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3 18:23:10Aher

台南城大南門原貌

台南城大南門原貌

1900年,台南城大南門,此時城牆仍在。大南門又稱南大門,又名寧南門。城外有甕城,甕城外為墳場。台南城的前身為台灣府城,面積在福建省僅次於泉州城和福州城,是後來台北府城約三倍大,頗具規模。晚清時期,台灣發展重點在台北,台南府城漸顯破舊,並延續至日本統治初期,即如此張照片顯示的破敗景象,處處露出內部的夯土。1907年起,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大舉進行都市改造,拆掉城牆和城門,最後僅保留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和兌悅門等四座城門。1935年,為慶祝台灣博覽會舉行,開始整修大南門。除了周邊綠化,就是石碑的蒐集。光復後,1960年台南市政府將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之亂的九座贔屭碑,自大南門遷移至赤崁樓。(人文地理考證:何之浩)(取自徐宗懋圖文館製作《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1860-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