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4 17:31:54公主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三)-1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

宗喀巴大師  
法尊法師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以上皈依的因、皈依的境以及如何皈依的內容已經宣說完畢。皈依之後,為使皈依心不退失並展轉增長,下面進一步宣說皈依後的學處。

丑四、既皈依已所學次第分三: 《攝分》中出 教授中出 遣除不清淨

第四,既歸依已,所學次第分二: 《攝分》中出; 教授中出。

總的來說,本論按《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宣說八種學處,按《涅槃經》宣說三種應遮的學處,按阿闍黎布瑪莫劄的《皈依六支論》宣說三種應學的學處,按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自釋》宣說六種共同學處,總共宣說二十種學處。皈依學處可分為應遮與應學兩類,須知修學這些學處的目的有二: 為了遮止皈依心生起之後退失, 為使皈依心展轉增上。

寅一、《攝分》中出分二: 初四聚 次四聚

今初,初中有二四聚。

《攝抉擇分》中的皈依學處有兩個四聚。

卯一、初四聚

第一四聚,是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初四聚中:親近善士者,謂如前說善知識者,乃是一切功德依處,觀見是已而正親近。

第一個四聚中:親近善士,就是如同前文所說,善知識是一切功德的依處,觀察現見這一點後,真正去親近善知識。這是第一個學處。

皈依佛之後,必須親近善士的理由如下:

由歸依佛即是歸依示道大師,隨順此之正行,即是親近示道師故。

因為皈依佛就是皈依開示正道的大師,而隨順皈依佛的正行即是親近開示正道的善知識,所以皈依佛後必須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及如理作意者,隨其所應,謂當聽聞若佛所說、若佛弟子所說法教諸契經等,及若作意何種所緣能息煩惱,即應作意。

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若依次解釋:聽聞正法,就是應當聽聞佛陀所說或佛弟子所說的法教諸契經等 如理作意,就是由作意何種所緣能止息煩惱,就應作意此種所緣,換句話說,心緣哪種法能使煩惱止息,就應緣這個法實際去作意。

皈依法之後,必須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的理由如下:

由歸依法,於教證法應當現證,此即是彼隨順行故。

因為皈依法之後,即應現前證悟教法與證法,而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就是它的隨順行,所以皈依法後必須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

法隨法行者,謂應隨順般涅槃法而修正行。

法隨即隨順涅槃果法,法行即修行道法。

法隨法行,即應隨順涅槃果法而修持正行,也就是應當勤修戒定慧或精勤聞思修。

皈依僧之後,必須法隨法行的理由如下:

由歸依僧,於趣涅槃補特伽羅應執為伴,其隨順行,謂應與諸趣解脫者共同學故。

因為皈依僧之後,應將趣向涅槃的補特伽羅執為助伴,而它的隨順行就是應和趣向解脫的行者共同修學,所以皈依僧後必須法隨法行。

以上第一四聚可歸納為三種:親近正士是皈依佛的隨順行,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是皈依法的隨順行,法隨法行是皈依僧的隨順行。

卯二、次四聚

第二四聚,是諸根不掉、受學學處、悲愍有情、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

第二四聚中:諸根不掉者,謂根於境放散之後,意亦隨逐,於境掉動,深見過患,令意厭捨。

第二個四聚中:諸根不掉,就是六根在六境上放逸散亂之後,第六意識也隨逐外境,在外境上掉動散亂,自己深深見到散亂的過失後,令心厭離捨棄,使諸根不掉。

受學學處者,謂隨力受學佛制學處。

受學學處,即隨自己的能力受學佛所制定的學處。

悲愍有情者,謂佛聖教由悲差別,故歸依此,於諸有情亦應悲愍,斷除損害。

悲愍有情,即佛陀聖教由於大悲而有差別 ,所以皈依聖教之後,對一切有情也應當悲愍,斷除損害有情的意樂與行為。

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者,謂應日日供養三寶。

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即應每天不間斷地供養三寶。

供養的分類有很多種,以下按照《大乘莊嚴經論》宣說其中一種分類:供養可分為利養供養、恭敬供養、修法供養三種。利養供養,即對皈依境三寶供養法衣、飲食、敷具等,比如許多道友每天都在皈依境前供水、供香、供燈,此即日日以利養供養三寶。恭敬供養,即對三寶頂禮、合掌、讚頌等。修法供養,即以聞思修正法供養三寶。三種供養中,利養供養與恭敬供養是少供或粗供,修法供養是大供或微妙供。

應日日是要求供養的心念與行為必須相續不斷,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都要勤修供養,這樣才是三寶弟子的行為。譬如《竹窗二筆》中記載:明代有位袁居士,母親張氏從小就恭敬皈依觀音大士,在出嫁時,也是奉大士之像一起嫁到袁家。懷孕十月期間,張氏無一日懈怠延緩禮敬。此即對皈依境日日勤修供養,皈依心非常堅固。

第二四聚中,前三者——諸根不掉、受學學處、悲愍有情,是隨法的學處;第四,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是對三寶的學處。

寅二、教授中出分二: 別學 共學

第二,教授中出分二: 別學; 共學。

教授就是竅訣。別學就是對三寶別別不共的學處,比如,有關佛寶的學處不同於有關法寶的學處等。共學就是對三寶共同的學處。

卯一、別學分二: 遮止應學 修行應學

初中分二: 遮止應學; 修行應學。

別別的學處又分遮止應學 與修行應學 ,下面先講遮止應學。

辰一、遮止應學

今初。如《涅槃經》云:若歸依三寶,是謂正近事 ,終不應歸依,諸餘天神等;歸依正法者,應離殺害心;歸依於僧伽,不共外道住。此說有三,謂不歸餘天,於諸有情捨離損害,與諸外道不應共住。

按照《涅槃經》所說:如果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真實的三皈居士,始終不應皈依其他天神等;皈依正法之後,應當遠離殺害眾生的心;皈依僧伽之後,不應和外道共住。經中所說的學處有三: 不皈依餘天; 對一切有情捨離損害; 不應與外道共住。

以下具體闡述所應遮止的學處:

其中初者,謂於世間,若大自在、遍入天等,尚不執為畢竟歸處,況諸鬼趣、山神、龍等,此是不可不信三寶,歸心彼等。若於彼等請其助伴,現前如法所作事業,則無不可,如求施主為活命伴,依醫師為治病伴。

遮止應學中的第一條學處不歸餘天,是指在世間,對於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等諸天,尚且不能執為究竟的皈依處,何況是對更為低劣的鬼趣、山神、龍等,這是說不可不信三寶而歸心於其餘諸天鬼神等。如果是請諸天鬼神幫助成辦暫時如法的事業,那就沒有不可以的,比如:請求施主作為自己存活的助伴,或依靠醫師作為治病的助伴等,都不是此處所遮止的。但如果以他們為究竟皈依處,則會捨棄三寶,或者將使皈依心退失,所以必須遮止。

不歸餘天,是指不應將其他諸天神鬼等執為究竟的皈依處,但可將他們作為暫時的助伴。此處應當辨別究竟歸處與助伴的差別:以餘天等作為究竟皈依處,和決定不以其作為暫時助伴,都是錯謬。畢竟現前就是究竟暫時,分清究竟與暫時是此處的關鍵。

理證:皈依佛者(有法)不歸餘天(所立),因為至心皈依佛之後,又對餘者皈依,則不能一心皈依佛的緣故(能立)。

第二,謂於人及畜等,若打若縛,若禁穿鼻,實不能負強令負等,意樂加行損害有情,悉應遠離。

此句是舉例說明應當捨離損害有情。

第二條應遮學處——捨離損害,就是對人類與畜生等鞭打、捆縛、囚禁、穿鼻或不堪負載重物而強迫其負重等,一切損害有情的意樂和加行,都應當遠離。

佛教是平等慈悲一切有情的聖教,因此而有別於外教,如果皈依佛陀的教法之後,仍有損害有情的意樂與加行,則從根本上違背佛教的教義。因此皈依聖教法之後,應當捨離損害有情的意樂與加行,進而必須發起利益有情的意樂與加行。此處尚須簡別:若以菩提心、大悲心攝持,為了利益有情而示現威猛行為,則是以大慈悲饒益有情,不是損害有情。

理證:

一、皈依法之後,損害有情不合理,因為正法是極為寂靜的自性,而損害不是寂靜狀態的緣故。

皈依法之後,損害有情不合理,因為正法是以慈悲所安立的緣故。

第三,謂與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不應共住。

第三條應遮學處——不應與外道共住,不應共住的對象是不信三寶為可歸宿而毀謗者,就是不相信三寶能作為皈依處而毀謗三寶的惡友。如果與其共住,極易退失對三寶的信心,而且容易引生邪見,乃至與他們共同行持邪行。

不應共住的對象並不是單指外道,佛陀宣說《涅槃經》時,針對印度當時的情況而特別提及外道,實際上,無論外道或非外道,凡是不信三寶而毀謗者,自己又無能力度化他,就不能與他共住。從小乘戒律乃至金剛乘之間,都是如此宣說。

理證:

皈依僧後,不能與外道及毀謗三寶者共住,因為他們將皈依三寶者視為怨敵或下劣迷信者的緣故。

辰二、修行應學分二: 對佛法僧所依應學之相 恭敬三寶之利益

巳一、對佛法僧所依 應學之相分四: 恭敬佛像之學處 恭敬經書之學處 恭敬僧相之學處 攝義

午一、恭敬佛像之學處分三: 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佛像之果報 應學恭敬

未一、真實義

三種修行應學者。謂於佛像若塑若畫,隨好隨醜,不應譏毀、置塵險處及押當等,不敬輕毀,皆當斷除,應當執為是可敬田,猶如大師。

《皈依六支論》所說三種應當修行的學處,分別是應學恭敬佛像、應學恭敬經書、應學恭敬僧相。其中第一種應學,就是對於佛菩薩的塑像或畫像,不論形相美觀或不美觀,一律不應譏毀,不應將佛像放在有塵土、不乾淨或不安穩的地方,也不能以佛像作為抵押、典當等,一切不恭敬、輕視譏毀的意樂與身語行為都應當斷除。應將一切佛像都執為可恭敬的福田,如同對待大師的真身一般。

樸穹瓦尊者說:我有一種對佛像的看法,我是心想這是我的無上皈依處來看待的。如同尊者這樣對待佛像,非常重要。

《親友書》云:隨工巧拙木造等,智者應供善逝像。

《親友書》說:佛像不論作工精巧或拙劣,是泥塑或木造等,智者都應當以恭敬心平等供養。

《觀佛三昧經》說:佛在世時,優闐王因為思念世尊而造了一尊黃金佛像,他聽說世尊將要從寶階下來,就用大象乘載金像前去迎接世尊。當時金像從大象背上下來,猶如真佛一般,又在虛空中行走,足下雨花,放射光明迎接世尊,而且合掌叉手頂禮佛陀。佛陀也向金像長跪合掌,虛空之中有千百尊化佛也都同時向佛像合掌長跪。當時世尊對佛像說:你於來世,將大作佛事,我滅度之後,我的弟子們都付囑給你。空中化佛異口同聲說:若有眾生在佛滅度後,造立佛的形像,持用供養,此人來世必定獲得念佛清淨三昧。

此公案中,釋迦佛與百千化佛同時對金像長跪合掌,示現恭敬佛像的行為,而且世尊親自將後世弟子付囑給佛像,可見佛像是後世眾生的所依。我們處在佛已滅度的末法時代,佛陀色身不再住持世間,佛身的代表就是佛像,身為佛弟子應將佛像執為可敬田,如敬大師般地恭敬佛像。連釋迦佛都對佛像合掌長跪,何況是我們下劣凡夫,更應恭敬佛像。

以上所說,就是對待佛像應如對待真佛一般,執為可恭敬的福田,斷除輕毀不敬。換句話說,我們是以何種態度、行為對待真佛,對待佛像也應如此。我們不可能讓佛陀坐在骯髒、不舒適的地方,不可能譏毀佛陀,也不可能以佛陀作為抵押、作為商品出賣,那麼對待佛像也不能如此。總之,敬佛像如敬真佛,這是第一條學處。

未二、以公案說明不敬佛像之果報

《分辨阿笈摩》云:劫毗羅摩納婆由於學、無學僧眾,說十八種異類惡語,謂云:汝等象頭,豈能了知是法、非法。等,感有十八異類頭形摩羯陀魚,自迦葉大師時乃至釋迦法王,住傍生中。

《律經》中說:有一位劫毗羅摩納婆因為對有學、無學僧眾,譏說了十八種不同類的惡語,比如說:你們這些象頭怎能了知法與非法。等諸如此類的惡語,後來以此譏毀的惡業所感,轉生為長有十八個不同種類頭形的摩羯陀魚,從迦葉佛時代開始,一直到釋迦法王期間,都感生在傍生中而不得解脫。

此公案與《賢愚經》所載稍有不同,《賢愚經》中記載:

有一次,世尊與比丘們從摩竭國的竹園中出發,前往毗舍離,到了梨越河時,河邊有五百位牧牛人與五百位捕魚人。當時漁夫網得一條大魚,但五百人竭盡全力也不能將大魚拉出水面,於是又叫來牧牛人相助,合千人之力才拉出大魚。此魚身上長有一百個不同種類的頭,有驢頭、馬頭、駱駝頭、虎頭、狼頭、豬頭、狗頭、猿猴頭、狐狸頭等。人們深感怪異,都爭相觀看。這時,世尊問阿難:那邊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人們圍聚一處,你去看看。阿難受教之後前去觀察,見到一條身上長有百頭的大魚,於是回來告訴佛陀,世尊便與比丘們一起前去觀看。

