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20:15:01Aher

張公聖君 聖誕 北投十八份 20170908 Aher


法主公[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法主公,意為法術高強的神明,一般是對閭山派所奉神明的敬稱,常特指法主真君張慈觀法主)。

簡介[編輯]

臺灣地區盛行的閭山派,將許遜徐甲吳猛董奉四真人共稱,即為四法主信仰[1]

作為鄉土神,各地信奉的法主公組合均不同,大多有「法主真君張法主」與「輔天真君蕭法主」。

中國福建泉州德化的「法主公組合」是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一說姓洪)等結義三兄弟,是為「法主三公」。在永春安溪一帶亦是「張、蕭、章」;亦有人奉祀「張、蕭、黃」,加入了黃法師(顯應祖師)。福建龍巖市漳平則是「張、蕭、吳」,張、蕭二法主之外,加入吳真人(保生大帝),或是奉祀「張、蕭、吳、黃」。在福建省會福州是「張、蕭、連」,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三位真人。廣東省潮州客家人則是「張、蕭、劉、連」四聖,即張慈觀蕭朗瑞連光陽劉志達四聖,四聖也就是五營神將中的東南西北四營的主帥。

參考資料[編輯]


法主公聖紀

  法主公,或稱張公法主、都天聖君、張聖公、張聖真君、張法主公聖君等,為福建省永春安溪一帶居民所篤信的神明,因他的法術強大,一般道士都祭拜。 據說,法主公,姓張,兄弟三人,武藝精通。聽說永春九龍潭石牛洞有一條千年大蛇,能化人形,為害地方,每年需獻活人祭拜,不然,就會發生水患、風災、虫害,民不聊生。進入洞中,圍攻怪蛇。當姓張的扼住蛇頭,怪蛇向他噴出一道黑煙,使他顏面變黑。姓蕭的水中拿大斧、亂砍蛇身,在怪蛇掙扎中,誤傷了姓洪的額頭。因此姓蕭的急得滿臉通紅。結果怪蛇被除,三人也化成煙升天而去。因此法主公有三尊神像,一尊黑面,一尊紅面、一尊額部有一條刀痕。法主公是福建渡海帶來的守護神,又稱「張聖君」、「都天聖君」、「張公法王」、「張法主公聖君」。法主公包含了三位神明,民間因為他們法力無邊而信奉他們。
 在台灣,法主公的誕辰祭日照例要舉行盛大的迎神會,稱之為「大龜會」。廟裡會先準備麵製的紅龜,以及糯米製的紅龜粿,讓善信們向神祈求,謂之「乞龜」。乞求時要先在管事處登記,等到第二年必須還願,且須加倍奉還,如果滿三年未還者,管事就將他的姓名寫在紅紙上,貼在廟牆上,俗稱「龜上壁」。還願時,有些人會演戲酬神,鑼鼓喧天,送迎大龜,謂之「還t」。「乞龜」和「還龜」是祭法主公的重點活動。  











DSC_0756.JPG



清水祖師[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峽祖師廟廟口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1047年-1101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被尊稱為清水祖師,俗稱「祖師公」。圓寂後,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道教信徒稱之為「黑帝化身清水真人」),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是安溪諸聖之首。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在閩南,清水祖師是重要的鄉土神靈,是應惠靈天之一。

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在臺灣,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三大祖師廟,號稱「大臺北三大祖師廟」,有時加上瑞芳祖師廟,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1],清水祖師在南臺灣也不乏其廟,如嘉義縣蘭潭清水寺(臺灣奇案曾在此拍攝)、臺南市南化區西埔里溪尾清水寺臺南四鯤鯓龍山寺善化北仔店清水宮高雄市前金萬興宮新興區大港埔祖師廟內惟赤龍宮左營洲仔清水宮仁武福清宮屏東縣崁頂鄉力社村北院廟屏東縣萬丹鄉田厝村清水寺臺南市後壁區長短樹永安堂臺南市後壁區安溪寮福安寺澎湖鐵線清水宮亦以清水祖師為主神。另外,汐止濟德宮松山慈祐宮桃園市八德三元宮高雄代天宮鳳山區五甲龍成宮旗津天后宮等各地著名廟宇,皆以清水祖師為配祀神。據《臺灣省通志》記載,臺灣可考的最早清水祖師廟建於南明永曆年間(1647-1661年),共有2座,一座是高雄市楠梓區的清福寺,另一座是彰化縣二林鎮的祖師廟(萬合新興宮)。

