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05 09:42:41Aaron Chuang

給葡萄酒初學者的第三封信: 研究葡萄酒

台灣沒有葡萄酒學校,因此很多人在學習葡萄酒過程中學到的葡萄酒知識很可能是片段的,沒有整體的概念,所以在選購葡萄酒或在餐廳點選葡萄酒時只會挑選以前喝過的葡萄酒,一但酒單上沒有那些酒時會不知所措。

其實除了在酒商工作的員工與在餐飲業工作的人會因為工作要求而需要深入了解葡萄酒外,不少葡萄酒收藏家也因為興趣而花上許多心血研究葡萄酒。然而絕大部份葡萄酒消費者只想尋找適合自己的口味而且價格合理的酒,然後在外出用餐時或在家飲用,並無意成為葡萄酒業者或是所謂的葡萄酒收藏家,所以不會對一堆奇奇怪怪的外文感興趣。

不過到底葡萄酒消費者應該必備什麼樣的葡萄酒知識?.

我認為可以從認識葡萄酒的種類開始: 白酒,紅酒,粉紅酒跟氣泡酒 (若要更深入一點則可加入添加烈酒的葡萄酒如雪利酒、波特酒等)。學習白酒可以從葡萄品種下手,如Chardonnay, Sauvignon Blanc, Chenin Blanc, Riesling等。紅酒部份也可以從不同葡萄品種如Cabernet Sauvignon、Merlot, Pinot Noir, Syrah下手。粉紅酒在台灣種類並不多,不過有機會試一試也不錯。至於氣泡酒的部份,除了了解各種不同類別與不同產區氣泡酒外,生產者的評價也很重要。

有了基本概念後,下一階段所要了解的是各葡萄酒產區的簡單資料。例如說紅酒部份可以從法國波爾多酒開始研究起,然後是法國勃根地酒和隆河,之後是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加州與澳洲酒等,白酒則可以從法國魯瓦河、法國阿爾薩斯和法國勃根地白酒開始喝起,然後是德國白酒、加州與澳洲。這樣有系統的學習與品嘗不但會對主要葡萄酒產區有所概念,在這過程也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葡萄酒風格,若能同時牢記各地區葡萄酒的好壞年份在購買葡萄酒上或餐廳點選葡萄酒時當然就輕而易舉。

若想更深入了解葡萄酒就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研讀葡萄酒的資料,所要研讀的資料也會比較繁瑣。比方說整個波爾多區裡面有很多小產區,例如左岸的St. Estephe, St. Julien, Margaux, Paulliac與右岸的St. Emilion 和 Pomerol 以及 Grave 區與Barsac/Sauternes 區等,除了要熟記各產區的名字外,產區的特色和法令規定、釀酒風格和氣候土壤與主要酒廠名字和評價等也都要了解。不過我認為這些資料除了專業葡萄酒從業人員與葡萄酒收藏家外,一般葡萄酒消費者在買酒時並不會用到所有的資料。

目前看到很多酒商所舉辦的品酒會大多是以介紹自家代理的酒品為主,目的是讓客戶喝到後喜歡的話可以馬上購買,所以品酒會上所提供的資料大多是簡單的酒莊與酒品介紹。除非參加品酒會上的人對於葡萄酒都已經有某程度的了解,否則在敘述酒廠釀酒方式與釀酒理念時很難解釋的很清楚。

以下是我認為葡萄酒消費者在選購葡萄酒時應有的觀念:

1.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品質也不同,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是越老越好。
2.葡萄酒需要一個適合的保存空間,在台灣長期放在室溫下葡萄酒會變質。
3.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喜歡的葡萄酒風格,所以買酒時,最好還是在自己喝過後覺得口感適合自己的口味,而且價格也還算合理的情形下再大量購買,所謂的高分酒你並不一定會喜歡。
4.酒壞掉了有特別的香氣與口感,跟酒陳年超過顛峰期果香與口感變的不均衡是不同的,不要混為一談。前者可以要求酒商退費,後者則要自認倒楣。不過如果是因為酒商保存不佳所以買到的酒品質有問題時則另當別論。
5.葡萄酒的價格在某些情形下是可以被炒作的,而且一瓶酒的價格往往會因為時空背景的改變與有無業界有力人士背書而高漲或掉落。(例如說酒品若被選為WineSpectator雜誌的年度Top 10 時,酒商往往會因為那些酒的需求增加而提高售價!)
6.好酒的價格通常不會太便宜,但那並不表示找不到Bargain,若用心去找的話常會有驚喜出現。

Study hard and you will be rewar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