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0 12:21:02Aaron Chuang
法國之旅感言
從Nuits St. George 的火車站,我依照地圖的指示騎著單車向市中心方向前進。星期日的上午街道特別安靜,感覺不到有人居住似的。在N74 的十字路口有指標往Vosne Romanee方向,於是我往那個方向騎去沒多久兩旁的房子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葡萄園,而葡萄園的另一端就是Vosne Romanee。到了Vosne Romanee 市中心我往山邊騎去,不經意中偶然發現路邊的鐵門上出現了Clos des Reas 的牌子,原來這裡是 Michel Gros 的Clos des Reas葡萄園。Clos Des Reas 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布根地酒之一,於是我停下車來,從鐵門縫探看葡萄園的環境與葡萄藤的生長狀況。之後我順著這條小道往下騎去,幾分鐘後出現了一大片的葡萄園,遠處還有一個十字架豎立在葡萄園中間,沒有守衛沒有高牆,只有石頭堆起來的矮牆圍繞著葡萄園。那是Romanee Conti,生產世界上最貴葡萄酒的葡萄園。
這些年喝到不少款的法國酒,也寫了不少篇有關法國葡萄酒的文章,但心中一直期待著有一天能夠親訪這些葡萄園,體驗處在這些葡萄園裡面的感覺。終於在六月,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法國酒區之旅成行了。從羅瓦爾河的Tours,,然後到波爾多、布根地、阿爾薩斯、香檳最後到巴黎。這個旅程沒有安排三星餐廳用餐,也沒有住在高檔的飯店,更沒有舒適的遊覽車接送。我只想在這段時間體驗法國人的生活,然後從法國人的眼中看這個世界!
葡萄酒是法國人生活的一部份,用餐時喝葡萄酒如同台灣人飯後喝茶一樣平常。法國人的餐酒搭配理念很簡單,用當地生產的葡萄酒搭配當地的菜餚就很完美了。我在Nantes 的Le Cigale 餐廳吃Gillardeau 生蠔時搭配當地的Muscadet,在La Rochelle 的Andre 餐廳吃海鮮拼盤搭配Grave 區的干白酒,在Beaune 吃紅酒燉雞肉時搭配Faiveley 的Haute Cotes de Nuits,在Colmar 和 Strasbourg 吃Choucroute garni (酸菜豬肉拼盤) 時搭配當地生產的Riesling、 Gewurztraminer 和Pinot Gris, 在巴黎的Christophe 餐廳吃Fusion 料理配香檳全都有”幸福”的感覺。
把事情複雜化似乎是法國人的天性,從訂火車票到市內巴士一直都餐廳用餐我都有這樣的感受。不過這也表現出法國人雖然天生浪漫,但做事情卻不馬虎。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Lyon市Brasserie George 餐廳的用餐經驗吧。 Brasserie George 是Lyon 一家非常有名的餐廳,當地人與觀光客都很喜歡在那裡用餐。領位服務生帶我到我的位子後,馬上另外一位服務生把菜單遞上, 我一點完菜不久開胃酒很快就送來了,之後每一道菜都在最恰當的時間上桌,所要求的服務(如加開水等..)都很迅速, 一直到結帳感覺都很舒服。菜餚的水準當然沒話說,但是從點菜, 上菜, 送飲料一直到送帳單都是不同的人,而且沒有人出錯就非常少見了。我想這樣的送餐流程與服務效率連日本人都不見得跟得上吧.
此外法國人也很有遠見,我從Strasbourg 到Paris 時搭乘了剛開通的TGV East,乘車時間比以前省了將近2小時,據了解後續還有更多條線要開通。此外法國當局也正在進行鐵路兩旁景觀美化工程與整合歐洲鐵路系統計劃,使往後搭配火車的人能夠看到更美麗的景觀,然後到歐洲其他國家時交通更加方便。除此之外我看到不少法國城市正在建造路面電車(tramway),以解決都市交通問題,並且減少空氣污染。旅程中我發現每個城市都有遊客中心,提供住宿與觀光行程建議給觀光客。此外街道標示都很清楚,不少火車站購票處還有會講英文、西班牙文或是德文的服務人員,對背包族或自助旅行人士來說幫助許多。.不過街頭藝術(塗鴉)四處可見,特別是在火車站附近,甚至在一些破屋甚至古蹟牆壁上,顯得有點骯髒不堪。.