家世[編輯]

清水祖師生於書香世家,是福建名家陳瑊的後裔,清水祖師之太祖、曾祖、大伯、二伯、四叔、弟陳夢得均考中進士。祖師之父陳機更是滿腹經綸,以作聞名一時。

生平[編輯]

清水祖師生於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年)[2],福建省永春縣小岵鄉(古作小姑鄉)人[2]

清水祖師幼年時,即在大雲院出家,遍訪名山後,居於永春縣,以「道行精嚴」聞名閩南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清水祖師被素仰其道行的劉公銳請到福建省安溪縣求雨,非常成功。故當地百姓極力挽留之。於是清水祖師定居安溪,而劉公銳慨然捐出大筆土地,在「張巖」建庵。祖師見「張巖」之「清泉不竭」,便改張巖之名為清水巖。劉公銳不僅布施,也跟祖師有深厚的交情。《清水祖師本傳》:「乘劉公銳至巖,祖師囑以後事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清水祖師本傳》:「立(劉公銳)為檀越主,祀於岩左東軒。凡春日抬大師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銳像配迎駕前,蓋所以報其功也。」

而清水巖之庵本為草庵,多賴清水祖師和徒弟楊道、周明等幾度拓展,終於開拓寺宇。故日後奉祀清水祖師之寺剎,多名為「清水巖」,如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等。

清水祖師熱心於公益事業,多次募捐款項,號召造橋鋪路,一生興建過幾十座橋樑。並且醫道高明,常常施藥救助人民。不僅閩南泉州,連人士皆相當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極盛。明朝何喬遠閩書》:普足(清水祖師)術行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劍、汀、漳間,檀施為盛,居岩十九年。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清水祖師圓寂於清水巖。安溪縣民感激清水祖師,故加以奉祀。從此,清水祖師成為安溪縣民信仰最誠的地方神祇。

異說[編輯]

有人認為清水祖師出生於書香門第,不應自幼剃髮為僧。於是出現了幾種說法:

一、隱居說:清水祖師有濃厚的愛國思想,被其父影響,在亂世之中,以隱居明志,並非真正遁入空門。但清水祖師幼年懵懂時即出家,考其出家原因,似乎無法聯繫「隱居明志」、「愛國思想」。

二、抗金說:有人認為清水祖師出家的目的,是掩飾其對抗金活動的支持,甚至,其本人也是抗金志士。但據研究,祖師圓寂於1101年,而金朝則是1115年才初創,到1125年遼朝亡後,金始攻宋,而宋朝的抗金活動才開始。抗金之說,根本於年代不合。

三、抗元說:與上述說法雷同,只是把抵抗的金朝改為元朝,甚至說是文天祥幕府軍官,因起義事敗,居於安溪縣清水巖,此說更是無稽。祖師在北宋時已然涅槃歸西,根本沒有元朝可抗。為了掩飾此說,又有好事者將祖師籍貫、生年隨意塗改,更為南宋末年汴梁開封府人,毫無理據。

在宋代福建,佛教非常興盛,寺院之多,出家人數之眾,都是中國的首位,時人有「閩中塔廟之盛甲於天下」和「山路逢人半是僧」的說法。而且當時的福建,出家為僧不但受人景仰,更是一種時尚,許多書香門第的子弟都出家為僧,清水祖師只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並非異數。沒有必要將之特異化,並加上「抗金」、「抗元」傳說。

另外,《桃源南山陳氏族譜》記載:「(清水祖師)兒時持齋誦經,日常與山下里人牧牛子戲,日暮吟經,牛自知歸。」可見得祖師幼時對閩地盛行的佛教也有相當興趣。他是因為一心向佛而出家,並非如坊間誤傳,以出家掩飾其反抗女真人蒙古人的身分。

功績[編輯]

清水祖師的功績主要如下:

造橋:造橋鋪路,便民甚多。清水祖師於永春「勸造橋樑數十」。到了安溪,又募捐勸造通泉橋、谷口橋、汰口橋等。清水祖師一生募捐,修造幾十座橋樑,對民眾生活、行動幫助極大,自然得到民眾的感佩。

施藥: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施藥活人,是極大的善舉。清水祖師以其高超之醫術,在瘴癘之氣盛行的閩南一帶,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眾,而患者無不感激、愛戴。

