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5 16:39:44過客
廣西後感
重要的428
我離開了
黃金周的51
我回來了
回來後
呈交了以下短文
廣西龍勝地區
教育及自然人文特徵考察團
是次考察,拜訪了一中兩小,總結四天三夜的行程,筆者有以下體會:
一) 反思教學工作的意義
透過探訪龍勝中學、平安小學及牛頭小學,筆者有幸與當地的教師交談,藉以了解到他們正面對的困難。其中大部份的困難都源自經濟,當龍勝中學的校長談及學校的負債問題時,在場教師無不嘩然,或許這就是兩地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同,以致我們難以想像學校如何背負數以百萬的巨債。不過,即或是環境富裕的香港,教育資源的投放也是令不少政策制定者與前線工作者喋喋不休的話題。但究竟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還是要學好財務管理?
另一所平安小學,位處旅遊名勝附近,情況較位於偏僻山上的牛頭小學樂觀,學生有簡單的校服、書包,也有「較好」的學習環境,但這個「較好」的學習環境相信已叫香港的學子吃不消,然而不論環境好壞,筆者所遇見當地的每一位小孩,臉上都有愉快學習的模樣。香港提倡教育要具備的「樂、善、勇、敢」,首當其衝的「樂於學習」,我們在香港要出盡法寶,彷彿賣武賣藝式的教學才可突破傳統,叫小孩得到一點快樂,多元化的社會生活模式,似乎已令大家走向極端,收生競爭大,學校奇招各出,校園演變成聲色藝的匯演場,孩子的快樂變得複雜而難以獲得,教師也感無所適從。
廣西屬貧困地區,生活質素低,當家庭要為三餐而惆悵時,則莫論為孩子的教育前景而計劃,培育下一代的責任便全歸到教師的肩上,看到當地教師的付出,著實令筆者再思教育的目標為何,在他們身上可找到的那份快樂,是否在港亦然。
於考察過程中,談論到香港教育是夕陽行業,說出來多婉惜!但在廣西地區遇上的師生,卻使筆者多了一點期盼,眼前有的困境雖多,但轉危為機是香港人的本色,教育前路是崎嶇難測,但我們當教師的使命不是要改變制度,不是要改變政策,不是要改變教學模式,而是要改變人心,使孩子能面對未來,貢獻社會。
二) 深思國內農村及山區教育的問題
身處香港,從小接受香港教育,由殖民地時代到現在,教育都是免費供給的,隨手可得,往往不覺接受教育是可貴的機會。即使投身教育行業後,有時從傳播媒介中得知山區學校的消息,都會有遠水不能救近火的心態,起初心有戚戚然,但過後便忘,未會有甚麼具體行動。透過是次考察,筆者能深入山區,親歷其境,方切身處地明白到孩子們的需要。
困在深山之中,他們的希望是甚麼?他們的未來是怎樣?
他們的家都是種田的,如果他們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改變未來,年幼學子就不會每天走幾小時的不平山路,帶著食油食米回校學習;如果他們的家人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就會留下孩童在家中幫忙幹活,何以會付出每年八十塊的學費去讓孩子讀書識字;如果那裏的教師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就不會由城市折返山區,持續教學。
經過是次考察,深切體會「知識改變命運」不單是宣傳口號,也是進行山區教育人士的信念。中國的富強可能仍是處於「讓一小撮人先富起來」的階段,山區、農村暫無機會享受國家發展的成果。現階段可作的,相信是配合志願團體或教育團體的力量,引進多些資源到山區,是次我們成了他們的稀客,短暫探訪,拉近了他們與外界的距離,年尾通往牛頭小學的山路如修好,希望令探訪的人多一些,雖然未可給予長期支援,但只少可供應多點物資給孩童,讓他們認識外面的世界多一點,有了知識,期望他們能靠自己開創未來,脫離貧困。
我離開了
黃金周的51
我回來了
回來後
呈交了以下短文
廣西龍勝地區
教育及自然人文特徵考察團
是次考察,拜訪了一中兩小,總結四天三夜的行程,筆者有以下體會:
一) 反思教學工作的意義
透過探訪龍勝中學、平安小學及牛頭小學,筆者有幸與當地的教師交談,藉以了解到他們正面對的困難。其中大部份的困難都源自經濟,當龍勝中學的校長談及學校的負債問題時,在場教師無不嘩然,或許這就是兩地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同,以致我們難以想像學校如何背負數以百萬的巨債。不過,即或是環境富裕的香港,教育資源的投放也是令不少政策制定者與前線工作者喋喋不休的話題。但究竟教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還是要學好財務管理?
另一所平安小學,位處旅遊名勝附近,情況較位於偏僻山上的牛頭小學樂觀,學生有簡單的校服、書包,也有「較好」的學習環境,但這個「較好」的學習環境相信已叫香港的學子吃不消,然而不論環境好壞,筆者所遇見當地的每一位小孩,臉上都有愉快學習的模樣。香港提倡教育要具備的「樂、善、勇、敢」,首當其衝的「樂於學習」,我們在香港要出盡法寶,彷彿賣武賣藝式的教學才可突破傳統,叫小孩得到一點快樂,多元化的社會生活模式,似乎已令大家走向極端,收生競爭大,學校奇招各出,校園演變成聲色藝的匯演場,孩子的快樂變得複雜而難以獲得,教師也感無所適從。
廣西屬貧困地區,生活質素低,當家庭要為三餐而惆悵時,則莫論為孩子的教育前景而計劃,培育下一代的責任便全歸到教師的肩上,看到當地教師的付出,著實令筆者再思教育的目標為何,在他們身上可找到的那份快樂,是否在港亦然。
於考察過程中,談論到香港教育是夕陽行業,說出來多婉惜!但在廣西地區遇上的師生,卻使筆者多了一點期盼,眼前有的困境雖多,但轉危為機是香港人的本色,教育前路是崎嶇難測,但我們當教師的使命不是要改變制度,不是要改變政策,不是要改變教學模式,而是要改變人心,使孩子能面對未來,貢獻社會。
二) 深思國內農村及山區教育的問題
身處香港,從小接受香港教育,由殖民地時代到現在,教育都是免費供給的,隨手可得,往往不覺接受教育是可貴的機會。即使投身教育行業後,有時從傳播媒介中得知山區學校的消息,都會有遠水不能救近火的心態,起初心有戚戚然,但過後便忘,未會有甚麼具體行動。透過是次考察,筆者能深入山區,親歷其境,方切身處地明白到孩子們的需要。
困在深山之中,他們的希望是甚麼?他們的未來是怎樣?
他們的家都是種田的,如果他們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改變未來,年幼學子就不會每天走幾小時的不平山路,帶著食油食米回校學習;如果他們的家人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就會留下孩童在家中幫忙幹活,何以會付出每年八十塊的學費去讓孩子讀書識字;如果那裏的教師認為種植可改變生活,就不會由城市折返山區,持續教學。
經過是次考察,深切體會「知識改變命運」不單是宣傳口號,也是進行山區教育人士的信念。中國的富強可能仍是處於「讓一小撮人先富起來」的階段,山區、農村暫無機會享受國家發展的成果。現階段可作的,相信是配合志願團體或教育團體的力量,引進多些資源到山區,是次我們成了他們的稀客,短暫探訪,拉近了他們與外界的距離,年尾通往牛頭小學的山路如修好,希望令探訪的人多一些,雖然未可給予長期支援,但只少可供應多點物資給孩童,讓他們認識外面的世界多一點,有了知識,期望他們能靠自己開創未來,脫離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