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29 23:43:41鮪魚

被隨機所矇騙

想當年筆者讀到 “股市作手回憶錄” 時興奮得自告奮勇打電話給某財經書籍出版商要翻譯這本對交易員而言劃時代的著作 (現已出版,只是並非本人翻譯)。後來在鑽研財務工程的歲月中,遇到了一本實務界交易員寫的 “Dynamic Hedging” (且翻為 “動態避險” 好了),深深為作者才華洋溢、隨心所欲出入於艱深數學模型的能力所折服。這兩本書,從此佔據作者心目中財經書籍排行榜之榜首。不久前,讀到了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也頗為喜愛,原想在此介紹給眾讀者,卻偶然發現動態避險的作者寫的這一本 “Fooled by Randomness” (書商會翻成甚麼呢? 可能是 “被隨機所矇騙” 吧),欣喜之餘急忙托朋友從美國寄一本過來。

這本書與動態避險最大的差異在於動態避險是一本純財務工程、介紹選擇權(特別是新奇選擇權)的定價模型與避險的書籍,數學式子與3D模型圖讓人望而生怯,而本書卻是看不到任何數學式子。自認喜愛文學詩詞的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leb 是一位華爾街資深交易員、現職為避險基金經理人。他用其尖銳的數學家思維重新檢視其交易員生涯中所面對的機率、機運問題,並用其自認為是 “美學” 或 “美感” 的切入角度闡述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如果讀者們按一下連結到 Amazon 上去看本書的 “讀者評論”,會發現其中一位讀者很不客氣地評論: “好吧,我們承認作者的確是極具天份,但這件事不必大費周章寫一本書吧”。但無論如何,本書作者雖然有些狂妄 (大部分天才不也都這樣憋不住嗎),但無損他在本人心目中偶像的地位 ^_^,所以還是認真地爲這本書導讀一下吧。

本書收集了相當多有趣的機率問題的例子,並從頭到底要求讀者了解一件事,那就是要證明一位金融操作者是優秀的並不是那麼直接的事。本書作者果斷地告訴我們賺錢的交易員絕對不等於好的交易員。作者舉了許多例子,甚至運用他最擅長的蒙地卡羅引擎的模擬結果告訴我們,因為變異性(Variance)的關係爛的交易員也可能產生好的交易結果,而這些結果只不過是隨機性呈現在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注意! 你以為很會賺錢的交易員真的很有能力嗎? 在金融市場裡一個人可以因為隨機性而賺到錢。筆者認為能光是敢於提出這種觀點,買這本書就值回票價了。

由於作者是經驗豐富的選擇權交易員,相信書中仍有相當多段落是非金融領域 (甚至是非財務工程領域) 的讀者不容易體會的。例如第三章末描述對於一個可以產生一年15% 超額報酬 (10% 年誤差率) 的交易員,數學上計算條件機率一年的獲利機率為 93%,但若用一天以內的觀察頻率檢視該交易員的績效變化,則獲利機率幾乎接近 50%。同一段中作者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名詞叫做 emotional deficit 情感赤字,意即如果你是上述優秀的交易員,而你每天每分鐘看盤的話,一年下來會產生 60688 個愉快的獲利的片刻,及 60271 個不愉快的虧錢的片刻。行為經濟學家預估這種不愉快的負面情感衝擊是正面衝擊的 2.5 倍。所以呢每天看盤的交易員注意啦,長期看盤會造就情感赤字,最後可能心臟病或過勞死。

筆者喜愛本書的另一個主因是本書有太多觀點是筆者所共有,但卻沒有勇氣,或不知如何清楚表達的,本書都大膽地寫到。例如筆者向來認為每天看經濟日報或工商日報對操盤沒有幫助,卻仍每天還是翻一遍報紙。本書作者卻直言記者對於任何的波動都需提出解釋,這是他們領薪水的原因,但事實上金融市場的波動大部分是隨機性所造成。作者相當不喜歡閱讀財務學者、經濟學家、記者等人的評論,因此選擇完全忽視他們 (chap 11)。

這是一段筆者甚為喜愛的話: “…長線投資者本身並沒有甚麼問題,問題在於交易員輸錢的時候,他們就變成長線投資者,延遲賣出,拒絕承認所犯的錯誤 (chap 5) 。

有一位富翁要你玩俄羅斯輪盤,你有 5/6 的機會得到一千萬美金,但有 1/6 機會會辦喪事 (chap 2)。作者用這個例子說明他在華爾街15年生涯所遇到的許多高階主管,其實可能是俄羅斯輪盤遊戲存活的那些。更糟的是存活的那些人因為擁有財富,而被視為成功人士、榜樣。而金融市場裡,失敗的人其實是更為多數,只不過沒有人會再注意到他們了,而我們卻常只注意到那些成功的(依作者意見是尚未失敗的),這種現象稱為 survivalship bias。

如果你擁有一檔漲了一倍的股票,問你自己如果你現在未持有它,是否願意將它買進?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你應該要將它賣掉 (path dependence of beliefs, chap 13) 。

還有一段關於賭徒的習慣,就是所謂的 causal link 因果連結---一些交易員常有一些習慣,如穿上某件衣服或領帶,或其他生活上的小細節,並相信這樣做運氣會比較好。筆者讀到這一段時無法不由心底、有點慚愧地發出會心的微笑,因為筆者也有那麼一條好運領帶,認定它對獲利是有幫助的 :P

第三大段討論到情感與理性的問題,也相當有趣,作者引用奧德賽第十二卷關於塞壬(Siren)的誘惑的故事說明金融市場中的雜訊問題。女神基耳凱(Circe)吩咐奧德賽 “用烘暖蜜甜的蜂蠟,塞住伙伴們的耳朵,使他們聽不見歌唱;但是,倘若你自己心想聆聽,那就讓他們捆住你的手腳,在迅捷的海船,貼站桅杆之上,繩端將杆身緊緊圍圈,使你能欣賞塞壬的歌聲──然而,當你懇求伙伴,央求為你松綁,他們要拿出更多的繩條,把你捆得更嚴。” 其實作者如果讀過一些莊子,就會明瞭莊子早就說過「勿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勿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的方法,運用中國古老的智慧處理金融操作感性與理性的難題,既簡單又有效。

以上隨手對一些段落作了一些摘要,但好像還有很多有趣的論點沒能提到,再寫下去快要變成本書的翻譯了。筆者大學唯一被當的科目就是機率,然而現在工作面對的卻全都是機率問題:( 這是本談論機率的書,但大部分討論其實還是以交易員生涯為背景,所以值得推薦給所有交易員,特別是認為自己很優秀的交易員---作者提醒大家承認自己是容易犯愚笨錯誤的平凡人,並認為他唯一做得較好的是他很清楚這一點。另外本書亦透露一個小秘密,那就是作者操作獲利的方式。到底是如何,好奇的讀者還是趕快買一本來讀吧。

albert 2008-09-16 13:39:58

過去兩年做交易的過程中確培養了"賭徒的習慣",不過經過這一波跌勢之後,那些習慣都被消除,或者說被破解?.....現在偶爾還是會希望有好運,不過已經清楚的知道還是交易員的大腦決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