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3 16:37:00大吾

在「輸」中找贏

贏即是輸,輸即是贏,因為輸贏和恩怨連在一起。在人與人之間, 應該多輸少贏,以免無端生是非,如能用「輸」去「贏」, 人生就更加美好。

郭君是個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和客戶來往,他有特別的一套。

郭君酒量不錯,也很會猜拳,可是每次和客戶應酬,他都謹守著「 與其自己喝醉,不如被灌醉」,以及猜拳時「輸三拳,輸兩拳, 全輸最好」的原則。郭君也會打麻將,可是他都「能輸儘量輸」。 每回應酬,客戶們都很「高興」。

事後談生意,客戶們大都能按郭君的條件成交,而每回談生意時, 郭君都會提及「那一天被你灌得好慘」或「你的拳路實在很難抓」, 或「那天打麻將,真不知怎麼搞的,手氣就是不順」。

郭君對人性的掌握相當準確,並將之表現在喝酒和打麻將上;雖然「 辛苦」,但卻也有相對的代價,只要不弄壞身體, 這代價是相當值得的。

郭君掌握的便是人性「好勝心」。

「好勝心」有屬於「自我挑戰」的好勝心, 也有意欲贏別人的好勝心; 自我挑戰的好勝心不是郭君所掌握的重點, 郭君掌握的是人人都有的,意欲贏過別人的好勝心。

意欲贏過別人的好勝心的表現因各人條件的不同有很多種方式, 有人靠事業來贏過別人,有人靠頭銜、社會地位來贏過別人, 有人靠名牌衣服、寵物……來「贏」過別人,只要比別人的「好」, 有了這種夢幻的「勝利感」便忘了他在其他方面其實是「輸」 別人的。但也有人就是因為其他方面「輸」別人,因此越加重視、 誇耀他某方面「贏」過別人,就會非常明顯的心理補償作用, 因此在某方面「贏」過別人,這是一種油然興起一種「滿足感」。 人的欲望獲得滿足,內在少了壓力, 對其他事情要求的尺度便會松一些,標準便會低一些, 甚至也有因此失去自衛警覺的人。

郭君對待客戶的方式也是如此,他讓別人「贏」: 尤其是讓喜歡贏的人贏,連無意贏的人也讓他「贏」。 他讓別人因為「贏」而有滿足感、勝利感,也讓自己「輸」 來造成別人的「虧欠感」,這一方面讓贏的人鬆懈警覺, 一方面喚起贏的人彌補虧欠的意識,也就是「 昨天把人家贏得那麼慘,今天再跟人家斤斤計較便不好意思了」 的心理。總而言之,贏的人面對手下「敗將」,便自然往「讓步」 的那個方向思考;對贏的人來說,這讓步也有「恩典」的意味, 而這其實就是「輸」的人想要的。所以,到底誰輸誰贏, 有時候是很難講的。

當然,也不能「裝輸」裝得不像,否則讓對方知道你在「放水」, 他「勝之不武」,反而會弄巧成拙,所以,有時候,也要「贏」, 但切記——不要常贏,也不要贏太多。

你「贏」,表示你強別人弱,或許這是「事實」, 但天下哪一個人真能認輸?雖然你贏是公正公平公開的, 是在一定的遊戲規則之下贏的,但哪一個輸的人不想「湔雪前恥」? 這從下棋的人一盤盤下個不停就可了解。因此你贏, 接下來的便是要面對的接踵而來的挑戰。在一定遊戲規則下的「贏」 猶是如此,其他方式,甚至「不義」的贏,就更要面對挑戰了。 正大光明的擋戰無須懼怕,倒是暗地來的「挑戰」讓人猝不及防, 這種「挑戰」有可能只有一兩次,也有可能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說穿了,這種「挑戰」就是因「輸」而轉化的報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