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9 10:55:36白七姐妹

無米樂

顏蘭權與莊益增:瘋狂打造《無米樂》奇蹟

【文/陳孟珠】 【2005年8月 Cheers雜誌】




他們的特質,讓人很難抗拒,讓人不知不覺就想親近、聊開來。就像他們的作品《無米樂》,很真、很感人,在樸實無華的影像中傳遞了想法和哲學。

「直到現在為止,我對《無米樂》還是沒信心,許多人認為我們是在『講瘋話』。

我自己也很喜歡在觀眾席中問大家:你為什麼喜歡這部片,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每個人都說阿伯阿姆很可愛,但感動人的電影那麼多,我相信一定有什麼牽動到他們。」

這是紀錄片《無米樂》兩位導演顏蘭權和莊益增的開場白。

儘管這部紀錄片已獲得2004年台灣紀錄片雙年展首獎、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觀眾票選獎、金穗獎優等獎、台北電影節媒體推薦獎與百萬首獎的雙料肯定,並且創造出國片少有的500萬票房,『叫好叫座』這4個字,我還是覺得好遠,」顏蘭權靜靜的說。

這是顏蘭權第2部較廣為人知的紀錄片作品,也是第一次與導演莊益增合作。雖然名為合作,但莊益增始終認為自己是被拉下水的,「誰叫她是我的查某?!當然要幫她啊,」人稱「莊子」的莊益增用一口鄉土流利的台語誇張的形容,一定是因為大學時期認識了顏蘭權,自己才從過去的白淨小生變成現在這副「外勞」模樣。顏蘭權也承認當初是她拜託莊益增來幫忙,只是幫著幫著,卻有了這令人驚豔的作品。

顏蘭權認為自己算是「衝動型」的紀錄片導演。像第1部紀錄片《地震紀念冊》,就是當初在921地震後看到報導的新聞片段,「覺得(電視)框框之外一定還有其他東西,攝影機背著就下去拍了,」顏蘭權表示,《無米樂》則是因為接了文建會的案子,到台南縣後壁鄉拍攝一部宣導短片,碰上這群可愛的農村人,覺得這些人快要走了,這些景色快要消失了,得有人留下些什麼,替他們發出聲音。「對於下一部片要拍什麼,我不會做周詳的計畫,重要的是引起衝動的感覺。」


禁忌與奇蹟

顏蘭權半開玩笑的說,《無米樂》犯了紀錄片幾大禁忌:農民(相較於比較強勢的是勞工、原住民、性別、宗教)、老人(相對於年輕人和小孩的娛樂性)、過長的時間、沒有衝突點也不煽情。「會有這樣的熱烈回應還真的是奇蹟,」顏蘭權認為,拍這部片時她並沒有設定自己是觀眾,她是涉入其中、跟被拍攝者有情感的,但沒想到觀眾的情緒竟然跟自己一樣。「一個導演會想要去交代觀眾的情緒,當我們決定放棄觀眾的情緒,用自己的感覺來呈現這部片子時,不知道為什麼反而抓住觀眾的情緒?」

公共電視節目《紀錄觀點》製作人馮賢賢也不只一次用「奇蹟」2字來形容《無米樂》的成功,因為實在很少有一部紀錄片可以在電視頻道播出2次、全國巡迴影展之後,再上院線還是成功。身為國內唯一紀錄片播放節目《紀錄觀點》製作人,馮賢賢分析《無米樂》成功的原因,除了導演們在這部片中將生命情境、生命哲學詮釋得很好,導演們的創作安排讓這部片「好看」也是關鍵。「人們的觀影經驗是最直接的,如果攝影畫面不美、沒有陳明章的音樂、沒有阿伯唱歌,這部片還會好看嗎?」和顏蘭權認識、合作已有5年的馮賢賢指出,紀錄片導演通常由於經費不足,得身兼導演、攝影、配樂等工作,因此在美學或音樂處理上都不會是最專業的表現。「但他們這次在《無米樂》進步很多。」

和導演莊益增同為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學生、同時也是《無米樂》的攝影之一,張光宗則分享了他從一位同行、也是工作人員的看法。「能拍到這些如此自然真實的對話與反應,關鍵在於導演們和阿伯阿姆的互動,」張光宗形容,兩位導演一個溫柔、一個鄉土,很得老人家的緣,他們也願意花整整15個月的時間和農民們相處,最終讓受訪者不在意攝影鏡頭,可以自然的對談、生活,也才能捕捉到老農民們珍貴的生命哲學。「如果換做是別人來拍,和受訪者的互動方式又不一樣了,阿伯阿姆可能就會很客氣,也有所保留。」馮賢賢也語帶佩服與珍惜的說,兩位導演性格執著,願意吃苦耐勞做蹲點拍攝,深入、持久的記錄一群人物,是最難能可貴的。


思考,與哲學

對於導演們的優異表現,顏蘭權與莊益增倒是謙虛的表示,「與其說我們是導演,不如說阿伯阿姆是導演,我們被他們引導的力量非常明顯。」「我們只是工具而已,」導演莊益增不假思索的簡短回答。

談起工作之外的生活,兩位導演也坦白的令人驚訝,「我們沒有自己的生活,今天我要拍你,我每天看的是你,腦袋裡想的也都是你的影像。」即使結束拍攝工作,這種情緒仍然持續著。顏蘭權表示,當《無米樂》拍完之後,她卻有一種空空的感覺,「我一直期待能跟他們呼吸一樣的空氣,感受一樣的情緒,但我有嗎?我真的有做到嗎?當稻穗在成長,我眼睛看到的是阿伯的喜悅而已,還是我自己真的感受到那種成長的喜悅?」顏蘭權甚至用自我反省的字眼來描述這段過程。


