 看起來很能跑新聞很能做SNG的人.在唸書的環境就是滔滔不絕說著自己的理論, 整堂課意見不斷, 可是我卻聽的霧沙沙,一點也catch 不到重點. 等到熟悉環境之後就慢慢釋懷,因為自己好像也沒差到哪去? 現在來到ASCoR也有這種感覺, 今天下午的mass comm. Ph.D. club,我就真的快要睡著,有幾個天王講個不停 (在 Buffalo我的台灣同學喜歡稱呼那些上課說不停的人--天王),再加上含著雞蛋的英文實在聽不懂, 荷蘭話的發音較多在口內或喉內,好像連帶影響他們講英文,總是像大舌頭一樣,還有他們是學英國腔多,讓我這個習慣美式英語的人很傷腦筋.
今天我在簡短報告自己的研究, 就有兩大天王不停打岔, 我做的是網路隱私權, 他們就不斷說歐洲有多麼不一樣*&%!(#^…廢話!我就是知道不一樣才來荷蘭的啊!不然來這做什麼!下課後我就去請教天王他們是在哪裡看的資料啊!可以告訴我 reference嗎…不同於上課的意氣風發變成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上課時還說: “之前做過類似的研究…….” 下課就變成 “你可以去找找網路,上面有 EU的資料……” 這個還用你說誰不知道可以上網站去找,我最討厭這種澎風的人.問題是這種人到處都是. 以前在大學可以用考上研究所和中視證明自己不差,交大研究所好像沒這問題, 在Buffalo我就用conference papers來證明自己,現在呢?大概就是publication 和趕快畢業吧! 其實真正很厲害的人是很不一樣的,
我在Buffalo遇到的一些韓國學生,一口破英文卻已經發表好幾篇journal paper,連老師都佩服呢!像那個已經出一本書的同學就很安靜在思考,等人家報告完再提問.多有氣質啊! 雖然自己不是很厲害可是看到那種嘴臉的人就會很生氣.
大家都還只是構想還沒寫出東西來,一堂課下來好像只有我的研究最完整,所以老師叫我下次要報告,希望不要漏氣.
我的指導教授是一位加拿大裔英國人,所以跟她用英文溝通不成問題,人又很nice而且它發表不少ISP index 的論文,是一位很理想的指導教授,我很幸運遇到她. 但是學生就不是每個都對我胃口.
我有一點很奇怪, 每到一個新環境就會覺得自己差人家很多,程度好像很糟!因為每個新環境總是會有一些”響叮噹”的人物, 在工作的環境,響叮噹的人物就是長官很喜歡,很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分析新聞頭頭是道,跟受訪者很熟, 看起來很能跑新聞很能做SNG的人.在唸書的環境就是滔滔不絕說著自己的理論, 整堂課意見不斷, 可是我卻聽的霧沙沙,一點也catch 不到重點. 等到熟悉環境之後就慢慢釋懷,因為自己好像也沒差到哪去? 現在來到ASCoR也有這種感覺, 今天下午的mass comm. Ph.D. club,我就真的快要睡著,有幾個天王講個不停 (在 Buffalo我的台灣同學喜歡稱呼那些上課說不停的人--天王),再加上含著雞蛋的英文實在聽不懂, 荷蘭話的發音較多在口內或喉內,好像連帶影響他們講英文,總是像大舌頭一樣,還有他們是學英國腔多,讓我這個習慣美式英語的人很傷腦筋.
今天我在簡短報告自己的研究, 就有兩大天王不停打岔, 我做的是網路隱私權, 他們就不斷說歐洲有多麼不一樣*&%!(#^…廢話!我就是知道不一樣才來荷蘭的啊!不然來這做什麼!下課後我就去請教天王他們是在哪裡看的資料啊!可以告訴我 reference嗎…不同於上課的意氣風發變成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上課時還說: “之前做過類似的研究…….” 下課就變成 “你可以去找找網路,上面有 EU的資料……” 這個還用你說誰不知道可以上網站去找,我最討厭這種澎風的人.問題是這種人到處都是. 以前在大學可以用考上研究所和中視證明自己不差,交大研究所好像沒這問題, 在Buffalo我就用conference papers來證明自己,現在呢?大概就是publication 和趕快畢業吧! 其實真正很厲害的人是很不一樣的,
我在Buffalo遇到的一些韓國學生,一口破英文卻已經發表好幾篇journal paper,連老師都佩服呢!像那個已經出一本書的同學就很安靜在思考,等人家報告完再提問.多有氣質啊! 雖然自己不是很厲害可是看到那種嘴臉的人就會很生氣.
大家都還只是構想還沒寫出東西來,一堂課下來好像只有我的研究最完整,所以老師叫我下次要報告,希望不要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