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7 01:37:00小妡

少年「肥」特的煩惱...衛署有條件核准青少年用減重藥物



俗諺:「小時候胖不是胖!」不過,研究顯示,每3名青少年就有1人一輩子為肥胖纏身,甚至提早出現成人慢性病,目前台灣青少年就有1/4體重過重或肥胖,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症、第二型糖尿病、痛風等益加年輕化,目前衛生署11月已通過青少年若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便可以使用羅氏鮮藥物輔助減重。

根據統計,目前青少年男女過重盛行率約1成5;若以肥胖盛行率來看,男童最高11歲約2成、最低為7歲超過1成;女童最高為12歲約1成5、最低為10歲的7%。

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祝年豐指出,青少年正值發育階段,如果過度限制患者攝取飲食,或採取飢餓療法、極低熱量飲食良法,都有可能導致大量蛋白質流失,因此,他建議青少年肥胖應先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肥胖程度,並排除內分泌或新陳代謝所導致的肥胖問題,就可由飲食及運動等療法介入。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年紀愈輕吃油炸食品的次數愈多,13至18歲的青少年每週吃油炸食物的次數平均是1.4次。因此在飲食控制上,除均衡的飲食外,少以速食、零食取代正餐。醫師也建議,在飲食控制部份,除均衡飲食外,少以速食、零食取代正餐,並應多運動,消耗體內多餘熱量。

正處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因肥胖導致自我認同度低,甚至出現校園「霸凌」事件,影響身心發展,出現排斥社交活動、學習力下降等問題。18歲的郝同學,165公分、132公斤的超級體重,祝年豐說,這名少女因為肥胖,心肺功能也差,還因為過胖,雙腿常因摩擦導致紅腫、疼痛,必須去皮膚科看醫生。還有各種「阿肥、肥肥、胖胖」等,難聽還有「死胖子、死肥子…」等,讓她遭受不少言語霸凌及被排擠。

衛生署於11月已通過若在飲食及運動方式6個月以上皆無效之下,可以使用減重藥物輔助治療,祝年豐說,12至18歲青少年若BM I值超過30以上,血脂、血糖、尿酸皆過高,經過6個月以上飲食及運動治療下,皆無效時才可適用減肥藥,不過僅適用1年,並需搭配維生素使用。

文章來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127/17/77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