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22 13:52:56daviddu

悠閒的午後 ::后海::

這個週末的下午,是來北京之後,最悠閒的一個下午。
四月初的時候,參加一個戶外社團的活動,結交了不少朋友,而這些朋友,不是活動之後就鳥獸散,而是還能夠深入交往的朋友,活動結束到現在,也聚會了幾次,不外乎是交換照片聚聚餐什麼的,在話題的契合度上倒也有某種程度的默契。

週日的中午,睡眼惺忪中,有人打電話給我,問我下午有沒有約會,便把我約到了后海集合。為的是看一位伙伴的照片,他叫魚大夫,一位攝影愛好者,也是一位背包族。這次聚會的人不多,只有六個,我們在宋慶齡故居門口集合之後,住在這附近的一位伙伴,帶我們到一個水上活動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位在后海的最西邊,就在湖邊,入口很不起眼,有一個寫著水上俱樂部的招牌,但是貼的離入口有段距離,沒來過的人,很容易錯過,因為太不起眼了。

而進去之後,是一條中國庭園式廊道,眼前是龍舟的龍頭跟龍尾,被放置在廊道上,廊道連接到一個亭樓,出了樓,眼前便是一覽無遺的后海,有種進入私人俱樂部的感覺,因為除了我們,只有兩個客人,而除了湖邊有兩艘掐頭去尾的龍舟外,岸邊還整齊排放著輕艇,朋友說,這裡是一個輕艇的訓練基地,而端午的龍舟也就在這裡訓練並且在后海比賽。而這個天地也是因為我們其中一位伙伴是會員,所以才會帶我們來到這裡,而另一個節目就是她可以帶我們去試試划輕艇的滋味。當然這個俱樂部也對外開放,只是非會員價格較貴而已。

這裡的每一個座位都非常好,皆是倚岸而坐,我們挑了一個有柳蔭的座位,便開使一個我沒想過的悠閒午後。大家對於魚大夫的作品相當期待,因為知道他的攝影嗜好,而且活動當天他是唯一有除了135單眼相機外,還帶120相機的人。但是,他沒帶活動的照片,而是帶了他覺得滿意的作品,但這卻不妨礙我們的午茶興致,因為他帶來的作品是他去年去新疆的得意之作,每一幅都有一個小故事,但是我無法一一敘述給大家聽,因為畫面的優美與當事人生動的神態,我難以表達,每一個故事都充滿著每一個旅行者期待的不預期機遇,草原上的人家也好,巧遇的異族婚禮而成為座上嘉賓也好,當然還有魚大夫所探求的鷹笛,這鷹笛雖然也真的到手了,但是卻還沒有人能夠吹嚮它。我們專心的聽著他敘述在新疆所發生的一切,一個個陌生的地名,甚至是地圖上也尋不到的,還有一個個陌生的族群的名稱,對我而言,有時候像是鴨子聽雷,但是卻能夠感受他的激動,有時也會好奇的中斷他的故事提出疑問,而他也鉅細靡遺的解釋一切的來龍去脈,活像個少數民族的活字典。而他最後的結束是說,約略四十歲之後,他要到新疆塔什庫爾干取個不說漢語的少數民族姑娘(確實的族名,我實在記不起來),終其一生。這個結論雖然當場招到一些質疑跟反對,但是我想,我倒也贊同他的說法,四十歲以前是一種生活形態,到了四十歲何不過個完全不同的生活,彷彿活了兩回,況且四十年的生活也足矣。

攝影資料:
EOS, EF 20-35mm f3.5-4.5, kodak supra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