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6 19:20:13

議題討論

壹、評量量化過程的困難為何?  

1.      評分者對分數的認定不同(分數區間認定層級定義差異)

EX、對於常運動的人,在運動量的向度給分就會比較嚴格。

2.      行為的依據有所差異

EX、容易只依賴單一狀況評斷。

3.      對所評定行為之認定不同

EX、對於表現在外的觀察解釋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

4.      觀察上的差異(無法看見內在動機)

EX、表現在外的反應強度不一定與受試者的內在感受完全相符。

5.      主客觀評定(主觀推測v.s.客觀評定)

6.      名詞解釋定義不同

 

◎解決之道

1.      標準化測驗在出版前都必須經過多次的施測,並對題目進行調整,將沒有信效度的題目剔除,保留有用的題目,以求達到一定的信效度。

2.      相同向度題目的命題情境多元且完整,可減少只看見或依賴單一情況評定的問題。

3.      將同向度的題打散,並且平均分配至量表中,能降低評定者在填答時的預設立場及對評分結果的猜測。

4.      分數的區間定義大多為頭尾二分化,同向度分數經過加總後即可看出趨勢,單題分差的問題經過同向度題目加總後差距就會被沖淡。因為測驗看重的只是一個相對分數,而非絕對分數。

5.      反向題及測謊題的設計可以減少及排除評量者隨意填答的問題。

6.      經過長時間觀察後再進行評量,能幫助評量者看的更清楚,填答時更精確,並增加評量結果的信度。

 

貳、評量課的目的為何?項目及比重是否合理?操作型定義或檢核標準是否可信有效?評量者是否可信?結果如何使用?

(目的)

     1.正確的使用評量,要為教學而評量。

     2.了解評量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

     3.幫助我們入園後能順利的製作孩子的學習檔案。

     4.認識不同的評量。

(項目及比重是否合理)

1.      小老師15%  

2.      講堂10%               合併15%

3.      出題15%

4.      報告40%

5.      個檔10%         20%  此為一整學期結果的展現,但比例似乎過低。

6.      課堂參予10%

     ※分項似乎太多太雜。

参、我們的其他意見

1.      此堂課對幼教相關人員有相當的重要性,因此應改為一整學年的課程。先讓學生學習相關先備知識後,再進入園所觀察實地的使用情形,可讓我們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可實地操作,避免理論對我們而言淪於空泛之言,因為畢竟沒有實際操作過就不能說我們真的學會了。

2.      自評及他評改為由小老師對組員進行評分,這樣能避免公開評分的人情壓力導致同學心辛苦做的評量失去信度。

3.      學期兩次報告可改為第一次由老師給予相關評量進行報告,而第二次由小組自行找評量進行報告介紹,這樣可讓同學了解重要的評量應有哪些要素,在第二次的報告時,讓同學自行去找主題,又可學習如何尋找重要的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