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鵝堡
儘管工業革命帶來機械化、新科技文明與經濟模式,十九世紀初期的德國還是為浪漫主義的風潮所席捲,這股風潮在巴伐利亞尤為明顯,歷代國王無不忙著尋找中世紀城堡舊址,重新修砌、恢復舊觀。
盧德維西二世的父親麥克斯米連二世,在年輕時購買了一座城堡廢墟,即高地天鵝堡(建於1832年至1836年)。這座城堡始建於十二世紀,據中世紀的吟遊詩記載,建造城堡者是戍守天鵝之鄉的騎士們。相對於新天鵝堡,此堡保有較多舒適的家居特質,這是因為盧德維西二世國王的母親,瑪莉亞皇后,曾經長久居於此地的關係。在三樓的音樂沙龍聽中,擺著一部當年盧德維西二世國王和華格納彈過的鋼琴,以及兩人的往返書信。在國王的臥室中,屋頂畫滿了星星;而從這兒,國王可透過望遠鏡,監視新天鵝堡建築工人的建築進度。
盧德維西二世的成長歲月幾乎都在高地天鵝堡度過。他的父親對他們兄弟的教育非常嚴格,安排了許多宮庭教師教導他們文學、藝術等素養,獨獨未曾訓鍊他們接觸複雜的政治問題。小王子們所幸每天沉浸在城堡內,凝視一幅幅描繪中世紀騎士傳說的壁畫,任漫無邊際的幻想穿梭時空。此外,路德威花最多時間在城堡所在的森林地區,從而培養了他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對阿爾卑斯山深厚的感情。十五歲時,盧德維西王子第一次欣賞到華格納的「羅艾格林」∣∣一部描述中古世紀,天鵝騎士英勇事跡的歌劇。在此之前,王子的家庭老師才帶他在家中壁畫前,敘說了許多關於天鵝騎士的傳說,而此次歌劇洗禮,無異把王子心目中的英雄,生動搬到眼前,新天鵝堡的築夢狂想也由此點燃!
新天鵝堡在國王二十四歲(1869)時開始動工,地點就在高地天鵝堡旁,一座留有兩個舊城廓廢墟的山丘上。設計圖於動工前一年就已完成,畫設計圖的既不是建築家,也不是中世紀城廓的設計師,而是一位來自慕尼黑、名氣響亮的畫家洋克。不過,主導整個建築計畫的,仍是國王自己。
國王小時也學過一點建築學,蓋城堡的過程裡還參考過其他中世紀城堡,可耐人尋味的是,這些背景卻極少成為新天鵝堡的具體元素。 影響國王構思城堡輪廓與細部裝置的每個動念,幾乎都來自中世紀騎士故事所描述的時空背景,最常把這些故事具象化的卻都在歌劇院的舞台上,而實際上洋克也是宮廷劇場的舞台設計師。如此新天鵝堡才會有那種夢幻的氣氛。這種不太實際的感覺在參觀內部時,會更加強;新天鵝堡的內部到處都是鍍金的手工藝品以及接連不斷的壁畫。於是,一座彷如歌劇背景的新天鵝堡,就以比中世紀之夢更夢幻的意象逐步成形。
新天鵝堡才在兩年前動工,傾慕太陽王路易十四而作的林德霍夫宮設計圖,沒多久就出爐,並在動工五年後落成,新天鵝堡卻因國王一再隨興更改計畫而未能真正完工。其採用灰白色的花崗岩石材,高高地立在〝波拉特峽谷〞一處峭壁的背脊上;其最特殊的地方是城堡本身有無數的塔樓跟〝城牙齒〞。國王只好時常擺駕林德霍夫宮,品味遙想路易十四的豐功偉業,可細細咀嚼之後,卻驚覺宮殿規模太小,儼然只是凡爾賽宮的縮版。
這一來如何得了?於是,位於金姆湖的海倫島成為國王屬意的新地標,國王決定在當地興建比美凡爾賽宮的居所,於是,海倫金姆湖宮也在一八七八年動土興建了。據說海倫金姆宮還不是國王動念築夢的最後一座城堡,雖然它與新天鵝堡一樣耗時費資,永遠不夠滿意似的遲遲無法完工,國王的夢想卻是越築越高,超出了興建中城堡的先天條件,所以,國王又挑中了一處地勢更險峻的岩峰,準備興築第四座城堡,而這也成了內閣決定以激烈手法逼國王下台的導火線。
最後,第四座城堡的雛形還未及面世,國王就死在自殺或謀殺的謎團裡。三座城堡只完成一座,新天鵝堡蓋了十七年,路德威二世用它來構築童年時代已然成形的中世紀之夢,可惜至死未能完成,國王只在那裡住了一百七十二天!築夢大業,留給後人繼續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