世尊問大魚:你是迦毗梨嗎?大魚回答:是!世尊連問三次,大魚都回答是。世尊又問:你現在何處?它回答:墮在阿鼻地獄中。當時阿難與大眾都不知大魚是以何種因緣而感召這種果報,便請問世尊:世尊,您為何叫百頭魚為迦毗梨?願您哀愍,為我們開示。佛說:好好諦聽,我來為你們說。往昔迦葉佛時代,有位婆羅門生下一個男孩,名叫迦毗梨,他聰明博學,通達許多世間學問,在他們的種姓之中,可以說是多聞第一,但唯獨比不上沙門。迦毗梨的父親臨終前,殷重教誡他說:你千萬別和迦葉佛的沙門辯論,沙門的智慧很深,你肯定比不過。

父親死後,母親問他:你一向高人一等,現在是否還有人能勝過你?迦毗梨回答:沙門能勝過我。母親又問:為什麼沙門超勝?他說:我有疑問之處若去請問沙門,所得到的答案能令人心開意解;但沙門問我,我卻無法回答,所以我自知不如沙門。母親又說:你為什麼不去學習沙門的法?他回答:學他們的法就要作沙門,而我是白衣,怎麼能學呢?母親說:你可以佯裝沙門,通達所學之後再回家。

迦毗梨依照母親所說的方法,佯裝成沙門,不久便能讀誦三藏,審達義理。母親問他:現在你已經勝過其他沙門了嗎?迦毗梨說:若論學問,我最殊勝,但還不如坐禪者高明。因為我問坐禪者,他們都能分別,而坐禪者問我,我卻不能了知,所以我不如他們。母親又說:以後談論時,你如果比不上,就辱罵他們。迦毗梨說:出家沙門沒有過失,怎能辱罵他們?母親說:你儘管罵,就能得勝。迦毗梨不忍心違逆母親,後來在談論當中,一旦理上短屈,他就出口辱罵:你們這麼無知,比傍生還愚癡,你們這些馬頭懂得什麼?就像這樣,辱罵時百獸的頭都被用來比喻,而且不止一次地數數譏毀,以此譏毀惡業所感,迦毗梨現在感受魚身,而且身上長了一百個頭。

聽到這裡,阿難問佛:他何時才能解脫魚身?佛告訴阿難:在此賢劫千佛次第出世之後,他仍然不能解脫魚身。阿難與眾人聽後,都悵然不樂地說:身口意行為不可不謹慎!

上述公案是說明對有學、無學僧伽譏毀的果報,為何在講述不恭敬佛像之果報時宣說此公案呢?此處引用這個公案的目的,是要教誡學人以此類比推知譏毀佛像的果報:譏毀僧伽是牛頭、馬頭等,將感得生有多頭而受苦的身相,賢劫千佛出世都無法救度,業報極其嚴重;同樣,若對嚴厲對境的佛陀身像,以不恭敬心輕易譏毀等,果報亦極為嚴重。

《雜事》中說:拘留孫大師般涅槃後,端妙大王令建大塔,有一工人曾經二次作是譏云:今令樹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後善成已,深生憂悔,將其工價造一金鈴,掛於塔上,其後感生容顏醜惡、身形倭小、聲音和美,名曰善和。

律經《雜事》中說:拘留孫佛涅槃以後,有一位端妙大王命令工匠建造佛陀遺塔,當時有一位工人曾經兩次譏毀說:現在讓我們建造這麼大的佛塔,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完工?後來佛塔建成之後,這位工人心中深生憂悔,就用工錢打造了一個金鈴,掛在佛塔頂上,因此後世感生容貌醜陋、身體矮小,但聲音非常和美,名叫善和。

對此公案,《賢愚經》中記載: 
有一次,波斯匿王帶兵親自討伐指鬘,路經祇洹精舍時,有一位比丘正在精舍中放聲高唱梵唄,聲音非常和雅流暢,士兵們都側耳傾聽,連象馬都停下腳步,豎起雙耳,不肯前進。波斯匿王就問馬夫:這是怎麼回事?馬夫回答:因為聽到梵唄聲,象馬都停下腳步傾聽。國王說:連畜生都愛樂聽聞法音,我們人類為何不聞?於是就與眾人來到祇洹精舍,波斯匿王下了大象之後,直接進去見佛,這時比丘的梵唄聲已停。國王首先說道:剛才我聽見梵唄聲清妙和暢,心生愉悅,非常欽慕,所以想見識這位比丘,供養他十萬錢。佛說:你先作供養,然後才可以見面,若先見面,你將連供養一文錢的心都不會有。供養之後,波斯匿王見到比丘身材矮小、相貌醜陋,簡直令人不忍目睹,於是心中再無供養一文錢的念頭。國王就問佛說:這位比丘的身相極為矮小醜陋,而音聲卻如此深遠透徹,他過去生中究竟造下何業而感得這種果報?

佛說:過去,迦葉佛圓寂後,有位大王收集了佛陀舍利,想建造一座佛塔。當時,四大龍王化為人形前來拜見國王,他們問國王:您想用寶物或是用土來建造佛塔?大王回答:我想建造大塔,計劃此塔規模是方圓五里、高二十五里,高大壯觀;但因寶物不多,所以想用土來建造。龍王說:我們不是人類,而是龍王,因為聽說大王要建佛塔,就特意前來詢問。如果您要用寶物,我們可以相助。大王歡喜地說:倘若如此,我十分高興。龍王又說:在四個城門外有四大泉水。將城東的泉水取來作塹,可以變成紺琉璃;將城南的泉水取來作塹,可以變成黃金;將城西與城北的泉水取來作塹,分別會變成白銀與白玉。

大王聽了更加歡喜踴躍,立刻任命四位監工各自負責一處。其中三位監工的工程即將完成,而另外一位監工卻懈怠遲緩,無法完成任務。大王視察之後責備他說:你太不用心了,應當懲罰。這位監工心中有怨氣,就對大王說:這麼大的佛塔,何時才能完工?後來,他叫工人日夜不停地建塔,工程終於完成。這位監工目睹佛塔高大壯觀,眾多寶物光彩照耀,心中非常歡喜,於是懺悔以往譏毀佛塔的過失,而且將一金鈴掛於塔頂,並發願:願我來世聲音美妙,一切眾生都喜愛聽聞。將來釋迦牟尼佛出世時,願我見佛,度脫生死。

當時作工遲緩而且抱怨佛塔太大的監工,就是這位比丘的前世。因為他抱怨佛塔太大,而導致五百世中受身矮小醜陋;又因他後來以歡喜心供養金鈴,願求妙音以及發願見我,所以五百世中聲音和美,今日又見到我而獲得解脫。

此公案中的監工因為延緩造塔工程,而且抱怨形量高廣、材質殊勝的佛塔,導致五百世中矮小醜陋;同理,若譏毀或遮止形量廣大、質地善妙的佛像,也會有類似的果報。相反,監工因為供養佛塔金鈴,而且在佛塔前發願,因對境殊勝的緣故,導致五百世中感得和美音聲;同樣,若以香花等供養佛像,或對佛像禮拜、讚歎,也將獲得相好、妙音等善果。

故於佛像不應說言:此如此類。於他所造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廣大,不應譏毀及遮止等。

因此,對佛像不應妄加評論:這個像什麼,那個像什麼。對於他人所造的佛像等,如果原料很好或形量廣大,都不應當譏毀與遮止等。字包括其他不恭敬佛像的行為。

以下再引公案說明:

康熙初年,檀香特別昂貴,蘇郡有一家製香的香鋪,早年以三金請了一尊檀香的觀音菩薩像,香鋪家的人私下商量說:如果將這尊觀音像製成檀條出售,可得十六金。於是要毀壞佛像,趁著檀香漲價攢一筆錢,但傭人害怕造罪,就勸阻他們。當時,香鋪家的女婿準備接妻子回家而住在岳父家中,他對傭人說:你是傭人,此事與你無關,你只要依言行事就可以了。當晚,香鋪家的女兒因為肚子不適,不能返回夫家,就在娘家逗留了三天,但是仍未好轉。

第二天,街上有個六歲小孩忽然指著香鋪問父親:那家的房屋為什麼用紅條封住呢?父親以為小孩看錯了,就叫他不要亂說。這天晚上,香鋪確實發生了火災,香鋪全家都葬身火海,大火卻未燒及鄰家。當時香鋪家的女婿想從樓上房屋的孔中鑽出,但是被一物攔住而死於大火之中。那位勸阻的傭人,當天早上被另外一家香鋪強拉去做兩天工,所以只有他逃脫這場災難。

由此公案可知,佛像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因此香鋪家以佛像作為營利的商品,很快就遭到了報應。香鋪家的女婿與傭人因為發心迥異,所以果報適反:女婿本要返家,卻死於大火之中;傭人不想去他處,卻被人強行雇傭而倖免此難。所以,將無上尊貴的佛陀身相作為營利商品,果報極其嚴重。因果絲毫不會錯亂,對此應謹慎取捨。

未三、應學恭敬

大瑜伽師奉曼殊像於覺沃前,請觀視云:此善醜何似?若善妙者,可將絨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錢金授予購取。覺沃答云:至尊妙音之身無所不善,師工中等。說已置頂,於一切像悉如是行。

一次,大瑜伽師請阿底峽尊者鑒賞一尊文殊菩薩像,他說:這尊像的形相勝劣如何?如果形相殊妙,我可以用絨巴迦格瓦供養的四錢金子來購買。尊者回答:至尊文殊菩薩的身像沒有不善妙的,若論作工,應屬中等。說完之後,尊者就將佛像放在頭頂上,祈求加持。尊者對所有佛像都是這樣恭敬頂戴。

午二、恭敬經書之學處分三: 真實義 以公案說明不敬經書之過患 以古德傳記與語錄說明

未一、真實義

雖於正法四句以上應離不敬,又應斷除一切不敬,謂抵押經卷,貿為貨物,置禿土地 灰塵險處,鞋襪並持及跨越等。應起恭敬,等如法寶。

對於正法,即使是四句以上的句義,都應當遠離不恭敬,而且對於正法的所依——經書,應當斷除一切不恭敬的行為,譬如:以經書作抵押、作為商品出賣,將經書放在地上或有灰塵、不安穩的地方,將經書與鞋襪一起持拿以及跨越經書等。應對正法的句義與經書發起恭敬,如同恭敬法寶一般。

等如法寶:以教法而言,聽聞佛經的句義、讀誦經典等,必須如同世尊現前為我們說法一般,極為恭敬。從證法來說,當我們耳聞、目睹文字所組成的教法時,應當要像對待教法所詮示的道諦與滅諦的聖境界一般,內心極為恭敬。

大恩上師宣講《心性休息大車疏》時,著重強調恭敬經書。佛在世時,可以由佛親自開示取捨及解脫之道。佛涅槃後,色身隱沒,只有佛像與經書留存在世間,所以在末世,唯有依靠記錄佛語的經書來為我們開示取捨、解脫之道。若無經書,我們就如盲人一樣,不可能認識寂靜的利益、斷惑的方法。

具體來說,依靠佛經,我們才知道生命不只是現前一世,還有無始的過去、無終的未來,而且生死流轉唯一是以業力推動,以善業將獲得安樂,以惡業將感得痛苦,只有行持十善,才能獲得後世增上生的安樂。若無佛經開示業果與三世,我們凡愚的眼光極為短淺,僅知今生而不知尚有無量生世,那麼此生就會如同傍生一般,只是為追求現世八法而虛度人生,造集無量罪業,完全是無意義的人生,所以佛經對我們恩德極大。

通過佛經,我們才能明瞭四諦、十二緣起、世間與出世間的因果規律,由此方能發起出離心,如理取捨世出世間的因果,進而遮止生死之因——我執,斷除生死輪迴。否則,若無佛經指導,我們決定將繫縛在輪迴中,或以天道為究竟,或者雖想出離,卻不知從何處斷除生死的根源,而仍然在我執當中,無法解脫。

又因見聞大乘經典,我們才知道要發菩提心、行持六度四攝,由聞思串習空性的教法而解脫我執與法執。若無大乘經典引導,凡夫的心量極為狹小,完全是以自私自利為主,不可能發起為利有情而誓願成佛的大菩提心,不可能趣入六度四攝的菩薩行,更不可能遠離三輪二取的執著,所以大乘經典對我們恩德極大,遠遠勝過世間父母師長之恩德。而且,大乘了義經典開示法界如來藏,使我們了知:衣裡明珠本來具足,只是被客塵所遮蔽;人天六道本來不是自家,唯有法界才是歸宿。若無佛語指示,我們雖然本具如來藏也不會認識,仍會無端地枉受輪迴諸苦。

因此,如來之教典是真正出離苦海的慈航,照破黑暗的明燈,養育嬰兒的乳母。《金剛經》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說: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佛也曾說:在末法時代,我將化作文字相來救度眾生。所以,佛經是三世如來的法身舍利,恭敬佛經應當如同恭敬佛陀一般。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法很難得以聽聞。佛在無量劫以前,為了尋求乃至一句一偈的佛法而捨棄身命、王位妻兒,歷盡百般苦行。所以佛經中的字字句句,都飽含了世尊無量劫來求法苦行所付出的心血,因此我們如果對經書輕慢、不恭敬,就會造下深重罪業。

或者從比喻上來說,我們都會很恭敬地對待世間具有功德的人,會請他坐在高處、坐在舒適乾淨的地方,不可能讓他坐在低處或不安穩之處,而且不可能從他的身上跨越,也不會以不潔淨之物擦拭他的身體,更不會將他作為商品出賣。如今的經書正是佛陀化現的文字相,是如來的法身舍利,極為尊貴,所以若以經書作抵押、買賣,或者將它放在不乾淨、不安穩的地方,或者跨越等,決定不合情理,而且會因此造下輕慢法寶的彌天重罪。因此皈依法之後,想要獲得佛法的實益,首先須從恭敬法寶做起,否則在法上不可能得到任何實益。

