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7 07:05:02棒球家族家長群

(奧運徵文)中華隊不是輸,只是沒有贏/淡橘陽光


睽違了十二年,中華隊終於再次進軍奧運殿堂,雖然結果不盡理想,特別是在射箭、跆拳道項目成績的風光耀眼,享譽國際的中華棒球隊這次可以就算不是大意失荊州,至少也可說是滑鐵盧戰役的翻版,難怪全台灣兩千三、四百萬人無論有沒有看棒球的習慣,都會對這次中華棒球隊的征戰失利有所微言。第五名的成績真的使我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的棒球水準真的已經不再是世界列強了嗎?

從報紙上所作出的中華棒球隊攻守統計表來看,我們專責先發的四位投手,除了拿到兩勝的潘威倫防禦率0.75,拿到一勝一場無勝敗關係的王建民防禦率1.98以外;吞下兩場敗仗的張誌家防禦率高達3.00,對古巴先發不過2又2/3局的杜章偉防禦率更是高達10.13。中繼投手的表現扣除最後一場中繼兩局的陳偉殷不算,各分擔三局責任的林恩宇和陽建福分別為3.00與6.00,投了5.2局的林英傑居然高達10.13,更別說連一個人都沒有解決的耿伯軒,雖然只有三分的責失分,但是因為投球局數是0,所以防禦率無法計算,用一個無限大的符號來表示…至於後援投手黃俊中與曹錦輝其實都分擔了四局多的份量,防禦率分別為4.50與1.93,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特別他們所失的兩分與一分都是面對超級強對古巴和日本。整體統計之後,中華隊的平均防禦率是3.73,據說排在八支隊伍裡面的第四名。

至於打擊表現,扣掉打數不到兩位數的鄭昌明與高志綱,以及剛好滿十個打數的林威助不算,陳金鋒以27打數、0.407的打擊率居全隊之冠,同樣27打數的黃忠義只有0.148的打擊率。而24打數的陳致遠與陳鏞基分別為0.333與0.208,接下來22打數的張泰山與葉君璋都是0.182,彭政閔的21打數則為0.286的打擊率。剩下不到二十打數的鄭兆行(19)、謝佳賢(18)、蔡豐安(11)則是0.105、0.278、0.273的打擊率。所以整體統計之後,中華隊的平均打擊率是0.243,聽說排在八支隊伍裡面的第五名。

將攻守數字明列出來以後我們發現一個狀況,不論是投打哪一方面,都有非常嚴重的斷層或是水準不一的情形出現,不論是陷入低潮或是調整狀況不佳,這在短期國際賽事中是非常致命的傷害。很多球迷(包括我)氣的不是陽建福上來收尾卻搞砸鍋被義大利隊逆轉,而是明明就有很多次得分的機會,可以拉開比數,一如名球評曾公文誠所說「斷了他們想要贏球的念頭」,可是要不然就是打擊熄火,要不然就是投手自亂陣腳,結果讓對方有機可趁,而且還真的被得逞了…也難怪大家會對於無緣晉級四強這麼的激動,這麼的無法平復心情。

姑且不論調度的問題,事實上也真的沒有什麼好異議的,因為責任分工就是這樣子的安排,所以什麼時候該誰上場都是早就決定好了的,就像徐總所說的一樣,很多狀況不是可以明說的,只有當時在場的人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我們只能說,是選手們沒辦法達到要求、完成所托付的任務,才會造成輸贏結果不如預期。

而造成這種狀況的發生,完全怪罪於選手也未免太過苛責,只能說,從一開始我們的選訓制度就出了問題。選擇的時間拉得太長、決定的太早,以致於最後必須更動時挑不到最好的;偏偏訓練的時間又拖得太晚、磨合的太少,以致於那種默契的融洽度無法提升到最高點。就是因為這種先天不良而導致後天失調,所以教練團在調度用兵上,真的只能湊合著用,而沒辦法揀最好的上。看看預賽每一場的先發與輪替,不都是這樣子的嗎?原先寄望的奇兵、福將,通通都成了人家的手下敗將,有的甚至還在變成肉砧後,猶自嘴硬不檢討;要知道嘴上不認輸是沒有用的,打不贏再怎麼強辯都只是喪家之犬的狂吠,除非能像澳洲隊在二連敗之後還能夠倒吃甘蔗,那才算是真有本事。在這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局面中,再加上比賽場地與時間很明顯就是有A、B集團的分別,雖然這在賽前都已經有預料到也做了預防,但是沒有辦法可以避免的問題還是發生了,而且還是發生在大家最放心的張誌家身上,偏偏面對到的竟是最弱也最必須要取勝的義大利隊伍上,結果當然是跌破大家的眼鏡,也擊碎了大家的心。

但是回過頭想想我們的贏球場次,再看看我們對日本的那一仗吧,確實還是打出了應有的實力,打出亞洲區代表隊伍的身價,也打出了大家的信心。雖然嚴格來說,打得好的,投得好的,還是那幾位,其他選手都還是沒有辦法補上缺口或是臨門一腳,不過每一個人都還是盡本分的完成任務,我們不能指責任何一名選手沒有拼戰精神、沒有愛國榮譽心。打不到、接不牢,就是要回去重新學習、重新訓練,我們不是沒有有潛力、有資質的選手,也不是沒有明星球員的接班人,但是在要求球員的水準必須與世界列強接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求,國內的棒球生態、棒球環境,甚至是與棒球有關的軟硬體設備都必須要有所改進。看看一顆巨蛋,從上一個雞年生到下一個雞年,何時孵化都還是未定之數,聽說2007亞錦賽要在台灣進行,真不知道到時候難道要靠著天候因素或是場地安打再次奪下代表權嗎?然後就是國內選手的身手培訓與技術提升,看看二軍前身的代訓制度,根本就是一場笑話,它讓2002年釜山亞運打出身價的林岳平變成了陣前換將的第一選擇,而且他還是目前最像有二軍制度的統一球團所選進去栽培的選手喔;連他都退步成這樣子了,真不敢想像其他球團,還有幾支採取精兵政策深怕賠錢的球團所擁有的選手會變成什麼樣子…在我們老是指責道奇球團不給陳金鋒機會在大聯盟表現的同時,也為我們這些新血提供一些表現的機會吧,否則就別指責從阿東變成東哥的黃忠義倚老賣老。

最後想回應主題的,就是在這麼多不利的因素結合之下,中華隊能夠在重重限制之下力拼世界列強,即便最後不能夠挺進四強之列,但是在我們大力疾呼應該檢討應該負責的同時,還是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中華隊不是沒有實力,不是打不贏人家,所以我們不是輸,只是沒有贏。雖然我們不能像廣告上面說的「每十二年中華隊都會有好事發生」,但是如果這次的經驗能夠帶給我們教訓與成長,就像1988年一樣,那麼2008年中華隊還是大有可為的!


發 表 人:淡橘陽光(fox85420)
發表時間:2004/09/03 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