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5 07:28:53土司

羌族初探-羌族在整個石器時代,手工業是很高明的


羌族在整個石器時代,手工業是很高明的。其最

古羌族古羌族圖冊
出色的工藝是琢玉。他們藉犀利的石英塊制的刀錐,製成骨紡輪、球串等裝飾品。又利用紡輪相互帶動,加快了琢磨的速度,把石英瑪瑙等堅石琢磨成刀、斧、圭、璧等使人愛悅的器具;作為商品,與附近農業部落兌換糧食及其它物資。琢玉的沙,最初只用打碎的石英沙。後來淘取比石英沙更硬更細的"金剛沙"(與金和石英沙伴生的,硬度更高的黑色礦質細淘沙)。於是他們琢磨的玉器更形精美,成了華夏人最喜愛的商品。其成功的時間,約在距今五千年以前。華夏人有個傳說:"蚩尤以金(銅)為兵,黃帝以玉為兵,黃帝戰勝蚩尤"(《太白陰經》文。蒙文通雲:"其說出於'胡非子'")。這是一個可靠的歷史傳說。蚩尤是我國最先發明冶銅為兵器的。(其說在《管子·地員篇》。)但還不是青銅器,其銳利不能抵禦石英磨製的玉兵器(石英兵器)。但中原並不出玉。黃帝居地接近羌族,故有玉兵,因得以戰勝蚩尤。這是可以理解的。玉兵器在我國保存很久,如宋代還有"玉斧"等。
黃帝購用的玉兵器中,可能也有黃金塊。它是最好的投擊武器(如前述)。在黃帝時,羌族雖無熔鑄黃金的能力,卻已知其性能,並能夠把黃金塊錘打成圓球,砸出一個淺柄,穿孔繫繩,作為"流星錘"使用的(古代的錘皆無直柄,只有繩繫,投出又可收回,故可納入袖中)。其時華人金玉不分(說在《泛談我國的黃金》),故談玉兵,也會包括有金球和其他原生礦石
華夏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後,玉兵器被淘汰了,象徵玉兵的圭、琰(皆具尖銳的鋒端),還作為天子諸侯必須執持的"禮器"。閱千餘年,玉器仍是中華人 ​​所最尊貴的器物。但自入周代後,華夏已經有自己的琢玉工師,和玉的代用品了("次玉",大多是美白的石灰石)。周代把這種琢玉的工匠,稱為"追師"(見《周禮·天官》),以"追"為治玉之稱(《詩·大雅》:"追琢其章") 。《大雅·韓奕》雲:"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因以其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周宣王因韓侯娶" 汾王之甥",以北國追族與貊族之地賜之,使為一方之伯。可以設想:這個追族,即羌族以治玉為專業的工人,因華人好玉而入居華夏,子孫蕃衍,遂為追族(其所居地在山西大同附近。說詳《周詩新詮》) 。追字製作時,本無治玉之義,因羌語治玉為堆追之音,故譯作追字,又通"堆"。貊與追,皆北狄之類,實羌族別支。可知羌族不但為華夏古代真玉(石英石)的供給者,也是玉工的傳授者。

古羌族- 商業 

羌族游牧於高原草甸,無一定居處,故擴

古羌族古羌族圖冊
散性強,適於商業的發展。可以設想羌族馴養羊牛既成,已有女性中心氏族組織時,便各命其男子,帶著剩餘牲畜,逐水草而移轉擴散,逐漸佔有整個康青藏高原的頂部草原,形成若干的氏族部落。由於生產發展的不一致,由於內部交換的發展,進而有了外部交易。待四周農業部落形成以後,農牧交換也顯示出需要。這時,羌族苦於農業發展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遂利用牧業的優勢,發展商業,通過水上交通,把自己多餘的畜產品如羊毛、毛皮、牛毛、牛皮、乾肉、乳酪(乾酪)、乳油(酥油)等,與玉器、黃金、食鹽、藥材等土產,紮成牛皮包裹,用犛牛犏牛、山羊、驢、馬馱載,沿途放牧,在猛犬護衛下,露宿野餐,緩緩前進到農業社會的市場,換回糧食和工藝品。這種經商方式,是羌族在其社會發展進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由於商業交換的方便,發展農業的努力便成為不必要,因而文化發展也就停滯不前,結果"吐蕃文化"所代替。然而,吐蕃統一大高原後,因為對外交通的不便,仍只能使用這種商業方式互通有無,爭取生存。即在吐蕃崩潰後,各地區政權和喇嘛寺也仍然一樣。直到西藏解放,公路大通時,才結束了這樣的經營方式。
這種經營方式,可以稱"羌式商業"。它在亞歐之間的內陸草原地區,擅利有數千年之久。近世研究世界史的人很少注意到它,更極少有人知道這種商業是由羌族所 ​​創造的。

古羌族- 當今的羌族 

【服飾】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還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人民的服飾樸素、美觀而具特色。古代羌族

