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6 14:20:05Column

成功的條件 谷月涵

2009年05月04日 星期一 16:47
(本文由臺灣《今週刊》雜誌提供,節選自4月30日出版的當期「穀月涵看臺灣」專欄)
承認吧!那些最優秀、最聰明的人,不一定會成功;擁有機會,並決心掌握機會的人,才會成功。這是《異類》(Outliers)這本書的結論;作者Malcolm Gladwell,以經濟成就與學習成就二方面,來強調亞洲的成功經驗。
Gladwell發現,微軟、蘋果及Sun Microsystems 等公司創辦人,都在一九五三到五六年間出生;這三家公司分別推出第一款單獨販售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第一台個人電腦,以及第一台電腦伺服器。這意味著,在一九七O年代末期,當首台個人電腦推出時,這幾位創辦人的年紀,恰好到了大到知道掌握機會,卻也不至於老到安於穩定,而失去冒險的勇氣。
許多偉大和知名的成功者,幾乎都在同一年代出生,他們有幸避開經濟衰退的惡劣環境,在全新的時代掌握創新機會。一百年前出生的人,碰到景氣大蕭條及二戰,等五O、六O年代經濟開始復蘇時,他們的機會已隨風而逝了。
比爾蓋茨除了生逢其時,碰上個人電腦萌芽的時期外,他在進大學前,已累積了許多電腦練習時數;根據Gladwell的說法,不論是蓋茨或其他在各自領域大有成就的人,包括披頭四,在成功之前,都已投入一萬小時的練習時數。
Gladwell指出,美國文化深受移民母國的影響。部分英國移民在美國定居之處,仍具有與目前英格蘭極為相似的特性;例如,蘇格蘭低地移民大多定居在美國阿帕拉契山脈的田納西與肯德基州。蘇格蘭低地的法律不彰,因此男人要靠自己捍衛家園,部族關係非常緊密,彼此要靠誠實守信來維繫社會網路,若有人受到欺負,就要以牙還牙討回公道;因此,前述美國這兩州的犯罪率較低,但謀殺率卻名列前茅。而新英格蘭人來自性格較溫和的英格蘭,他們對受辱的感受沒那麽強烈,但社群關係卻也不像前者那般敦親睦鄰。
至於,亞洲人在學業及經濟上的成就,應歸功於水稻文化;耕種小麥時,只要整地、播種,就可以等待收成。但種稻卻要不斷地灌溉和施肥,並精確地掌握時間,才能獲得較佳收成。稻田耕種面積較小,多由個別家庭耕種,因此亞洲人從小便被灌輸了較強的職業道德,直至今日仍然如此。或許這也是亞洲人比美國人或歐洲人,更願意在某個領域投入一萬個小時練習的原因。
聰明有助於成功,但卻不是成功的保證;除了天時、地利,還要人和。也就是說,出生在正確的時機、正確的文化環境下,再加上投入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時間,比較有機會成功。此外,當前經濟環境比較接近大蕭條階段,而不似電腦業嶄露曙光的時期;因此,任何人想要成功,可能無法仰賴良辰吉時好運道,而是要靠自身的辛勤努力了。(完)

--整理 張雅菁; 審校 張喜良
注: 1.專欄作者谷月涵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現任花旗環球台股研究部主管.
2.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