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4 19:51:09MAKI
義大利遊記(1)-梵帝岡
2006年的春天,從忙碌的工作中硬生生的請了十天假,臨時選了一個旅行團,
與媽媽兩人(沒錯…是媽媽,不是男友)開始了我第一次的義大利之旅。
第一天到達義大利是個陽光普照的大晴天。
初到羅馬,為了趕快開始下午的行程,吃了一頓不怎麼中國的中式合菜,
也第一次見識到了義大利血橙(blood orange).
(喂…那個柳橙中間紅紅的很正常,沒壞啦!! 越紅的還越甜咧)
與媽媽兩人(沒錯…是媽媽,不是男友)開始了我第一次的義大利之旅。
第一天到達義大利是個陽光普照的大晴天。
初到羅馬,為了趕快開始下午的行程,吃了一頓不怎麼中國的中式合菜,
也第一次見識到了義大利血橙(blood orange).
(喂…那個柳橙中間紅紅的很正常,沒壞啦!! 越紅的還越甜咧)
下午的行程是梵帝岡Vantican(義文Vanticano)。
梵帝岡雖然是在羅馬市內,但還是用一面厚厚的城牆隔出了這個教皇之國的界限。
進了這面牆,就是進了另一國家。在臺灣生活的我們還真的很難想像。
梵帝岡雖然是在羅馬市內,但還是用一面厚厚的城牆隔出了這個教皇之國的界限。
進了這面牆,就是進了另一國家。在臺灣生活的我們還真的很難想像。
早在到義大利之前就聽說:「如果要清靜的參觀梵帝岡,就一定得一大早就入城才有可能。」果不其然,下午的參觀行列是很長的,城的入口還遠在看不面的那頭,只見黑鴉鴉的人潮已經塞滿了牆外。雖然不見得是宗教狂熱使然,拜其館藏之珍貴和教堂建築之雄偉,一年到頭都熱鬧是不爭的事實。
梵帝岡博物館的收藏很多,旅行團哪有這種時間讓你在這裡耗上一天呢?當然是看重點啦! 說到這梵帝岡的重點,不外乎勞孔群像(Laokoon Gruppe)、博物館本身的裝飾建築、還有文藝復興時期名家的濕壁畫,還有教宗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
梵帝岡博物館的收藏很多,旅行團哪有這種時間讓你在這裡耗上一天呢?當然是看重點啦! 說到這梵帝岡的重點,不外乎勞孔群像(Laokoon Gruppe)、博物館本身的裝飾建築、還有文藝復興時期名家的濕壁畫,還有教宗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
勞孔群像:
據史詩Ilias的記載,勞孔這個人是特洛伊的祭司。
當希臘人留下「木馬屠城記」中知名的木馬時,勞孔警告特洛伊的人們,而被海神派出的巨蟒將他及兩個兒子絞死。
這座雕像是在Tisus浴場附近被挖掘出土的,經研判為希臘晚期羅底斯派的雕刻,而且被視為是表現「克制與壓抑的痛苦」的傑作。
據史詩Ilias的記載,勞孔這個人是特洛伊的祭司。
當希臘人留下「木馬屠城記」中知名的木馬時,勞孔警告特洛伊的人們,而被海神派出的巨蟒將他及兩個兒子絞死。
這座雕像是在Tisus浴場附近被挖掘出土的,經研判為希臘晚期羅底斯派的雕刻,而且被視為是表現「克制與壓抑的痛苦」的傑作。
參觀梵帝岡的另一重點是濕壁畫,尤其是享有盛名的「西斯汀禮拜堂」中的畫作。 因為參觀者太多,在博物館和禮拜堂中要保持安靜,所以館方在他們中庭的空地特別放了十幾二十個解說版,把天花板和牆上的畫都一一列出,好讓參觀的遊客(還有需要解說的團體」在外頭慢慢講、仔細說,等一下進了裡頭就張大眼睛看就對了。
經過了一些房間,看到了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和其助手所裝飾的房間。
及著名的"雅典學院"。和之後面到的米開朗基羅比較的話,拉斐爾的作品真的比較溫和近人。看完拉斐爾的畫作之後,通過一個人擠人的小門,經過一個小小的通道,就到達整個梵帝岡參觀過程中最多人的地方:西斯汀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
這裡不但是米開朗基羅名作「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之所在地,
還是樞機主教選舉教皇的地方(就是那個會冒黑煙和白煙的地方啦…)
這裡的整片牆上、天花板上滿滿都是濕壁畫,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壓迫感的房間…
"創世紀"是畫在天花板正上方,要仰頭成90度看真是累煞人。若我沒看過還真的不相信有人花這麼多功夫把天花板的每一塊都畫滿了這麼厲害的作品。(當時米開朗基羅花了4年仰臥在高架上才畫完的…)
屋頂共分成創世紀、基督的祖先、先知、女預言家、舊約聖經中的救贖等5部分。其中最有名是是亞當的創造,相信大家都看過,可是它的實體其實只是教堂屋頂的一小角而已。(下圖不是我拍的…因為我是遵守不可拍照攝影規定的乖小孩)
