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4 15:58:17小舞

我只是個代課老師

如果實習老師不算的話,去SD國小是我第一次當老師,2688的老師感覺像是兼職,上完課就走的模式,只能利用上課時間和小朋友相處,小朋友知道你不是正職的老師,所以不把你看在眼裡,根本就不怕你。

很慶幸的,因為在SD遇到了許多問題學生,有耍流氓的、有罵髒話的、有過動上課會跑出去的、有一學期不說一句話的……等,種種的問題,讓我認真搜尋著以往小學實習的記憶,努力喚起之前上教育學程的回憶,想要把問題靠著專業輕鬆解決。

但是這不是寫小說,也不是在寫教育專欄,在現實的教育現場,小朋友不會因為你多有教育愛,多有熱忱想帶好每個孩子,就會從流氓變成準時交作業的乖寶寶,頂多,能從一不爽就拍我桌子,順便問候我祖宗18代,變成跟他說:「林某某,班上很吵耶。」的時候,他會站出來,用他那雄壯威武的聲音大聲吼道:「吵死了,安靜啦!」等到班上屈服於他的狂吼之下,變得鴉雀無聲,他會很得意的看我一眼,然後繼續趴在桌子上睡覺,或是繼續在筆記本上塗鴉。

雖然這感覺有點像是另外一種流氓的表現,但這樣子,我就已經滿足到眼睛前面會冒出好幾顆愛心,感激他的出手相助了。

這學期,到ZBP國小代理,不是兼課的,而是正式代理老師,我又看見了不一樣的國小生態,因為在學校的時間長,因為代理教師要接行政工作,和之前純上課有很大的差距,當接觸的多,八卦自然就來了。

或許我忘了,國小也算是公務人員的系統,剛從公務人員世界離開的我,怎麼會忘了?

A老師說,那位B老師是全校最怪的老師要離他遠點,過一陣子,又來跟我說C老師也很八卦,要少和C老師講話之類的,但當我和BC老師相處的時候,人家可從沒講過你A老師的任何一句壞話啊!這樣子,到底是誰該小心誰呢?我的腦袋很單純,無法去思考這背後的意義,也不想思考,或許可以說,這不是一個代課老師應該去思考的。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我只是過客啊~(當然我沒有學校是我情婦的意思,囧)

學區的關係,很多小朋友家裡是隔代教養的,社經地位也較低,之前因為一個小朋友上課很愛講話,我請他來我的座位前面坐,暫時隔離他,結果他當場就大聲咆嘯的問候我父母還踢椅子,孩子已經六年級了,跟他講已經沒用了,或許他在家裡爸媽就是這樣講的,耳濡目染之下,就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對,教育真的是一件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老師只能提醒他,他如果真的不做,我又不能體罰,你要我怎麼辦?

這個問題,應該留給人笨….喔~打錯了,是講求愛的教育不可以體罰的人本基金會來解答了。

每天待在學校整天的時間,同學在走廊上看到我都會說老師好,每天聽著鐘聲作息,讓我幾乎以為自己真的是個老師了,只是幾乎,因為這樣的美夢就好像美人魚幻化成的泡泡一樣,風一吹就破了。

我認真備課教書,至少比走廊轉角的那位老師被小朋友說:「我問老師數學題目,她說就是這樣算,別吵了。」認真多了,可是她是正式的老師我不是。

我努力準備科展,照顧著我的培養皿,至少比樓下那位提出自己要做科展所以要減課,但其實只是把相機和小朋友丟給我,要我自己弄的老師努力多了,可是她是正式的老師我不是。

但我仍然很熱血的,想要做一個好老師,不論是學校還是補習班。我不是正式老師,可是我很單純的,就只是想帶好每個小朋友而已,我是過客,但如果這個過客能夠在任何一個小朋友生命中留下一點點美好記憶,從我這邊學到一點點東西,那就夠了。

我只是個代課老師。
二呆 2009-04-15 10:46:47

台灣小學低年級應該是每班三十人

版主回應
是啊
目前是每班30人為標準
所以人數其實不是重點啦
以前我們每班50人老師還不是教的好好的?
重點是已經少子化~大家不願意生
當然沒有新生入學
就不需要新老師啦
2009-04-15 16:21:31
二呆 2009-04-15 10:17:18

網上數據說 美國小學低年級是十八人一班 台灣是三十五人一班 也有公投要減至二十五人一班 一般來說 小班十七人以下是比大班來得有效的 這是目前資料 也有美國田納西的研究 以級有關這方面的研究 台灣也會知道這些研究的 反正 台灣的班是遠大於美國的

路人 2009-04-14 16:58:51

因為每班學生人數縮減的話,
那老師的缺額是會多很多沒錯,
但是一個老師政府要負擔的錢假設一年是80萬
(含薪水、保險、...),
則如果老師人數多500人,
那就要付出很多錢(政府要跟納稅人解釋),
現在一班學生的人數是經過評估才訂的,
如果人數變少會對成績差的學生有幫助,
但是對成績好或是中間的學生較沒影響,
所以這就是不可能再變更小班的原因吧。
雖然覺得很無奈,但好像不會變了= =

版主回應
我也覺得應該是不會改變了 2009-04-14 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