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4 12:12:19小柏

蘇澳冷泉

  其實我是一個很怕冷的人。之前幾次路過蘇澳,明知道這邊有著名的冷泉,總也沒下去試試。就像游泳一樣…我都得在池邊撐了好久,才敢一點一點讓池水慢慢淹過胸口。這次會在蘇澳待久一些,又是個酷暑的豔陽天,所以決定了,不趁此時,更待何時,在大批遊客蜂湧而入之前,搶先進去參觀一下由蘇澳鎮鎮公所籌建的冷泉池。

  整座池區都是已傳統的紅磚建造,融合了古典的建築語彙與新的空間規劃,相當有特色。這讓我聯想起了參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時解說員有和我們提及:中心內設立了一個燒磚的窯,原本是打算正式運作,一方面提供參觀,另一方面也可出產紅磚營利。不過,後來環保局有意見,怕有空氣污染的疑慮,所以就擱置了,改成販賣紀念品。
  在進場之前,先在外邊的民居和公園繞了一番。這邊有條小溪,裏頭也是不時地冒出氣泡。可見,冷泉分布的範圍應該是蠻廣的,不然至少也是到處都有在冒氣。只是這條小溪顯然是遭受了嚴重的污染,灰灰髒髒的。原本在溪邊有一些搗衣的石頭,看來也都荒廢良久了。

  臺灣流經都市城鎮的溪流都不被尊重。金山老家旁的溪流也是這樣。聽我媽媽說,小時候他們都在溪裏撈魚抓蝦的,到了我有記憶的時候,那條溪就是臭臭髒髒的了,兩岸的住戶都隨手就把垃圾往溪裏丟。(以前的垃圾能自然腐化,這樣丟影響還小,現在的可都是塑膠製品哩)。前幾年更不得了,整個被水泥給封起來,還有一段變成了市場。
  入內先挑了個人池泡泡。這裏的池子也是用紅磚砌起來的,很可愛。仔細看磚面,還可以見到附著著一顆顆晶瀅剔透的小氣泡,慢慢地變大,再突地昇起至水面。
鼓足了勇氣泡進水裏,哇!還真是冷哩…據稱,這邊的水溫是常年維持在攝氏22度,因此夏天熱天裏來泡,是冷了一些。不過,後來皮膚上也慢慢地浮現出許多的泡泡,整個人就慢慢暖和起來了。
  常常有人會問起,冷泉是什麼?只要溫度不高,不是溫泉,就可以稱為冷泉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就目前「溫泉法」的規定,冷泉主要是泉水裏頭的游離二氧化碳含量要超過 500ppm,才能稱之。不過,目前一些硫磺泉湧出時也是冷的,大家還是習慣也稱之為冷泉。

  蘇澳冷泉係指分佈在蘇澳鎮內蘇澳溪下游河床上及山腳下之碳酸泉,水溫攝氏22度,終年不變,其中較為人所知,且已長久被開發者多數集中在鎮北、火車站以北130至380公尺之地帶。在民國七十五年以前原有男女公共浴池四處(當時一處已經廢棄),另有民營冷泉浴室一座,緊靠在男公共浴池之東側(現已拆除),此外尚有銀世界冷泉旅社抽取地下沖積層內碳酸水供旅客沐浴之用。另在鎮上阿里史橋北約40公尺處亦有男女公共浴池一座。附近大街上原有一旅社也以供應冷泉浴為號召。民國七十五年以前似已關閉。而冷泉橋附近以及阿里史橋南北河邊遍佈浣衣水槽及棚架十餘處,均係當地居民利用冷泉浣衣之處所,其歷史則達六十年以上。除沐浴與浣衣外,冷泉橋北北西約110公尺之山腳下於日據時代曾設有天然汽水製造廠一座。

  蘇澳冷泉雖非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碳酸泉,不過以其分布範圍之廣闊以及活動之強烈程度,在世界上實屬少見。
這裏的個人池一次只能使用四十分鐘,
看看時間差不多,我便起身穿衣服…
在泡完湯後,我感覺身上跋涉一天的疲勞真得減輕了不少。
我只能說,
蘇澳冷泉,
真的是一個好湯!!

上一篇:被遺忘的員山溫泉

下一篇:布蕭丸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