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9-01 18:33:03扥辣斯
【書】詩與禪的對話
書名:師父還在沙漠裡:蒙古禪師與美國嬉皮的狂沙之旅(Bones of the master : a Buddhist monk's search for the lost heart of China)
作者:喬治.科瑞恩(George Crane)
譯者:梁永安
大塊文化(Mark系列)
這是一本一翻開就令人愛不忍釋的書。內容描述一名美籍猶太詩人喬治‧克瑞恩遇見一名來自內蒙逃自中國共產政權的宗才禪師之後,兩人所碰撞出的精采火花。故事在1995年時,宗才與克瑞恩一同回到內蒙,尋找宗才禪師的師父遺骨,憑弔數十年前禪師們隱居的避世山洞,達到高潮。
依照克瑞恩的自述,詩是他們二人唯一的共通點,是讓一對種族、信仰、語言都不同的鄰居成為至交的起始點。
詩與禪之間的關係是極其有趣的。詩是一種簡約的文學,是將最豐富的情感堆積蘊藏在最精鍊的文字中的藝術;而不立文字的禪宗,更是此一手法的高手,將豐沛的人生智慧,完全落實在最平凡的吃睡坐臥之間。然而詩需要文字的堆砌,將核心的情感如荷葉簇擁綻放的蓮心般,眾星拱月地烘托;但禪卻著重於對真實生活與生命的凝視與實踐,外物的襯景,僅是空無罷了。
也由於詩與禪之間既相似又相悖的關係,讓書中兩位主人翁之間充滿一種既親密又疏離的衝突感。詩人與禪師二人都具有高度浪漫的理想性,也因此會在中國開放不久後相約到內蒙實現禪師內心一直縈繞不去的理想:為師父起建一座納骨塔,把佛教帶回內蒙,並再回他逃難前與師父避世打禪的遙遠山洞。但是詩人有世俗的羈絆,欲望、懷疑與恐懼,讓他在旅途上數次幾乎與禪師發生衝突。所幸兩人有詩心的共通點,而且兩人都有追尋佛教終極理想的渴望,因此這位西方大鬍子詩人對待老他一輩的中國禪師,總帶著中國人或宗教信徒特有的倫理熱度,而非完全以工業西方最擅長的犬儒冷眼來相待。
整本書主要描述那次中國行旅中的所見所聞。這些紀錄對於西方人或許可達成某種東方主義的窺視滿足,但是對於身處遠東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佛教在這廿世紀末開始受到西方人的喜愛,不僅因為他那神秘東方的外貌,還包括那種頗具存在主義的現代感的教義,讓身處「後」時代消費浪潮裡的慾望主體們,發現世上尚有一處可能的香格里拉。當然,身受西風東漸的東亞人,在逐漸追逐上西方高品質生活型態的同時,也開始回心轉意,探尋那心中的幽微靈光。但也因為如此,速食消費習慣提供了販賣現代贖罪券的神棍的生存空間。
宗才這位吃穿簡樸的老禪師,在內蒙驅趕了女孩身上的餓鬼,感化盤旋村中的枉死幽靈,在深山山洞中打坐時發出神聖光芒,到了物慾橫流的香港,也戰勝了狂稱宗師的宗教騙徒。克瑞恩口中這位同時信仰高度理性的禪宗,卻又具有強大神秘力量的老禪師的人格,不僅擄獲這位美國詩人的仰慕之心,也深深感召著距離中國與自性如此遙遠的我們。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在翻譯方面,由於出版者在付梓之前無法經由克瑞恩與宗才禪師連絡上,因此其中有許多的人名地名都僅能音譯。而真正有趣的是,宗才禪師所寫的詩,在先經過英文翻譯後,在轉譯回中文,變成了現代詩的形式。我們並不知道當時宗才所寫下的詩稿是否為白話的現代詩,但依照克瑞恩對宗才讀詩韻律的描述,我們不難懷疑那幾首詩的原形應是以五言或七言的傳統形式展現。也因此在雙層翻譯之下,我們見不到原詩的觸感,也欣賞不到克瑞恩所譯成的英詩,只能隔著雙層紗來揣摩原詩的情感。這雖然讓人有點失落,但是卻也予人一種特別的體驗:因為文字所以必然扭曲的無奈感。
也無怪禪宗不立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