未二、以公案說明不敬經書之過患

武功縣西邊有一座寺廟,寺中有毀壞廢棄的大藏經。康對山年少時,曾經和五位同學在寺內讀書,當時正值隆冬天寒,四人用廢經燒火取暖,一人用以燒洗臉水,康對山心中雖然責怪他們不敬經書的行為,但卻不敢說出來。當天晚上,康對山夢見三位官員開堂,怒斥燒書之人,判燒經取暖的四人全家滅盡,判燒水洗臉的人考試不中,又指責康對山說:你為何不勸阻他們?康說:我心知他們做法不對,但我年幼不敢說。官員說:一句話勸解,可免去五人的罪孽,現在姑且不追究你的過失。康對山醒後,就將此事記在書本後面。不到幾年,燒經取暖的四人全家得瘟疫而死,用經書燒水洗臉的書生多次考試不中,最後以教童生而告終。

佛經遠遠勝過世間一切書籍,能給予眾生福德智慧,佛經中的一字一句,都具有極大的功德利益。一切離苦得樂的方便、輪涅萬法的實相、修因證果的次第,都明文記載於佛經當中。公案中的人不但未對佛經恭敬頂戴,反而用佛經來燒火取暖、燒水洗臉,如此將會導致永世墮落地獄,在無量時中受苦。全家滅盡、窮困潦倒只不過是現世的果報,後世還須感受極為漫長痛苦的異熟果。

《感應篇註疏》中記載:

穎上的高天佑與兩位考生一同前往江寧應考,因為聽說雞鳴山的守源禪師極賦修持,他們就一起前去拜訪。禪師說:二位能考中,只有君因為以《楞嚴經》作枕頭而考不中。高天佑聽了很驚訝,良久才想起自己的行裝中有《楞嚴經》,睡覺時沒有取出而墊作枕頭。發榜時,高天佑果然沒有考中。

佛經是如來的大法,一切天龍八部都要領受奉行,與普通書籍根本不同,就如皇帝的敕命與普通文牒不同。所以對經書褻瀆不敬,就會迅速消耗福報,後果極為嚴重,高天佑就是因為枕經折福而失去了名位。

未三、以古德傳記與語錄說明

傳說慬哦瓦善知識,凡見有持經典來者,合掌起立,後不能起,殷勤合掌。

傳說善知識金厄瓦,凡是見到有人手持經典過來,都要合掌起立;後來尊者年邁不能起身的時候,就恭敬殷勤地合掌。

在金厄瓦尊者心中,經典並不是白紙黑字的普通書本,而是如來的化現,是開啟智慧的導師、養育慧命的母親,所以尊者見到有持經典來的人,就自然恭敬合掌。

又說覺沃至哦日時,有一咒師不從聞法。大依怙尊見一記錄,以齒污穢沾其經書,深生不忍,說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師生信,遂從聞法。

又傳說阿底峽尊者到阿裏時,有一位咒師不依從尊者聞法。有一次,阿底峽尊者看見一位記錄員用牙齒的污穢沾染經書,尊者於心不忍,就趕緊對他說:可憐可憐,不可以!不可以!咒師因此對尊者生起了信心,而依止尊者聞法。

霞惹嚩亦云:我等於法任何玩耍,無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師者,是壞慧因,現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癡之因,若愚過此,更有何能?

霞惹瓦尊者也說:我們對法的戲耍真是無所不作 ,但是不恭敬法與法師,正是毀壞智慧的原因。現在我們這樣愚癡蒙昧已經足夠,不要再造集愚癡的業因了,如果再增上愚癡,那還能有什麼做為呢?

午三、恭敬僧相之學處分三: 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僧人與僧相之果報 以古德傳記說明

未一、真實義

若於僧伽或出家眾持沙門相,及於其相不罵不毀,又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云:汝等,我等。應當敬重,猶如僧寶。

對僧伽 或是持沙門相 的出家人以及對沙門相等,都不能輕毀、辱罵,而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當分別黨派,不應彼此互相仇視,如同對待怨敵一樣地說:你們,我們。而應當敬重僧眾,如同對待僧寶一樣。

此段說明皈依三寶者必須遠離毀罵與分黨,敬重僧眾猶如僧寶。所應遠離毀罵的對象有兩種,即僧人以及他們所現的僧相。僧人就是僧伽或是持沙門相的出家人,沙門相並不是特指漢傳或者藏傳佛教僧人的沙門相,凡是當時當地人們所承認的僧相,都是沙門相,一概不能毀罵。噶當派有一種傳統說法,即四位出家人中必定有一位菩薩,所以對一切僧眾都應平等觀想清淨,因為凡夫以分別心無法了知僧人之中誰是菩薩,倘若不慎辱罵譏毀菩薩,就會造下嚴重罪業。

一切種不應分黨、視如怨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分別黨派,若將十方僧眾分成很多派別,認為這一方是我應當供養的僧伽,另一方是應當捨棄的僧伽,這樣偏執自他二方,就連皈依戒都不能獲得。我們皈依僧,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僧眾,凡是釋迦佛教法下的僧伽,不論是哪一種宗派、修學何種法門,我們均應平等持為修行的助伴。如果只是皈依藏傳佛教的喇嘛、覺母,而不想皈依漢傳、南傳佛教的僧伽,或只皈依漢傳佛教的僧伽,而捨棄其他傳承的僧伽,都將失壞皈依戒。因此,對一切佛教的僧眾,不論是藏傳、漢傳或南傳的僧伽,都應當持為道友而平等皈依。全世界佛教徒都是菩提道上的兄弟姐妹,理當互助、和合共處,必須以這樣的心作皈依,才是具相的三寶弟子。

許有些居士疑問:為何必須恭敬不持戒修行的僧人?

以下引一段精闢的對話來解除疑惑:

有一次,唐太宗問玄奘大師:我想供僧,但聽說許多僧人無有修行,應當如何?大師開示說:昆山有玉,但是混雜泥沙;麗水產金,豈能沒有瓦礫?土木雕成的羅漢,敬奉就能培福;銅鐵鑄成的佛像,毀壞則會造罪。泥龍雖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須祈禱泥龍;凡僧雖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須恭敬凡僧。唐太宗聽後恍然大悟說:我從今以後即使見到小沙彌,也應如同見佛一般。

以下,再引經論佛語說明不能輕毀出家僧眾與沙門相:

佛曾經說:任何眾生如果對身披袈裟的比丘眾生惡心,因為是對三世諸佛、緣覺阿羅漢、三世聖者眾生惡心的緣故,將會成熟無量惡業果報。經中說:縱有持戒破戒,若長若幼,皆須深敬,不得輕慢,若違斯旨,必獲重罪。(縱然有持戒而破戒的出家人,不論他是年長還是年幼,都必須對他恭敬,不能輕慢,否則必定會造下嚴重的罪業。)

《地藏十輪經》說:當觀如是過去羅剎,雖受無暇餓鬼趣身,吸人精氣,飲血啖肉,惡心熾盛,無有慈悲,而見無戒剃除鬚髮,以片袈裟掛於其頸者,即便右繞尊重頂禮,恭敬讚頌,無損害心。(羅剎雖然曾受生過無暇的餓鬼身,吸人的精氣,以血肉為食,惡心熾盛,沒有慈愍,但是他們見到沒有戒律、剃除鬚髮、以一片袈裟掛在頸上的人,就會右繞、尊重頂禮、恭敬讚頌,而沒有損害之心。)然未來世,有剎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心懷毒惡,無有慈愍,造罪過於藥叉羅剎,愚疑傲慢,斷滅善根。於皈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鬚髮、披服袈裟諸弟子所,不生恭敬,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若閉牢獄,乃至斷命。(但是末法時代的宰官、居士等人,心中懷有毒惡,沒有慈悲,造罪比藥叉、羅剎鬼還要深重,他們愚癡、懷疑、傲慢、斷滅善根,對皈依我的教法而出家之僧人,或者是法器、或是非法器,剃除鬚髮、身穿袈裟的出家弟子,他們不眾生恭敬,反而惱亂、呵斥、辱罵,或者以鞭杖等抽打,或者將僧人關閉在牢獄當中,乃至使他們斷絕命根。)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之所遠離,決定當生無間地獄。(這樣毀辱僧眾,是對三世諸佛犯極大罪業,斷滅自己的善根,焚燒自相續,為一切智者所遠離,決定將會轉生無間地獄。)

未二、以公案說明不敬僧人與僧相之果報

迦葉佛時代,有一位施主的女兒相貌莊嚴,長大後她對佛陀生起極大信心,就在佛陀教法下出家,而且精通三學,具足梵行,清淨戒律,成為傳法上師,得到許多衣食等供養。比丘尼心想:我一個人受用這眾多的供養,沒有多大意義,應當發心供養僧眾。於是,她每次都將所得財物供養僧眾,以維持僧眾的生活。

有一次,比丘尼遇到急事,請求僧眾幫助,但僧眾都說:我們現在忙著誦經,不能中斷善法。比丘尼因此生起了很大的瞋恨心,就辱罵僧眾說:我平時供養你們財物,事事關照你們,現在我有急事,你們卻不肯相助,沒有一點良心,就像母狗一樣。她因為辱罵僧眾是母狗,而造下嚴重的惡業。僧眾問她說:你是什麼人?我們是什麼人?比丘尼說:你們是出家人,我也是出家人。僧眾告訴她說:你我雖然都是出家人,但是我們當中有證果的聖者,而你畢竟只是凡夫,這樣辱罵僧眾已經造下嚴重罪業,將會使你在輪迴中飽受痛苦,所以你應猛利懺悔。比丘尼覺得僧眾言之有理,就在後半生中精進持戒,常求懺悔,臨終時發願:願我惡口辱罵僧眾的業果不要成熟。比丘尼雖然這樣發願,但是以惡業力所感,她還是在五百世中轉生為母狗。

《百業經》中記載了以下兩則公案:

在見義如來出世時,有一位僧團的管家到處化緣,僧眾勸阻時,他惡口辱罵說:你們這些出家人,每天就像哥瑪達鳥一樣,只會嘰嘰喳喳地說廢話,什麼事都不考慮,哪裡像比丘?後來這位管家雖然作了懺悔,但以辱罵僧眾的惡業,從見義如來出世一直到釋迦佛的時代,都墮在傍生界中。

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大居士廣聞多學,十分了不起,人們對他恭敬供養,就像對待上師一般。迦葉佛到鹿野苑傳法時,大居士率領許多信眾在佛前聞法,後來迦葉佛前往其他地方轉法輪,大居士仍然為眾人傳法,而且將信眾供養他的五百嘎夏巴,全數拿到寺院供僧。當大居士再度來到這座寺院時,恰逢僧眾誦戒,因為佛制居士不能聽出家人誦戒,管家就將大居士與其他在家人都趕出經堂。有在家人對大居士說:我們今天被趕出經堂也不要緊,但您是這座寺院的大功德主,卻也被人趕出來,實在不合理!於是大居士就瞋罵僧眾說:你們像跛子一樣坐在法座上,我經常供養你們,而你們今天竟然將我趕出經堂……僧眾知道他以惡口罵僧造了重罪,就勸他懺悔,雖然他已勵力懺悔,但還是以惡業力在五百世中受生為跛子。

以下一則公案出自《法苑珠林》:

唐朝貞觀五年,梁州有一名婦女,家境很貧窮,她的兒子依止安養寺的慧光法師出家。有一次,婦女因為缺少內衣,就將兒子的舊袈裟取來做衣服,衣服剛穿到身上,忽然覺得腳下很熱,漸漸熱至腰間。過了一會兒,空中有炸雷震響,將站在一旁的鄰家婦女震出百步之外,塵土塞住兩耳,昏迷了一天。而褻瀆袈裟的婦女竟然已被震死,身體被雷火燒焦卷縮,而且在她的背上題有一行字:用法衣不如法!兒子將她收葬之後,屍體又再次被雷震出,屍骨暴露在林下,任之銷散。

袈裟叫作解脫服,又叫福田衣,即使是梵天、帝釋也不敢接受披袈裟者的禮拜。龍王救護群龍時,若得到一縷袈裟,金翅鳥王就不能危害;獼猴在遊戲時披袈裟,失足而亡之後,立即轉生天道,可見袈裟的利益無窮。佛制規定,已亡故的比丘所遺留的袈裟應當掛在樹上高處 ,一切有情遇到它,均能滅罪生福;相反,褻瀆袈裟的罪過也極為嚴重,如公案中的婦女,因不敬袈裟的罪業而立即感召現報。

未三、以古德傳記說明

《勸發增上意樂會》云:希樂功德住林藪,不應觀察他過失,不應起心作是念:我是超勝、我第一。

《勸發增上意樂會》說:希求上上功德而安住在山林中的比丘,不應觀察別人的過失,不應生起這樣的念頭:我是超勝,我最為第一。

此驕是諸放逸本,永不應輕劣苾芻,一劫不能得解脫,此是此教正次第。

為什麼不應緣我而高舉呢?因為這個驕慢是三門放逸的根本,功德殊勝的比丘永遠不應輕視功德下劣的比丘,輕視劣比丘的果報,是在一劫中不能獲得解脫。劣比丘並非決定不得解脫,劣比丘若按次第實修菩提道,最終也必定能獲證菩提,這是內道佛教真實的次第。

