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7 02:40:40茱莉亞
忠諫
長久以來,我對自己能做為他人朋友的身分,始終都是抱持著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態度和立場在應對進退的。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那份渴望做為他人一生益友的心情。
這是因為我永遠都記得很小的時候就讀過的這段聖賢話:「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註1)如今很多年過去了,但是這段話的意涵,我始終沒有忘記、也不敢忘記。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發現要當別人口中的「烏鴉」所需要的勇氣和信心越來越大。該怎麼說呢,一方面不想因為自己說了這些肺腑之言後,便因此失去朋友(我能明白刺耳的話誰都聽不進去),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想看到因為自己一時沒說,而使朋友最後因此失足落海或慘遭不測。於是,這類矛盾的心情便經常在我的心中掙扎。不過,後來想想我還是當隻烏鴉吧,這樣我日後才比較能心安!於是,最近我又當了幾次烏鴉,雖然結果可能不會很妙但是我並不後悔。
並不是我有怎樣不同於他人的豁達心胸,而是在我看來,真正的朋友並不需要多。如果一生之中有幸能有幾位真誠、知心的朋友,我想那也就夠了。所以,在此我要謝謝各位認識我本人的朋友們,感謝你們願意當我的朋友,聽我的烏鴉之言,也願意經常當我的「魏徵」,幫助我改進自己的缺失與不足(註2)!
【註1】
直-正直
諒-信實
多聞-見識多廣
便僻-裝腔作勢
善柔-刻意討好
便佞-巧言善辯
【註2】我這裡所借用的典故是出自於以下這段話-「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小時候我很愛讀歷史故事,有次看到書上寫說唐朝的忠臣魏徵經常甘冒大不諱向唐太宗進諫,時時提醒著太宗為人處事的缺失,當下覺得很佩服他。那時也覺得這才是身為一個臣子應該作的事情。畢竟賢君雖得之不易,但是忠臣更是千古難得!我想這也是太宗後來之所以會跟梁公這樣說的主要原因吧!
2008/08/06 茱莉亞的生活有感
一樣的話,
或許有婉轉的說法,
不一定會那麼的刺耳喲!
多用點心會讓你的朋友更能感受你的好意。
不在於是否抵觸自己的做人原則,而在於表達方式,互勉之!
謝謝妳的提醒與分享。
一起加油囉! 2008-10-24 13: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