及著名的"雅典學院"。和之後面到的米開朗基羅比較的話,拉斐爾的作品真的比較溫和近人。看完拉斐爾的畫作之後,通過一個人擠人的小門,經過一個小小的通道,就到達整個梵帝岡參觀過程中最多人的地方:西斯汀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
這裡不但是米開朗基羅名作「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之所在地,
還是樞機主教選舉教皇的地方(就是那個會冒黑煙和白煙的地方啦…)
這裡的整片牆上、天花板上滿滿都是濕壁畫,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壓迫感的房間…
"創世紀"是畫在天花板正上方,要仰頭成90度看真是累煞人。若我沒看過還真的不相信有人花這麼多功夫把天花板的每一塊都畫滿了這麼厲害的作品。(當時米開朗基羅花了4年仰臥在高架上才畫完的…)
屋頂共分成創世紀、基督的祖先、先知、女預言家、舊約聖經中的救贖等5部分。其中最有名是是亞當的創造,相信大家都看過,可是它的實體其實只是教堂屋頂的一小角而已。(下圖不是我拍的…因為我是遵守不可拍照攝影規定的乖小孩)
而"最後的審判"是一片很大很複雜的畫,就耸立於禮拜堂正前方一大面牆。
米開朗基羅用色是很大膽鮮豔的,尤其他的藍色。
梵帝岡當局將部份的畫清理過,不再受長年灰塵污漬所掩蓋的顏色比下圖中來得更亮更豔,再加上米開朗基羅最擅長的肌肉描寫,站在最後的審判之前感覺到的是一股強烈的振撼。
西斯汀禮拜堂是不能拍照攝影的,所以下面這張照片是從網路上找來的而不是我拍的。我們進去的時候裡面滿滿的都是人,其實也拍不成。
雖說不能怕,但進去之後只聞快門聲不斷,最誇張的是連閃光燈都沒停過,裡頭的警衛大叫silent好幾次,可是怎麼說好像都壓不住觀光客拍照的衝動…
在網上看到有人參加同一旅行社(不同梯),也在裡面拍了一些照片回來。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justin0206&book=15
老實說拍得不錯啦,可是臺灣團出國的形像也要顧一下啊~~
米開朗基羅用色是很大膽鮮豔的,尤其他的藍色。
梵帝岡當局將部份的畫清理過,不再受長年灰塵污漬所掩蓋的顏色比下圖中來得更亮更豔,再加上米開朗基羅最擅長的肌肉描寫,站在最後的審判之前感覺到的是一股強烈的振撼。
西斯汀禮拜堂是不能拍照攝影的,所以下面這張照片是從網路上找來的而不是我拍的。我們進去的時候裡面滿滿的都是人,其實也拍不成。
雖說不能怕,但進去之後只聞快門聲不斷,最誇張的是連閃光燈都沒停過,裡頭的警衛大叫silent好幾次,可是怎麼說好像都壓不住觀光客拍照的衝動…
在網上看到有人參加同一旅行社(不同梯),也在裡面拍了一些照片回來。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justin0206&book=15
老實說拍得不錯啦,可是臺灣團出國的形像也要顧一下啊~~
出了博物館,來到了聖彼得大教堂,也是就教宗做彌撒的地方。
光線從上方的天井投射進來的時候,真的很美麗。
聽說聖彼得教堂的大圓頂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真不曉得當年的教育怎麼教的,怎麼每個人都這麼厲害,啥米攏通?)
這個教堂的空間十分廣闊,裡面的雕像也大很華美,
講堂上的銅製頂棚更是「超大」,大概有兩層樓高。
兩側牆上用瓷磚排出來的壁畫看起來就像油畫一般細膩。
整體來說真的很美有貴氣,但是不曉得為什麼就是少了老教堂那麼點典雅和莊嚴肅穆的氣氛。
光線從上方的天井投射進來的時候,真的很美麗。
聽說聖彼得教堂的大圓頂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
(真不曉得當年的教育怎麼教的,怎麼每個人都這麼厲害,啥米攏通?)
這個教堂的空間十分廣闊,裡面的雕像也大很華美,
講堂上的銅製頂棚更是「超大」,大概有兩層樓高。
兩側牆上用瓷磚排出來的壁畫看起來就像油畫一般細膩。
整體來說真的很美有貴氣,但是不曉得為什麼就是少了老教堂那麼點典雅和莊嚴肅穆的氣氛。
教堂外的大廣場排滿了椅子,想必這就是一般市井小民來聽彌撒的場地了。
建成兩個半圓型的建築以及中央的方尖碑幾乎成了梵帝岡的註冊商標。
而我們在梵帝岡的一天也在這裡畫上了句點。
建成兩個半圓型的建築以及中央的方尖碑幾乎成了梵帝岡的註冊商標。
而我們在梵帝岡的一天也在這裡畫上了句點。
上一篇:義大利-Spring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