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1 13:59:27Kris
誰的語言說誰的故事?
在繁體與簡體中文正在沸沸揚揚的爭論的日子裡,我打開了報紙,讀到了些讓人想要一吐為快的觀點。中國時報四月十一日A2版:簡體文『這才是國際通用中文』一文,不禁想起自身的經驗中曾經有位外國友人用英文喚著我的名字:Ming Chieh HO!當下反應地告訴這位朋友:在華文文化裡我們都稱呼Ho Ming Chieh,是把姓氏放在前頭的。
對我來說,文化是具有獨特性的,即便是國際化的現在仍是如此,國際化對我的意義是:我學習英文,使用他們能理解語言,告訴他們我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而絕非是成為追隨他們語言與文化的複製品;那麼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呢?雖不可否認目前國際潮流使用的是簡體中文,才拙的我猜想是因為簡體中文對於他們書寫實屬較為方便,但反過來想想,繁體中文所具有的六書造字歷史價值與美感是不能為了求方便而去廉價的簡化它。
這裡有個電腦網頁的例子:在編輯網頁時我們常使用方便的Front Pag軟體來拼貼,即使你完全不懂html或其他語法也沒關係,但一位網頁設計師一定會使自己學習與熟透語法而設計出生動活潑的網頁。那麼一位對於華文有濃厚興趣的外國朋友他會選擇簡單方便的簡體中文還是具文化歷史價值的繁體中文?而身處於碩果僅存使用繁體中文的文化下,應該是保有這份自身文化內涵而非為了國際化去模仿非華文國家慣用的簡體中文,更不是用人數統計來決定要全盤使用簡體中文。況且學習繁體中文後再學習簡體中文豈不易如反掌、輕而易舉呢?如果用投資效益來說:學習繁體中文等於是學習半個簡體中文,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外國朋友要用我們的語言來告訴我們他跟我們不同!而我們卻要配合他們使用簡化的語言,這豈不是種文化傲慢嗎?還是我們願意淪為被傲漫的對象呢?
PIC 此書為簡體文版的《解構理論》
對我來說,文化是具有獨特性的,即便是國際化的現在仍是如此,國際化對我的意義是:我學習英文,使用他們能理解語言,告訴他們我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而絕非是成為追隨他們語言與文化的複製品;那麼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呢?雖不可否認目前國際潮流使用的是簡體中文,才拙的我猜想是因為簡體中文對於他們書寫實屬較為方便,但反過來想想,繁體中文所具有的六書造字歷史價值與美感是不能為了求方便而去廉價的簡化它。
這裡有個電腦網頁的例子:在編輯網頁時我們常使用方便的Front Pag軟體來拼貼,即使你完全不懂html或其他語法也沒關係,但一位網頁設計師一定會使自己學習與熟透語法而設計出生動活潑的網頁。那麼一位對於華文有濃厚興趣的外國朋友他會選擇簡單方便的簡體中文還是具文化歷史價值的繁體中文?而身處於碩果僅存使用繁體中文的文化下,應該是保有這份自身文化內涵而非為了國際化去模仿非華文國家慣用的簡體中文,更不是用人數統計來決定要全盤使用簡體中文。況且學習繁體中文後再學習簡體中文豈不易如反掌、輕而易舉呢?如果用投資效益來說:學習繁體中文等於是學習半個簡體中文,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外國朋友要用我們的語言來告訴我們他跟我們不同!而我們卻要配合他們使用簡化的語言,這豈不是種文化傲慢嗎?還是我們願意淪為被傲漫的對象呢?
PIC 此書為簡體文版的《解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