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11:40:11土司

袁腾飞 - 两宋风云(教學片)


《兩宋風雲》袁騰飛百家講壇主講的一個電視節目,首播於2009年7月13日,結束於2009年8月11日,一共30集。節目講述了從宋徽宗即位到宋高宗退位期間的歷史故事。由於主講人相聲般的語言風格,[1]受到觀眾追捧,使百家講壇收視率達到自2009年來最高。[2]目前,以袁騰飛在節目中的講稿為基礎的同名圖書已經出版。



2008年2月,網上便出現名為「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為標題的視頻,5月底,袁騰飛任職的北京菁華學校將其在學校講授歷史課的24段視頻發布到優酷網上,視頻短小多為片段。其後視頻在網民間快速傳播,一段講述「偷襲珍珠港」的視頻迄今創下1,900,000的點擊數,而各段視頻點擊總和在3個月內突破千萬。[3]他的學生及觀看視頻的網民將他誇張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7月,便有北京及其它地區的報社對此事進行報導。[4]

百家講壇欄目在搜羅各地名講師時發現袁騰飛,並請他登台演講。其實早在2005年,海淀區教委便將袁騰飛列入推薦給百家講壇的名單之中。[5]在試講一場後,欄目組便決定請他錄節目。8月11日,袁騰飛正式在演播廳錄製《兩宋風雲》。[6]袁騰飛也成為即紀連海之後,第二個在百家講壇演講的中學老師。

30
部影片
袁腾飞 - 两宋风云
PLAYLIST  建立者:腾飞 袁
袁腾飞百家讲坛之两宋风云

《两宋风云》讲的是袁腾飞老师对于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多年交战,最终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研究的心得体会,其中加入袁老师个人对架空历史学和厚黑学的参悟。当然,两宋风云这一系列讲座包括两宋期间,著名的历史事件,如靖康之耻、绍兴议和等历史事件个人史观的单方面解读;并利用厚黑学以及网络上兴起架空历史学分析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对架空了的两宋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还架空了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揭示了这些架空了的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在架空历史学界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尤其影响了一批新时代的学生,激发了他们对宋史与金史研究的兴趣,以及对原始野蛮文明的幻想。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公元1127年,辽国以北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并在灭亡辽国后,在辽国叛将郭药师的带领下占领了宋朝东京汴梁,用计掳走徽钦二帝,从此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靖康二年,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政权。金军再次出兵侵宋,于是宋金两国硝烟又起。这里所讲述的两宋风云这段历史是从徽宗即位到高宗禅位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那么在两宋期间,中原大地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架空事件?亡国之君宋徽宗,开国皇帝宋高宗,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岳飞、韩世忠;金国百战名将完颜兀术(金兀术),完颜亮(臭名昭著的海陵王)等等,都是些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在架空历史中的形象和民间传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百家讲坛》特别聘请,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袁腾飞,讲述《两宋风云》。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南宋,合稱兩宋。因國君,又為區別於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劉宋),故亦稱「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宋時北方政權契丹西夏以宋朝位處其南方,稱其為「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於其東南,特稱其為「東朝[參 1]

宋朝建於五代末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宋統一各藩鎮後,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二帝發動宋代僅有的幾輪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定型。此後宋朝一直採取重內輕外的消極防守策略,很少對北再興干戈。建國之初,趙匡胤為避免重蹈後期藩鎮割據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將軍權歸於中央,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募兵制和調將指揮制相結合的政法。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一方面宋朝地方兵員極廣極雑,終宋少有權臣豪強亂政,工商業、科技發達,文化極為繁榮;另一方面,也導致北宋自初立之後武備積弱,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對西夏、契丹用兵屢遭挫敗[註 9]。宋於1126年1127年發生靖康之難二帝皆被金人擄去,宋室被迫南遷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入侵的金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史稱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時期的宋稱作北宋[參 2]1276年,都城臨安陷落,南宋亡於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的征服。