古羌族古羌族圖冊
多著皮製、毛製衣裝。明代以來紡織業發達起來,則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裝。解放後至今,服飾的面料更加多樣化。男子喜包青色頭帕,冬季有的還喜帶狐皮帽,穿麻、棉、綢、毛面料的長衫,有的長衫飾有花邊。外套為無袖的羊皮或毛、棉製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墊坐,且適於勞動。
男子腳裹毛製或麻、棉製的綁腿,有的飾有花紋,能保溫、濾水、護腿,腳穿皮鞋、云云鞋、繡花編耳子鞋和膠、布、草等鞋。束毛、麻、棉製腰帶,系吊刀、火鐮和皮、繡花綢、綿裹兜子,用以裝錢、子彈、火藥及煙等物。
婦女服飾鮮豔多彩。頭飾因區域不同分三類。一類絕大多數包青色頭帕,繡以花紋,再覆繡花頭巾,鮮麗多彩。黑虎地區婦女則包白色頭帕,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從波,以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蘇、理縣等地婦女頭頂瓦狀繡花黑頭帕。羌族婦女皆著繡花長衫,系黑色羊毛腰帶或紅棉腰帶、繡花圍腰,后腰系繡花飄帶。喜戴銀牌、領花、耳環、耳墜、手鐲子、戒指等金、銀首飾和稱為“色吳”的橢圓形項鍊。每逢節日喜事,羌女盛裝艷麗,雍容華貴。
【建築】
羌族一般由幾十戶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頂,牆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築手藝高超,砌牆時不繪圖、不弔線,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結構勻稱。遠看似碉堡,故俗稱碉樓。屋有立柱、大樑,椽子上加油竹或樹枝,上糊泥土蓋頂,堅固耐用。一般為二層或三層半,頂層客房儲物,中層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層養畜,房頂可脫粒、曬糧、晾衣。傳統窗口很小,光線差,煙塵不易散出但利於防寒防盜,現大多已改為大窗戶。傳統上下樓用獨木梯,現絕大多數已改用寬體木板梯。中層起居大堂中間用石料砌一火塘,用於取暖做飯。火塘上置三個精製石樁或置鐵三足架,用以置鐵鍋等。火塘里的火種,長久保存不熄,有“萬年火”之稱。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區的住房多為高數十丈
古羌族古羌族圖冊
的“邛籠”,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層而居。同時還有村落公共擁有的“邛籠”。羌區往往群碉林立,極為壯觀。這種碉樓也用不規則亂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狀,棱角突出,結構勻稱,十分堅固,現存的都係歷經數次大地震而未被毀者。內分幾層到十餘層,每層以樓板相隔,用獨木梯上下,窗口很小。這種建築除居住外,還作為防衛作戰的城堡,特別是每個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關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樓,主要用以抵禦外來侵犯之敵,平時則閒置不用。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等史書記載,這種建築在漢代乃至漢以前就有了,“眾皆依山居止,壘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邛籠”為羌語名稱音譯。羌族這種歷經幾千年的高超建築藝術是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解放後,這些碉樓已無防御之功能了,因此,現在羌區農村已無新建的4層以上的碉房邛籠。現今居於城鎮和鄰近漢區的羌族民居已多為羌漢合璧或為現代建築,特別是近20年來,羌族古城茂縣汶川理縣北川等縣城已建成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現代化中心城鎮。
【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地區山高谷深,交通險阻,勤勞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人行通道,雖然是崎嶇難行的羊腸小道,但全境內各地數道相通。由於境內江河縱橫,水係發達,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幾千年前就發明了“懸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橋及挑橋、偏橋、木橋、石橋等,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民保持與外界的交通往來。竹索橋一般長達二三十丈,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橋樑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蹟。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發明,並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換為鋼繩了。建溜索,兩岸立柱,竹索係於木柱、樹根或巨石,橫跨江面,長約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時用麻繩將人身捆在硬木製的半圓形溜筒上,順著竹索懸空溜過河去,觀者驚心怵目。溜索分平索與陡索兩種。平索依兩岸水平安裝,與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動引繩牽著溜筒過渡;陡索則由兩索交叉安裝,一
古羌族古羌族圖冊
來一往,一頭高一頭低,便於迅速溜渡。挑橋又名懸臂木橋,羌區有上百座。兩岸用圓木縱橫排列層層疊壓,以縱層逐層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橋面鋪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橋與棧道同,主要建在傍岩上,無橋基、無橋墩,沿崖鑿孔,將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過人畜。人行其上仰視不見崖頂,腳下則絕壁千仞,谷底江水奔騰。石橋,用亂石建築成的石拱橋和平橋。現今羌區留存的石拱橋多為唐代、明代建成,分單孔和三孔橋。最著名的是茂縣土門三元橋等,堪稱又一奇觀,已成為國家保護文物。
解放後羌區交通巨變。公路從無到有,如今鄉鄉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機耕道,還有兩條國道,四條省道通過羌區。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數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達。交通的發展促進了羌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


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