求雨:一般人認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現象,如下雨與否,唯有神聖,方能成之。但清水祖師在世時,就已經屢次祈禱成功,讓蒼天降下甘霖,被認為有功於解決多次的旱災。也因為求雨屢次的成功,被視為神蹟,清水祖師也被賦予相當的神秘色彩。

封號[編輯]

由於清水祖師圓寂後,被奉為神,不忘蒼生。多次求雨驅蟲,每禱則應,靈驗非常。地方人士上報朝廷,屢屢賜封。封號如下:

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封清水祖師為「昭應大師」。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加封為「昭應慈濟大師」。

宋寧宗嘉泰元年(1201年),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大師」。

宋寧宗嘉定三年(1210年),再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

從神[編輯]

楊道尊者、周明尊者、劉公銳檀越、陳浩然邑宰、薛顓員外、四大護法等。

祭典[編輯]

每逢舊曆正月初六祖師生日五月初六祖師得道日,各地祖師廟常以神豬三牲祭拜清水祖師,以示崇敬,敬考清水祖師一生,為漢傳佛教禪宗得道高僧,且其在世時未見有食肉之舉,故有人認為以祭祀素果糕餅為宜,不適合以肉類葷菜奉敬。

三峽祖師廟總務組長劉金達說:「祖師公喫素,不喫豬肉。」三峽祖師廟廟方表示:神豬祭典原本不是祭祀清水祖師,原是因為三峽地區的福建安溪移民開墾之際,常遭野生動物及當地原住民出草攻擊,因此產生除夕殺神豬拜山靈(或山神)以求平安的習俗,後來因大年初六是祖師誕辰,便將二者合併祭祀,此習俗實際上與祖師無關。[3][4]也有不少人相信,山神亦屬於清水祖師廟的護法神。另外民間相信祖師本身茹素,但祖師部下的五營神將與天兵天將則不一定為素食者。[5][6][7]

清水祖師的祭典也有以迎神賽會的方式來舉行,例如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的清水巖祖師廟,每年則於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暗訪,農曆五月初六舉行繞境,鑼鼓喧天萬人空巷,世稱「淡水大拜拜」。

傳說[編輯]

岩洞出米[編輯]

在「張巖」修建殿宇時,苦無水源,眾人口渴之極,清水祖師持錫杖往地上一拄,立刻「清泉不竭」,故稱「清水巖」;而後祖師又以錫杖打破岩壁,竟然從岩石中流出許多白米,供應工人、僧眾、檀越食用,眾人嘖嘖稱奇。《閩書》上說:清水祖師建造清水巖,白米自動出現;顯應祖師建造泰山巖,磚瓦自動出現;惠應祖師建造泰湖巖,木材自動出現。被視為三大神蹟。

真真人[編輯]

傳說南宋時,泉州知府真德秀,乃程朱理學名儒,以清廉自居,向來不喜勞民傷財。泉州大旱時,在官民幕僚不斷建議之下,方不得已率眾舉行祭典,向清水祖師求雨,並在清水祖師神像下方堆滿紙錢,意思暗示若求雨不成,即要燒毀神像。

祭祀完畢,立刻下起大雨,而且還飄落一片梧桐葉,上面寫著四句詩:「雨是江西雨,移來泉州府,老佛若無靈,渾身成火灰。」意思是「清水祖師施展法力,將本來江西應該下的雨,挪到泉州來抒解旱災。如果清水祖師我不能靈驗,可能就要被你知府真德秀燒成灰燼。」

真德秀為感謝神威,於是在祖師廟「真人」之匾額之上,添上一個「真」字,成為「真真人」,其意為誇獎清水祖師是「真人」之中的「真人」。從此,真德秀篤信清水祖師。

據說,泉州安溪祖師廟第十首籤詩:「火發連天炎,嶺危去路難。若無天降雨,禍福在人間。」就是在講真真人這個故事,故此籤雖凶猶吉,最後會是好結局。

烏面祖師[編輯]

關於此傳說有二:

  • 傳說中,安溪清水巖是塊福地,適合修道。而祖師初居清水巖,遇到原先佔據此地的四個山鬼,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將來挑戰,明言此地為其所據,要求祖師離開。清水祖師於是與他們鬥法,四大將失敗逃離,卻在夜半回到清水巖來,把出口悉數封死,縱火燒山,連燒了七天七夜,就正當四大將歡欣鼓舞,自度清水祖師已死,要重新佔據清水巖時,卻發現清水祖師無恙端坐,只是臉被燻黑了。從此四大將心悅誠服,成為清水祖師的護法神,是為四大護法。而清水祖師的塑像,其面部也必為黑色。此說為通行說法。
  • 另說,祖師未曾出家之前,嫂嫂臨盆生產,無法炊事,請祖師上山砍柴。但不久後,嫂因看見沒有柴薪,而火依舊燃燒,不由得大吃一驚,方知祖師以己身為柴薪,嫂欲將祖師拉起,不料祖師身陷火中,祖師出後,安然無恙,唯煙燻黑祖師面孔。