因此在僧團中,功德稍勝之比丘不能輕視劣比丘,因為劣比丘只要精進修學,最終亦決定證果,比如周利槃特等,最後也證得了聖果。

敦巴仁波卿與大瑜伽師見碎黃布在行路中,皆不輕越,抖置淨處,如是行持,應隨修學。

敦巴仁波切與大瑜伽師若看見路上有破碎的黃布,都不會輕易地跨越,而是將它抖過之後,放在潔淨的地方。像這樣的行持,我們每一位後學者都應當隨學。

午四、攝義

華智仁波切說:皈依佛後,對佛寶的身像,乃至零碎的片段以上也應當恭敬供養,以頭頂戴,放置於淨地,對它生起真實佛寶之想,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皈依法後,對隻言片語乃至一字的佛經也應生起恭敬心,頂戴供養,生起真實法寶之想;皈依僧後,對僧寶所依乃至(僧衣上的)紅黃補丁以上也應生起真實僧寶之想,恭敬供養頂戴,置於淨處,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

巳二、恭敬三寶之利益

自能如何恭敬三寶,則諸眾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經》云:作集如何業,當得如是果。

此句宣說恭敬三寶能獲得他人恭敬的利益。

因為自己能如何地恭敬三寶,眾生也就能這樣恭敬自己,所以對三寶應當隨學恭敬的行為,如《三摩地王經》說:造集何種業,將會獲得這種同類的果報。比如,見到高僧大德恭敬三寶,我們自然也會對他們生起極大的信心與恭敬心。同理,自己想要獲得眾生的恭敬,就必須至誠恭敬具有無上功德與恩德的三寶,自己恭敬供養三寶,就會受到人天的頂戴,此即因果無欺的規律。

卯二、共學分六: 以隨念三寶的差別與功德而皈依 以隨念大恩而恒勤供養 以大悲將眾生安置於皈依 捨棄其餘世間方便 由了知勝利而晝三夜三勤修皈依 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辰一、以隨念三寶的差別與功德而皈依

共學分六:初者,隨念三寶功德、差別,數數歸依者,謂數思惟如前所說,內外差別,及三寶中互相差別,並其功德。

《道炬論自釋》所說的共同學處有六種:第一,隨念三寶的差別與功德而數數皈依,就是數數思惟前文所說內外道的差別、三寶相互之間的差別以及三寶各自的功德。

內外差別,即前文所說內道與外道在大師、教法以及僧伽等方面的勝劣差別。互相差別,即前文所說三寶在相、業、信解、修行、隨念、生福等方面的差別。其功德即前文所說佛法僧三寶的種種功德。

理證:

必須恒時隨念三寶的功德與差別而皈依,因為若不恒時隨念功德、差別而皈依,皈依心就不會增長的緣故。

辰二、以隨念大恩而恒勤供養分十一: 《菩薩地》中出 時間差別 稍用功力即可圓滿資糧 不清淨之供養相 於最勝福田當殷重供養之理 捨棄低劣而精進供養 依靠殊勝福田增長慧力之竅訣 供養之大小等觀待發心差別之理 隨學古德次第修習供養 於供養不應喜足 其餘供養之相

第二,隨念大恩恒勤供養,嚼噉之先亦當供養者,如《三摩地王經》云: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此是以獲飲食為喻,隨自所有一切樂善,悉應了知是三寶恩,由報恩德意樂供養。

第二條共同學處——隨念大恩而恒時精進供養,乃至飲食之前也應供養,即如同《三摩地王經》所說:我們由於佛陀的福德力而獲得飲食,但是愚癡之人卻不知道要報答佛陀的恩德。這是以獲得飲食作為例喻,實際上對於自己所有一切的安樂與善根,都應當了知是三寶的恩德所賜,而以回報恩德之意樂精勤供養三寶。

《寶性論》說:總之宣說盡世間,天及地住安樂因,此等無餘皆依靠,普世遍現佛圓音。在整個世間中,不論是四禪、四無色定或欲界的安樂,都是依靠佛陀宣說正法而得,所以一切安樂之源泉就是三寶,我們應當感恩戴德,以報恩之心精勤供養三寶。《普賢上師言教》說:如果幸福歡樂,應當了知是三寶的悲憫所致,如佛在經典當中所說,此世間的安樂與善事,乃至在烈日酷暑時的習習微風拂面以上,都是佛的悲憫和加持。同樣,心生起一剎那的善分別也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致。

以下宣說一則公案: 
明末四大師之一的紫柏大師,平日吃飯之前必先禮佛。一日,有客人來訪,大師很歡喜,無意中先吃了一口,他發覺後就對知事說:今天有犯戒的人,我讓你痛責他三十棒,如果責打輕微,就須加倍。知事聽後大驚,不知道是誰。片刻,大師將木杖交給他,自己匍伏在佛像前,受了三十棒,大腿被打成了黑色。大師說: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深厚,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若折情不痛,就不易調伏啊!

大師飯前必先禮佛,此即不忘佛陀恩德,他嚴以律己,認為一念忘失念恩,就是犯戒,所以嚴厲責罰自己,以對治習氣。我們應以大師為榜樣,恒時以憶念佛恩的意樂精勤供養三寶。

巳一、《菩薩地》中出分二: 供養事 供養意樂

此中復二,謂供養事及供養意樂。

以隨念大恩而恒勤供養又分二: 供養事; 供養意樂。

午一、供養事分二: 分說十種供養 攝義

未一、分說十種供養

初中有十:供養身者,謂親供養真佛色身。

第一,供養事有十種 ,即供養身、供養塔、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教他供養、財敬供養、廣大供養、非染汙供養、正行供養。其中,第一,供養身,就是佛在世時,親自供養真實的諸佛色身。

供養塔者,謂供為佛所建塔等。

第二,供養塔,就是為佛而供養所建造的佛塔等。

為佛是指動機,可從三個方面來解釋,即為敬佛而供養,為學佛而供養,為成佛而供養。

現前供養者,謂前二事,現自根前而設供養。

第三,現前供養,就是前述的佛身與佛塔,顯現在自己的眼根前面而陳設供養。這是唯供現前的佛身與佛塔。

不現前供養者,謂佛、佛塔非現在前,普為一切佛、佛塔故而設供養。又若於佛般涅槃後,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數等,亦非現供。

第四,不現前供養,就是佛身與佛塔不現在眼根前,而自己對此不現前的一切諸佛與佛塔作如來想,普遍為三世一切諸佛與十方一切佛塔而施設供養。這是唯供不現前的佛與佛塔。如果在佛陀涅槃後,為了供養佛陀的緣故而造立佛像與佛塔,數量是一種或是眾多,也屬於非現前供養。

若供此二隨一之時,作如是念而供養者,謂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現前供養此二,亦即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及供十方無邊佛塔,此是俱供現、不現前。

此段宣說俱供現、不現前

如果在供養現前的佛身或佛塔時,這樣作意而供養,也就是心中思惟:一法的法性,就是一切法的法性,一佛的法性,就是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的法性,因此供養現前的佛身,就是供養其餘三世一切諸佛;一座佛塔的法性,就是十方無邊一切世界所有佛塔的法性,因此供養現前的佛塔,就是供養十方無邊一切世界的佛塔。這是俱供現、不現前

因為在供養現前的佛身或佛塔時,心中作意法性無二無別,則不現前的諸佛或佛塔,也都含攝在內而普遍作了供養,所以是俱供現、不現前

以下宣說上述三種供養所獲福果的差別:

論說初者獲廣大福,第二較前獲大大福,第三較前獲最大福。故於一佛或佛像等修供養時,應憶法性無所差別,先當遣意供養一切,極為切要。

《瑜伽師地論》說:初者現前供養獲得廣大福果;第二者不現前供養與前者現前供養相比,獲大大福果;第三者俱供現不現前與前者相比,獲最大福果。所以,對一尊佛或者佛像等修習供養時,應當憶念諸法的法性沒有差別,首先以意識觀想供養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普賢行願品》說: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自作供養者,謂非由於懈怠、懶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惟自手作。

第五,自作供養,就是菩薩想供養佛陀或佛塔時,不是因為懈怠、懶惰、放逸而讓親友、傭人等去作,唯一是自己親自去作。

教他供養者,謂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諸有情貧苦薄福無力供養,若教此供,當獲安樂。由悲愍心,惟教他供。

第六,教他供養,就是菩薩心想:我現在略有少許可以供養的財物,但是貧苦少福的有情卻沒有財力可作供養,如果我布施財物給他,並且教導他以此財物供養佛與佛塔,將來他會多受安樂。菩薩像這樣以悲憫心教導他人供養,而自己沒有所供的財物,這是菩薩唯一教他施設供養。

又亦勸他共供養者,謂自他俱共同供養。

亦勸他共供養,就是自他共同供養,即在勸導他人供養之後,自己和他一起共同作供養。具體來說,菩薩想對佛陀或佛塔施設供養,但不僅是自己作,同時也勸導父母妻兒、親友僕從,或國王王子、大臣長者、居士,或多財的商主,下至一切男女老少、貧乏痛苦之人,以及一切內道同梵行者、外道等眾,隨分隨力供養佛陀或佛塔,此即自他俱共同供養

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唯一自作供養獲得廣大福果,唯一教他供養能獲大大福果,自他俱共同供養獲得最大福果。為何這三種供養的果報會有這樣勝劣的差別呢?因為:自作供養只是為了自己獲得安樂而供養;教他供養則純粹是以悲憫心想使眾生獲得安樂,自己捨棄資財而教他人供養,因大悲利他的緣故,福德超過自作供養;自他俱共同供養不僅僅是教導他人供養,而且菩薩以身作則,為了饒益有情而親自以愛語、同事等攝受法,帶動有情趣入供養的修行,所以福德最大。由以上比較可知,以大悲心完全投入利他,才能獲得最大福德。

財敬供養者,謂供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薰香、末香、塗香、華鬘、伎樂及諸燈燭,敬問禮拜,奉迎合掌,唱種種讚,五支遍禮,右旋圍繞。

第七,財敬供養,即財物供養與恭敬供養。

財物供養,就是供養種種衣服、飲食、臥具、坐具、治病的醫藥等資身的日常用品,或供養薰香、末香、塗香、花鬘、伎樂與燈燭等。

恭敬供養,就是恭敬陳白、禮拜、迎請、合掌、唱各種讚、五支遍禮 、右旋圍繞等。譬如漢地叢林早晚功課中,皆須禮佛、讚佛、念佛、繞佛、合掌,這就是對佛陀作恭敬供養。《入行論》中說:我以海潮音,讚佛功德海,願妙讚歌云,飄臨彼等前。化身微塵數,匍伏我頂禮,三世一切佛,正法最勝僧。這也是對三寶作恭敬供養。

又供田等無盡奉施,又供摩尼、耳環、臂釧諸莊嚴具,下至供養諸小鳴鈴,散諸珍奇,纏寶縷線,供養諸佛或佛塔廟。

此段也是財物供養,就是供養田地等無盡的奉施,或供養摩尼寶、耳環、臂釧等莊嚴飾具,下至供養各種小的鳴鈴,或散各種金銀、錢幣等奇珍,在寶物上纏繞彩線,用來供養諸佛或佛的塔廟。

廣大供養者,謂以如是利養、恭敬常時供養。此復有七,謂所供物眾多、微妙、現非現前、自作教他、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為供養,復將此善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第八,廣大供養,就是在佛像或佛塔等供養境前,以上述的利養、恭敬等常時施設供養。常時是指時間上的廣大,並不是在短期供養之後就停止供養,而是每日堅持不斷,積小成大,所以說是廣大。

廣大供養不是前面各種供養之外的另一種供養,而是以上財敬供養等達到廣大的供養相,也就是在時間、供物、供養境、供養方式、供養心、供養迴向等方面,達到廣大的供養相,包括七種廣大:

供物眾多:供物的數量並非微小或少許,而是如前所說那樣,以眾多供具供養。 
供物微妙:供物並非下劣、殘缺、腐壞、粗糙以及不可受用的物品,而是顏色、形狀、香味圓滿、貴重優質之物。 
供養境現前。 
供養境不現前。 
自作供養。 
教他供養。 
以至心歡喜、猛利勝解而作供養。並且將供養所種的善根,唯一迴向一切有情獲證無上菩提,而不迴向人天安樂與小乘菩提,此即迴向廣大;或者以迴向無上菩提,使供養的點滴善根增長無盡而成廣大。

七種廣大中:前面兩種是從供養物而說廣大,即眾多是數量廣大,微妙是品質殊勝,以如是財物供養三寶就成為廣大供養。第三、第四是從供養境而言廣大,供養現前的無量諸佛等,或以意識緣取不現前的無量諸佛等而供養,以所緣境廣大而成為廣大供養。第五,自作廣大,即自己親自供養,而且在供養物、供養時、供養境、供養心、供養迴向等方面並非狹小,而是極為廣大。第六,教他廣大,即以大悲心教導眾生供養,而且所作的供養方面極為廣大。第七,從恭敬供養來說,因供養時具足至心歡喜、猛利勝解,所以即便是供養一文錢,也會成為廣大供養,對此可以一則公案來說明:

《雜寶藏經》記載: 
往昔有一位惡生王,他在園堂看見一隻金色貓從東北角鑽入西南角,就派人挖掘,結果掘得一個銅盆。銅盆的容量有三斛 ,盆內盛滿了金錢,再繼續往深處挖掘時,又得到一個銅盆,這樣次第掘得了三盆金錢。惡生王又叫人往旁邊挖掘,結果連續五里路,每一步都挖到盛滿金錢的銅盆。

惡生王雖然獲得了眾多金錢,卻因懼怕而不敢使用,於是就去請問迦旃延尊者。尊者說:這是你的宿業所感召的福報,你儘管用,沒有妨礙。惡生王就詢問宿世因緣,尊者告訴他說:過去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涅槃後,在佛的遺法中,有一位比丘在十字街頭,將缽置於路邊,教化人們說:誰能將財物投入這個堅牢藏中,一切國王、盜賊、水火都不能奪走。

