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8 17:40:16Trevor
London Eye (上)
這是我在倫敦度過的第一個夏天。澳門的七月熱得像活在火爐旁,這裡仍算不上熱,在晚上更感到一股涼意。
由於倫敦的地下鐵沒有冷氣系統,繁忙人多擠迫時熱得可以,但當到了晚間或少人乘搭時,車廂前進所帶來的地下風又會使你冷到震顫。不同時段乘搭地下鐵,體熱就像溫度計般上上下下,令你感受切身的冷與熱。
乘地下鐵到Waterloo,一出閘,London Eye就立即進入眼簾。原本為了慶祝世界踏入千禧年而建造的倫敦眼,最初打算只有一年壽命,因為太受歡迎而延年益壽。到了2007年的今天,London Eye仍然大熱,仍然被選為全英國十大受歡迎景點之一。
那時在Brighton讀書,每次到倫敦旅行,經過Embankment時,遠遠看見這個巨輪在半空中旋轉。當我一步一步逼近倫敦眼,心中有種難以表達的朝聖感動。
每次也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每次也覺得票價太高,始終沒有登上玻璃箱的機會。
今次因為好友Yang的主動提出,放學後就立即走到Jubilee Gardens。由於當日是星期四,遊人不算多,不用10分鐘便能購得門券。
出發!進入玻璃箱鳥瞰泰晤士河兩岸的景物。
由於倫敦的地下鐵沒有冷氣系統,繁忙人多擠迫時熱得可以,但當到了晚間或少人乘搭時,車廂前進所帶來的地下風又會使你冷到震顫。不同時段乘搭地下鐵,體熱就像溫度計般上上下下,令你感受切身的冷與熱。
乘地下鐵到Waterloo,一出閘,London Eye就立即進入眼簾。原本為了慶祝世界踏入千禧年而建造的倫敦眼,最初打算只有一年壽命,因為太受歡迎而延年益壽。到了2007年的今天,London Eye仍然大熱,仍然被選為全英國十大受歡迎景點之一。
那時在Brighton讀書,每次到倫敦旅行,經過Embankment時,遠遠看見這個巨輪在半空中旋轉。當我一步一步逼近倫敦眼,心中有種難以表達的朝聖感動。
每次也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每次也覺得票價太高,始終沒有登上玻璃箱的機會。
今次因為好友Yang的主動提出,放學後就立即走到Jubilee Gardens。由於當日是星期四,遊人不算多,不用10分鐘便能購得門券。
出發!進入玻璃箱鳥瞰泰晤士河兩岸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