落鼻祖師[編輯]

傳說有一座清水祖師神像非常靈驗,每次只要有天災、人禍,祖師神像的鼻子或下巴就會掉落,以向信徒示警,信眾皆稱之「落鼻祖師」或「落鼻祖」,又稱為「蓬萊老祖」,終年接受上百個宮廟、聚落(迎請地域轄大臺北基隆市宜蘭縣桃園市等)以及私人民宅所迎請,由於其鼻子不定時於廟中或各迎請單位中掉落,衍生了許多傳奇性的落鼻故事,譬如鼻子會化作蟬黏在樹上,並且發出蟬的叫聲等情節,落鼻祖師的故事也出現在許多童話故事的文本,使得落鼻祖師的傳說故事不僅僅充滿神秘性,而且擁有許多趣味性。

清法戰爭時,法軍進犯臺灣淡水,俗稱「西仔反」,善信迎去了此尊神像,焚香禱告,居然擊退法軍,這尊神像引發了艋舺淡水兩派信徒之間的紛爭。艋舺方面說,這尊神像是艋舺祖師廟的神像,是淡水善信借去祈福,以抵抗法軍的。淡水方面,則說此神像本是淡水信徒所有,是因為淡水無祖師廟,而寄放於艋舺祖師廟奉祀的。在兩派紛爭的結果之下,於是由艋舺與淡水輪流奉祀。

另一方面,落鼻祖師由於全身均是沈香木所雕成,沈香木在中藥學來說,具有許多實質的療效,因此又被稱為「藥祖祖師」,有著許多治病的神蹟流傳。最後,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北部有許多宮廟神壇模仿其落鼻造型,而雕塑許多清水祖師分靈神像,諸如:臺北市北投區稻香里集應廟、臺北市北投山腳廣福宮、新北市瑞芳龍巖宮、新北市瑞芳區忠仁廟、新北市汐止區忠順廟、新北市汐止濟德宮、新北市新莊區如意堂等(可參見辜神徹,2009)。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移至^ 中央廣播電臺 臺灣故事館
  2. 移至:2.0 2.1 泉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泉州市志.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5: 第一章 人物傳. ISBN 7-5004-2700-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5).
  3. 移至^ 三峽祖師廟:神豬文化源自祭拜山靈
  4. 移至^ 「好大」1061公斤神豬亮相好胃口嚼檳榔年初六就要獻祭
  5. 移至^ 《臺灣各地「祖師廟」神豬祭祀現況訪查報告》
  6. 移至^ 《臺北縣三峽長福岩沿革志》
  7. 移至^ 《三峽長福岩藝文探微》

書目[編輯]

  • 林國平(1999):〈清水祖師信仰探索〉,《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頁217-251。
  • 辜神徹(2009):《臺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



 媽祖的生平簡介

 



DSC07679.JPG




 

媽祖就是「天上聖母」,我們一般通稱「媽祖」或「媽祖婆」。

媽祖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她的本名叫「林默娘」,從小就相當相當聰明,讀經書過目不忘。

媽祖十三歲的時後遇見一位道士傳授祂法術,十六歲時又得到一對神仙銅符,從此之後就有了神通,可以斬妖除魔。

媽祖二十八歲的時後,祂的父親出海補魚遇到船難,媽祖為了救她父親而喪身,死後升天得道,時常在漆黑的海上拯救遭遇海難的漁民,漸漸成為大陸沿海及台灣一帶人民普遍信仰神,更成為航海人的守護神。

我們的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從大陸移民到台灣,其中要坐船經過俗稱黑水溝的台灣海峽,時常發生船難而喪生。於是就有人在移民搭船時,帶著媽祖神像當作守護神,平安抵達台灣後,落地生根在台灣開墾,也替媽祖蓋廟,經過三百多年來,媽祖已經成為我們台灣人民普遍信仰的神明。

而台灣各地都有很大間的媽祖廟,像台中市南屯的萬和宮;彰化鹿港的天后宮;雲林北港的朝天宮;嘉義朴子的配天宮,這些媽祖廟都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且規模也相當的大。

iDevice 圖示 大媽二媽三媽

一般的觀念中,媽祖只有一位,名字叫做林默娘,但是為什麼我們又常聽到媽祖又分為「大媽、二媽、三媽….」甚至有六媽。

其實這些不同稱謂的媽祖其實都是同一位神明,就是媽祖本人。但是這數字又代表什麼意思呢?

