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1 14:37:25戀京癮士
京都自遊私密笈(二)東寺
(圖說:天光雲影裡的東寺五重塔)
ÿÿ東寺,是京都之旅的起點,也是終點。
ÿÿ一九九一年九月八日,我們還沈浸在初抵京都的興奮與好奇之中。那天是個大晴天,但是空氣十分涼爽舒適,頭頂上略帶透明感的北國藍天,令人不禁產生一種幸福的預感。背著簡單的行李,從京都車站八条口(後站出口)出來右轉,沿著八条通走到大宮通之後再左轉,不多久,東寺的邊門就在眼前。
古寺、夜叉、拜觀料
ÿÿ東寺正式的名稱是「教王護國寺」,跟京都的歷史一樣久遠。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京都)的第三年,就在朱雀大道南端的羅城門兩側各自蓋了一間國家級寺院,簡稱東寺與西寺。不過,東寺的原始建築都在「應仁之亂」中被亂兵焚燬,所以現在的建築都是十五世紀以後重建的。雖然如此,東寺仍然以千年古寺的地位與完整的古老木造建築群,受到世界遺產條約【註一】的保護。
ÿÿ邊門裡面是一個停車場,穿過停車場,就進入寺院內了。整個東寺的地面上都鋪著細碎的白色小石頭,走在路上腳底都覺得沙沙的,但是看起來就是很乾淨清爽,我偷偷撿了一枚小石頭留作紀念,希望不會太褻瀆。進入寺院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食堂,也就是和尚們用餐的地方。食堂的前面有兩個用塑膠網保護著的神龕,探頭朝裡面一看,是兩尊夜叉神將,剛好一男一女。據說夜叉在日本是婦女和兒童的守護神,這和我們中國人認為夜叉是鬼的說法不太一樣。
ÿÿ神龕旁邊有一間收取拜觀料的小亭子。原來,日本某些極具歷史價值的寺廟中,有一些區域是需要買票才能進去參觀的,這就是拜觀料(料就是費用的意思)。像這樣的小亭子,通常除了賣票之外,還兼賣紀念品與辦理參拜登記(專屬於信徒的正式參拜),有時候也可以在這裡購買祈願繪馬(許願牌)與御守(神符)。對於京都的許多寺廟來說,各種紀念品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畢竟這些寺廟裡的古蹟經常需要花錢維護整修,而政府提供的經費總是不太夠,所以如何自籌財源就是各寺廟的管理者要傷腦筋的地方了。
講堂、金堂、曼陀羅
ÿÿ付了兩個人的拜觀料共一千日幣之後,接過門票與簡介小冊,跨過圍籬的門檻,就進入東寺的精華地帶。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宏偉樸實的講堂,所謂的講堂就是和尚念經說法的地方。從旁邊的小門(真的很小喔!連日本人進去都要彎著腰,那些老外不知道怎麼辦?!)走進去,環顧四周,內部的樑柱都漆成大紅色,配上白色的牆面,頓時感覺豁然開朗,裡面的空間其實蠻大的嘛!真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把出入口弄得那麼小。
ÿÿ東寺的講堂是室町時代重建的,被日本政府訂為國重文【註二】,裡面共有二十一尊佛像,排列成佛教密宗的立體曼陀羅圖形。原來東寺創建之初的第一任住持就是將密宗引進日本的空海和尚,而曼陀羅代表的就是佛教的天堂,不過一般的曼陀羅都是用圖畫來表示的,這就是東寺講堂最特別的地方。看完佛像,轉身發現陽光透過講堂正門上的細木格子照進來,古代建築雖然沒有電燈,採光還是挺不錯的呢!
