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19:43:02黃鐘毅

山經海義--劉文隆山水畫展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山經海義--劉文隆山水畫展」7月24日至8月2日,於臺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樓展出,計展出劉文隆先生累積研究17年的「積墨積彩」山水畫新作40件,推出「山經海義」系列展,首站來到臺南,臺南是文化藝術古都,人文薈粹,劉先生也抱著一份藝術砌磋交流的心情,期待臺南鄉親愛好水墨藝術前輩參觀指導。
   劉文隆號大石、大園堂主人,現為東方設計學院助理教授,1956年出生於彰化二水純樸的農家子弟,自幼喜好塗鴨,生性刻若耐勞。1974年受施春山老師啟蒙開始鍾情於東方水墨藝術之神祕色彩。
    1998年不惑之年有感於所學不足,離鄉背井遠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得此因緣,師承當今苦學派山水畫大師賈又福教授,成為目前在臺灣唯一的嫡傳弟子,在其悉心傳藝教導,潛心研究積墨山水畫法,深入研究傳?,透析傳統,所謂「入古則深、出古則遠」,在嚴謹的治學要求,識古、師古,捶練筆墨的硬功夫,知古美學哲理,藝術的背後是文化哲學,從傳統文化哲學高度出發,開啟知慧,培養創造意識,掌握傳統美學高度。並虛心深入大自然,以自然為師,探究水墨新元素,宏觀探道、微觀探?,以最大限度的開掘大自然之妙,開啟新筆墨形式語言之變及藝術個性之微,面對自然寫生,烈日當空常被要求三到四天以毛筆宣紙對景寫生,以苦行僧修苦行般的深入觀察,鍛練具穿透力的敏銳高度眼力,觀化自然,苦行探道。
         十年磨一劍,從高雄到北京,十年寒窗磨勵藝術生涯的第一把劍,大致以太行山為創作基礎完成藝術風格鮮明的「苦行觀化」系列作品,巡展於國人同好。今從太行山回到熟悉的故鄉臺灣,重新審視寶島的特殊地貌,地峽谷深多高山四面環海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自有一番特殊的情感與體悟。
【新南瀛記者黃鐘毅報導】「山經海義--劉文隆山水畫展」7月24日至8月2日,於臺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樓展出,計展出劉文隆先生累積研究17年的「積墨積彩」山水畫新作40件,推出「山經海義」系列展,首站來到臺南,臺南是文化藝術古都,人文薈粹,劉先生也抱著一份藝術砌磋交流的心情,期待臺南鄉親愛好水墨藝術前輩參觀指導。

   劉文隆號大石、大園堂主人,現為東方設計學院助理教授,1956年出生於彰化二水純樸的農家子弟,自幼喜好塗鴨,生性刻若耐勞。1974年受施春山老師啟蒙開始鍾情於東方水墨藝術之神祕色彩。

    1998年不惑之年有感於所學不足,離鄉背井遠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得此因緣,師承當今苦學派山水畫大師賈又福教授,成為目前在臺灣唯一的嫡傳弟子,在其悉心傳藝教導,潛心研究積墨山水畫法,深入研究傳?,透析傳統,所謂「入古則深、出古則遠」,在嚴謹的治學要求,識古、師古,捶練筆墨的硬功夫,知古美學哲理,藝術的背後是文化哲學,從傳統文化哲學高度出發,開啟知慧,培養創造意識,掌握傳統美學高度。並虛心深入大自然,以自然為師,探究水墨新元素,宏觀探道、微觀探?,以最大限度的開掘大自然之妙,開啟新筆墨形式語言之變及藝術個性之微,面對自然寫生,烈日當空常被要求三到四天以毛筆宣紙對景寫生,以苦行僧修苦行般的深入觀察,鍛練具穿透力的敏銳高度眼力,觀化自然,苦行探道。

         十年磨一劍,從高雄到北京,十年寒窗磨勵藝術生涯的第一把劍,大致以太行山為創作基礎完成藝術風格鮮明的「苦行觀化」系列作品,巡展於國人同好。今從太行山回到熟悉的故鄉臺灣,重新審視寶島的特殊地貌,地峽谷深多高山四面環海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自有一番特殊的情感與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