當媽祖廟蓋成讓大家拜拜時,通常媽祖的神像只有一尊,通常是這間媽祖廟最早的神像,所以稱為大媽。

隨著廟宇越來越大,信眾也越來越多,媽祖的「工作」也越來越多。比方說要出巡云街時,如果把大媽的神像請出去出巡,那廟裡不就沒媽祖了嗎?所以廟裡通常會再刻第二尊媽祖神像,讓大媽隨時在廟裡坐鎮,二媽就可以出巡或者作其它「工作」。

隨著媽祖的「工作」越來越多,所以要「分工」,神像也越刻越多。第一尊刻的就叫大媽,第二尊刻的就叫二媽,第三尊刻的就叫三媽,以此類推….

俗諺:大媽尊貴鎮殿、二媽出巡食便、三媽救苦出戰,就是這樣的道理。

 





DSC_0757.JPG






DSC_0758.JPG






DSC_0766.JPG






DSC_0767.JPG






DSC_0768.JPG






DSC_0769.JPG






DSC_0770.JPG






DSC_0771.JPG






DSC_0773.JPG






DSC_0774.JPG






DSC_0775.JPG






DSC_0776.JPG






DSC_0777.JPG






DSC_0778.JPG






DSC_0779.JPG






DSC_0780.JPG






DSC_0781.JPG






DSC_0782.JPG






DSC_0783.JPG






DSC_0784.JPG






DSC_0785.JPG






DSC_0786.JPG






DSC_0787.JPG






DSC_0788.JPG






DSC_0789.JPG






DSC_0790.JPG






DSC_0791.JPG






DSC_0792.JPG






DSC_0793.JPG






DSC_0794.JPG






DSC_0795.JPG






DSC_0796.JPG






DSC_0797.JPG






DSC_0798.JPG






DSC_0799.JPG






DSC_0800.JPG






DSC_0801.JPG






DSC_0802.JPG






DSC_0803.JPG






DSC_0804.JPG






DSC_0805.JPG






DSC_0806.JPG






DSC_0807.JPG






DSC_0808.JPG






DSC_0809.JPG






DSC_0810.JPG






DSC_0811.JPG






DSC_0812.JPG






DSC_0813.JPG






DSC_0814.JPG






DSC_0815.JPG






DSC_0816.JPG






DSC_0817.JPG






DSC_0818.JPG






DSC_0819.JPG






DSC_0820.JPG






DSC_0821.JPG






DSC_0822.JPG






DSC_0823.JPG






DSC_0824.JPG






DSC_0825.JPG






DSC_0826.JPG






DSC_0827.JPG






DSC_0828.JPG






DSC_0829.JPG






DSC_0830.JPG






DSC_0831.JPG






DSC_0832.JPG






DSC_0833.JPG






DSC_0834.JPG






DSC_0835.JPG






DSC_0836.JPG






DSC_0837.JPG






DSC_0838.JPG






DSC_0839.JPG






DSC_0840.JPG






DSC_0841.JPG






DSC_0842.JPG






DSC_0843.JPG






DSC_0844.JPG






DSC_0845.JPG






DSC_0846.JPG






DSC_0847.JPG






DSC_0848.JPG






DSC_0849.JPG






DSC_0850.JPG






DSC_0851.JPG






DSC_0852.JPG






DSC_0853.JPG






DSC_0854.JPG






DSC_0855.JPG






DSC_0856.JPG






DSC_0857.JPG






DSC_0858.JPG






DSC_0859.JPG






DSC_0860.JPG






DSC_0861.JPG






DSC_0862.JPG






DSC_0864.JPG






DSC_0865.JPG






DSC_0866.JPG






DSC_0867.JPG






DSC_0868.JPG






DSC_0869.JPG






DSC_0870.JPG






DSC_0871.JPG






DSC_0872.JPG






DSC_0873.JPG






DSC_0874.JPG






DSC_0875.JPG






DSC_0876.JPG






DSC_0877.JPG






DSC_0878.JPG






DSC_0879.JPG






DSC_0880.JPG






DSC_0881.JPG






DSC_0882.JPG






DSC_0883.JPG






DSC_0884.JPG






DSC_0885.JPG






DSC_0886.JPG






DSC_0887.JPG






DSC_0888.JPG






DSC_0889.JPG






DSC_0890.JPG






DSC_0891.JPG






DSC_0892.JPG






DSC_0893.JPG






DSC_0894.JPG






DSC_0896.JPG






DSC_0897.JPG






