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0 13:14:18守一齋主人
詩、武之聯想
想起當時在奇摩聊天室玩詩的舊事,不禁覺得可笑,又覺得當時怎會如此的大膽,這真是所謂的「初生之犢不怕虎」。「學然後知不足」說得很對,書是愈讀愈覺得不夠,詩愈寫也愈覺得不滿意。也許好高鶩遠是學習的一個過程,如果不能越過這個歷程,一直停留在睥睨一切的心態,那大概永遠不會有進境吧。
雖然詩不必分高下,但如果用金庸小說裡的武功來比喻,大抵也是可以的。我的想法是可以分成五類,
一是什麼都不會的外行充內行,就如同神鵰俠侶篇末在華山論劍的那群膿包。
一是一般的江湖好手,武林的組成大都是這樣的人。
一是以招式身法取勝的華麗技巧派,如同小龍女戰金輪法王,純以身法取巧。
一是招式不足,基本功卻十足的練家子,如同張君寶師徒,雖然不會武功招式,內力卻深厚的嚇人。
一是內外功兼修的武林絕頂高手,如五絕之流等等。
學詩寫詩和練武功一樣,一者是悟性,一者是個性。這兩者都是天生的,儘管後天的努力非常重要,但是最終的結果不能離開這兩者的影響與引導。悟性決定你適不適合練武,個性決定你的武功路數,至於後天的努力則是決定功力能否到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除了以上的條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入門。一個悟性再好、骨格再奇的練武奇才,如果沒有好的師父開導他,還是難成大器。如果誤入邪魔歪道,即使功力再深,武藝再好,還是難容於世。
學武之道如此,學詩之道亦是如此,能不慎乎?
雖然詩不必分高下,但如果用金庸小說裡的武功來比喻,大抵也是可以的。我的想法是可以分成五類,
一是什麼都不會的外行充內行,就如同神鵰俠侶篇末在華山論劍的那群膿包。
一是一般的江湖好手,武林的組成大都是這樣的人。
一是以招式身法取勝的華麗技巧派,如同小龍女戰金輪法王,純以身法取巧。
一是招式不足,基本功卻十足的練家子,如同張君寶師徒,雖然不會武功招式,內力卻深厚的嚇人。
一是內外功兼修的武林絕頂高手,如五絕之流等等。
學詩寫詩和練武功一樣,一者是悟性,一者是個性。這兩者都是天生的,儘管後天的努力非常重要,但是最終的結果不能離開這兩者的影響與引導。悟性決定你適不適合練武,個性決定你的武功路數,至於後天的努力則是決定功力能否到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除了以上的條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入門。一個悟性再好、骨格再奇的練武奇才,如果沒有好的師父開導他,還是難成大器。如果誤入邪魔歪道,即使功力再深,武藝再好,還是難容於世。
學武之道如此,學詩之道亦是如此,能不慎乎?
常聽人說文人相輕
但是事實上我不是文人
已經開始討厭那些自以為寫詩寫的很好的人
一首詩寫的好不好究竟誰知道呢
那天一位社友問~妳看唐人詩的時候,是以自己的眼光看還是以前人的觀點看??
哈,我現在知道答案了。
以個人趣味看的印象式鑑賞是人人都能的。但是如果是透過字義詮釋,透過文字美感,透過性向風格,透過道德批判等等層次去與作者的心弦產生共振,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的!對嗎?
詩不怕白怕俗
詩不怕意境深遠只怕故弄玄虛
我的詩,不只是我的詩
它還是我多年來生活的歷練所留下來的軌跡
有時候詩境卻未必能達到整個心境
而在他人讀的時候,悟境也不一定能捕捉明確的詩境 ,尊重他人的詩也是一種禮貌,是嗎?
不過現在我不生氣批評的人了
畢竟
欣賞一首詩,並不比創作一首詩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