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1 06:24:49Column

馬英九玩完了?

◎ Dr Jonathan Sullivan

馬政府競選連任可能失利,在他任期中還看不出來,但直至這幾個月愈來愈明顯。

四年前馬英九大獲全勝進總統府,高舉穩定兩岸關係與振興經濟的大旗,但他勝選,主要是因為民進黨支持者對曾經貪腐、過度強調意識型態的扁政府失望。馬英九二00八年當選時,挾著國會多數黨、個人魅力,以及反對黨自亂陣腳的優勢執政,但國民黨並沒有改變舊思維,當馬英九四年前當選時,卻只是重新建立國民黨昔日執政的秩序,以為從此天下太平,而且可以長期執政。

但真是如此嗎?馬英九或許成功地以低盪的中國政策,將兩岸關係升溫至歷史高點,比較全球經濟不景氣來看,台灣相對地沒有受損傷。但由於馬英九本身的軟弱與馬政府的無能,他原先提出六三三與ECFA的選舉政見,現今檢視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中產階級與包括藍綠在內的藍領階級都是經濟差距拉大,生活品質變差的受害者,社會正義何在?由此可見,馬的大和解政策(entente policies),無法說服卅年來主張維持現狀的中間選民。

馬英九雖然擁有執政的優勢,而且執政優勢舉世皆然,但仍有例外。因為基本上馬英九並沒有改變國民黨舊時執政的本質。尤其甚者,以西方民主政治理論來看,選民在單一任期內並不傾向改變,尤其是台灣的選民皆傾向支持穩定,國民黨也長期主張穩定架構(縱使中國共產黨也主張穩定)。這個看法在我耕耘台灣部落格(http://nottspolitics.org)一直表達一貫的看法,另一位作者Gunter Schubert也同意,馬英九還沒有糟到讓中間選民放棄他,交換支持可能帶來更多不確定的民進黨。

但選戰發展至今,我卻改變了我的想法。部份是因為馬英九的無能與失能的競選策略,部份是因為在ECFA 的辯論中,我發現蔡英 文從一種不確定的不置可否中,轉變成有真正總統候選人的膽識,並且逐漸站穩腳步。我認為,蔡英文在此選戰唯一可能的弱點,是模糊的經濟政策與台灣共識,尤其是台灣共識方法上是否能獲得兩黨的共識,在目的上是否能成為與中共交往的一項平台,還需商榷。但相對馬英九的和平協議政策,不僅悖離民意,頓時消失視線之外,更是令人不敢恭維。

馬的競選策略中,這種自殺式的把戲,讓蔡英文幾乎不用競選,就可穩坐總統寶座。唯一阻礙蔡英文的是她過度自信,以為所有泛綠的選民一定會投票給她,就像最近一步小錯幾乎釀成大災難的宇昌案,幾乎攏斷台灣大多數媒體版圖的泛藍媒體,試圖將蔡英文與貪腐的陳水扁政府綁在一起。令我驚訝的是,這種在鄉鎮首長選舉中才會見到選舉手法,居然會用在總統競選的策略中。

此時此刻,觀看政治大學未來事件交易所進行的民調,蔡英文最後領先馬英九十二個百分點,就算不看這個民調中心透過電腦運算,曾經準確預測選舉結果,從上述的蛛絲馬跡可見,你也可以知道,馬英九真的有麻煩了。(作者為英國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亞太研究中心主任)

M-I 2011-12-24 15:20:45

那馬英九總統不也是過度自信?他自信只要郭台銘為有的企業界宣示支持他,人民就鐵定會選給他

PTT的八卦版 我想很明顯知道辯論當天神掌左右開工 小英抱病接戰都比老馬還要優秀

予以為爭論兩岸根本是轉移話題,經濟不是最優先事項。而且如果要談錢的話根本不應該談下些帳面數字:GDP,成長率;而應該要向企業界徵稅。

美國歐巴馬政府開始要向富人徵稅,就有人開始罵他操縱階級鬥爭、掩蓋無能等等。然而這卻是唯一解,沒有其他答案!

中間選民?在一個人民沒有Leisure Surplus的國家裡,所謂的中間選民是什麼意思呢?

一個除了賺錢沒有其他心思的國家,一個連沒有在工作人民依然都無法凝聚成暴動的國家,民意實際是是被企業界操弄的。

馬真的玩完了,因為他要繼續當企業家的奴才;也順應愚民腦內的程式,並且鼓勵老百姓繼續去學習企業配給給人民的奴役程式。

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