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八卦的基本認識(二)
易經-八卦的基本認識(二)
---兼談二十四山---
2 8 1 4 3 9 7 6
坤 艮 坎 巽 震 離 兌 乾
西南 東北 北 東南 東 南 西 西北
八卦分為八大方位,每個方位再分為三個坐山,計二十四坐山,以圓周360度而言,每個卦位是45度每個坐山是為15度.
茲將二十四坐山簡述如下(依方位順序)
坎卦:壬子癸,位於北方.代表冬天,農曆11月.
艮卦:丑艮寅,位於東北方.代表冬春交接,農曆12月1月.
震卦:甲卯乙,位於東方.代表春天,農曆2月.
巽卦:辰巽巳,位於東南方.代表春夏交接,農曆3月4月.
離卦:丙午丁,位於南方.代表夏天,農曆5月.
坤卦:未坤申,位於西南方.代表夏秋交接,農曆6月7月.
兌卦:庚酉辛,位於西方.代表秋天,農曆8月.
乾卦:戌乾亥,位於西北方.代表秋冬交接,農曆9月10月.
八卦方位圖:
4 9 2 巽 離 坤
3 5 7 震 兌
8 1 6 艮 坎 乾
(洛書) (八卦)
☳ ☱ 東 西
☶ ☵ ☰ 東北 北 西北
(八卦圖) (八卦方位)
二十四山方位圖:
辰巽巳 丙午丁 未坤申
(巽) (離) (坤)
甲卯乙 庚酉辛
(震) (兌)
丑艮寅 壬子癸 戌乾亥
(艮) (坎) (乾)
☆ 依羅盤二十四山方位圖順序排列如下:
丙 午 丁
巳 未
巽 坤
辰 申
乙 庚
卯 ┼ 酉
甲 辛
寅 戌
艮 乾
丑 亥
癸 子 壬
二十四山可據以陰陽宅之論斷,容後再行研討.
上一篇:易經-八卦的基本認識(一)
下一篇:易經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