DSC_0898.JPG






DSC_0899.JPG






DSC_0900.JPG






DSC_0901.JPG






DSC_0902.JPG






DSC_0903.JPG






DSC_0904.JPG






DSC_0905.JPG






DSC_0906.JPG






DSC_0907.JPG






DSC_0908.JPG






DSC_0909.JPG






DSC_0910.JPG






DSC_0911.JPG






DSC_0912.JPG






DSC_0913.JPG






DSC_0914.JPG






DSC_0915.JPG






DSC_0916.JPG






DSC_0917.JPG






DSC_0918.JPG






DSC_0919.JPG






DSC_0920.JPG






DSC_0921.JPG






DSC_0922.JPG






DSC_0923.JPG






DSC_0924.JPG






DSC_0925.JPG






DSC_0926.JPG






DSC_0927.JPG






DSC_0928.JPG






DSC_0929.JPG






DSC_0930.JPG






DSC_0931.JPG






DSC_0932.JPG






DSC_0933.JPG






DSC_0934.JPG






DSC_0935.JPG






DSC_0936.JPG






DSC_0937.JPG






DSC_0938.JPG






DSC_0939.JPG






DSC_0940.JPG






DSC_0941.JPG






DSC_0942.JPG






DSC_0943.JPG






DSC_0944.JPG






DSC_0945.JPG






DSC_0946.JPG






DSC_0947.JPG






DSC_0949.JPG






DSC_0950.JPG






DSC_0951.JPG






DSC_0952.JPG






DSC_0953.JPG






DSC_0954.JPG






DSC_0955.JPG






DSC_0956.JPG






DSC_0957.JPG






DSC_0958.JPG






DSC_0959.JPG






DSC_0960.JPG






DSC_0961.JPG






DSC_0962.JPG






DSC_0963.JPG






DSC_0964.JPG






DSC_0965.JPG






DSC_0966.JPG






DSC_0967.JPG






DSC_0968.JPG






DSC_0969.JPG






DSC_0970.JPG






DSC_0971.JPG






DSC_0972.JPG






DSC_0973.JPG






DSC_0974.JPG






DSC_0975.JPG


1070508 農 三月二十三日 迎媽祖




DSC_0357.JPG






DSC_0358.JPG






DSC_0360.JPG






DSC_0361.JPG






DSC_0360.JPG






DSC_0357.JPG






DSC_0353.JPG






DSC_0354.JPG






DSC_0355.JPG






DSC_0362.JPG






DSC_0363.JPG






DSC_0364.JPG






DSC_0365.JPG






DSC_0366.JPG






DSC_0367.JPG






DSC_0368.JPG






DSC_0369.JPG






DSC_0370.JPG






DSC_0371.JPG






DSC_0372.JPG






DSC_0373.JPG






DSC_0374.JPG






DSC_0375.JPG






DSC_0376.JPG






DSC_0377.JPG






DSC_0378.JPG






DSC_0379.JPG






DSC_0380.JPG






DSC_0381.JPG






DSC_0382.JPG






DSC_0383.JPG






DSC_0384.JPG






DSC_0385.JPG






DSC_0386.JPG






DSC_0387.JPG






DSC_0388.JPG






DSC_0389.JPG






DSC_0390.JPG






DSC_0391.JPG






DSC_0392.JPG






DSC_0393.JPG






DSC_0394.JPG






DSC_0395.JPG






DSC_0396.JPG






DSC_0397.JPG






DSC_0398.JPG






DSC_0399.JPG






DSC_0400.JPG






DSC_0401.JPG






DSC_0402.JPG






DSC_0403.JPG






DSC_0404.JPG






DSC_0405.JPG






DSC_0406.JPG






DSC_0407.JPG






DSC_0408.JPG






DSC_0409.JPG






DSC_0439.JPG






DSC_0442.JPG






DSC_0443.JPG






DSC_0457.JPG






DSC_0460.JPG






DSC_0461.JPG






DSC_0462.JPG






DSC_04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