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5 18:50:33小金老師
轉貼新聞-誰給台灣出版業魔法?
中國時報 2007.07.23
誰給台灣出版業魔法?
◎陳穎青
時隔兩年,哈利波特完結篇終於在萬千書迷期待之下,在全球同步上市。
一本小說上市,不只造成媒體圈的騷動,也在出版產業史上再次締造新紀錄。總計前面六集,譯成的語言達六十三種,合計發行數字超過三億二千萬冊。台灣的銷售數字也一樣驚人,中文版前六集實銷冊數超過五百萬冊,平均每四個台灣人就有一個看過哈利波特。在改編電影市場上一樣氣勢驚人。已經推出的四集電影,全球票房估計超過台幣一千一百億元,作者羅琳的個人身價,也超過三百六十億台幣以上。如果加計其他因為哈書出版而帶動的周邊商品市場,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哈利波特工業」大概在全球製造了五千億台幣以上的產值。大約是台灣出版市場產值的十五倍有餘。
她的影響力不只是金錢數字,甚至連羅馬教廷也不得不嚴肅面對這個沒有上帝,卻有魔法的異教旋風。羅琳的小說事業,無疑可稱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少從業人員的火車頭工業而無愧。
繼羅琳之後,美國出現了同樣以小說事業橫掃全球的丹.布朗(《達文西密碼》作者),其他在文學書、非文學書類型上,發行量沒有那麼誇張,全球翻譯授權沒有那麼瘋狂的暢銷書作者,則到處都是,幾十隻手都數不完。稍微熟悉台灣書市近況的讀者,一下便可以舉出長期盤據台灣暢銷書榜上,那些英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甚至西班牙人的大作。
以撰文的此刻為例,博客來書店的文學小說排行榜前二十名,只有一本是台灣作家的作品(已逝作家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其他十九種,全部都是翻譯作品。我們也許可以為台灣讀者對異國作者毫無隔閡,對異文化毫無排斥的胸襟,而自我感覺良好;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對本地文學,無法對此時、此刻、此島上的眾多書迷,發出同樣有魅力的召喚,而感覺悲傷。我們的文學獎非常高調,我們的「主流」文壇充滿哀怨作者,我們的出版者只對翻譯小說有興趣,而我們眼睜睜看著排行榜上百分之九十五是翻譯文學。
當韓劇《大長今》橫掃東亞,我們津津樂道著韓國MBC電視台如何耗資億萬,打造出這部收視冠軍的連續劇,因此不只打響了李英愛的巨星地位,也塑造了韓國文化輸出的能力。我們想像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如何爭取預算,如何補助,如何砸錢,卻忘記了文化創意的根本,是那個能夠說出動人故事的人。
憑著一個能夠讓百萬人同時都期待、感動的說故事的人,就可以創造一個高產值的產業出來,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給了我們真實而沉重的啟示。在那個付不出暖氣費的單親媽媽的手上,她寫出了風行世界的小說,而那裡沒有政府資金。羅琳的小說事業,誕生在出版業最興盛的英國(英國是平均每年每人出版最多新書的世界冠軍),那裡不只需要一個有才氣且用功的作者,也需要一個懂得欣賞好故事,讚美好作者的社會。
我們並不缺乏可以感動五萬人的作家,但要讓「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誕生,五萬尚不足夠,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同時感動五十萬人的作家。這個規模考驗的不只是能力,也包括對大數的讚美,讓數量成為正面價值,而不是犬儒菁英譏諷嘲笑的對象。我們需要蘊釀這樣的獎賞,讓感動五十萬人成為這個社會共同的願望。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國外既好看又有點深度的作品,數量太多,引進起來也非常簡單,因為那已經變成一個熟極而流的產業鏈,然而我們也都知道這樣的作者如果不是來自我們自己,我們就沒有真正跟這個社會的大眾讀者同呼吸的文學產業可言。
出版業者也許也需要反省,我們有沒有善盡挖掘推動的責任。但從羅琳的例子看(一個投遞無門、出版商有眼無珠、預付版稅只肯付兩千英鎊的艱辛開始),全世界的出版商有眼無珠的程度也是不分軒輊。「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不會只靠一個條件就實現。作者如果能感受到這個社會所給予的精神與物質的同步獎賞,也許我們就有機會看見「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誕生。
(作者為「老貓學出版」網站站長)
誰給台灣出版業魔法?