當時,有一個窮人見到比丘教化,心生歡喜,就將賣柴所得三文錢放入缽中,發願後離去。在回家的五里路上,他步步心生歡喜,臨入家門時,他又遙向比丘至心頂禮,發願後才入家門。當時的窮人就是大王你的前身。因為往昔你以三文錢歡喜供僧,所以生生世世身分尊貴,常常獲得如是盛滿金錢的三重銅盆。因五里之中步步歡喜,而感得五里金錢之報。

公案中的窮人所供物只有三文錢,本非廣大,但是因為供養心純淨,以至心歡喜與猛利的勝解攝持,而使三文錢的供養成為廣大供養。窮人聽到比丘的教言後,信受歡喜,將僅有的三文錢全都作了供養,而且供養之後,在五里路上步步發歡喜心,臨入家門之前,還恭恭敬敬地向比丘頂禮、發願。以此種對供養的至心歡喜,極能滋潤相續中的善根,使它展轉增上廣大,由此成熟的果報亦極為廣大——生生世世受身尊貴,常獲五里金錢的福報。

因此,對三寶作任何一種供養時,皆應至心歡喜,施前、施時、施後三時都歡喜,以自作隨喜的滋潤,善根就會廣大。我們應將這種殊勝竅訣融入自己的修行,比如自己今天供養僧眾,在供養之前,應當善加思惟供養的利益,引發歡喜,供養時也應至心歡喜,供養之後,還應對自己所作的善根自作隨喜,並且猛利發願:願供養的正行日日增上等。若能如此行持,則任作何種供養,都將成為廣大供養。

非染汙供養者,謂不由輕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養,殷重供養,不散漫心而設供養,不以貪等雜染供養,不於信佛國王等所為得利敬而為供養,以隨順物而設供養。

第九,非染汙供養,就是遠離染汙的供養,這也不是前述財敬供養等之外的另一種供養,而只是從財敬等供養遠離種種染汙的角度,安立為非染汙的供養相。

非染汙供養,包括以下六種情況:

不是因為輕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養,而是自己親手供養。 
殷重供養。 
以不散漫心而陳設供養。 
不是雜染貪愛等煩惱而供養。 
不是在信佛的國王等處,為了獲得利養恭敬而作供養。 
以隨順物而陳設供養。

前五種是從供養心遠離染汙的角度來說,第六種是從供養物遠離染汙來說。

非染汙供養的反面,即六種染汙供養:

因為輕蔑、放逸、懈怠而令他人供養,不是自己親手供養,即供養三寶的心不恭敬,理應親自去作,卻因心懷輕慢等而叫他人代作,自己未能盡心,此即具有染汙的供養。 
不殷重供養:不按照取捨之處如實地行持。 
以散漫心供養:供養時行為隨便。  有雜染供養:供養時自相續雜染貪、瞋、嫉妒等煩惱,心不清淨。 
為獲利養恭敬而供養:動機不純正,在信佛的達官貴人面前,為了獲得利養、恭敬而虛偽地施設供養,實際上是諂誑供養。 
以不淨物供養:不淨物在下文有具體解釋。

總之,在供養時遠離上述種種染汙的心態、行為、動機、供物,就是非染汙供養。

以下解釋隨順物

隨順物者,謂諸淨物,遠離不淨,雌黃所塗、酥所灌洗、局啒羅薰、遏迦花等及諸所餘非清淨物。

隨順物,就是遠離不清淨的各種清淨物。對於不清淨,論中例舉了以下幾種情況:

雌黃所塗:雌黃是一種藥用礦石,味道苦辛,用雌黃塗佛的身體等,就是不清淨。 
酥所灌洗:以酥油灌洗佛像也是不清淨,應當用淨水浴佛,不能用酥油。 
局啒羅薰:局啒羅就是黑香,又叫安息香,是一種藥物,以局啒羅作薰香也是不清淨。 
遏迦花:白艾花,這種花帶有毒刺,不能用來供佛。

所餘非清淨物:除了以上四種之外的其餘不清淨物品。

總之,佛陀是無上尊貴、具有大恩德之對境,所以供養時應當用清淨的隨順物,若以不清淨、不合適、有毒等物品供佛,即成為染汙供養。

下文宣說在沒有財物可作廣大無染的財供養時,應當勤修兩種供養,即廣大隨喜與無主所攝供養,首先說廣大隨喜供養

又若如是財物供養,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應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以歡喜俱及於廣大勝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隨喜。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恒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

如果自己沒有所聚集的財物可作上述的財物供養,又無法從他處求得財物時,應對一切世界之中所有供養如來的資具,以具足歡喜以及對於廣大供養具足勝解的心,周遍思惟而隨喜一切供養。這樣稍微用一點功力修習無量廣大的供養,就能攝集成就菩提的廣大資糧。菩薩應當恒常對廣大隨喜供養,以真實的善心發起歡喜心而精勤修學。

自無所集,無從他求,指應當勤修隨喜的時機,是自己無財,又無法求得財物時,就應著重勤修隨喜。

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來諸供養具,指隨喜的對境,是所有南瞻部洲、四大部洲、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邊諸世界中,供養如來的一切下中上品供具。

歡喜俱及於廣大勝解俱心,指隨喜的心態,是具足歡喜以及對於廣大供養具足勝解的心。

周遍思惟是以自心普遍緣想一切供養具,比如:以自心普遍緣想四川省一切美好的資具而沒有缺漏,不僅僅是緣想一部分,此即周遍思惟。

少用功力而修無量廣大供養:周遍思惟一切供養具後,從內心深處隨喜一切供養並且以此供養三寶。這是讚歎隨喜的善巧之相:因為不必費力尋求財物,只需以心緣想,所以是少用功力;又因心中所緣的是一切世界的所有供養具,以所緣境無量廣大的緣故,而成為修習無量廣大供養

攝集菩提廣大資糧,指隨喜的作用,是以廣大隨喜的意樂,就能攝集成就菩提的廣大資糧。

恒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歡喜心,當勤修學,是勸導我們應當勤修廣大隨喜供養,因為這種供養極為善巧、利益宏大,所以應對此廣大隨喜的法門,恒常不斷以真實的善心發起歡喜心而精勤修學。《因果經》說:若有貧窮人,無財可布施,見他修施時,而生隨喜心,隨喜之福報,與施等無異。

下文宣說無主所攝供養

又如《寶雲經》及《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無主攝持諸華果樹及珍寶等,亦當供養。

又如《寶雲經》、《建立三三昧耶經》所說:沒有主人攝持的鮮花、果樹、珍寶等,也應當用來供養三寶。華智仁波切在《普賢上師言教》中說:遇到悅意的外境也應當供養三寶,比如美麗的花園、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宮殿、悅意的樹林、廣大的財產、富饒的受用、以裝飾品嚴飾的俊男美女等。無論看見任何自己喜愛或貪執的事物,都應當誠心意念供養三寶。

我們應將此處所說的供養方法,隨時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供養殊勝福田的三寶而積累廣大福德。譬如,生活在現代社會中,若見到美麗的都市夜景,雄偉壯觀的高層建築,四通八達的立交橋、高速公路、地鐵、隧道,或見到幽靜的園林、豪華的住宅、各種便利的科技產品,都可以心緣取來供養三寶。由此推廣開來,就如寂天菩薩所說:浩瀚虛空界,一切無主物,意緣敬奉獻,牟尼諸佛子,祈請勝福田,悲愍納吾供。

第十,正行供養,就是平常所說的法供養,是最殊勝的供養,所以放在最後。

正行供養者,謂於下至搆牛乳頃,精勤修習四無量心、四種法集、隨念三寶、波羅蜜多,及能勝解甚深空性無分別住,於淨尸羅起防護心,於菩提分、六度四攝精勤修學。

正行供養,就是下至在擠牛奶的短暫時間中,精勤修習慈等四無量心、四法印,隨念佛法僧三寶,修習布施等波羅蜜多,以及能夠勝解甚深空性而無分別安住,對清淨的戒律生起防護之心,對三十七菩提分、六度四攝等法類精勤修學,此即菩薩正行供養。即便是在如擠牛奶的短暫時間中如理修行,就已經屬於正行供養,何況長期修持正法,更是極為殊勝的供養。

搆牛乳頃是指時間的下限,《瑜伽師地論》說:少時少時,須臾須臾,下至如搆牛乳頃。”“修習四無量心,是普遍對一切有情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修習四種法集,即修習四法印,也就是修習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能勝解甚深空性,就是能夠信解遠離言詮的法性真如。無分別住,即發起無分別無相心住。於淨尸羅起防護心,即對自己所受的尸羅律儀發起守護之心。

一切供養之中,以正行供養最為第一,《瑜伽師地論》讚歎說:如是供養,為最第一,最上最勝,最妙無上。如是供養,過前所說具一切種財敬供養,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如是正行供養最為第一,是最上等、最殊勝、最微妙無上的供養。這樣的供養和具足一切種類的財敬供養相比,超勝一百倍、一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普賢行願品》說: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廣大財物供養的無量功德,和僅僅一念法供養的功德相比,一百分不及一分,一千分不及一分,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金剛經》說: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又有經中說:某人在相當於天界一千年的時間當中,恒時供養三寶所需的一切資具,另外有人僅僅在一彈指頃,用心觀察憶念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後者超過前者無數倍。《寶性論》也說:何人信解佛陀的不可思議境界,對於四金剛處生起歡喜的善根,就已經映蔽了一切沒有與彼相應的其餘財物供養等所有福德聚。

以上教證皆充分說明:唯有正行供養是無上供養,遠遠勝過其他供養。為何正行供養最為殊勝呢?《普賢行願品》說:以諸如來供養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因為三世如來都供養法的緣故,因為如法修行出生諸佛的緣故,如果菩薩作法供養,就能成就供養如來,因為這樣修行是真實供養的緣故。

通過以上所說正行供養之相與校量功德,我們就能了知正行供養是最上等、最根本、最主要的供養。皈依三寶後,主要是須按照佛陀的教法如理修行,若能如理修行,就是對三寶作最大、最微妙的供養。當今時代,雖然人們生活日益繁忙,但每天仍應抽出一定的時間致力於修行。比如,每天用二十分鐘修習四無量心、思惟空性、隨念三寶功德或觀修四法印等,如在上班等車、坐車等零星時間中觀修,也能成就殊勝的上品供養。如前所說,即便是在擠牛奶的片刻當中令心與正法相應,就已屬於正行供養。如果身處紅塵俗世之中,就應以塵勞作佛事,將自己的生活環境作為修行道場。若能在家庭、工作單位中,以大悲心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受苦、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這就是不離現實生活而作正行供養。

未二、攝義

若能由此十種供養供養三寶,應知是名圓滿供養。

如果能夠以上述這十種供養來供養三寶,應當知道這就叫作圓滿供養

如理辨別十種供養事,究竟有何作用呢?

通過如理辨別供養之事,就能通達種種供養的方法與差別,而生起了知世俗諦種種差別的廣大智慧。具體來說:了知各種供養的方法就能開拓見識,不會局限在狹小的範圍內,而能靈活善巧地運用,比如在沒有財物的情況下,就可以善巧變通作隨喜供養、意幻供養、正行供養等。如理辨別供養的勝劣差別、染淨差別與大小差別等,就可以如理取捨:捨棄下劣供養,趣入殊勝供養;捨棄染汙供養,趣入無染汙供養;捨棄狹小供養,趣入廣大供養。這些都是如理辨別供養之事所能生起的作用。

午二、供養意樂

由如是等興供養時,有六意樂,能於三寶隨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無量廣大果利。

以這十種供養事作供養時,有六種增上意樂,若能以這六種意樂對三寶任何一處作少分思惟而供養,就能眾生無量廣大的福果利益。

以任何一種供養事供養時,都應當緣三寶而發起六種增上意樂。為何特別強調增上意樂呢?佛陀曾說: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意樂是決定果報大小的根本因素,以增上意樂對三寶作少分思惟而供養,就能獲得無量廣大的功德果報。若能多分深入地思惟,力用就更巨大了。所以,應當在供養時,緣三寶而發起六種意樂。

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作是思惟而設供養。

此段宣說以六種意樂供養三寶。所謂意樂,窺基大師在《略纂》中解釋說:意樂者,以信欲勝解為體。此處學人必須掌握竅訣:意樂也是緣起法,不是憑空現前的,發起意樂的方法,就是按照以下這六個方面善加思惟。人心不可能像盤石一樣不動,當我們逐步思惟時,自心就會轉變,隨著信欲和勝解的生起,內心就會現前真正的意樂。這確實是培就善心的要訣,希望學人深入體會,通曉如何善用佛法、如何以法轉心。

六種意樂分別是:

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因為對三寶發起隨念行,就能出生無上廣大功德,所以三寶是無上大功德田。通過思惟如來是無上大功德田而發起的增上意樂,就是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對於以下五種增上意樂也應如此類推而了知。

無上有大恩德增上意樂:因為三寶為我們開示三乘正道,使我們獲得一切義利,所以是無上有大恩德。

一切有情中尊增上意樂:如來是一切無足、二足、多足等有情中最殊勝的。

猶如鄔曇妙花極難值遇增上意樂:三寶猶如稀有殊勝的鄔曇妙華,很難遭遇。《涅槃經》說:曇花不是隨處出生,只有在無熱惱海的北方山上有曇花園;曇花也不是隨時出生,只有佛陀出世時,曇花才出生。佛轉法輪時,曇花才盛開;佛示現涅槃時,曇花就會枯萎凋謝。《毗盧現覺續》說:諸佛於世間,猶如優曇花,偶爾時一現,非為再再生。《法華經壽量品》說:比丘當中,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福德淺薄的人,在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後,才有見佛的機緣,或者仍不能見佛,所以佛陀極難值遇。