ÿÿ走出講堂之後,接下來看到的是緊鄰的金堂。金堂是東寺的正殿,也是東寺最早的建築物,雖然現在的建築重建於桃山時代,卻仍然被日本政府訂為國寶。金堂的外型十分高大,光是屋頂就有兩層,所以內部的天花板也比講堂要來得高挑。進入金堂的方式跟講堂一樣,裡面的建材都用不上漆的原木,雖然看起來沒有講堂那麼亮麗,卻更顯莊嚴肅穆。裡面的佛像只有三尊,正中央的主神是藥師如來佛,祂的寶座是由十二尊神將扛著的,造型生動而細膩。
火災、烏鴉、五重塔
ÿÿ之後我們坐在金堂外側的基石台階上休息,看到旁邊立著一個禁止點火的木牌子,還排列著一些塑膠桶子,裡面不知道是裝沙子還是裝水。京都的寺廟全都是木造古蹟,千年來也不知發生過多少火災,燒毀了多少文化珍寶,為了防止這樣的不幸再度發生,所以京都的重要歷史建築附近一定都嚴禁煙火,並且在盡量不破壞景觀的前提下設置了簡易的消防設施,有些消防設施甚至也可以算是古董了呢!
ÿÿ盡情休息過後,我們沿著庭園的步道朝向五重塔走去。東寺的五重塔歷經四度火燒雷劈,目前的建築是江戶時代重建的,也是國寶。當我們牽手站在塔前,仰望它那日本第一高的塔身,頓時被一種奇妙的感覺攫住,好像我們跟塔是從不知道什麼時候之前就認識的老朋友,而在那個命中注定的午後重逢。這時身旁傳來一陣烏鴉的叫聲,那低沈粗嘎的聲音此刻聽來特別有神秘的氣氛,彷彿從古老歲月裡傳來的隱者話語,見證我們的相逢。
ÿÿ隔年十一月十日,第二次京都之旅的末尾,臨去奈良之前,我們依著當時與五重塔立下的約定,再次回到這裡,剛巧碰上不知道幾十年才有一次的五重塔開放,就趁機到裡面參觀。裡面有五根大柱子支撐塔身,據構造圖顯示,中心的那根柱子從地下直通塔頂,是五重塔最重要的支柱。導覽人員還打開通風口讓我們看佛壇下方承接心柱的礎石,真是難得。一樓內部也有許多佛像,四周牆壁與柱子上更畫滿了彩繪的佛教人物與各種鳥獸,可惜如今很多地方顏色都褪了。為了保護古蹟,東寺管理人員除了嚴格控制參觀行為,更減少不必要的修繕,這樣的用心實在不是台灣的古蹟保管者所能及的吧!
僧侶、神社、南大門
ÿÿ看完五重塔,我們就順原路走出圍籬,繼續參觀外圍不需要額外收費的區域。首先繞過食堂來到西側的大師堂(國寶),這是空海和尚當年居住的地方。東寺的大師堂重建於室町時代,屋頂不同於寺內其他受唐代影響使用磚瓦的建築,而是用檜木皮一層一層鋪起來的,屬於日本傳統建築樣式。我們去的時候,堂前剛好有僧侶高聲誦經,貪心的我立刻偷拍了一張照片,真是罪過……
ÿÿ離去之前,我們在南大門附近發現兩個小型的神道(日本傳統的宗教)建築:八幡宮與八嶋殿,在佛教寺院中居然可以看到神社建築,真是稀奇。當時雖然試著查看解說文字,想瞭解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可惜還是莫宰羊。
ÿÿ走出南大門(這是東寺的正門),門前有一個狹長的水池(我查過詳細的地圖,這並不是河流),一條石橋跨越其上,我們站在石橋畔轉身凝望,厚重堅實的南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白色大燈籠,上面用墨色寫了東寺兩字,門內有一株蔥綠的大樹,透過枝葉隱約可見金堂。我們對金堂投下最後一瞥,就沿著九條通轉回大宮通,沿著東寺外牆經過封閉的東大門,往回程走去。
ÿÿ其實,東寺還有一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就是每月二十一日空海生日當天所舉辦的弘法市集。據說屆時京都一帶的古物商人與一般民眾都會在這裡設攤,儼然就是一個龐大的跳蚤市場。可惜兩次訪京的時間都剛好錯過,不然,戀京癮士還真想去湊個熱鬧,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便宜的好東西……咦?對喔!我剛剛想起自己其實不懂日語呢,殘念……
註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訂定的世界遺產條約,共有150個以上的國家簽署,全日本一共有35處被列入世界遺產所保護,光是京都一帶就有17處被列入其中,足見京都在傳統文化中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註二:國重文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的簡稱,係由日本政府認定登錄的重要文化資產,而其中特別具有高度價值的即稱為「國寶」。
