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3 11:15:58 小羅

新北市石門區麟山鼻漁港.麟山鼻釣點

大約在86年期間

經由一位朋友邀約

一夥人來到三芝附近的別墅中烤肉

在黃昏時就由朋友帶領從林區中穿梭

出來後看到一片沙灘

相當漂亮的景色

大夥就這樣漫步在沙灘中前行

走到底竟然有一處小漁港

在那裏聊天喝酒一段時間後

又順著原路折返

原本的沙灘地因為海水的退潮

露出整片的礁岩地型

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不過這樣的快樂經驗讓自己很難忘懷

等到自己開始玩海釣後

朋友雖然久未連絡也失去音訊

網路還不算發達的年代

還是只能依照自己的記憶慢慢去找尋

終於讓自己找到這處美麗的地方

新北市石門區麟山鼻漁港

雖然來此釣遊次數不多

但以建設來說真的越來越漂亮

緊鄰白沙灣風景區

區公所也以漁港周遭天然地型結合創造景觀區域系統

以地型來說

位於台2線濱海公路石門區與三芝區的交界上

經過白沙灣風景區後

直直進入風景區到底

左轉順小路下去就可以看到漁港

等於在白沙灣的正後方區域

當地因為發展觀光

所以沿路都有路標能夠指引方向

在海岸線都有木棧道及石梯道連繫海岸及石層地型

也成為海岸線少見多樣化的步道生態區

此區位於臺灣最北端富貴角西側

緊臨白沙灣海拔約30公尺

當地居民稱為鼻尾鼻或鼻尾頭

在日治時期改稱為麟山鼻

和富貴角一樣有著大量的火山遺跡安山岩

安山岩熔岩質地堅硬緻密

節理發達

風化崩解後各裂面互相截交

強風經年不斷

風中挾帶的細沙不停對岩層進行磨蝕

岩面的交角也變得更為銳利

而型成多陵角岩石

很有地質研究價值

在漁港海岸線往外屬石滬區

在往外則是麟山鼻岬

有石梯道可以沿路欣賞

石滬區域在漁港旁

散置大小的石塊

看起來類似天然的地型

實際上是早期漁民利用現地所築成

形狀如葫蘆般

漲潮時魚蝦會躲入石滬內

就如同幫魚蝦製作一個家一樣

等到退潮後由於口小腹大的特性

使的魚蝦被困在石滬內

當然不只魚蝦也有各種海生螺.蟹等海中生物

很佩服早期人的智慧

要以天然地型建造這樣的環境

實在不簡單

在漲潮期間

石滬區多以小魚為主

使用手竿垂釣就會有不錯的佳績

但是岬角石滬區一帶的釣場

也屬於公告危險垂釣區域(台2線23K處)

主要都以不識當地水性而容易發生危險

在退潮時礁岩淺而易見

可以簡單輕鬆渡過至外海垂釣

但是當海水漲潮時沒有退回來就相當危險了

礁岩林立高度錯雜其中

海水進入石滬區後急流洶湧

強度甚至可以破壞流刺網

因此當地人才會以石滬來捕撈魚獲

流刺網在這樣的環境下不一定有用

發生問題以目前的急救方式使用小艇或橡皮艇

也沒有辦法安然穿越礁岩區

更不要想以人力泳渡方式

所以困住了也只能聽天由命抱著礁岩等待退潮

一般時間就會如此何況是強烈季風期間

而且偶爾會有大浪沖上來

也會瞬間淹蓋石區

因此安全性上要特別注意

除了安山岩地型外

藻礁也是此地很特殊的地型

顧名思義就是以藻類所建造的礁體

由薄薄的珊瑚藻一層層堆疊起來

生長速度緩慢也相當珍貴

這樣的地型也會吸引食藻類魚群進入

如果要選擇安全垂釣可以進入漁港周遭

港區內雖然劃分為禁釣區域

不過進入的流道及防波石都是不錯的釣點

魚群種類也相當豐富

只要當季魚群靠岸

在此地也能釣獲

釣點環境相當不錯

近年來以觀光產業為主

漁港的轉型也有很大的變化

少了魚腥味

也增加了一處景觀區

漁港目前沒有海產商業據駐

垂釣環境上也不錯

以附近的景區來說

也有快餐車到此販賣

對於釣友來說已經是很乾淨方便又不錯的漁港釣點 

(悄悄話) 2012-05-15 00:06:54
(悄悄話) 2012-05-14 10: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