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樂之一。目前只有許多高壽的老藝人會演奏
納西古樂包括三部分:「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由於其有一套嚴格的傳承方式,必須以師帶徒或以父帶子相傳,歷史悠久,古樸典雅,用背誦工尺譜口傳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國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樂之一。目前只有許多高壽的老藝人會演奏,應用十面雲鑼、蘆管和曲頸琵琶等許多已經在內地失傳的古老民族樂器,正在進行傳承搶救。其古老樂曲、古老樂器和高壽藝人,共同被譽為稀世「三寶」。1962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音研所、雲南省歌舞團及麗江地縣音樂工作者發掘整理了總譜,被稱為「活的音樂化石」。
白沙細樂是由納西族聚居的中國雲南麗江以北的重鎮白沙而得名,由於樂隊中不用音響強烈的打擊樂器和管樂器,所以又名「細樂」。
白沙細樂據說是在13世紀時蒙古大軍南征雲南,當時元世祖忽必烈和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結盟,留贈他一個樂隊和樂譜,其音樂幾百年一直流傳下來。現在老人們在演奏時仍然身著元代樂工的服裝。現在只保留下七個樂章,名為《安魂曲》,各個樂章音調聯繫密切,結構嚴謹,可單獨演奏,也可連奏成一大型套曲,表現了凄涼、懷念、悲痛的情感。
{{subst:auto/fact|洞經音樂是明代和清代早期在中國內地流行的道教音樂}},當年土司將其引入麗江,又結合了當地的納西族傳統音樂的風格,這種道教音樂從19世紀後在內地已經絕跡,在麗江被保留下來,既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風格,又揉進了納西族傳統音樂的風格,現在保留的曲目有《到春來》、《吉祥》等20餘首。
皇經音樂現在已經失傳。
納西古樂應用的樂器有蘇古篤(胡撥)、曲項琵琶、雙簧竹管樂器波伯(蘆管,來自古代篳篥),還有橫笛、豎笛、二簧(二弦拉弦樂器形同漢族京二胡)、大提胡、納西族胡琴、中胡、小叫胡、三弦、箏、揚琴等打擊樂器是音響較輕的五音(十面)雲鑼、中鑼、鑔、鐃、大鈸、大鑼、板鼓、提手、木魚、磬等。
搜尋結果
納西古樂《八卦》(經腔) - YouTube
麗江古城- 納西古樂 - YouTube
納西古樂--浪淘沙(細樂曲牌)—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 更多符合「納西古樂」的影片»
「納西古樂」的圖片搜尋結果
- 檢舉圖片映像‧雲南(20):麗江大研納西古樂會- Vincent的網路日誌- udn部落格
blog.udn.com/vincent1070/3036378- 頁庫存檔2009/6/12 –「納西古樂」又叫洞經音樂,講求玄虛、超然、靜淡。:稱謂是中華古樂的活化石。唐宋時期盛行於中原,明清流傳至各地,是官紳文人間風雅談演的音樂...
下一篇:納西古代文字音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