ÿÿ東寺,是京都之旅的起點,也是終點。
ÿÿ一九九一年九月八日,我們還沈浸在初抵京都的興奮與好奇之中。那天是個大晴天,但是空氣十分涼爽舒適,頭頂上略帶透明感的北國藍天,令人不禁產生一種幸福的預感。背著簡單的行李,從京都車站八条口(後站出口)出來右轉,沿著八条通走到大宮通之後再左轉,不多久,東寺的邊門就在眼前。
古寺、夜叉、拜觀料
ÿÿ東寺正式的名稱是「教王護國寺」,跟京都的歷史一樣久遠。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京都)的第三年,就在朱雀大道南端的羅城門兩側各自蓋了一間國家級寺院,簡稱東寺與西寺。不過,東寺的原始建築都在「應仁之亂」中被亂兵焚燬,所以現在的建築都是十五世紀以後重建的。雖然如此,東寺仍然以千年古寺的地位與完整的古老木造建築群,受到世界遺產條約【註一】的保護。
ÿÿ邊門裡面是一個停車場,穿過停車場,就進入寺院內了。整個東寺的地面上都鋪著細碎的白色小石頭,走在路上腳底都覺得沙沙的,但是看起來就是很乾淨清爽,我偷偷撿了一枚小石頭留作紀念,希望不會太褻瀆。進入寺院區之後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食堂,也就是和尚們用餐的地方。食堂的前面有兩個用塑膠網保護著的神龕,探頭朝裡面一看,是兩尊夜叉神將,剛好一男一女。據說夜叉在日本是婦女和兒童的守護神,這和我們中國人認為夜叉是鬼的說法不太一樣。
ÿÿ神龕旁邊有一間收取拜觀料的小亭子。原來,日本某些極具歷史價值的寺廟中,有一些區域是需要買票才能進去參觀的,這就是拜觀料(料就是費用的意思)。像這樣的小亭子,通常除了賣票之外,還兼賣紀念品與辦理參拜登記(專屬於信徒的正式參拜),有時候也可以在這裡購買祈願繪馬(許願牌)與御守(神符)。對於京都的許多寺廟來說,各種紀念品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畢竟這些寺廟裡的古蹟經常需要花錢維護整修,而政府提供的經費總是不太夠,所以如何自籌財源就是各寺廟的管理者要傷腦筋的地方了。
講堂、金堂、曼陀羅
ÿÿ付了兩個人的拜觀料共一千日幣之後,接過門票與簡介小冊,跨過圍籬的門檻,就進入東寺的精華地帶。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宏偉樸實的講堂,所謂的講堂就是和尚念經說法的地方。從旁邊的小門(真的很小喔!連日本人進去都要彎著腰,那些老外不知道怎麼辦?!)走進去,環顧四周,內部的樑柱都漆成大紅色,配上白色的牆面,頓時感覺豁然開朗,裡面的空間其實蠻大的嘛!真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把出入口弄得那麼小。
ÿÿ東寺的講堂是室町時代重建的,被日本政府訂為國重文【註二】,裡面共有二十一尊佛像,排列成佛教密宗的立體曼陀羅圖形。原來東寺創建之初的第一任住持就是將密宗引進日本的空海和尚,而曼陀羅代表的就是佛教的天堂,不過一般的曼陀羅都是用圖畫來表示的,這就是東寺講堂最特別的地方。看完佛像,轉身發現陽光透過講堂正門上的細木格子照進來,古代建築雖然沒有電燈,採光還是挺不錯的呢!
ÿÿ走出講堂之後,接下來看到的是緊鄰的金堂。金堂是東寺的正殿,也是東寺最早的建築物,雖然現在的建築重建於桃山時代,卻仍然被日本政府訂為國寶。金堂的外型十分高大,光是屋頂就有兩層,所以內部的天花板也比講堂要來得高挑。進入金堂的方式跟講堂一樣,裡面的建材都用不上漆的原木,雖然看起來沒有講堂那麼亮麗,卻更顯莊嚴肅穆。裡面的佛像只有三尊,正中央的主神是藥師如來佛,祂的寶座是由十二尊神將扛著的,造型生動而細膩。
火災、烏鴉、五重塔
ÿÿ之後我們坐在金堂外側的基石台階上休息,看到旁邊立著一個禁止點火的木牌子,還排列著一些塑膠桶子,裡面不知道是裝沙子還是裝水。京都的寺廟全都是木造古蹟,千年來也不知發生過多少火災,燒毀了多少文化珍寶,為了防止這樣的不幸再度發生,所以京都的重要歷史建築附近一定都嚴禁煙火,並且在盡量不破壞景觀的前提下設置了簡易的消防設施,有些消防設施甚至也可以算是古董了呢!