◎陳穎青
時隔兩年,哈利波特完結篇終於在萬千書迷期待之下,在全球同步上市。
一本小說上市,不只造成媒體圈的騷動,也在出版產業史上再次締造新紀錄。總計前面六集,譯成的語言達六十三種,合計發行數字超過三億二千萬冊。台灣的銷售數字也一樣驚人,中文版前六集實銷冊數超過五百萬冊,平均每四個台灣人就有一個看過哈利波特。在改編電影市場上一樣氣勢驚人。已經推出的四集電影,全球票房估計超過台幣一千一百億元,作者羅琳的個人身價,也超過三百六十億台幣以上。如果加計其他因為哈書出版而帶動的周邊商品市場,自一九九七年以來,「哈利波特工業」大概在全球製造了五千億台幣以上的產值。大約是台灣出版市場產值的十五倍有餘。
她的影響力不只是金錢數字,甚至連羅馬教廷也不得不嚴肅面對這個沒有上帝,卻有魔法的異教旋風。羅琳的小說事業,無疑可稱為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少從業人員的火車頭工業而無愧。
繼羅琳之後,美國出現了同樣以小說事業橫掃全球的丹.布朗(《達文西密碼》作者),其他在文學書、非文學書類型上,發行量沒有那麼誇張,全球翻譯授權沒有那麼瘋狂的暢銷書作者,則到處都是,幾十隻手都數不完。稍微熟悉台灣書市近況的讀者,一下便可以舉出長期盤據台灣暢銷書榜上,那些英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甚至西班牙人的大作。
以撰文的此刻為例,博客來書店的文學小說排行榜前二十名,只有一本是台灣作家的作品(已逝作家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其他十九種,全部都是翻譯作品。我們也許可以為台灣讀者對異國作者毫無隔閡,對異文化毫無排斥的胸襟,而自我感覺良好;但同時我們也應該對本地文學,無法對此時、此刻、此島上的眾多書迷,發出同樣有魅力的召喚,而感覺悲傷。我們的文學獎非常高調,我們的「主流」文壇充滿哀怨作者,我們的出版者只對翻譯小說有興趣,而我們眼睜睜看著排行榜上百分之九十五是翻譯文學。
當韓劇《大長今》橫掃東亞,我們津津樂道著韓國MBC電視台如何耗資億萬,打造出這部收視冠軍的連續劇,因此不只打響了李英愛的巨星地位,也塑造了韓國文化輸出的能力。我們想像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就是如何爭取預算,如何補助,如何砸錢,卻忘記了文化創意的根本,是那個能夠說出動人故事的人。
憑著一個能夠讓百萬人同時都期待、感動的說故事的人,就可以創造一個高產值的產業出來,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給了我們真實而沉重的啟示。在那個付不出暖氣費的單親媽媽的手上,她寫出了風行世界的小說,而那裡沒有政府資金。羅琳的小說事業,誕生在出版業最興盛的英國(英國是平均每年每人出版最多新書的世界冠軍),那裡不只需要一個有才氣且用功的作者,也需要一個懂得欣賞好故事,讚美好作者的社會。
我們並不缺乏可以感動五萬人的作家,但要讓「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誕生,五萬尚不足夠,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同時感動五十萬人的作家。這個規模考驗的不只是能力,也包括對大數的讚美,讓數量成為正面價值,而不是犬儒菁英譏諷嘲笑的對象。我們需要蘊釀這樣的獎賞,讓感動五十萬人成為這個社會共同的願望。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國外既好看又有點深度的作品,數量太多,引進起來也非常簡單,因為那已經變成一個熟極而流的產業鏈,然而我們也都知道這樣的作者如果不是來自我們自己,我們就沒有真正跟這個社會的大眾讀者同呼吸的文學產業可言。
出版業者也許也需要反省,我們有沒有善盡挖掘推動的責任。但從羅琳的例子看(一個投遞無門、出版商有眼無珠、預付版稅只肯付兩千英鎊的艱辛開始),全世界的出版商有眼無珠的程度也是不分軒輊。「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不會只靠一個條件就實現。作者如果能感受到這個社會所給予的精神與物質的同步獎賞,也許我們就有機會看見「一個人的火車頭工業」,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誕生。
(作者為「老貓學出版」網站站長)
加奧斯
2007-07-26 11:30:12
至於哈利波特諷刺到教育界?
我還沒有看,所以不知道是哪一部份的故事內容. 2007-07-26 20:24:23
大概景氣不好所有出版商都麻只出會賺錢的書
冷門的賣不好的他們不太可能冒險
或許跟大家的想法也有關
以前在文具出版當美工
老闆都麻說掛上幾各日文字保證賣的比中文好
現在大概要有韓國文吧
在這樣下去台灣大概變成大雜鍋文化失去原有的特色
另外也有人說這次的哈利破特有點諷刺到台灣教育界
版主回應
嗯嗯,也對,在商言商,不過還是有少數出版社可以堅持自己的理念的,只是沒有金錢當後盾,比較難以長久維持.至於哈利波特諷刺到教育界?
我還沒有看,所以不知道是哪一部份的故事內容. 2007-07-26 20:24:23
sndersido
2007-07-25 21:35:04
台灣出版市場面臨不景氣是不爭的事實,書局裡幾乎都是翻譯書的天下,每個人都希望能成為第二個羅琳,可是都忽略了她在成功之前的努力,這就是人的通病呀.. 2007-07-26 08:40:17
I think Rowling struggled for her success, What I have noticed is that lack of imagination often bring down the quality of a story. especially among Chinese author, too many of them are trying to follow the old rules as they write something, they don`t believe in creation but do what ever that is only to be proved and experienced. try things that is never discovered should be helpful on creating a wonderful story.
版主回應
羅琳的成功,我相信很多人分析過了,行銷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不過若故事本身不吸引人,再好的行銷也是沒有用的.台灣出版市場面臨不景氣是不爭的事實,書局裡幾乎都是翻譯書的天下,每個人都希望能成為第二個羅琳,可是都忽略了她在成功之前的努力,這就是人的通病呀.. 2007-07-26 08:40:17
是指電影版剛好在寫到魔法部的情況...
非常恰當又貼切...
那個好像各國都有耶,
所以只要有權..大家應應該都是差不多一樣沈淪的.. 2007-08-04 09: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