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出現增上意樂:在同一三千大千世界中,不可能同時出現別別相續的兩尊佛。諸佛化身雖有無量,但在同一教期,不會有兩尊示現八相 成道的殊勝化身。

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增上意樂:三寶是眾生一切世間與出世間圓滿功德的所依,出世間三種菩提及世間人天的圓滿,都是從三寶眾生;所以三寶是出生一切圓滿的根本,就像如意樹的根莖枝葉是由種子所眾生,佛之圓滿功德也是由菩提心與供養三寶所生,對其他圓滿也應當這樣理解。

作是思惟而設供養:供養三寶時,首先必須依照這六種意樂作正思惟,然後再施設供養。因為供養的意樂更為緊要,所以供養前決定須先作是思惟,而不應僅以身語作供養。

《阿闍世王受決經》中說: 
有一次,阿闍世王請佛應供,飯後佛陀返回祇洹精舍,阿闍世王就與耆婆商議說:佛陀已經享用了飲食,我應當再作何種供養?耆婆說:應當點燈供養佛陀,作廣大燈供。於是阿闍世王就下令準備一百斛麻油膏,從宮門一直點到祇洹精舍。當時有一位貧窮的老婦人,見到阿闍世王作此功德,深有感觸,就用乞討所得的兩文錢去油家買油膏。店主問:老人家你如此貧窮,為何不將討來的兩文錢用來買米糧,以維持生活,買此油膏有何用呢?老婦說:我聽說佛陀出世萬劫難逢,今生我竟然如此幸運能夠值遇佛陀,但卻不曾作過任何供養。今天我見阿闍世王作如此廣大的功德,心生羡慕,我雖然貧窮,但卻很想點一盞油燈供養佛陀,作為後世安樂的資糧。店主讚賞她的誠心,又特地贈送她三盒油膏。老婦人親自將所得的五盒油膏供於佛前燃燈,當時她心想:以這少許的油膏點燈,不到半夜就會息滅。於是發誓:若我後世成道如同佛陀,油燈應當通霄光明不滅。然後頂禮而去。

阿闍世王所供的油燈或滅或盡,而老婦人所供的油燈卻格外明亮,超勝餘燈,且燈光通霄不滅,油膏也不窮盡。次日清晨,佛陀告訴目犍連:天亮了,你可以去息燈。目犍連遵照佛的吩咐,次第息燈。其他油燈都息滅了,唯獨老婦人所供的油燈,連息三次都不滅。目犍連就舉起袈裟來扇油燈,但是燈光反而更加明亮,於是他又用神通引來隨嵐風 吹油燈,但燈光反而愈發熾盛,光明向上徹照梵天,旁照三千大千世界,處處可見此燈的光明。佛告訴目犍連:停住!這是未來佛的光明功德,不是以你的神力所能息滅的。這位老婦過去世曾供養一百八十億位佛陀,已從過去佛那裡得到了授記,但是因為她專門致力於經法,沒有時間修習布施,所以感得今生貧窮。往後三十劫時,她將成佛,佛號是須彌燈光如來,佛剎中沒有日月,人民身中皆具大光明,光明相照,如忉利天。老婦聽了十分歡喜,頂禮佛後離去。

阿闍世王問耆婆:這位老婦人只是供養了一盞燈,就得到佛的授記,而我作了如此廣大的功德,為何佛陀卻不為我授記呢?耆婆說:大王所作的供養雖多,但是用心不專一,不像老婦人一心專注於佛。阿闍世王聽受了耆婆的開示,後來也以至誠心供佛而得到授記。

公案中的老婦人雖然只是供養了一盞燈,但她所得到的功德卻已遠遠勝過阿闍世王所作廣大燈供的功德。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老婦人供養時具有增上意樂:老婦思惟值遇佛陀出世,極為難得,萬劫難遇一次,這樣以希有想所引發的意樂,就是猶如曇花極難值遇之增上意樂;老婦思惟佛是無上大功德田,阿闍世王能對無上的佛陀福田作大功德,實在是令人羡慕,自己雖然貧窮,但一定要珍惜機緣,種大福報,以此思惟所引生的意樂,就是無上大功德田之增上意樂;老婦又想,依靠供佛所種下的善根,決定能成為後世安樂的資糧,如此思惟所引發的意樂,就是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之增上意樂。因為老婦是由思惟之後發起增上意樂而供養,所以感得油燈長明,福德超勝阿闍世王。

如果想要如同老婦一樣獲得殊勝功德,就必須按照此處所說的六種意樂反覆思惟。學習一則公案時,必須以公案中的人事策勵自己,而不應像聽故事一樣聽完便罷。隨學的方法,就是緣著六個方面而思惟,比如供養飲食的時候,就應思惟:大千世界中獨一無二、極難值遇的無上功德田——佛陀,我現在能夠值遇,又能至心敬供一碗飯,是如何地希有難得,而且如此供養將獲得無盡安樂的果報,又是何等地殊勝。若能像這樣發起增上意樂,恭敬行持,才是真正修學佛法。

以下標出上述供養事與供養意樂的出處:

此等是如《菩薩地》說而正摘錄。

這些都是按照《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說的內容而摘錄撰寫。

巳二、時間差別

恒常時中,於如是等隨應而行,若遇佳節及大時會,當隨力能修妙供養。

一切時中,應當相應上述的十種供養事與供養意樂而行持。如果逢遇佳節或盛大法會,應隨自己的能力修持微妙供養。

佳節即諸佛菩薩誕生、成道、涅槃、轉法輪等吉祥時日,譬如:神變月、薩迦月、轉法輪日、天降日或觀音菩薩聖誕、阿彌陀佛聖誕等。在法會佳節期間廣修供養,功德將成倍增長,而且這樣行持能使自心愉悅,又能成辦事業,所以應當勵力修持。

巳三、稍用功力即可圓滿資糧

復次恒須受飲食故,爾時若能首先供養無間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故隨受用淨水以上,應以先首至心供養。

另外,因為我們恒時需要受用飲食,所以每次進餐時,如果能首先供養三寶而不間斷,那麼只要稍微用一些功力,就能圓滿許多資糧,因此任隨受用淨水以上的飲食,都應首先以至誠心供養三寶。

比如,漢地叢林歷來有良好的規矩,即早齋、午齋之前,都要先念誦儀軌供養三寶。供齋儀軌中,最初為供養讚,大眾念誦:供養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是普遍供養十方三世所攝的法報化三身佛寶,供養境極為廣大。繼而念誦: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諸尊菩薩摩訶薩。這是普遍供養以具足智悲行願四德之四大菩薩為代表的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僧寶。又念:摩訶般若波羅蜜,至心供養法寶——大般若波羅蜜多。接著獻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再發願: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最後出食、結齋迴向。這些儀軌十分殊勝,能體現出古德的智慧,若能按此儀軌每天如法觀修供養不間斷,則以三寶大悲加持,飯食之間便能積聚廣大福德,稍用功力就能圓滿眾多資糧。

往昔佛化家庭都有良好的佛教行為,每飯必定不忘報答佛恩,進餐之前必先燃香供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供養三次,一年就能積累一千多次的供養。如果一生供養五十年,就有五萬多次,確實是少用功力而能圓滿眾多資糧,暇滿人身在飯食之間即已攝取實義。

理證:因為三寶大悲加持恒時不斷的緣故,恒時供養決定能圓滿眾多資糧。

巳四、不清淨之供養相

此復非以糕之瘀處、菜葉黃處,是須擇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時,現一切人,如灑揚塵,惟彈少許,不成供養,是霞惹瓦語錄中出。

此外,不應用糕餅的黴爛處、菜葉的發黃處供養三寶,必須選擇新鮮、精妙的食物來供養;而且現在的人們在供茶時,就像灑水壓塵一樣,僅以手指沾一點茶水後彈向空中,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表示而已,不能成為真實的供養。此段教言出自霞惹瓦的語錄。

對供養三寶的要求,若以四字來概括,即盡心盡力,如果能這樣行持,就能遠離以上的過失。

巳五、於最勝福田當殷重供養之理

對於此理,下面以比喻結合意義來說明,先說比喻,再說意義:

譬如有一極肥沃田,至下種時而不下種,任其荒蕪,如是廢止,實生不忍。

比如:有一塊極為肥沃的良田,到了播種的時節卻不播種,任由它荒廢,這樣浪費而不耕作確實令人心生不忍。

如是能生若現若後一切善樂最勝福田,於其四季一切時中,常恒無間堪種一切善樂種子,復應於此如經說云:當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極堪惜。

同理,能出生今生、後世一切安樂的最殊勝福田,在一年四季的所有時間中,恒常堪能種植一切善樂的種子而沒有任何時間限制,對此最勝福田,應當按照經中所說:當以信心之犁來耕耘福田。如果不能這樣行持,則極其可惜。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因此就如《讚應讚》所說:像世尊這樣的大福田,三世間 絕無僅有,一切供養處當中,以世尊最為第一,因為首座世尊是清淨的緣故,而使所有在座的弟子也得以清淨。如同虛空界縱橫沒有邊際一般,對世尊作利益或損害的異熟果也沒有窮盡、沒有邊際。

是淨令座淨:應供時,世尊坐在首席,以世尊之大福德力,能使其餘在座的弟子們都獲得清淨,不會染上受用信財的罪障。

於尊為利害,異熟無邊際:因為佛陀是最深重的對境,故對其稍作供養,所獲福報便無有邊際;相反,若稍作毀謗,所獲罪業也是無有邊際。比如《賢愚經》記載:有位窮人以兩文錢供養佛陀與僧眾,因此感得九十一劫財寶隨意而得;又有金天夫婦以一枚金錢、一瓶水、一面明鏡供養僧眾,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世世相貌端正,身體金色,美妙無比。因此,對三寶稍作供養,將獲無邊無際、難以衡量的善妙異熟果報;相反,比如善星比丘、提婆達多等輕毀佛陀,導致墮落惡趣,感受無邊苦果。這種異熟果沒有限量、沒有盡頭,所以被比喻為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十誦律》說: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眾,現世人呵罵,後世墮惡趣。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眾,現世人讚歎,後世生天上。

巳六、捨棄低劣而精進供養

於最勝田,尚不見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無賢善相,故一切時,當勤精進供養三寶。

對於最殊勝的福田,我們尚且沒有看作像庸俗的田地那樣而精進耕耘,這是我們沒有賢善之相,所以在一切時候,都應精進供養三寶。

以下比較庸俗之田與最勝三寶福田:

庸俗田地只能種植少數種類的莊稼,比如一塊田地若播種小麥,就只能種小麥種子;而三寶福田,則堪能種植一切世出世間無量善樂的種子,所以最為殊勝。庸俗田地只有在春秋兩季的少許時間中,才堪能播種;而三寶福田在一切時中,都堪能種植善樂種子,任何時間皆可種植,所以最為殊勝。耕耘庸俗田地僅能獲得少許衣食等受用,利益極小;而耕耘三寶福田卻能出生一切現前與當來的無量利樂,所以最為殊勝。

庸俗之田代表一切世間謀生、求財、致富的所依,比如自己的公司、行業、職業等等。世人日夜辛勤耕耘庸俗之田,而將最殊勝的三寶福田拋到萬里之外,不問不顧,毫不留意,此即無賢善之相,也就是沒有善根、沒有智慧,終其一生亦不了知唯有三寶才是最殊勝的福田;相反,有智慧的人一定會捨棄庸俗之田,而以信心之犁日夜耕耘最殊勝的三寶福田,因為智者見大而棄小,見勝而棄劣,見真而棄偽,由此能獲廣大功德,以三寶大威神力的加被,暇滿人身能實現無量廣大義利。我們身在佛家,三寶田中福好種,一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福報,能夠日夜耕耘三寶福田,確實是百千萬劫希有難逢的妙事,所以應當歡喜、精進。

巳七、依靠殊勝福田增長慧力之竅訣

若如是行,由於勝田種善根力,於諸道次慧力增長。故於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習相續不生,慧力至極微劣之時,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如果能這樣精進地供養三寶,通過對殊勝福田種植善根的勢力,將使對菩提道次第聞思修的智慧力日益增長。所以,在聽聞而不能憶持文句、思惟卻不能理解法義、雖然修習而心相續不生功德等智慧力極其微弱下劣的時候,依止福田的力量是極為關鍵的竅訣。

以下引吉祥敬母的教言來證明: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詩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

這也如同吉祥敬母所說:我有作詩的大善緣,我的智慧因為依仗世尊加持的緣故,如同夏季的江河之水一般,雖然淺小,但在一夜暴雨之後,便迅速增長廣大。

以下引公案說明依福田力增長智慧力的道理:

《雜譬喻經》記載:往昔舍衛城郊外有一婦女具足戒行,佛親自來到她家門前乞食,婦女將飯盛入缽中,後退頂禮。佛說:種一生十,種十生百,種百生千,種千生萬,種萬生億,而能現見真諦之道。婦女的丈夫悄悄在後面聽佛咒願,他心中不信,就說:布施一缽飯就能獲得這樣大的福德,而且還能現見真諦之道,瞿曇沙門所說豈不誇張?佛說:你從何處來?他回答:從城裡來。佛說:你看城裡的尼拘陀樹有多高?他說:高達四五里左右,每年結下數萬斛的果實。佛又問:樹的種子有多大?他回答:只有芥子許大。佛說:你所說的太誇張,哪有一粒如芥子許大的種子,能夠長成高達四五里的大樹,每年結數十萬果子?他答:確實如此,這是人們現量所見。佛說:地是無情法,成熟果報的力量尚且如此巨大,何況人是有情,若能以歡喜心供養佛陀一缽飯,福報將不可稱量。夫婦二人聽後,都心開意解,當時即證初果。