往Beaune 的回家路上,右邊有一座圓形的山丘,山丘上是綠油油的森林,山丘下有一個小鎮。穿過小鎮我來到半山腰,這裡是查理曼大帝的葡萄園,也是生產布根地頂級紅白葡萄酒的葡萄園。 路旁的葡萄園所種的葡萄品種不一樣,右邊種的是Chardonnay 葡萄,左邊種的是Pinot Noir 葡萄。我沾滿了葡萄園的地氣,迎著風隨著下坡的小路往Beaune 市區騎去。
這些年喝到不少款的法國酒,也寫了不少篇有關法國葡萄酒的文章,但心中一直期待著有一天能夠親訪這些葡萄園,體驗處在這些葡萄園裡面的感覺。終於在六月,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法國酒區之旅成行了。從羅瓦爾河的Tours,,然後到波爾多、布根地、阿爾薩斯、香檳最後到巴黎。這個旅程沒有安排三星餐廳用餐,也沒有住在高檔的飯店,更沒有舒適的遊覽車接送。我只想在這段時間體驗法國人的生活,然後從法國人的眼中看這個世界!
葡萄酒是法國人生活的一部份,用餐時喝葡萄酒如同台灣人飯後喝茶一樣平常。法國人的餐酒搭配理念很簡單,用當地生產的葡萄酒搭配當地的菜餚就很完美了。我在Nantes 的Le Cigale 餐廳吃Gillardeau 生蠔時搭配當地的Muscadet,在La Rochelle 的Andre 餐廳吃海鮮拼盤搭配Grave 區的干白酒,在Beaune 吃紅酒燉雞肉時搭配Faiveley 的Haute Cotes de Nuits,在Colmar 和 Strasbourg 吃Choucroute garni (酸菜豬肉拼盤) 時搭配當地生產的Riesling、 Gewurztraminer 和Pinot Gris, 在巴黎的Christophe 餐廳吃Fusion 料理配香檳全都有”幸福”的感覺。
把事情複雜化似乎是法國人的天性,從訂火車票到市內巴士一直都餐廳用餐我都有這樣的感受。不過這也表現出法國人雖然天生浪漫,但做事情卻不馬虎。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Lyon市Brasserie George 餐廳的用餐經驗吧。 Brasserie George 是Lyon 一家非常有名的餐廳,當地人與觀光客都很喜歡在那裡用餐。領位服務生帶我到我的位子後,馬上另外一位服務生把菜單遞上, 我一點完菜不久開胃酒很快就送來了,之後每一道菜都在最恰當的時間上桌,所要求的服務(如加開水等..)都很迅速, 一直到結帳感覺都很舒服。菜餚的水準當然沒話說,但是從點菜, 上菜, 送飲料一直到送帳單都是不同的人,而且沒有人出錯就非常少見了。我想這樣的送餐流程與服務效率連日本人都不見得跟得上吧.
此外法國人也很有遠見,我從Strasbourg 到Paris 時搭乘了剛開通的TGV East,乘車時間比以前省了將近2小時,據了解後續還有更多條線要開通。此外法國當局也正在進行鐵路兩旁景觀美化工程與整合歐洲鐵路系統計劃,使往後搭配火車的人能夠看到更美麗的景觀,然後到歐洲其他國家時交通更加方便。除此之外我看到不少法國城市正在建造路面電車(tramway),以解決都市交通問題,並且減少空氣污染。旅程中我發現每個城市都有遊客中心,提供住宿與觀光行程建議給觀光客。此外街道標示都很清楚,不少火車站購票處還有會講英文、西班牙文或是德文的服務人員,對背包族或自助旅行人士來說幫助許多。.不過街頭藝術(塗鴉)四處可見,特別是在火車站附近,甚至在一些破屋甚至古蹟牆壁上,顯得有點骯髒不堪。.
往Beaune 的回家路上,右邊有一座圓形的山丘,山丘上是綠油油的森林,山丘下有一個小鎮。穿過小鎮我來到半山腰,這裡是查理曼大帝的葡萄園,也是生產布根地頂級紅白葡萄酒的葡萄園。 路旁的葡萄園所種的葡萄品種不一樣,右邊種的是Chardonnay 葡萄,左邊種的是Pinot Noir 葡萄。我沾滿了葡萄園的地氣,迎著風隨著下坡的小路往Beaune 市區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