ÿÿ盡情休息過後,我們沿著庭園的步道朝向五重塔走去。東寺的五重塔歷經四度火燒雷劈,目前的建築是江戶時代重建的,也是國寶。當我們牽手站在塔前,仰望它那日本第一高的塔身,頓時被一種奇妙的感覺攫住,好像我們跟塔是從不知道什麼時候之前就認識的老朋友,而在那個命中注定的午後重逢。這時身旁傳來一陣烏鴉的叫聲,那低沈粗嘎的聲音此刻聽來特別有神秘的氣氛,彷彿從古老歲月裡傳來的隱者話語,見證我們的相逢。
ÿÿ隔年十一月十日,第二次京都之旅的末尾,臨去奈良之前,我們依著當時與五重塔立下的約定,再次回到這裡,剛巧碰上不知道幾十年才有一次的五重塔開放,就趁機到裡面參觀。裡面有五根大柱子支撐塔身,據構造圖顯示,中心的那根柱子從地下直通塔頂,是五重塔最重要的支柱。導覽人員還打開通風口讓我們看佛壇下方承接心柱的礎石,真是難得。一樓內部也有許多佛像,四周牆壁與柱子上更畫滿了彩繪的佛教人物與各種鳥獸,可惜如今很多地方顏色都褪了。為了保護古蹟,東寺管理人員除了嚴格控制參觀行為,更減少不必要的修繕,這樣的用心實在不是台灣的古蹟保管者所能及的吧!
僧侶、神社、南大門
ÿÿ看完五重塔,我們就順原路走出圍籬,繼續參觀外圍不需要額外收費的區域。首先繞過食堂來到西側的大師堂(國寶),這是空海和尚當年居住的地方。東寺的大師堂重建於室町時代,屋頂不同於寺內其他受唐代影響使用磚瓦的建築,而是用檜木皮一層一層鋪起來的,屬於日本傳統建築樣式。我們去的時候,堂前剛好有僧侶高聲誦經,貪心的我立刻偷拍了一張照片,真是罪過……
ÿÿ離去之前,我們在南大門附近發現兩個小型的神道(日本傳統的宗教)建築:八幡宮與八嶋殿,在佛教寺院中居然可以看到神社建築,真是稀奇。當時雖然試著查看解說文字,想瞭解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可惜還是莫宰羊。
ÿÿ走出南大門(這是東寺的正門),門前有一個狹長的水池(我查過詳細的地圖,這並不是河流),一條石橋跨越其上,我們站在石橋畔轉身凝望,厚重堅實的南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白色大燈籠,上面用墨色寫了東寺兩字,門內有一株蔥綠的大樹,透過枝葉隱約可見金堂。我們對金堂投下最後一瞥,就沿著九條通轉回大宮通,沿著東寺外牆經過封閉的東大門,往回程走去。
ÿÿ其實,東寺還有一個值得參觀的地方,就是每月二十一日空海生日當天所舉辦的弘法市集。據說屆時京都一帶的古物商人與一般民眾都會在這裡設攤,儼然就是一個龐大的跳蚤市場。可惜兩次訪京的時間都剛好錯過,不然,戀京癮士還真想去湊個熱鬧,順便看看有沒有什麼便宜的好東西……咦?對喔!我剛剛想起自己其實不懂日語呢,殘念……
註一: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訂定的世界遺產條約,共有150個以上的國家簽署,全日本一共有35處被列入世界遺產所保護,光是京都一帶就有17處被列入其中,足見京都在傳統文化中具舉足輕重的地位。
註二:國重文是「國家重要文化財」的簡稱,係由日本政府認定登錄的重要文化資產,而其中特別具有高度價值的即稱為「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