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5 06:48:35茱莉亞
閒話家常
或許是因為手傷漸漸有起色了,所以,最近我偶爾還是會頑固地不聽他人好意的勸告,偷偷上來寫寫東西,抒發一下累積了一些時日的感觸。
例行生活的感觸
有時,會領受到似乎時間經過的越久、靜置後沉澱的越久,真實的色顏就會很難還原到原本的知覺感受。回憶,經過歲月淘洗之後,有些仍舊還會是美好的,而有些未嘗不是一如當時悶在心底深處一般,苦痛難耐的呢?
那天,朋友出於關心地問候我,「為何覺得悶?」
說真的,當時我答的有些心虛。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服他人,這種在別人眼裡,工作和生活結合的是如此理想的「完美無憂」,為何還會令我不滿足呢?
所以,朋友納悶著。
而我,某種程度也是躊躇不安的。
只是身為當事人的我,還未曾理解這一切的未知緣由應該去那兒追尋。
席慕蓉的詩讓我愛不釋手,一直在文字裡追尋故土。
幾位摯友即將實現理想,踏上圓夢之旅,他們也在追尋。
而我的追尋卻不知何時得以實現?
然而,我很清楚,我不是因為這樣才悶呀!
那麼我為什麼要悶呢?
辦公室裡,一位欣賞作家朱少麟的同事,某天拿了一篇專訪作家寫作動機的書面稿子和我分享。某種程度來說,我很能理解朱作家當初之所以會鍾情於寫作的心情。以下轉錄這份稿子裡的一段,僅供參考:
『朱少麟回答:是的,那時上班的工作太忙,每個夜裡打點好瑣事,上電腦開始寫作時,大約都是午夜了,常常累得連椅子也坐不穩,我發現粗暴一點的音樂,有很好的醒腦效果。後來我又慢慢發覺,不盡然是提神問題,應該說是為了紓發。回想起來,我是在很鬱悶的心情中寫傷心咖啡店的。鬱悶得有些接近憤怒,當時的生活方式太讓我困惑,雖然工作順利,家庭OK,但總感覺那不太像是我所希望的人生,到底欠缺什麼?言語很難表白,就因為好像樣樣不缺,所以也沒什麼資格好抱怨──就是這狀況,讓我悶到最高點。所以就悄悄寫作了。那時聽的音樂,反映的是心情。』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簡單地說,就是這種情形:是呀,我知道,自己確實是那種別人眼中「沒有什麼資格」好抱怨的人!和其他工作中的朋友、同學相比之下,我真的是該知足了。但我依舊鍾情於寫作,也是為了同樣的理由,『抒發一下吧!』,我想。因為工作雖然忙碌,但卻是穩定的;日常生活裡,有家人可以幫忙協助打點。不需要為上下班的交通時間費心,一早出門不會看到讓我有壓迫感的車水馬龍。(這是我在台北生活多年的唯一不滿。這城市太吵了,我常常這樣覺得。起初剛回家鄉任教時,一時之間還不太能適應,這突然少了很多車和噪音的街道。)
因為作家寫作當時的心裡煩悶,所以她用「粗暴」來形容寫作時聽的音樂。然而,我和作家不同的是,我喜歡聽安靜的音樂。安靜的音樂使我可以沉澱自己,排解鬱悶。偶而,打開廣播,聽聽流行音樂的節目,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收穫。那時聽音樂也只是單純想消磨一下空閒時間而已。
雖然,年少時的我是曾經那麼的著迷於這樣的音樂。
但是現在的我卻沒有辦法再從中獲得共鳴。
一種在生命深處裡等待誘發的貧脊共鳴。
我如是想。
例行生活的感觸
有時,會領受到似乎時間經過的越久、靜置後沉澱的越久,真實的色顏就會很難還原到原本的知覺感受。回憶,經過歲月淘洗之後,有些仍舊還會是美好的,而有些未嘗不是一如當時悶在心底深處一般,苦痛難耐的呢?
那天,朋友出於關心地問候我,「為何覺得悶?」
說真的,當時我答的有些心虛。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服他人,這種在別人眼裡,工作和生活結合的是如此理想的「完美無憂」,為何還會令我不滿足呢?
所以,朋友納悶著。
而我,某種程度也是躊躇不安的。
只是身為當事人的我,還未曾理解這一切的未知緣由應該去那兒追尋。
席慕蓉的詩讓我愛不釋手,一直在文字裡追尋故土。
幾位摯友即將實現理想,踏上圓夢之旅,他們也在追尋。
而我的追尋卻不知何時得以實現?
然而,我很清楚,我不是因為這樣才悶呀!
那麼我為什麼要悶呢?
辦公室裡,一位欣賞作家朱少麟的同事,某天拿了一篇專訪作家寫作動機的書面稿子和我分享。某種程度來說,我很能理解朱作家當初之所以會鍾情於寫作的心情。以下轉錄這份稿子裡的一段,僅供參考:
『朱少麟回答:是的,那時上班的工作太忙,每個夜裡打點好瑣事,上電腦開始寫作時,大約都是午夜了,常常累得連椅子也坐不穩,我發現粗暴一點的音樂,有很好的醒腦效果。後來我又慢慢發覺,不盡然是提神問題,應該說是為了紓發。回想起來,我是在很鬱悶的心情中寫傷心咖啡店的。鬱悶得有些接近憤怒,當時的生活方式太讓我困惑,雖然工作順利,家庭OK,但總感覺那不太像是我所希望的人生,到底欠缺什麼?言語很難表白,就因為好像樣樣不缺,所以也沒什麼資格好抱怨──就是這狀況,讓我悶到最高點。所以就悄悄寫作了。那時聽的音樂,反映的是心情。』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可以簡單地說,就是這種情形:是呀,我知道,自己確實是那種別人眼中「沒有什麼資格」好抱怨的人!和其他工作中的朋友、同學相比之下,我真的是該知足了。但我依舊鍾情於寫作,也是為了同樣的理由,『抒發一下吧!』,我想。因為工作雖然忙碌,但卻是穩定的;日常生活裡,有家人可以幫忙協助打點。不需要為上下班的交通時間費心,一早出門不會看到讓我有壓迫感的車水馬龍。(這是我在台北生活多年的唯一不滿。這城市太吵了,我常常這樣覺得。起初剛回家鄉任教時,一時之間還不太能適應,這突然少了很多車和噪音的街道。)
因為作家寫作當時的心裡煩悶,所以她用「粗暴」來形容寫作時聽的音樂。然而,我和作家不同的是,我喜歡聽安靜的音樂。安靜的音樂使我可以沉澱自己,排解鬱悶。偶而,打開廣播,聽聽流行音樂的節目,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收穫。那時聽音樂也只是單純想消磨一下空閒時間而已。
雖然,年少時的我是曾經那麼的著迷於這樣的音樂。
但是現在的我卻沒有辦法再從中獲得共鳴。
一種在生命深處裡等待誘發的貧脊共鳴。
我如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