顏蘭權善於思考,其來有自。

15歲就立定志向要走影像這條路,顏蘭權的國中生活是在二輪電影院中度過。她為了看電影蹺課蹺得凶、從國一之後就再也沒交過作業,「老師說我是最好的學生,因為我繳補習費那天一定會到,但之後人就不見了,」顏蘭權笑著回憶。後來從商專插大時選擇念東吳大學哲學系以及雙修社會系,也完全是考慮到要打好哲學的底子,才能做為將來從事影像創作的基礎。這些決定對於當時小小年紀的顏蘭權,似乎有些早熟。大學就是一頭長髮的顏蘭權,給同學的印象就是愛思考愛討論的女孩。經常跟著社會系、哲學系的討論研究課程,辯論人生哲學。

「我父親是位哲學家,」顏蘭權緩緩回憶,父親只是一個在台灣電力公司上班的小員工,卻善於觀察、思考日常生活的各種現象。「他經常跟我聊一些很深奧的問題,對於那時才16、7歲的我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顏蘭權表示,父親經常和她探討生命的意義,甚至父親在最後因罹患癌症病逝之前,還平靜的問她,「為什麼我走了你要傷心難過呢?」「你說,對我而言這樣是不是很殘酷?」顏蘭權反問。

雖然殘酷,但毫無疑問的是,父親開啟了顏蘭權思考的能量。「這些過程是很好的刺激,家人不一定會支持我想做的,但也不會給我壓力。」顏蘭權表示,從大二那年開始她就吵著畢業後要出國念電影,本來家人是不認同的,但她相信最終「成不成功是一回事,不斷訴說是另一回事」。從15歲開始顏蘭權不斷告訴自己和家人、朋友們自己的夢想,她也的確一直往同一方向去。東吳大學畢業之後,遠赴英國雪菲爾(Sheffield)大學完成電視電影製作碩士,同時結束了一段大學感情。

回國之後,卻意外的重拾與莊益增的因緣。雖然莊益增自嘲長得像恐怖份子、送快遞的,又或是外籍勞工,但對於思考這件事,也同樣早熟。

出生屏東里港的莊益增,是道地的香蕉農子弟。從小就安靜、不食人間煙火,也沒有現實感,到了升大學的年紀,便同樣思考起「生命的意義」之類的問題,因此也同樣來到東吳哲學系,造就了和顏蘭權相遇的時空。

不同的是,和顏蘭權對於影像工作的熱情與意志力比起來,莊益增顯得格外冷調。「我是個沒有靈魂的人,」莊益增經常掛在嘴邊,說自己是個虛無的人。他拒絕工作,因為替這個社會工作會為自己感到委屈,不想貢獻自己的能力繼續扶持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當你試圖挖掘、拼湊他的性格,你會發現他是個「沒有線的人」,讓你無從依循。

兩個人個性看似南轅北轍,其實卻互補得恰到好處。顏蘭權擅長溝通,採訪時多由她發言;平時顏蘭權粗枝大葉,安排、規畫行程則由莊益增負責。兩人默契十足。


台灣紀錄片的困境

你知道嗎?《無米樂》在電影院中的放映,都是發行公司自己去租投影機來放、也沒有做過專業的混音工程,導致用電視播放的畫質比在電影院還來得好。「要把帶子轉錄成電影院播放的film(膠捲)格式還需要100萬,我們沒有經費,」製作人馮賢賢一語說出台灣紀錄片製作資金不足的嚴重性。雖然她強調,顯然觀眾並不在意影片的畫質,仍然受到這些人物的感動,但經費不足使得創作者經常被迫在品質上做妥協。

導演顏蘭權則是注意到國內紀錄片另一個特有的現象。「台灣的紀錄片導演似乎頭上都有著光環,他們儼然是弱勢族群的代言人,」顏蘭權表示,即使是在紀錄片大本營的英國,也沒有這樣的現象。「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讓我的被拍攝者站出來。觀眾感動的是他們,不是導演,為什麼會把所有的感動與掌聲都給導演?」顏蘭權開心的表示,只要阿伯阿姆出現在放映會上,就沒人要理導演啦,看著他們忙著為觀眾簽名,觀眾真正看見的是他們而不是導演,「這才是紀錄片應該要表達出來的,不是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導演有多厲害。」


最終的瘋狂版

最後,回憶起當初影片拍攝結束,進入後製剪接的階段,顏蘭權透露一開始也曾經困在紀錄片應該要有的框框裡,「於是一群很有趣的人被剪到很無趣」,連自己都看不下去。兩位導演於是放下手邊工作,坐著聊起阿伯阿姆的點點滴滴,為什麼喜歡他們,喜歡他們講的哪些話,有哪些好笑的事,隔天就決定要剪一個「瘋狂版」的《無米樂》。「順著影像走,最後我發現剪輯片子是取悅我自己。」

即使有些觀眾不懂紀錄片和其他電影不同的地方,提出諸如「導演腳本寫得真棒」或「導演選這3個演員真會演」等令人啼笑皆非的另類讚美,至少那表示有愈來愈多觀眾願意嘗試接觸紀錄片,有愈來愈多人能認同顏蘭權和莊益增替這群農民們發出的聲音,那是一種對生命厚度的尊敬。


【2005年8月 Cheer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