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1 11:56:00Column

地調所:台灣有「33」條活動斷層 中部、西南部就有20條



T04台灣永續活動斷層圖.jpg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的活動斷層共有33條,其中1萬年內有活動證據的第一類活動斷層有20條,大部分分布在中部及西南部地區,另外有4條活動斷層,還無法正確分類,目前暫時列為存疑性活動斷層,其中在新竹地區就有2條。 根據地質調查所發布的台灣活動斷層最新調查結果,斷層數量從1998年的51條,修訂為921後的42條,現在再修訂為33條,主要是先前沒有經過大規模實際調查,只要是有學者提出資料都納入,才會有51條之多,在經過重新調查與分類後,確認屬於第一類的活動斷層有20條,屬於第二類的活動斷層有13條。 所謂的第一類活動斷層是指1萬年內有活動的斷層,而第二類則是指10萬年內有活動跡象的,第一類活動斷層主要是分布在中部跟西南部,包括造成921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還有4條活動斷層還沒定義,包括桃園的南崁、新竹的大平地與竹東,以及苗栗的斗煥坪等,因為證據不足而暫時維持或列為存疑性活動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