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29 02:06:33黑與白

黑白集--透視愛情層面



愛情的的本質是不可歸類,難以形容,模糊不定,在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定義。一個人在與另一個人交往的過程中,雙方身上的某些特質產生相互吸引或者愛慕,通過肉體的交融,生理慾望和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感到身心愉悅,並對對方產生依賴和信任。
愛情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不同的人對愛情有不同的理解。現代人以科學方法研究愛情,分析心理生理化學等,並與大自然動物界相比找尋異同。有些人選擇參加極速約會增加獲得愛情的機會。有些人一失去愛情-失戀後就造成心靈創傷。若能把時間和精力合理分配在各項事情-包括愛情,便能減少傷痛,並有助愛情,如寫作、運動、事業、娛樂、嗜好、親情、靜思反省、貢獻社會等。

由於部分人不誠實不忠心,出現假情假意、假愛情,主要在騙取性或金錢,加上不少人自信不足,所以現代人追求愛情時多誠惶誠恐患得患失,傳媒及電影業亦多理想化的愛情故事及情歌,以滿足大衆心理,加上商人的炒作,形成濫情主義和商業化愛情,有些假的愛情在這一過程中有可能變質。愛情常常作為各類藝術品的主題,從古至中國傳頌至今的愛情經典很多,當今流行文化中,無論是電影、電視劇、流行歌曲,愛情仍然是重要的主題,而情歌更是表現愛情的一大體裁。

一見鍾情是對於未曾相識的陌生人,因意外相遇而產生某種浪漫的吸引力。這種關係可以歸類於兩性之間互有好感或迷戀對方,但可以正確的說已墜入情網並渴望欲對方有更進一步的階段。陌生人不一定察覺到對方有如此的感受,甚至尚未發覺到其他人的存在(像置身在人群中)。有時候兩個人歷經這種現象,勝過當彼此眼中只有對方的時候。這在西方文學中是一種常見的比喻,無論是人、角色或是說話者對於未曾見過面的陌生人產生好感。

柏拉圖式戀愛,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係。有愛無性,強調精神相交;亦有遠距離戀愛的一層意思(因爲離開得遠,自然就有愛無性)。 傳說柏拉圖當年就是這樣同情人相愛。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慾的強烈需求時,心境是平和的,肉慾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是骯髒的,認為愛情和情慾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

戀愛於近年普遍被認為是達成婚姻的前一階段,但是當感情展生變化,並且有第三者介入後,道德感較不足的人很可能與新來的第三個人發生戀愛關係,因此稱做三角關係的戀愛關係就由此產生了。同時與兩名伴侶有戀愛關係即稱之為腳踏兩條船,則稱為三角關係。若是發生在婚姻關係成立之後,則也可以稱之為婚外情。三角關係也可發生在同性伴侶之間,與異性伴侶沒有分別。戀愛以及婚姻這方面的人際關係,愛情跟彼此信賴佔了很重要的影響。但是三角關係會對伴侶造成不小的背叛,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有因為三角關係,而使得一對戀人的戀愛產生了很大的分岐,最後致使婚姻關係破裂的狀況,會離婚都是因婚姻中存有與其他人的關係,且處置得不好所造成。

網際網路的限制可能是網路戀情發展的好處之一,它鼓勵了人們集中展現自己的個性,並減少了真實生活中的外在因子刺激,人們在網際網路上必須發言而且是要能讓對方瞭解的發言,許多網路戀情最後發展成真實生活中穩定的婚姻關係,透過網路戀愛的夫婦一開始就了解要如何與對方溝通。但網路戀情在未正式的面對面之前,與一般戀愛也有很大的差異。許多透過網路戀愛的情侶,在面對面之前,就已經在網路上認識對方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時經常會有重疊的陌生感和親切感,是網路戀情的特色之一。網路戀情也隱藏潛在的危機,由於無法面對面交談,很難了解對方言詞的真實性,有許多初次的網路後面對面約會,演變為約會強暴或是金融詐欺的犯罪,這一點要多注意,不論已發展到怎樣程度,如要面對面見面,最好都不要孤身前往,見面則約在公共場所。另一個爭議的地方則是:已婚伴侶在正式婚姻關係之外所發展出的網路戀情,是否也算是外遇的一種呢?

另外同性戀或同性愛是一種性傾向,指相同性別之間的個體產生愛慕、情感及性吸引,同性戀作為一種自我身份認同和社會標籤,有時同性戀也用以指「同性性行爲」,而不論參與者的性傾向如何或是否有情感上的持久吸引。此外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一起構成了「異性戀-同性戀連續性譜」的三大主要部分,諸多研究顯示同性戀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3%,但是至少仍有20%的同性戀人口,不願透露自己的性傾向。歷史上也曾有過接受同性戀和壓制同性戀的時期,部分國家最近幾十年的發展趨勢,有增加同性戀的透明度、認同度、及為同性戀提供平等的法律權利,包括婚姻、領養、醫療保健等等。

因此一個人在情感、浪漫、與性上對男性及女性,有何種型態的耐久吸引性傾向,是個漸進的連續概念,每個人的性傾向位於從「只對異性感興趣」到「只對同性感興趣」之間的某個位置。通常性傾向被歸為三類:異性戀-對異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雙性戀-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亦有無性戀的概念-對兩性均無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性傾向的多樣情況,在人類歷史和世界不同國家與文化中都有描述,性傾向形成於童年或青少年早期。沒有科學研究足以證明「改變性傾向」的治療是安全或有效的;事實上,對於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這些治療通常帶來負面影響或心理陰影。

性傾向並不單單含有或依賴於性行為,而是依賴並表現於一個人在性和浪漫情感上的耐久吸引,這包括一個人在愛、依附感、親密行為等非性方面的內在深刻需求,具體表現例如:非性愛慕、共同目標與價值觀、相互支持愛護、長久承諾等。一個禁慾或從未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並不一定是「無性戀」;一個跟同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但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並不是同性戀;一個跟異性發生過性行為的人,但缺乏浪漫或情感上的耐久吸引,也不是異性戀。很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很多人報告通常是異性戀取向。然而對同性戀占人口比例的報告則會根據方法的不同和選擇標準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亦撰文論到:根據澳州佛學者Peter A. Jackson研究指出,巴利文律藏中記載,佛陀在得知僧團中有兩性人,原現男眾相反轉現女眾相後,仍同意其轉入比丘尼僧團繼續修行,並未將其逐出僧團。甚至經典記載一位名為Soreyya的兩性人證得阿羅漢果位,及一位愛戀佛陀色身的比丘Vakkali,在佛陀開示諸行無常的真諦後,證得阿羅漢的故事。斯里蘭卡南傳佛教學者A.L.DeSilva便堅持:我們並沒有理由論斷一般同性戀者就比一般異性戀者貪著色慾或在菩提道上意志薄弱…。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對待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的標準是一樣的。

                                                                   --黑與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