依止無情大地之力,尚且能由一生萬,何況佛陀福田,遠非大地可比,故以福田力決定能成就巨大福德。通過供養三寶,能使福德日益深厚,福至心靈,自然開慧而現見真諦之道。《寶性論》說:如是眾生諸善根,依止佛地得生起,佛陀無有分別心,亦令增固及成就。又說:有情煩惱果皮內,具有正覺之胚芽,如是彼彼善緣力,見法次第漸增長。按照了義如來藏的觀點,在有情的煩惱果皮中,本來具足圓滿正等覺的胚芽,只需借助福慧資糧的善緣力,便能顯露智慧而現見法界。這樣就能成立:我們緣殊勝三寶福田而種植善根,將使智慧力漸次增長。所以智慧微劣時,首先應著重在三寶福田中培植福德,以福田力作為消業障、增智慧的助緣,這是極為重要的竅訣。

因此,我們平日即須重視積累福德,在得到新的衣食資具或悅意的物品等時,應於受用之前,在一日當中供養三寶。比如:添置新衣時,應先將新衣供養三寶,一日之後心裡觀想,三寶將此衣恩賜給我,我受用此衣後,必定用來增上戒定慧三學,或更精進地利益眾生;或者置辦了上好的飲食,首先須供養三寶,然後觀想三寶將飲食賜予我,我受用後,將此飲食的能量轉為利生的無盡能量。若能如此,便是一種在心裡種植善根的方便。

漢地叢林歷來有一良好的規矩,即最初出家的三年中,必須為僧眾作務以培植福報。在毗尼中,佛要求修行人以修持戒定慧三學為主。若因業障重而不堪能,就應講經說法教化眾生,以培植福德;若因不能理解經義而不堪能,則須供事僧眾,作僧執事以培福德。比如佛在世時,周利槃特的智慧低劣,佛就叫他為僧眾掃地,此後周利槃特的福德漸深而開智慧。這個開慧的竅訣,就是依靠福田之力。

古代有位名叫辯才的僧人,依止法師學習《華嚴經》,許久都未開悟,因此他發起大勇猛心,住在淨室中受持《華嚴經》。三年後的一晚,他夢見普賢菩薩現身指點,醒來後通達所學,心中了然如照明鏡一般。此即依仗法寶之力,力極功深而開發智慧。

我們本具的如來藏是自性住種性,所以若能以三寶作為清淨障垢的助緣,依靠對殊勝福田種植善根之力,決定能令智慧漸次增長。

巳八、供養大小等觀待發心差別之理

又如說云: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並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無餘財物,應如是行。如現實有而不能捨,作是念云: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等同博朵瓦云:於一穢螺杯中,略擲少許香草,念云:旃檀、冰片、妙香水。是諸生盲欺明眼者。

又比如有一種說法:供養也不是依賴供養物,而是在於自己的信心。如果有信心,用曼陀羅(供養曼茶)、淨水以及無主人攝持的各種供養具等,都可以供養。在沒有其餘財物時,應當這樣行持。但如果自己現在實有財物卻不能施捨,反而引用《入行論》的語句說:我無福德極貧窮,諸餘供財我悉無。這就如同博朵瓦尊者所說:在一個骯髒的螺碗中,稍微放入一點香草,口中卻說:栴檀、冰片、妙香水。此即生盲欺騙明眼人,過患極大。十方常住三寶能無障礙地照見眾生內心,如果自己明明有財物,但因慳吝而不能施捨,口中說沒有供財,這就是欺騙三寶,猶如生盲欺騙明眼人一般。

以下引公案說明供養大小觀待發心之理:

昔日有位女居士到寺院供養時,將僅有的兩文錢捐給寺院,當時方丈親自出來為她懺悔。後來這位女施主被選入宮中,成為皇帝的妃子。一次,她攜帶數千兩黃金前來供養寺院,方丈只讓徒弟為她迴向。女居士便問:以前我供養兩文錢,師父親自出來為我懺悔,現在供養數千兩黃金,師父卻不來為我迴向,這是什麼緣故?方丈告訴她:以前供物雖然微薄,但你的供養心十分真誠,若非老僧親自為你懺悔,則不足以報答。現在供物雖然厚重,但供養心不如以前,所以叫人代為懺悔就已足夠。

由此公案可知,供養的大小不是隨外在的形相,而是隨供養心的差別,所以本論說:供養亦復不賴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羅及諸淨水,並無主攝諸供具等,皆可供養。阿底峽尊者曾經教導弟子,西藏的水清淨甘美,舉世無比,哪怕只是用水供養三寶,也能積累巨大資糧。《賢愚經寶天因緣品》記載:毗婆尸佛時,有位窮人在沒有錢財的情況下,以少許如珍珠一般的白石供養僧眾,因為具足信心與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享受無量福報。因此,只要具有信心與恭敬心,則以曼陀羅、淨水、無主物等都可以供養;但是如果自己的資財具足,則應以眾多、精美的供品供養三寶,才是如法。否則,僅僅希求自己的受用廣大善妙,而以微少、下劣之物供養大恩三寶,則尚且不如世間人請客送禮大方,這是內在無賢善之相,並非真誠的供養。

《大智度論》中有一則公案:

昔日大月氏弗迦羅城有位畫師,前往東方多剎施羅國,他客居外國以作畫謀生,十二年中掙得三十兩黃金,當他攜帶酬金返回故鄉弗迦羅城時,聽到擊鼓作大會的聲音,便前去觀看。當他見到僧眾時,生起了清淨的信心,就問維那:需要多少錢才能為僧眾供齋?維那說:三十兩金子就足夠了。畫家便將僅有的三十兩金子交給維那說:幫我供齋一日,我明天再來。於是空手回家。妻子問他:你出門十二年,有多少收入?他說:我掙得三十兩黃金。妻又問:黃金現在何處?畫師答:全都變成了福田的種子。妻問:什麼福田?他答:是僧寶福田,我將黃金全都供養了僧眾。妻子氣憤而捆縛丈夫,將他送往官府治罪。斷事的官員問:你有何事?妻說:我丈夫失心狂亂,不憐惜妻兒,將十二年作畫所得三十兩黃金全部送人。我按照法律將他綁來,請求處理。大官問畫家:你為何不將酬金供養妻兒,反而送給他人?畫家說:我因前世不修功德,導致今生貧窮,感受許多辛苦。今生有幸值遇福田,如果再不種福,來世仍然貧窮,如此貧貧相續,就永遠沒有解脫貧苦的時候。我想徹底遠離貧窮,所以將黃金悉數供僧。大官本來是位居士,信佛清淨,聞言之後讚歎:真不容易!將辛苦所得少許財物全數供僧,你真是善人。大官說完就將所佩戴的瓔珞和所乘的駿馬,連同一聚落,都賜給了窮人。

與有錢卻不能施捨而欺騙三寶的人相比,公案中的畫家深信因果,對僧寶的供養心非常猛利,將十二年的積蓄盡供僧眾,這樣難捨能捨,獲福最多。

巳九、隨學古德次第修習供養

又如樸穹瓦云:我於最初供養香草,其氣辛辣;次有四合長香供養,其氣甘美;現在供養,若沈水香、嘟嚕迦等,其氣香馥。若於微供輕而弗供,則永生中終是惟爾。若縱微少,發起殷重,漸得上妙,應如此師行持修學。傳說此師每配一次,須用二十二兩金之香。

又如樸穹瓦所說:我在最開始的時候只能供養香草,它的氣味辛辣;後來有四種香和合的長香可以供養,它的香氣甘美;現在我用沈水香、安春香等供養,香氣芬芳濃郁。如果輕視微小的供物而不供養,那麼一生中也只是如此;相反,縱然供物微小,但如果發起殷重心而供養,就能逐漸增上福報而得到上妙的供物,應按照朴窮瓦大師的行持來修學。據說大師每次配製香,需使用價值二十二兩黃金的上等香。

這一段語錄啟發我們,凡事皆以積累而成功,積小成大,由近至遠,猶如栽培樹苗,積年累月,不知不覺便長成參天大樹,積功累德也是如此:最初雖以微小的供物作供養,但只要以殷重心虔誠供養,日日耕耘,逐漸增上福報,最終就能成滿大福德。相反,若輕視微小供養,不從小處認真做起,沒有深厚的基礎,永世也只能是一薄福之人。

《譬喻經》說:昔日有兩位比丘都證到了初果,其中一位時常教化乞丐,以錢財供養僧眾齋飯來作福德,另一位只是坐禪自守,不喜積福。一次,坐禪者對修福者說:你為何不坐禪,空自勤苦?修福者回答:佛常教誡比丘,應當修行布施。後來他們死後都轉生在一長者家。修福者轉生為長者之子,有奴僕承事供給,衣食自然,非常快樂;坐禪者轉生為婢女之子,獨自坐在地上,常因饑渴而啼哭。長者子長大後,騎馬出外遊觀,許多奴婢在旁侍奉,後來兩人都請求出家,而且都證得阿羅漢果。長者子常常端坐,人們竟相供施衣食給他,而婢女之子在外乞討,卻無人施食,常受饑渴逼迫。

由此公案可知,修道除了持戒、坐禪、念誦之外,還應上供、下施作諸福德,否則若輕視供養,將永生貧困。因果無欺,若不精勤供施,富貴也不可能憑空獲得。《賢愚經華天因緣品》說:往昔毗婆尸佛出世時,有一次,僧人們遊行至一聚落,許多富人都紛紛供養僧眾。有一窮人目睹僧眾之後心生歡喜,憾恨自己沒有錢財可以供養,就到野外採集了很多野花,恭恭敬敬地供養僧眾,至心頂禮後離去。這位窮人以無主所攝的野花供僧時,因為具足信心和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身相端正,飲食、臥具等隨意而得,並且緣此福報而自然得道。佛陀宣講此公案時教誡說:一切眾生不應輕視微小供養,認為以此不能獲福,比如華天通過微小供養而自然獲福。當初華天如果輕視微小供養,又無財力可作大供養,則永遠無法脫貧;但是他安於本位,至心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供養,而從窮人變成九十一劫隨欲滿願的大福之人。因此,首先應從低處、從小事殷重實行,漸積漸廣,這是非常重要的教言。

巳十、於供養不應喜足

若諸已得資具自在大菩薩眾,尚化其身為多俱胝,於一一身復各化現百千等手,往一切剎,經無量劫供養諸佛。諸由少許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於此上希菩提者,是於正法極少知解,造次亂言。

已經獲得資具隨意自在的登地大菩薩們,尚且要化一身為眾多俱胝身,一一身又分別化現百千等手,往赴一切佛剎,經過無量劫數而供養諸佛。有些人卻因自己作了少許相似的功德就心生滿足,而說我不在供養上希求菩提,這是對正法極度缺乏瞭解而輕率亂說。

《瑜伽師地論》說:已經獲得資具自在的菩薩,化現或一或二或眾多的化身,乃至化作百千俱胝等數的一切身,皆在諸佛、佛塔前恭敬禮拜,而且從每一化身中化出多手,或百手或千手,或超過此數,一切手皆持無量超勝諸天的上妙花香、殊勝可愛的種種珍寶,奉獻於諸佛、佛塔前。而且,從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現出無量上妙音聲,歌讚如來廣大甚深的真實功德;又從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現無量最上、最妙的環釧璩印、寶莊嚴具、幢蓋旙燈等各種供養具,供養諸佛、佛塔。

既然登地的大菩薩們都還須要行持這樣廣大、無量的殊勝供養,我們凡夫稍作一點供養,有了少許相似功德時更不應當滿足。若認為供養只是初學者的事,境界高的人不必在這上面希求菩提。那麼,請問登地的大菩薩是否下劣?為何他們仍須行持如此殊勝的供養呢?所以,對供養不應有喜足心,應發起無厭足意樂:乃至恒河沙數大劫之中,一剎那也不間斷供養,也不生起我現在供養已經足夠的想法;雖於一佛二佛、百佛千佛,乃至一切三世諸佛一一供養,我也不生起滿足之心;雖以盡虛空界無量七寶諸供養具,乃至無量戒定慧、無量波羅蜜、無量三摩地、陀羅尼、無量總持辯才等供養諸佛,我也永無滿足之心。應當具有這樣的意樂,才能相應普賢廣大無盡的供養願王。普賢菩薩發願: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我們盡未來際都應如此隨學廣大供養。

巳十一、其餘供養之相

以是應如《寶雲經》中所說而行,如云:應當聽聞諸契經中,所有如是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由其最勝真實善心增上意樂,迴向諸佛及諸菩薩。

所以,應當按照《寶雲經》所說而行持,比如這部經中說:應當聽聞各契經中有關廣大供養、廣大承事的所有教言,以由衷發起的增上意樂迴向諸佛和諸菩薩。

辰三、以大悲將眾生安置於皈依

第三,隨念悲故,亦應安立諸眾生於是道理者,謂由悲愍,隨能安立諸餘有情,令受歸依。

第三條共同學處——因隨念大悲的緣故,也應將眾生安立於皈依之相,就是由於悲愍有情,而隨自己的能力將其餘有情安立於皈依之中。

《優婆塞戒經》說:如佛先說,有來乞者,當先教令受三歸依,然後施者。按照佛陀所說,如果有前來乞討的人,應當首先教他受三皈依,然後再對他做布施。《雜阿含經》說:若有女人懷孕,應為胎兒受三皈依;胎兒出生之後,具有正知見,還須教他三皈依。若有僕人、客人懷孕生子,也應這樣教她。若買奴婢,能誓受三皈、五戒的,才能買下,不能皈依的就不買。乃至借錢,也須讓對方受三皈依後才可借他。經中所說和我們的生活極為切近,這是啟發我們:要將眾生安立於皈依,首先應從自己身邊的人做起,即幫助子女、親友、傭人、學生等皈依三寶。