兩宋是中國古代史上經濟相對最發達的時代之一[註 10]。北宋年財政收入(歲入)最高曾達16000萬貫文(即使是半壁江山的南宋,最高也曾達10000萬貫文),這一數字遠超過漢唐盛世及宋後各朝,直到清末才達到。宋時成功發展了工商業,工商業極其繁榮,土地「不抑兼併」,農業社會出現了許多前工業社會的因素。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徵收賦徭一向是諸朝統治的基礎,類似宋朝的情況實在絕無僅有。[參 3]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長足發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復興,社會上瀰漫尊師重道之風;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中的三項於宋時被發明或得到廣泛應用;政治較開明,「刑不上大夫」,對忤旨或黨政失勢的刑罰極少。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變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從未發生全國性的民變,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250萬增至大觀四年(1110年)的1億1275萬[參 4]。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大有人在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減柱法移柱法,樑柱上的斗拱鋪作層數增多,更出現不規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參 134]。宋代的建築明顯瘦長單薄,有弧形的屋頂以及宋代特有的尖塔。[參 135]


雖然宋朝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但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參 136][參 137]。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的大量使用,顏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參 138],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參 134][參 139][參 140]

雖然數千年來,建築智慧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相傳下來,關於建築的文獻卻早已存在。歷史學家通過水墨畫中所描繪的建築物了解宋朝建築的配搭。此外李誡所著之《營造法式》是宋朝建築學的重要文獻,它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也對後世中國建築設計,影響深遠[參 141]。另一方面,朝廷設立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來掌管宮室建築,讓建築智慧有系統地流傳下來[參 141]

藝術[編輯]

宋朝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頂峰期,宋朝皇帝特別重視書畫事業,在宮廷設立翰林畫藝局,翰林圖畫院與畫學。宋畫主要可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三大分類。中國山水畫到宋朝為一多方發展之時期,派別之分演既多,畫家亦彬彬輩出。宋朝初期中國山水畫承襲五代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等人,使中國山水畫推向高峰。北宋以米芾米友仁父子最為卓越,他們成功的將文人畫與山水畫風格相融合,後人難以企及。其他山水畫名家還有北宋的范寬郭熙。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中峰鼎立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山的氣勢雄偉,前景作一巨石與主峰取得平衡,並以山腰的一線飛瀑,連貫上下氣勢。到了宋代南渡以後,山水畫風大變,崇尚水墨。有名的有號稱為「南宋四家」的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李唐、劉松年等畫家的筆法細潤,色彩富麗,精麗巧整,世稱院體。後來的馬遠與夏珪學習唐朝畫法並參以南宋水墨之法。[參 142]

文人畫與花鳥畫互相融合,讓宋朝花鳥畫顯得格外清麗脫俗。花鳥畫自從五代黃筌徐熙分道揚輝之後,到了宋朝,純綷審美之風氣盛行起來,以致於花鳥畫與山水畫更加興盛,幾乎取代人物畫的中心地位。宋初名家有黃居寀徐崇嗣二人並起,其情形頗興北宗山水發展於院內,南宗山水發展於院外者相似。除了黃徐二人之外,還有崔白和宋徽宗擅長花鳥畫。徽宗的書法繪畫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瘦金體,並重視書畫事業。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是其提拔。其子趙構也受到薰陶,成為傑出書法家[參 143]。徽宗時期,院體畫中的花鳥畫大盛,徽宗本人就是個花鳥畫大家。宋朝人物畫的宗師是李公麟,他繪畫體裁廣泛,無所不工無所不能。以建築物比例構圖的界畫在宋朝勃興,郭忠恕和張擇端是其代表。南渡以後,歷史人物題材畫開始興起。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畫中的兩個小孩推棗磨時的精神和眼神,就令人嘆為觀止。道釋人物畫在宋代不甚盛行,不過確有一些重要畫家出現,包括武宗元李公麟梁楷等人。其中以《八十七神仙卷》最為出名,眾多仙人仙女,飄然列隊而行,行如流水,極為生動[參 144]

汝窯蓮花式溫碗
定窯嬰兒枕

宋朝是中國歷代當中陶瓷藝術的鼎盛時期,其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宋瓷經學者研究歸納,以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最為出名。定窯白瓷淺刻見長;汝窯官窯哥窯則以青瓷為主,青瓷係以氧化鐵為發色劑,先在壞體上施以淺浮雕,再施釉,燒成翠綠,影青等等;鈞窯位於鈞州,作品特色為用等金屬氧化物,經燒成後在土壞表面形成各種紅、綠、紫、白,多采多姿的效果。官窯,顧名思義,即專門為皇室燒製的陶瓷。南宋時由於許多北方名窯的工匠避難來到南方,為南宋的青瓷、白瓷工藝帶來新的技術,加上海上絲瓷之路的便利,使中國瓷器開始行銷到世界各地。

