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5 13:30:46Column

法網》李娜女單捧大滿貫金盃亞洲第一人



121497005_21n.jpg






121497206_11n.jpg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4日體育專電(記者卜多門)在法網中央球場菲利普‧沙特裏耶球場,29歲的李娜剛剛創造了新的歷史。她直落兩盤擊敗30歲的衛冕冠軍意大利的斯基亞沃內,成為第一個獲得大滿貫女單冠軍的中國、乃至亞洲網球選手。

    蘇珊‧格朗格杯上將刻上中國湖北姑娘李娜的名字,義勇軍進行曲也第一次在羅蘭‧加洛斯的紅土場上響起。

    自今年年初澳網後第二次打入大滿貫決賽,李娜顯得更加成熟、穩重,被動時過渡球的調整、關鍵時刻穩健的一發、放小球和上網的結合都是李娜以往的比賽中不常見的。

    “雖然這12年很辛苦,但因為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結果,這是值得的。”李娜賽後採訪回顧自己網球職業生涯時說。

    事實上,這場法網決賽不論結果如何,都將是一場歷史性的比賽。

    僅僅兩天前,李娜第一次闖入法網半決賽的比賽已經吸引了許多中國觀眾的眼球,為李娜加油助威。

    今天,更多的中國人期待著一個大滿貫新冠軍在紅土聖地的誕生。

    奪冠瞬間,李娜興奮地倒在紅土上,整個中國大地一片沸騰,這番場景倣佛回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我想為中國網球做得更多。”李娜說。

    而她真正做到了。因為李娜,網球熱席卷了中國大地,網球運動在中國各個年齡段的人群中都有忠實的粉絲。

    “我希望看到我比賽的孩子們,在他們心中能夠去想,有一天他們能做得比我更好。”李娜說。毋庸置疑,這場歷史性的勝利對中國網球事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

    在今年年初首次進入澳網決賽後,一個更加成熟、自信的李娜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金花”也更加習慣了如何去面對廣大球迷的期望和壓力。

    此外,李娜流利的英語口語和她獨特的幽默方式更是贏得了中國球迷的廣泛讚揚。李娜此次更是得到“國際娜”的綽號,這是繼“給力娜”“中國一姐”之後的又一個充滿了球迷愛戴的綽號。

    現在,李娜的名字在中國有了更多的意義。




●大滿貫冠軍,再次離李娜一步之遙,這次,她只要伸手,就可以替所有的中國人,第一次抱在懷中。

這第二次的機會,比四個月前澳網,更大,因為對手儘管是衛冕冠軍,但實力上,還是和李娜有差距。

斯齊亞沃妮將近31歲,李娜年滿29。本屆法網女單決賽,是兩位老將的天下。只能怨當今女網的「小字輩們」不穩定、不爭氣、前四號種子不禁打。兩位老將憑藉豐富的經驗和頑強意志一路殺進決賽。

兩人此前四次交手平分秋色,斯齊亞沃妮去年在奪冠路上的第三輪贏過李娜。一年過後的決賽場上,李娜今非昔比,這還要感謝阿薩蓮卡和莎拉波娃兩位的「幫忙」。

之前幾輪,李娜碰到的都是喜歡快打猛攻的「快槍手」,準決賽中,李娜有23個失誤,大部分都是被莎娃逼出來的。還好李娜頂住快攻,決賽中迎來「慢槍手」。

斯齊亞沃妮正拍是得分武器,她的正拍加些上旋,但速度遠沒莎娃等人快。她的反拍是單手,動作瀟灑,但沒有當年韓寧的凌厲,受壓迫時候多是推擋,或者削過去。習慣了快打,面對斯齊亞沃妮的慢,李娜能夠更從容,有足夠的時間落位,發揮多拍優勢。而那些壓力下、慌亂中的失誤,會相應減少。

李娜需要警惕的,是斯齊亞沃妮的侵略性打法。技術全面的義大利人會發球上網、會放網前小球,更重要的是,一旦嗅到不利,她會主動變招,調整節奏,不會「一根筋」的在底線和李娜對攻。於是,高壓球、網前截擊,這些前兩戰很少用到的技術,李娜要在4日多練習,5日派得上用場。

正如越陳越香的美酒,4日的中央球場,兩員老將,一位為第一個亞洲冠軍,一位為衛冕,都會拚盡全力,鬥智鬥勇,拚體能技術,更拚意志毅力。

年初的澳網決賽前,曾預測李娜與冠軍無緣。原因是她習慣性「慢熱」,兩進澳網四強,第二次實現突破;兩次當大滿貫大種子,第一次(去年美網)首輪出局。而第二次進大滿貫決賽,看好這次李娜不會失手、實現大突破。原因很簡單:四個月前,時機未到,而現在,只要發揮水準,該是你的榮譽,就是你的。

周六的領獎台上見吧,Bonjour(你好)、Merci(謝謝)這些日常法語,請提前補一下。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網球經》老將相逢 鬥智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