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11:03:59陳跡

我不怕你離開,因為我知道,你將成為你自己---我看致命遊戲1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陸劇,叫『致命遊戲』,它是一部無限流的BL作品,所謂無限流,就是什麼事都可能發生,舉例來說,張飛打岳飛,元朝打周朝這些事都變得可能,而在作者建構起的三觀詮釋之下,一切都顯得非常合理,不會讓人有排斥感。

 

這部劇有原著,是西子緒的『死亡萬花筒』,我沒有看過原著,但根據原著粉的說法,『致命遊戲』還原了原著八成以上,一部受歡迎的大IP,改編成劇時,只要忠於原著,不要魔改,基本上都會很好看。

 

因為先天上,它就已經有很強的故事架構了。

 

它是陸劇,大陸正在打壓耽美作品,所以它的BL橋段其實已經減到很少了,我之所以喜歡這部劇,除了它從第1集到第78集絕無冷場的緊湊感,首尾相應的故事架構,幾個動人的改版傳說層層堆疊,以虛擬遊戲的形式推進劇情,這些都是我想嘗試的東西。

 

如果人可以進入遊戲世界,去歷險破關,而不是拿著搖桿和鍵盤瞎晃,遊戲豈不是變得更有趣?

 

我常常告訴學生,文學美好在於,我們每個人都只能過自己的一輩子,不能重來,可只要你閱讀,你可以經歷別人的人生,知道別人的想法,感受別人的感受,遭遇別人的遭遇,一般人可能只能活一輩子,但藉由閱讀,你可以活好幾輩子,例如你讀了金庸,你除了你自己,你也成了楊過、令狐沖、張無忌……等英雄,快意恩仇。你的愛情不順,你去讀言情小說,你就擁有了海枯石爛,至死不渝的神仙美眷……

 

喜歡文學的人很難得憂鬱症,因為心靈總是處於烏托邦,桃花源,是自由的。

 

我早年也玩電腦遊戲,所以我深知電腦遊戲也有這樣的魅力。我在『三國志』裡嚐了一把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爽感,在『仙劍奇俠傳』和『軒轅劍』這種角色扮演遊戲裡,完成了拯救天下蒼生的悲願,不管你在現實生活裡多麼平凡多麼憋屈,在遊戲裡你可以反覆成為英雄,活成自己想活的樣子。

 

這部『致命遊戲』的主題,就是一款虛擬實境的電腦遊戲,它是一款測試版遊戲,一直無法正式上市,因為有很強的副作用,玩過這款遊戲的人很容易產生幻覺,虛擬和現實分不清楚,所以一直都是試玩版,未能上市。

 

男主凌久時,是個遊戲程式設計師,他的工作就是要玩很多遊戲,找尋靈感,再寫出自己的作品,某天有個快遞寄來了一款叫做『靈境』的遊戲,凌久時玩了它,果然進入遊戲情境裡,在一片冰天雪地的針葉林,他被一頭比人還大的狼王攻擊,差點死了,在千鈞一髮之際,一名白衣劍客出現解救了他。白衣劍客是另一名男主角,叫阮瀾燭,他也是進入靈境裡的玩家。而且,他比凌久時更早玩這款遊戲,是個有經驗的玩家,他邀請凌久時成為他的隊友,跟他一起破關。

 

『靈境』這款遊戲有十二關,也就是十二扇門,每扇門裡都有一個情境,一個劇本,一個boss,玩家必須除掉boss,拿到鑰匙開啟門,才能安然離開,進入下一扇門。

 

一旦玩過這款遊戲後,遊戲會強迫你繼續玩下去,門會出現在玩家日常生活的任何地方,房間的門,廁所門,逃生門……如果不繼續玩,或者進了門卻死在門裡無法通關,那麼這個玩家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死去。因為這款遊戲太可怕,隨時都會死人,所以一些玩家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率,結成了一些組織,互相切磋門內心得,幫助彼此能夠過門,提高生存率。

 

回到現實中,凌久時才發現,阮瀾燭就是這些組織其中一個頭頭,一個叫黑曜石組織的領袖。他力邀凌久時加入黑曜石,但凌久時是個小菜鳥,他不知道為啥阮瀾燭這樣的大佬會這麼看重他。阮瀾燭只是抽象地說,他能看見凌久時身上的光。後來,經歷過兩次同生共死的過門,凌答應了阮加入黑曜石,成為他的夥伴。

 

這部劇最好看的點,就在於門後那些劇本,還有他們破關的過程。

 

第一關叫雪村,是個鬧狼災的,寒冷無比的村落,在狼群來時,居民們往往躲到井裡,以躲避狼災。過門的眾人來到雪村裡唯一一家客棧投宿,老闆娘(是翁虹演的真彩蛋)在為他們準備晚餐時,會跟他們聊天,過門的玩家就必須從闆娘口中梳理出這關遊戲的禁忌,如果他們猜錯了禁忌,或不小心犯了禁忌,boss就會出來殺了他們。

 

雪村村長請玩家們去找木匠做棺材,埋葬死去的村人,玩家們照做,木匠卻要他們上山砍樹給他做棺材,晚上闆娘提示他們,『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照井,三人不抱樹,獨自莫憑欄。』但你們一共九個人,三個人搬一截木材,一趟就可以把木材搬完。有人認為這是禁忌,有人認為不這樣做才是禁忌,所以有一組人是三個人搬一截樹幹,而阮瀾燭假借他殺狼王救凌久時受傷為由,不幫忙搬,變成另一截樹幹只有凌久時和另一個人搬。

 

結果當天晚上,三個一起搬樹幹的人都被boss拖進井裡殺掉了。

 

一口氣死了三個人,大家士氣都很低落,闆娘在晚餐時又說這裡不太平,讓他們去村里祠堂拜拜,最好一次一個人進,因為二人不進廟。到了祠堂後,眾人又陷入猶豫,到底是要信闆娘的提示,還是不信?

