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6 11:48:00u76314

轉貼~~別忘了做人的禮貌

別忘記重要的做人禮貌 / 文 : 洪蘭

分類:佳文分享
2010/06/25 16:42

一位記者寄她的採訪大綱給我,開頭第一句話便是「你外子任教育部長時……」,我看了很驚訝,「外子」是對別人謙稱自己先生的詞彙,只有太太可以用,別人是不行的。文字是記者吃飯的工具,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呢?後來又看到一個笑話。有個男生在麵館看到想追的女生,同學慫恿他前去搭訕,他鼓起勇氣轉過頭對那女生說:「喂,你叫什麼?」女生驚訝地回答:「我叫牛肉麵。」雖是笑話卻很令人感慨,因為打招呼、稱呼別人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想不到現代人連這個基本禮貌都不會了。
古人教孩子是先教應對進退,《三字經》中就說「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古人是六歲進學,先學灑掃、應對、進退,學好了,才開始學認字。古人都是先從應對來看一個人的教養。在我小時候,父母說:「跟長輩說話一定要站起來,老人家沒有坐,你不能坐,沒有小孩大剌剌的坐在椅子上而長輩站著的道理。」這個禮儀學會了,讓座根本不是問題,公車上何須還得貼「請讓座給老弱婦孺」的標語呢?

衣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的禮儀,最近碩士班甄試竟有學生穿著T恤、短褲、夾腳拖鞋前來口試,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別人怎麼會尊重你呢?有些人甚至已經是別人的老師,也不知道這個禮儀。有個大學的助理教授要升等,到院教評會去報告他的案子,居然穿著無領T恤、破洞牛仔褲、涼鞋就上台了。他如此不尊重自己,當然別人也不會尊重他,他的升等就沒過了。
這種待人接物的禮貌其實就是品格,古人說:「童蒙養正」,孩子啟蒙時就要先教「正知正見」,以後就不會偏差了。難怪北歐國家的父母如果願意留在家裡自己帶小孩,政府會給父母零用錢,因為家教太重要了,影響孩子的一生。
啟蒙的重要性在於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到四歲左右才成熟,但是四歲之前我們已學會很多東西,那時的學習機制主要是模仿。研究者已在人類大腦中發現鏡像神經元,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所以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這也是罵人「沒有家教」會引起打架的原因,這句話把父母也罵了進去,隱含了連父母也沒有教養,因為如果父母有教養,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有教養。
現在政府在推品德教育,從學理上來看,它必須從家庭做起,父母帶頭有品德,孩子才會有品德。如果連古人都知道「小學終,至四書」,禮貌學好了才教《四書》,我們要怎麼反其道而行,沒有先教應對進退,就塞一堆植樹問題、排比、映襯……這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知識給孩子,而把最重要的做人的禮貌給忘了呢?

 

讀後心得~~~

沒錯...看了這篇文章後

發現現在的人不知道是因為忙碌...經常真的忘了微笑

這是很多店家會貼的小字條

知會顧客...我不是擺臭臉

而是真的很忙...

不過老闆...你也太忙了吧

一年365天...你都忘了笑...

我看你是不會笑吧??

再來~~~~

看看這些不懂基本禮貌的人

真的是沒讀書的嗎??很多都是高教育分子ㄋㄟ!!

有沒有讀書...那不是重點

有的勞工還是很有教養的

不用替自己找理由~~

還有高學歷又如何~~~

要是連基本的請.謝謝.對不起都要別人提醒才會開口說...

那你是布袋戲玩偶喔??

還是鸚鵡??

事業成就不高..財產....不多沒關係

但是~~做人的道理

處事的態度要多培養...學習才是成功的條件

 

所謂稻穗結的越飽滿,越會往下垂

譬喻:

地位越高學問越好的人應懂得謙卑入俗,身段放下親民才對,

不得貢高自傲自慢目無一切,才能被人尊敬的意思。
又飽滿的稱穗往下垂好像行90度的鞠躬禮呢!有謙卑很有禮貌!

每次~~~我只要經過鄰居家門口

看到...認識的...親切的鄰居

我就會主動打招呼

但是我發現一對兒女跟啞巴一樣

坐在車子後座

不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就是望向遠方...假裝沒看見...再不就眼睛睜大大

看著對方~~

一句話也不會說

當我和對方寒暄的當下

還要提醒他們叫阿姨...叫叔叔的

他們會小聲到像蚊子叫...

我只好尷尬的找理由快閃

事後我會機會教育

要小孩以後看到人要打招呼~~~

但是~~~時常是我開口要他們叫

他們才會叫~~~

問他們..怎麼每次都要我提醒??

理由是~~~不知道要叫他們甚麼??

肯~~~看到公的...不是啦!

男的年紀輕的叫哥哥.叔叔...都可以

年紀大的叫阿唄...爺爺.阿公都可以

女的年輕的叫姊姊.阿姨

年紀大的叫阿嬤...婆婆...

這麼簡單不會...?

我真的很懷疑.....

這樣分析後~~

有進步了

但是會偶爾忘記...或者有叫但是很小聲

拜託~~~

真是的

有時候會覺得訓練寵物比較容易一些

還是~~~以後我也用訓練寵物的方式

來訓練你們.....??

有打招呼的丟一塊餅乾給你們吃??

也許我帶頭做得不夠明顯~~~

自身也沒有以身作則

那應該要檢視一下自己的態度

這樣才不會影響小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