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眾多河流中,有一條獨一無二的江,因有緣收留了一位曠世之才,每年端午節,這條江鼓聲震天,觀者如堵。這位曠世之才就是屈原,這條江就是汨羅江。
6月12日,湖南省首屆群眾性龍舟賽總決賽將在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舉行,來自懷化沅陵、郴州資興、岳陽汨羅、長沙望城等4個預賽區的12支龍舟隊,將在汨羅江展開爭霸、決高低、分勝負。
汨羅江畔 東方狂歡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湖南素有「端午源頭、龍舟故里」之稱,湖南的龍舟賽,多為紀念屈原所創。三湘四水河網密布,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就有熱鬧的龍舟賽。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流經岳陽汨羅市的汨羅江為東洞庭湖濱湖區最大河流,如果不是因為屈原,這條汨羅江也像眾多河流一樣,只能默默流淌千年。
西元前278年,當屈原在這條江的下游「驚天一躍」,從此,汨羅市這座以江命名的城市,每年端午,汨羅江邊的人們表現出對端午節的重視和狂熱。如果說近代西方人有自己的「狂歡節」,那麼古老的端午節則是汨羅人創造的東方「狂歡節」。
在這一天,小孩要穿上新衣,長者要換上盛裝,姑娘媳婦們要穿上花衣服。上午龍舟競渡,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成群結隊趕往賽地。江中,鑼鼓喧天,號子聲震四方;岸上,喊聲震地,歡歌笑語雷動。可以說,參與者的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人們完全沉浸在競渡的激烈競爭和狂熱之中。中午,大辦盛宴,對酒划拳。下午,唱老戲、放鞭炮,鑼鼓聲、歡呼聲、嬉鬧聲,鬧成一團。整個節日,人們在喜慶中盡情狂歡。
玉笥山、屈原祠、屈原十二疑冢、屈原同族羅子國的護城河遺址,《離騷》、《哀郢》等眾多在汨羅寫就的篇章……藍墨水上游的汨羅江,屈原的詩魂已經漂流了2000多年。
端午習俗 列文化遺產
汨羅端午習俗中流傳最廣的龍舟競渡,則是汨羅人民的發明。相傳,屈原端午投江,兩岸數百條漁船爭相打撈。此後每年,人們就用船隻競渡的形式為屈原招魂,並逐漸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流傳至今。據瞭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
汨羅市屈原紀念館館長徐蔚明介紹,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從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止。在汨羅江中下游一帶,有近30萬人完整地保留端午節的傳統過法。除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雕龍頭、偷神木、唱贊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祭龍、祭屈等都有神祕的儀式和獨特的文化內涵,還留下「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觀龍舟、回娘家、辭端陽、插艾葉、喝雄黃酒更有濃郁的地方涵義。
2006年,「汨羅江畔端午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端午節被定為法定節假日;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汨羅等地的端午節評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史海鉤沉
屈原投江
懷王三十年,楚懷王不聽屈原勸阻,執意入秦,被扣留,後來客死秦國。楚頃襄王即位後昏庸無道,聽信令尹子蘭的讒言,再次驅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帶。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