佛陀已傳下最殊勝的胎教,懷孕的女性應至心皈敬三寶,而且為胎兒受三皈依,如此利益極大,因為這樣孩子一生下來就會成為敬信三寶、具大善根之人。歷代大德之父母大多都是篤信三寶的佛弟子,所以能生下對佛教有大貢獻的高僧大德。孩子出生之後,自己還須以禮敬三寶的行為教育孩子,在其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善根。

比如:憨山大師的母親敬奉觀音菩薩而感得大師降生。大師十一歲時,一日來了數位行腳僧人向大師的母親問訊化齋,母親延請僧人們入座之後,就趕緊去燒茶、準備齋飯,態度極為恭敬。飯後僧人們起身擔起行裝,正要單手作禮時,母親急忙回避說:不必謝。僧人們便徑自離去。憨山大師就問母親:僧人為何這麼無禮,吃完飯也不道謝。母親說:他們倘若道謝,我們就不能得福了。大師因此明白了僧伽的崇高,故而發起出家的志向。這就是以自己恭敬三寶的行為,讓孩子種下敬信三寶的善根。從小就要教導孩子恭敬諸佛菩薩、恭敬經書、恭敬僧眾,讓他受三皈依,持念佛號、心咒,閱讀、諷誦佛經,應這樣將孩子安立於皈依當中。

從大的方面來說,在歷代大師的教化下,西藏成為全民誠信三寶的佛土,在漢地佛教興盛時,民間也曾出現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普遍信仰,這些都是大菩薩以大悲將眾生安立於皈依的成果。比如,唐代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教化力量極大,他的傳記中說三年之後,長安城已被念佛者充滿。所以當時無數的長安城民眾,都被大師以大悲之手安立於三寶的信仰中。又如,憨山大師的自敘年譜中記載:憨山大師因為觸犯帝怒而被下詔逮捕,大師得知後對眾人說:佛為了一眾生而不捨三塗,東海本來是蔑戾車地,向來不聞三寶之名,我教化了十二年,現在連三歲小孩也知道念佛,至於改邪歸正的人,比鄉比戶 都是。我的心願已經滿足,死了也沒有遺憾!大師離開即墨時,城中人民不分老小全都傾城而出,流淚送別。

通過上述公案可知,佛教之所以綿延至今,三寶種性之所以始終不斷,就是依靠歷代諸菩薩們以大悲心將眾生安立於皈依,這樣代代延續而使佛教的命脈不絕。如今在世界各地不論都市或鄉村,佛教徒仍然處處存在,釋迦佛遺教中的弟子仍在修持、弘揚佛法,這都是安立皈依的結果。作為皈依三寶、已得三寶加被的佛弟子,我們應有責任以大悲心對未來具有善根的眾生講述皈依的道理、利益和學處,這樣才能使這個世界未來的三寶種性興盛不絕。

阿底峽尊者最初來到藏地時,只是講解皈依和業果。有一位西藏的修行者認為這位大德遠道而來,所說的佛法必定與眾不同,便前去聽法,結果他每天只聽到皈依和業果的內容。這位行者十分不滿,就給尊者取名為皈依喇嘛業果喇嘛 阿底峽尊者得知後,非常歡喜地說:緣起太好了,決定能饒益眾生,理當如此。

從尊者的言語之間,我們也能了知皈依和業果是學佛最重要的基礎,只有從此處著重教化,才能培養出具有真實信仰的佛弟子。我們接引根機未成熟的眾生,首先不是對他教授高深的教法,而是應將他們真實安立於皈依之中,使其進入真實佛教徒的行列。所謂安立,就是讓眾生的心對三寶發起真正的信仰,這樣才是在眾生的相續中培植三寶的種性。

因此,學佛不應只是流於表面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廣論》所說,為眾生一層一層如理開示皈依的因、境、道理、學處,先讓眾生明白皈依的道理,在心中樹立定解,然後趣入皈依。這樣便能造就具有真實信仰的佛弟子,而不是造就僅僅在文字上研究佛學的人,也不是造就徒具形相的佛弟子,這就是紹隆三寶種性。只有這樣,才能從一開始就將眾生真正引入佛門,讓他真正趣入以佛為導師、以法為道路、以僧為助伴的安樂之道。

因此,我(益西彭措)在此殷勤合掌勸請各位,有能力、有因緣時,一定要發大心,盡力將如母有情安立於真實皈依中。這就是真實饒益眾生,使他們生生世世都能得到三寶的攝受與救度,這種幫助遠遠不是財布施所能相比,可以說是真正從暫時乃至究竟都作了饒益,相比救他一命的利益要大無數倍。如果一生都能這樣利益眾生,則誠如憨山大師所說:死而無憾!

如前供養事中所說,自作供養獲得廣大福,教他供養獲得大大福,自他俱共同供養獲得最大福,如果對應這裡的內容,將供養換成皈依,我們就能知道:以大悲心推動而將眾生安立於皈依,如是自他共同皈依三寶,決定會獲得最大福。所以,這條學處很重要,每個佛教徒都應發大心精勤修學。

辰四、捨棄其餘世間方便

第四,隨作何事、有何所須,皆當供養、啟白三寶,棄捨世間諸餘方便者,謂隨作為何種所作,隨見何等緊要重事,應依三寶及興隨順三寶供養,於一切種,不應依止不順三寶邪道等儀,一切時中應當至心歸憑三寶。

第四條共同學處——隨做何事、有何需求都應供養、啟白三寶,捨棄世間其他方便,即:不論做什麼事、不論遇到怎樣緊要的大事,都應依仗三寶以及作隨順三寶的供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依止不隨順三寶的邪道等儀軌,一切時都應至心皈依憑仗三寶。

隨作何事、有何所須:包括我們人生中的一切事和一切需求。皆當供養、啟白三寶:佛弟子成辦任何所作所求的方便,都是供養、祈禱三寶,因為三寶是佛弟子內心唯一的依憑。棄捨世間諸餘方便:在助緣上,只有三寶外支圓滿,具足無量智悲力,所以應當捨棄世間其餘下劣、欺誑的方便,也就是不應依止不隨順三寶的邪道等儀式。

若能發起供養意樂中的一切世出世間圓滿根本增上意樂,內心就會肯定一切安樂與一切事業的源泉,唯一是三寶。從成就今生衣食受用等圓滿、後世增上生的圓滿,乃至成就出世間三種菩提的圓滿,都是以三寶為依處才能出生。《寶性論》說:如是世間出世間,眾生一切之圓滿,乃為彼等所依處,是故猶如大地般。《大乘莊嚴經論》也說:諸災及惡趣,身見亦小乘,如是諸眾生,一切皆救護。佛為勝歸處,無比故無上,如前種種畏,無不令脫者。因此,不論是天災人禍、惡趣的痛苦、外道的身見或小乘的自利發心,對這一切的怖畏,三寶都有能力救護,令得解脫。所以我們不論何時何地遭遇何事,不論有何種如法的希求,應唯一祈禱上師三寶,以上師三寶作為依靠,這是內道弟子相續中必須建立的基本信念。

《普賢上師言教》說:無論出現病痛、苦痛、魔障等任何違緣障礙,除了祈禱三寶之外,不依靠其他解除病痛魔障的方法。假如需要採取醫療術、禳解術等,也應了知這些都是三寶的事業,然後接受治療等。應知一切顯現都是三寶的遊舞,對此生起誠信並觀清淨心。自己為了辦事等前往異地他鄉時,也應當先頂禮所去方向的如來或頂禮三寶後,再開始前往。

人類生存在這個世間,衣食住行等生活都離不開世間各種技術,應知這些都是三寶的事業。若對佛陀千百億化身的境界有所認識,就能以理決定這一點;因為佛陀從法身中任運流現殊勝化身、種種化身、工巧化身,一切世間種種明處的源頭就是佛寶,依靠佛陀的傳授,諸大菩薩為了利生,而以各種化身的方式傳授世間明處——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所以一切世間技藝都是三寶的事業相,一切顯現都是三寶的遊舞。對此應當誠信並且觀清淨心。

應如何觀想清淨呢?比如,接受醫療手術的過程中,應觀想:醫生、護士、種種醫療器械等,都是藥師佛大悲事業的化現;手術室中的一切顯現,都是三寶的遊舞;護士是白衣觀音的化現,藥物是三寶大悲的化現。此外,對於飛機、航船、地鐵、商場、餐館、賓館、電話、電視……等等,諸如此類都要觀想是三寶事業的遊舞。這樣觀想清淨,就能處處憶念三寶、感恩三寶、皈敬三寶,對增上信心和恭敬心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外出之時,應先頂禮皈敬所去之處的三寶。雖然三寶之相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只不過是隨著不同因緣而有不同顯現,但我們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佛法僧三寶,所以每到一處,都應頂禮皈敬此方的佛像、佛塔、教證二法與僧伽。這是佛弟子應有的行為,不同於其他世間不依止三寶的行為。比如,我們去泰國,就應頂禮泰國的佛像、佛塔、教法、證法和僧伽,因為這些都是一體三寶事業的遊舞。

因此,佛弟子無論置身何處,心中唯應皈敬三寶,而不是重視吃喝玩樂等庸俗之事。世人每到一個新城市,唯一關心吃喝玩樂,但我們不應如此,因為佛弟子心中最深的皈依處是三寶,心中有堅固的信仰,由這個甚深信心所顯現的行為,就是十分清淨賢善的行為相。所以,內具虔誠、清淨的皈依心,自然和一般世俗心態所展現的行為截然不同。

所以皈依三寶後,自己的行為方式、觀想方式必須要有全新的變化,應將信仰滲入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比如,藏族人在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是圍繞皈敬上師三寶這個核心而轉動,就如一位具有虔誠信仰的藏族阿媽,她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都不離開皈依上師三寶,整個生命唯一歸投於三寶,對三寶的信仰完全融入生命。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從整個菩提道次第的修行來說,三乘菩提的成就唯一須要依仗上師三寶。修習軌理中六種加行的第六種——向皈依境獻曼陀羅祈禱三事:祈禱在整個菩提道的修行中,生起無顛倒心,遣除顛倒心,消除一切內外障難。在每一個修行的環節上,都必須在正行之前唯一向三寶供養、猛利祈禱這三件事,而不是依止其他的方便,不是祈禱外道的天神等。這也說明,想要成辦一切修法的所求,唯有歸憑三寶,捨棄其他方便。

所以,在我們的一切生世中,不論是希求增上生的暫時圓滿,或是希求決定勝的究竟解脫,都應至心歸憑三寶,不應依止其他世間的方便。

辰五、由了知勝利而晝三夜三勤修皈依分四: 總說 《攝分》所出利益 教授所出利益 結說學處

巳一、總說

第五,由知勝利,晝三夜三勤修歸依分二:《攝分》所出勝利,教授所出勝利。

第五條共同學處——通過了知皈依的利益,而在白天三次、夜晚三次精勤修持皈依。

此處重點是要把握了知勝利勤修之間的關係。如果一件事情沒有很大的利益,我們未必肯投入精力、時間;然而一旦真正了知它有無限深遠的意義,能夠源源不斷地眾生利益安樂,我們就會有行持的動力。所以,由了知勝利能使內心自然趣入晝夜勤修皈依之中,不需勉強,也就是通過了知勝利而發起猛利的信心和欲樂,由欲樂推動而自然發起精進。因此,了知勝利是引生精勤極為重要的方便。

所謂勤修,就是晝三、夜三每天六次修習皈依。初步皈依之後,為了使皈依心不退失並且展轉增上,日日勤修皈依不可或缺。若能持續修習皈依,皈依心自然就會逐漸增上,這樣由外支三寶已圓滿成就,內支又不斷完善,因緣聚合,功德決定日益增上。所以,只要能堅持深入修習皈依,下文所說的無量皈依利益將逐一實現。這是深具大利益的事,否則,阿底峽尊者也不會要求我們每天堅持修習六次皈依。由此貫穿一生乃至無量生世的一切時間,最終剎那也不離皈依心,從而實證自性三寶的境界。

所以,此處的因果關係即:了知勝利為因,勤修皈依是果;又以勤修皈依為因,逐一現前皈依的利益,也就是逐漸現前獲廣大福、獲大歡喜等功德。皈依的利益並不是僅僅停留在文字或口頭上,也不是看著書本數他人財寶,而是可以通過勤修,在自相續中真正現前、一一領受的。這樣修習皈依,可以說真正實現了人生的大義,即便此生不再修學其他法,唯一如法行持皈依,確實就能獲得非常廣大的利益,沒有空耗人身。

《木槵子經》記載了一則公案:

有一位波金璃國王請問佛陀:佛法深廣無比,很難掌握要領而修習,唯願世尊哀愍,為我開示。佛說:若想滅除煩惱,應當以線貫穿一百零八顆木槵子,手不離念珠,心不散亂,誠心稱念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這樣漸次數木槵子,乃至念滿一百萬,就能很快斷除一百零八結業煩惱,獲證無上果位。

國王歡喜承諾:佛陀慈悲開示,我會依教奉行。佛陀又激勵國王:曾經有一位莎鬥比丘,很誠心地念誦三寶名號、隨念三寶功德,經過十年一直沒有間斷,於是證得二果。由於努力修持的緣故,他現在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國王聽到後,信心更加堅定,精進修持。

由此可見,長期不斷地修持皈依,具有極大的利益。莎鬥比丘以十年時間修持皈依,便證得了二果。波金璃國王聽聞了佛陀的開示後,認識了皈依的利益,由此而發起精進。同樣,對於以下皈依的勝利若能有所認識,一定可以讓心趣入勤修皈依之中。

 

日本藤素 2020-01-05 09:06:26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