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7 20:58:39Aaron Chuang

加州酒廠的陰謀

(資料來源: Wine Report 2006, Tom Stevenson and others)

喜歡喝葡萄酒或有收藏葡萄酒嗜好的人對Parker 或WineSpectator 的評分應該不陌生,很多人對於一瓶酒的好壞認知往往是根據他們給的評分來決定。(有關Parker 評分制度的部份請參考文章”到底幾分才是好酒: 探討評分制度”)。大致上如果一瓶酒的香氣濃郁多變、口感扎實尾韻厚重而且感覺有很長的陳年空間時它的評分應該不會太低。

要釀造出這樣的酒通常葡萄成熟度要非常的高,而且葡萄皮要達到所謂的完全熟成 (physiological ripeness)才行,所以葡萄採收時間要比較晚才不會有不成熟的單寧出現在釀好的酒中。不過葡萄如果一直掛在葡萄藤上時它的甜度會增加,但是水份會流失,採收到的葡萄重量會減少。葡萄農在出售葡萄給酒廠時是以重量為主,所以葡萄越晚採收他們能拿到的錢就越少。跟據葡萄農的說詞這種情形會使他們的收入減少將近30%。

在2002年加州法院判例裡有一條是如果釀酒人在壓榨剛採收到的葡萄時發現葡萄汁甜度過高可以加水”改良 (amelioration)”,也就是說酒廠可以為了要釀出他們認為Parker或WineSpectator 會喜歡的葡萄酒時要求葡萄農延後採收葡萄,然後在葡萄汁甜度太高時加水稀釋。這樣不但少付一點錢給葡萄農,而且還可以釀出”高分”酒,一舉兩得。不過這樣對葡萄農來說相當不利,因為這樣會使他們的收入大幅度減少,所以他們向美國葡萄酒協會抗議。這個舉動成為去年加州酒界一大新聞。

酒廠解釋因為晚採收的葡萄葡萄皮上的單寧是熟成的,不會有草本植物 (herbal)的餘味,而酒裡面如果有草本植物的餘味時通常Parker 或WineSpectator給分都不高,所以才會要求葡萄農把採收時間往後移,一直到葡萄的甜度達到27 度Brix (一種甜度的標準)。但是葡萄農則說其實葡萄皮在葡萄甜度達到24度Brix 時就熟成了,超過以後不會改變,若繼續吊掛在葡萄藤上只會造成葡萄甜度增加但是水份流失,對釀出來的葡萄酒品質沒有影響。酒廠在要求葡萄晚採收其實只是為了佔葡萄農的便宜,用買進來的葡萄重量較低的理由付比較少的錢給葡萄農,然後在甜度過高時加水調整。後來加州葡萄農協會與Napa葡萄酒協會透過研討會了解實際情形,然後要求酒廠如果要葡萄農延後採收時要以較高的單位價格購買葡萄。

當然從酒廠角度來看若能釀造出Parker 和 WineSpectator 給高分的酒,有了他們的背書在銷售酒品上會容易許多,而且價格也會提高許多,而且跟葡萄農買葡萄時可以因為葡萄重量較低所以付給他們比較少的錢,在成本考量及市場考量下當然會要求葡萄農越晚採收越好。只不過葡萄農也不是白癡,會乖乖的把自己辛苦種出來的葡萄以低價賣出,然後讓酒廠大賺一筆。這裡面牽涉到的當然是誰比較強勢: 酒廠還是葡萄農? 因為如果葡萄農比較強勢他們可以把價格拉高或賣給其他酒廠,甚至乾脆自己釀自己賣算了。不過如果是酒廠比較強勢時,葡萄農也只好配合酒廠然後收到比較少的錢。

當Parker 和 WineSpectator 的影響力已經造成葡萄酒界很多人的不滿時,酒廠竟然火上加油的把葡萄農的損失推給他們,然後自己賺取高額的利潤。這是Parker 跟 WineSpectator 在建立這個評酒制度時沒有想到的後果吧!


上一篇:今生必嘗之八大美酒

下一篇:Trading Up

訪客 2006-06-27 07:05:51

That’s the USA way of "marketing".

Business men concern on their own propfit rather than other factors.

Wine producers are always standing on a better position in supressing the supply price of raw materials comparing with the finished product. They have a lot of more cho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