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 14:10:38小金老師

【民俗文化 】布袋戲演進史/縱橫古今(人間福報,2021/2/18)

文/嚴仁鴻(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團長)


布袋戲起源於十七世紀的大陸福建省泉州、漳州和台灣,戲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空心,偶身除了四肢手腳掌為木刻,其餘皆用布縫製。演出時,以手伸進偶身進行操偶表演,因偶身方正如布做的袋子,而有布袋戲之名。

十八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移民台灣,同時將布袋戲文化帶入,劇本大多以古書、演義小說為主,內容較多詩詞、口白文雅,是古冊戲,輔以南、北管伴奏,而最早的戲團是南管布袋戲團。

二十世紀初,布袋戲的內容往武戲發展,採用清末民國初年的武俠小說為劇本,重視奇特劍招及武功,演變成劍俠戲,又以五洲園黃海岱及新興閣鐘任祥為代表。

二十世紀中葉,布袋戲演出型式由「外台」走回「內台」,著名戲班紛紛走入戲院演出,內容多半是沿用劍俠戲,但「劍俠戲」一變而為「金光戲」。所謂「金光」,是布景更華麗,戲服改為金光閃閃,利用燈光效果,營造出更亮眼、更有效果的武打戲。

一九六○年代發展出電視布袋戲,在棚內將布袋戲拍入影集,二次大戰後的台灣社會為之瘋狂。一九九○ 年以後,由有線電視播出,最有名的是黃俊雄的《雲州大儒俠》。一九九二年由黃俊雄長子黃強華、次子黃文擇共同創立「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開始製作並發行霹靂系列布袋戲錄影帶。除了在台灣推廣布袋戲,也開始向國際發展;一九九七年在虎尾投資設立兩千多坪的攝影棚,製作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並外銷美國及日本。

二十世紀中期後,戲偶高度從三十公分演變成五十公分,甚至七十公分以上。戲偶的操作從單手變成雙手,偶頭與偶身內也加裝了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食指扳動嘴唇,以機關彎曲手腳等。

戲偶本體,手部材質有木製及現今廣為使用的橡膠;現代戲偶的腳已普遍用塑膠製,設有膝、踝二關節;服裝更華麗且多層次,甚至和真人的穿著相仿。此外,運用「天地同」(活手)的機關操偶,使其動作靈活靈現。

二○一一年在嘉義市交趾陶博物館,一群喜愛布袋戲的同好創作了不是為演出而製作的戲偶,這個團體名為「三昧堂」。戲偶造型繁複,偶衣華麗擬真,每尊超過一百公分,重量近十公斤,最高的有一百八十公分,重達十五公斤。

二○一二年,三昧堂受邀參加「北京國際動漫博覽會」後,多次代表台灣文化,到日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和帛琉等國家展覽和表演。

二○二○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台灣工藝之美展覽」,外交部與國防部挑選了「新興閣掌中劇團」(傳統布袋戲)、「霹靂國際多媒體」(電視布袋戲)及「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精工布袋戲)三個團體做為台灣布袋戲文化代表,前往帛琉展覽。所謂「精工布袋戲」,指的是做工精緻的布袋戲偶工藝品,平時在博物館與美術館展覽,戲偶本身也可以演出。

三昧堂的演出沒有戲台,原本的用意是站在文化傳承的立場,讓看戲的觀眾學會怎麼操作木偶。很多人驚歎於操偶師「人即是偶」的精湛操偶技術,因為演出方式與眾不同,開始了另一種創新的演出方式。就像音樂家現場演奏音樂,觀眾除了聽音樂,還能欣賞音樂家全神貫注與陶醉在音樂中的動作和神情,也讓操偶師現身,讓觀眾看到操偶師操作木偶的每一個細節,最重要的是「人偶合一」的動作和表情,是台灣第一個以舞台劇演出的布袋戲音樂劇。

(資料整理自布袋戲相關學術論文)

hamer202103 2021-02-25 09:53:16

增硬助勃 持久延遲:http://www.tadarise.tw/

hamer202103 2021-02-25 09:52:47

持久延遲: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