 

有人覺得還是要聽遊戲NPC的提示比較好,自己進去拜,然後就被躲在祠堂中的boss女怪吃掉了。而阮凌二人堅持一起進去,反而躲過一劫。

 

到了半夜,凌久時聽見一陣女人的哭聲,循著哭聲找到二樓的闆娘,闆娘說每次下雪她就會想起自己的女兒,因為她的女兒就是死在一個下雪的夜裡。她讓凌久時過來一起眺望雪村的雪夜景色,凌久時早忘了莫憑欄三個字的提醒,朝欄杆走去,幸好阮瀾燭突然趕到,喚醒了凌久時,原本潛伏在欄杆下的女怪只好離開。

 

隔天,又有兩名隊友忘了兩人不照井的禁忌,站在井邊,被女怪拖進井裡。

 

這下大家確定了boss就是躲在井裡。而他們必須消滅boss,才能得到鑰匙,找到門,才能回到現實世界,這關才算通關。

 

於是,阮瀾燭和凌久時決定冒險下井,去找鑰匙和門。

 

在井裡,凌久時看到一些壁畫,畫的都是一個媽媽和一個爸爸,牽著一個小女孩的內容。凌久時是孤兒,看著那些畫,他能體會畫這些畫的人,對親情的渴望,內心的寂寞。

 

離開後,兩人去找村長,告訴村長他們在井裡所看到的。沒想到村長聽完就哭了。

 

原來鬧狼災的那些年,村人們會在狼來時躲到井裡,有一次村人們都順利進了井,只有村長的女兒來不及跑過來,但狼群眼看席捲而來,如果村長開井接女兒,狼群就會跑進來,村民們就會遭殃,可如果村長選擇保全村民,他的女兒就會被犧牲。

 

後來,基於村長的責任感,他選擇不開封,女兒就這樣活活被狼咬死。

 

死前她不明白,爸媽就在眼前,為什麼不救她?這股不甘心的執念,讓女兒成了魔,以吃掉那些觸犯禁忌的人維生。

 

而村長夫人也無法諒解丈夫的選擇,與丈夫決裂,在村子裡開了一家客棧,專門找不熟禁忌的外地人,送給女兒吃。

 

聽到女兒寂寞,村長和夫人泣不成聲,他們願意一起下井,以死來陪伴女兒。

 

阮凌二人聽見村長的遭遇,他們也很茫然,尤其是孤兒凌久時,他能理解村長的責任感,可站在被放棄的人的立場,他們又為什麼要承受被放棄的痛苦和折磨?

 

後來,他們帶著村長夫妻下了井,等女怪出現。女怪原想發動攻擊,可村長流著淚,對女兒說出懺悔的話語,並說願意一死來陪伴女兒。女怪面對道歉的父親終於動容,其實孺慕之情是天性,身為兒女總是愛著父母,不會真的想要父母如何,一句道歉,一聲陪伴,就足以讓子女感到幸福。女怪恢復生前清秀的樣貌,和父母擁抱在一起,化成煙雲,一家再也不分開。

 

鑰匙從煙雲裡掉了下來,阮凌二人拿了鑰匙,打開井裡的門,回到現實世界。

 

這關的主題,是選擇,當你怎麼選都有遺憾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又該如何補救?人生其實沒有對錯,阮凌二人讓村長有了彌補的機會,讓被犧牲的人得到了遲來的溫情,寂寞的靈魂得以安息他們也得以通關。

 

還有那句『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照井,三人不抱樹,獨自莫憑欄。』這是真實存在的俗諺,意思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其典故在此

 

這部『致命遊戲』每個關卡的劇本,都有它根據的原型和典故,加以改編,精心設計,並從中演繹了人性的脆弱和無奈,光明與強大,這是寫手在缺乏寫作靈感時,一個很值得借鏡的創作方法。

 

如果沒有靈感,就去找別人的靈感來加以改編,所謂舊瓶裝新酒,因為有了根據,寫出來的作品,甚至會比全然都是自己的靈感,無中生有來得好。

 

我也曾經採用這樣的創作方法,在我沒有靈感的時候。當然我的文筆沒有西子緒那麼好,改編得也沒有他那樣成功。我的作品裡的『漢章金劍』,就是我在沒有靈感的時候,改編了安史之亂,李淳風和袁天罡的鬥法,再加上年輕時的黃巢事跡雜燴而成,還有我的 『貝殼男孩』也是,改寫自城隍爺的典故,但這兩篇在我的創作中都不算是太差的作品。

 

除此之外,我大多都是憑自己的靈感來創作,從零到有,結果作品就好壞參半了,這只是我的寫作習慣,但我始終認為,有所『借鏡』,是很好的創作模式。

 

(待續,這部劇的分析我可能會寫10集以上,大家自由選擇入不入坑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