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2 16:38:11大禹
史丹利庫柏力克...2001太空漫遊(下)
對台灣許多新生代樂迷而言,<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神話般的,傳說中的電影,許多人都聽說過,卻多半沒有看過,這實在不是在台灣一般錄影帶出租店租得到的片子(不過洛伊小時候是租得到的呢!),不過今年,也就是2001年,這部電影在美國重新發行,現在在台灣也能租到或買到全新精製版的DVD了,對這部電影私淑己久的影迷們,可千萬不能錯過.另一方面,<2001太空漫遊>的全本電影原聲帶,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發行上巿,這張專輯除了收錄了完整的配樂錄音,附有詳盡的圖文外,也收錄了這些音樂未經剪接的原貌,以及很趣的,人性電腦HAL9000的幾段對白錄音,HAL9000這個”角色”,是影史上最吸引人的人工智慧之一,它因為人類的錯而犯了錯,它的本質十分討人喜愛,它的錯誤卻令人害怕,而最後,它的下場又令人感到同情,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很多觀眾對<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中所有的角色都沒有太大的印象,維獨對HAL9000印象深刻!至於HAL這個名字也是一個有趣的啞謎,大家不妨試試看,H.A.L這三個字母,若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話,它們的下一個字母會排出什麼來?(比如H的下一個字母是I,以此類推)
<2001太空漫遊>不僅是影史上電影語言的進化,在電影配樂史上,它也扮演著極特殊的地位,以一部非原著電影配樂來說,它的影響力恐怕算是空前絕後了.Stanley Kubrick在<2001太空漫遊>中,以一個鏡頭將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一筆帶過,從猿人上拋的骨頭,直接剪接到飄浮在太空中的圓柱形人造衛星,在Kubrick眼中,猿人丟上天空的骨頭和人類丟到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宏觀來看,人類比起幾百萬年前並沒有進化多少,直到包曼進化成”星之子”,人類才又經歷一次真正的蛻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視野與格局,<2001太空漫遊>名符其實的,一如它的英文原名-太空奧德賽(A Space Odyssey)一般,成為一篇恢宏的電影史詩,當我們在2001年,體驗一代電影大師腦海中的2001年,也更能感受到,Kubrick是如何的超越了他的時代,甚至是,超越了我們的時代!
附錄一:1968年,電影版與小說版的<2001太空漫遊>先後發行,但兩者其實是並行的創作,Stanley Kuberick與原著作者Arthur C.Clarke各自以電影和文學的型式表達這個故事,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達到最高的成就.這兩個版本其實可以各自獨立,也能夠相輔相成,Kuberick的電影展現了小說所無法呈現的震撼景象和寓意深遠的蒙太奇表現,但Clarke的小說也運用文字的力量更清晰的表達了影像上無法清楚傳達的構想與細部剖析.Clarke的小說後來陸續有<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以及完結篇<3001太空漫遊>等續集,其中<2010太空漫遊>曾改編成電影<2010威震太陽神>,但改編的水準與<2001太空漫遊>難以並論.而小說本身以前兩部最為精湛,即使今日看來,仍可以深刻的感受到Clarke是如何的超越他所身處的時代,但到了<3001太空漫遊>,我個人卻反而覺得時代超越了Clarke了,那些宛如炒<異形第四集>,<ID4>與<駭客任務>冷飯的情節,讓人覺得<3001太空漫遊>其實是一部沒有必要寫的續集,何況該說的故事,前三集都已經說完了,<3001太空漫遊>並沒有太多的延申與進展可言.這四部小說的中譯本在台灣都曾經發行,其中前兩部是在翻譯代理權混沌不明的時代發行的,因此後來消失無蹤,僅可以在老圖書館或舊書攤偶然相遇,但正式授灌發行的第三部現在在巿場上也已不見蹤跡,僅最近發行的第四部仍可買到,不過可喜的是,今年<2001太空漫遊>正式授權的中譯版終於在台灣發行上巿(台灣商務印書館/郝明義譯),因此,在2001年結束之前,有興趣的台灣影迷可以抱著最新版的DVD,中譯本小說,完整版配樂原聲帶,以及,Alex North後來被捨棄的原著音樂原聲帶(由Sarabande在幾年前特別策畫推出),一起好好的享受上個世紀的電影,文學與音樂大師們,對這個世紀的預見與遐想.