黃庭堅書伏波神祠詩卷(局部)

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注重在哲理性、書卷氣、風格化與意境表現,同時也提倡個性化和獨創性。宋朝書法跳脫唐朝的風格而開創新局。隋唐五代的書法注重在「工」的體現,而宋朝書法主張尚意抒情的部分,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的部分。蘇軾提出「我書意造」的口號,他的筆法內緊外松,險竣多變。蘇(蘇軾)、黃(黃庭堅)、米(米芾)、蔡(蔡襄,「蔡」原指蔡京,為北宋誤國六賊之一,後世以其「人品奸惡」,遂改為蔡襄)為北宋書法四大家。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無論是天資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而南宋的吳說宋徽宗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延伸,其中宋徽宗特殊的書法風格被稱作瘦金體,然而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參 145]

社會生活[編輯]

在宮殿玩耍的孩子

由於晚唐五代時期門閥士族已經沒落,科舉考試制度到宋代真正得到廣泛應用,對社會真正產生重大影響。科舉制度使大量過去貧寒的讀書人一躍成為士大夫階級,使政府與社會有了緊密的聯繫,也打開平民入仕為官的管道。透過科舉入仕的知識階級在宋朝時已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各方面取得全面優勢地位,在法律上也擁有許多特權,因而社會大眾以中舉任官做為讀書的首要目標,社會也就衍生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尚。儒家的忠孝節義觀念,透過社會、鄉約[註 35]族規家禮等各種方式深入民間,推廣於全社會。中國自宋代以後也得以構成一個比唐代遠為普及的文化社會族群。而基層知識分子,構成基層鄉紳,並成為村鎮百姓與官府的橋樑。他們指導公共工程、支援學校與書院、編纂地方地誌、參加地方祭典、糾集賑災工作、招募地方自衛武力、提供村鎮行為規範。兩宋時期,透過科舉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階級,是一個同時擁有政治權力、經濟優勢、學術文化素養的新興族群。優勢條件的結合促使這個時代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為普遍發達的時代。因此,總體而言,到了宋朝,經濟上除了一些皇親國戚、富商大賈外,社會已無明顯的階級之分。

清明上河圖局部,描繪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和熱鬧的景象和優美的自然風光

宋朝的城鎮商品經濟特別發達。北宋末期有四十六個十萬口以上的城市。包括開封洛陽臨安杭州)、大名、應天(今商丘)、鎮江平江蘇州)、江陵(今荊州)、廣州成都福州潭州(今長沙)、泉州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人口達到百萬以上,店鋪多達六千四百餘家。宋朝打破坊市分區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開設,還出現夜市曉市。南宋行在臨安府(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口在1274年達到125萬,城內極其繁華,時人稱為東南第一州。就連南宋滅亡後,馬可·波羅依然稱杭州為「天城」。

瓦舍[註 36]是重要的庶民遊樂場所,內有勾欄,專供大眾娛樂。東京的瓦舍見於《東京夢華錄》的就有十座。臨安的瓦舍見於《武林舊事》的有廿三座。瓦舍的演出內容呈現商業化、專業化、通俗化、大眾化的新趨勢。演出的內容主要包括說唱戲劇雜技武術等。其形式多樣,深受大眾的好評[參 146]

而在農村,宗族制度成為維繫社會的主因。廿世紀之前,中國的政權只向下延伸到縣衙,其下完全通過「鄉保」與「族長」進行管理。在理學的教化下與士人的影響下,官方辦理社會救助;透過理學薰陶,商人階級出資辦理社會救助。救助內容除了辦書院、訂鄉約以激勵品德外,還普遍辦理義莊,以救貧恤孤,資助教育;辦社倉,以備荒歉 ;辦保甲,以補地方之武裝而保民。這種由士人自發的救助工作,成為自南宋以降中國社會安定的重大因素。在宋代之前,官方的社會救助活動多屬臨時性質;宋代開始,各州縣普遍設立各種社會救助的永久性機構。族長通過訂立鄉約鄉規來保持社會的秩序。地方紳士通過辦學、救濟事業、修橋鋪路等手段造福鄉里[參 147]

婦女的地位在宋朝大幅度下降。貞節觀在宋朝得到發揚,從宋朝開始在中上層階層婦女實行的纏足風俗嚴重迫害婦女的身體與心靈,官妓這種制度在宋朝已經淪為出賣肉體的工具,且花樣繁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