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李登輝
在上個星期發生馬英九反嗆災民的傲慢事件之後,一個星期來,又接續發生馬英九將責任推給災民,指災民「死守家園不肯撤離」的耍賴事件,然後是一連串我行我素的馬氏風格,包括:拒絕美、日等國緊急奧援;與中國展開救援套招;馬氏團隊悠閒看待災難發生,閣揆與閣員談笑風生;救災體系隱形,中央政府像局外人,全靠民間自力救濟……,種種令人髮指的吊兒郎噹。這下子連國際重要媒體也看不下去了,紛紛開拔抵台,要實地探查這一樁世界奇譚。
災後第十一天,馬英九被迫召開大型記者會,公開向國人鞠躬道歉,但依我看來,這個深深鞠躬道歉的動作,並非內心真的有什麼歉意,而只是他把過多的傲慢,稍加修飾後,端出來的鏡頭表演而已。試舉一例好了:有人提到閣揆劉兆玄在救災的緊要關頭,仍悠哉跑去「染髮」的爭議事件,馬英九的回答是劉兆玄「只是去理髮,不是什麼染髮」,試問,這會是爭議的重點嗎?根據那位親近馬系人士的爆料,他是說閣揆在災後第三天,跑去染髮,「還講電話講得很開心」,是在描述一個悠閒的若無其事狀態,而非「有沒有染髮」的鬥嘴。馬英九身為國家元首,他對事件的理解,竟是這般的幼稚與糾纏不清,實在叫人倒盡胃口。
因此,這樣的道歉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就好像陳水扁在爆發金錢醜聞之後,也道歉了很多次,但最後他卻試圖牽連更多人,來轉移他給外界的惡感。然而阿扁的惡,所影響的也只是本土派重新再起的氣勢而已,馬氏的惡,卻很明顯的在影響台灣整體發展的氣勢。我相信現在很多人對這兩個前後任總統,已有相同的大失所望感覺,這可從不分媒體屬性,口徑一致對李登輝「想念特別多」,看得出來。倘若到了二○一二年,李登輝不是已經九十高齡,或者李登輝雖已九十高齡,但仍生龍活虎──我想,不分藍綠,一定有不少人願意支持他出來再選總統,而且當選的可能性會很高。
這顯示一種時代的失落感。李登輝並不是一個喜歡「造神」的政治家,他也從來不去自我造神或宣揚,但這一陣子大家紛紛把他在十年前,處理九二一大地震危機的經驗,拿來印證當今馬英九的昏庸,顯然就是社會遭受政治打擊的「創傷症候群」。人們因為無法忍受陳水扁的「以權賺錢」惡行,選出一個馬英九來洩憤,但他們不知道,這一來竟把已經略有軌道的本土政權也終結掉了,人們的生活價值觀,正面臨更大的衝擊。在陳水扁時代,人們固然也感受到權力的傲慢,但是拿來和馬氏權力的傲慢相比,卻是光亮皮鞋踩到狗屎,與土石流淹到你家門口的差別。這兩個人都會令你大罵出口,但你所受的實質傷害卻很不一樣。李登輝當國家元首時,就很懂得某種執政藝術,他在一九九五年六月九日以現任總統的身分,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題目是「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後來證明這一場歷史性的演說,並不是一般政客常有的「作文」表演,而是他發自內心的信仰──因為到了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他就做給大家看了。
現在大家都在談李登輝在那一場大地震,每一個小時及每一天,李登輝是如何在帶領國人面對一場大天災,但很少人會注意到那種領袖氣質,乃是千錘百煉出來的。當李登輝到了災難現場,他看到災民後,有幾次就說:「心很痛,眼淚要流出來」,他不是在政治表演,而是真情流露。相對的,馬英九卻是一再與災民對嗆;災民哭訴「要見到總統怎麼那麼難」,他嗆回去「你這不是見到了嗎?」災民哭訴「我的父親死了、沒了」,他嗆說「我的父親也死了」,到最後乾脆責怪災民拒絕撤離,才造成損害(當然不是事實)。同樣是國家元首,臨場表現大不相同,這就是氣質的差異。在公元二千年,我看到李登輝很小心的安排好政權和平轉移後,五二○那天瀟洒的揮揮手離去,那時的陳水扁,正沈浸在權力高峰的喜悅中,但有時我會想到「領袖的氣質」這幾個字,總是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李登輝後來接受大家的建議,偶而也會對陳水扁講一些經驗及建議,我們說是形而上的「傳承」,但很顯然阿扁是慧根不足,因為他比較聽信週邊那些小朋友的中傷,常說那是令人討厭的「下指導棋」。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會責怪阿扁週遭那些小鬼不懂事(包括新潮流的邱義仁,也是典型的反李大將),但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其實是阿扁自己的問題,他週遭那些人只不過為了討好他,就把格局做小了。就好像今天很多對馬有期待的人,會責怪馬週遭核心人士如何如何,但其實是馬英九自己的問題,所謂「核心人士」,也只是投其所好而已。李登輝當年曾好意公開提醒阿扁,當總統常會碰到必須孤獨下決斷的險境,「就好像爬到觀音山頂,背後沒有依靠,眼睛看出去又都是驚險的處境(指臨海懸崖)」,用這種比喻來形容國家領導人的特殊處境,李登輝為了加強語氣,還說哪一天他要帶阿扁去「爬觀音山」。
我想這是陳水扁時代,李登輝所能貢獻的,最好的一句智慧語言,至於說要帶阿扁去爬觀音山,更是一種疼惜有加的真情流露。阿扁始終沒有對這件事公開回應,他有一個幕僚說曾經私下問扁的看法,扁的回答是不以為然:「我並不覺得孤獨,我有人民當依靠」,我聽到這個反應後,就覺得真是對牛彈琴了。這也和馬英九說劉兆玄「只去理髮,沒有染髮」那種死不開竅的反應類似。從公元二千年後,我們的民主環境創造出了陳水扁、馬英九這兩個總統,兩個人都讓大家大失所望,但我們不必懷疑民主的價值,反而應該去思考,如何運用民主價值,來使台灣反敗為勝?在馬英九所謂「道歉」記者會後,國際重要媒體都已徹底看扁馬英九,CNN乾脆用「這個傢伙」(this man)來稱馬英九,華爾街日報則替台灣人著急,因此甚至赤裸裸就說:「現在的問題是民進黨能否在2012年之前,有所作為」。可見全世界都在為台灣祈福,但願可以早日趕走馬英九;而我們則應為民進黨及台派內部祈禱,但願接下來可以有個人文氣質與哲學信仰兼具的菁英出線,而不再是陳水扁式膚淺風格,更祈求唯一的本土報,別再用你那一套淺薄手法來抵制優秀台灣菁英了(我聽說謝長廷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時,曾要求拜會該報老闆,卻被無情拒絕),讓大家能團結發揮力量,共同走出自卑困境。
最起碼台派人士現在可以稍稍抬起頭來,不必像過去那兩年,大家齊被陳水扁因素逼得抬不起頭──而令我們還有點面子的,不就是往昔連本土報也不太買帳的李登輝嗎?
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