附錄二:<奧德賽-Odyssey>與<伊利亞德-Iliad>為古希臘兩大經典史詩,其中<奧德賽-Odyssey>原文意為”奧德修斯(Odysseus)的故事”,描寫伊色佳君王奧德修斯(或者是拉丁文中的尤里西斯-Ulysses)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長達十年的海上飄流與返鄉之旅,是一趟充滿波折與奇異經歷的旅程,於是Odyssey一詞後來成為冒險旅程的代名詞,同時,Odyssey與Odysseus也具有追求真理或返鄉,追尋本源的象徵意義.今年,美國NASA發射前往火星尋找生命跡象的探測船,即紀念性的命名為<2001火星奧德賽-2001 Mars Odyssey Mission >.同時,為了紀念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任務,以及2001年這個曾經帶給人無數科學瑕想的年份,NASA也特別邀請知名的希臘音樂家范吉利斯,為這個任務創作了交響詩Mythodea---科學,天文,神話,科幻小說,電影藝術與音樂,在2001年仿佛形成了奇妙的連結與交會!!
<2001太空漫遊>不僅是影史上電影語言的進化,在電影配樂史上,它也扮演著極特殊的地位,以一部非原著電影配樂來說,它的影響力恐怕算是空前絕後了.Stanley Kubrick在<2001太空漫遊>中,以一個鏡頭將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史一筆帶過,從猿人上拋的骨頭,直接剪接到飄浮在太空中的圓柱形人造衛星,在Kubrick眼中,猿人丟上天空的骨頭和人類丟到太空中的人造衛星,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宏觀來看,人類比起幾百萬年前並沒有進化多少,直到包曼進化成”星之子”,人類才又經歷一次真正的蛻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視野與格局,<2001太空漫遊>名符其實的,一如它的英文原名-太空奧德賽(A Space Odyssey)一般,成為一篇恢宏的電影史詩,當我們在2001年,體驗一代電影大師腦海中的2001年,也更能感受到,Kubrick是如何的超越了他的時代,甚至是,超越了我們的時代!
附錄一:1968年,電影版與小說版的<2001太空漫遊>先後發行,但兩者其實是並行的創作,Stanley Kuberick與原著作者Arthur C.Clarke各自以電影和文學的型式表達這個故事,兩人都在各自的領域達到最高的成就.這兩個版本其實可以各自獨立,也能夠相輔相成,Kuberick的電影展現了小說所無法呈現的震撼景象和寓意深遠的蒙太奇表現,但Clarke的小說也運用文字的力量更清晰的表達了影像上無法清楚傳達的構想與細部剖析.Clarke的小說後來陸續有<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以及完結篇<3001太空漫遊>等續集,其中<2010太空漫遊>曾改編成電影<2010威震太陽神>,但改編的水準與<2001太空漫遊>難以並論.而小說本身以前兩部最為精湛,即使今日看來,仍可以深刻的感受到Clarke是如何的超越他所身處的時代,但到了<3001太空漫遊>,我個人卻反而覺得時代超越了Clarke了,那些宛如炒<異形第四集>,<ID4>與<駭客任務>冷飯的情節,讓人覺得<3001太空漫遊>其實是一部沒有必要寫的續集,何況該說的故事,前三集都已經說完了,<3001太空漫遊>並沒有太多的延申與進展可言.這四部小說的中譯本在台灣都曾經發行,其中前兩部是在翻譯代理權混沌不明的時代發行的,因此後來消失無蹤,僅可以在老圖書館或舊書攤偶然相遇,但正式授灌發行的第三部現在在巿場上也已不見蹤跡,僅最近發行的第四部仍可買到,不過可喜的是,今年<2001太空漫遊>正式授權的中譯版終於在台灣發行上巿(台灣商務印書館/郝明義譯),因此,在2001年結束之前,有興趣的台灣影迷可以抱著最新版的DVD,中譯本小說,完整版配樂原聲帶,以及,Alex North後來被捨棄的原著音樂原聲帶(由Sarabande在幾年前特別策畫推出),一起好好的享受上個世紀的電影,文學與音樂大師們,對這個世紀的預見與遐想.
附錄二:<奧德賽-Odyssey>與<伊利亞德-Iliad>為古希臘兩大經典史詩,其中<奧德賽-Odyssey>原文意為”奧德修斯(Odysseus)的故事”,描寫伊色佳君王奧德修斯(或者是拉丁文中的尤里西斯-Ulysses)在特洛伊戰爭結束後,長達十年的海上飄流與返鄉之旅,是一趟充滿波折與奇異經歷的旅程,於是Odyssey一詞後來成為冒險旅程的代名詞,同時,Odyssey與Odysseus也具有追求真理或返鄉,追尋本源的象徵意義.今年,美國NASA發射前往火星尋找生命跡象的探測船,即紀念性的命名為<2001火星奧德賽-2001 Mars Odyssey Mission >.同時,為了紀念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任務,以及2001年這個曾經帶給人無數科學瑕想的年份,NASA也特別邀請知名的希臘音樂家范吉利斯,為這個任務創作了交響詩Mythodea---科學,天文,神話,科幻小說,電影藝術與音樂,在2001年仿佛形成了奇妙的連結與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