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2 18:03:52海芋

舞台上

歌劇女神卡拉絲
提供/高談文化


「瑪莉亞,如果妳自己寫一本傳記,豈不更好?
妳會發現這種自我表達的方式是值得的。」
我得到的回答是斬釘截鐵的「不!」。
那時她的聲音中似乎出現了諾瑪的語氣。
稍微停頓後,卡拉絲又說道:
「我的回憶錄就在我詮釋的音樂之中,
這是我唯一能夠寫下我的藝術或我自己的方式。
而我的錄音則保存了我的故事,
這也是它們的價值所在。
反正你早已經為我寫過書了。」

《卡拉絲》(Maria Callas: Sacred Monster)一書序言


*************************************************************************

第一次在舞台上覺得自己手無寸鐵,像是把自己赤裸裸的展示在台下的觀眾面前,是在美國第一個學期聲樂課的期末考試。

其實說是考試,倒還比較像是成果發表會。我不是音樂系的學生,上聲樂課純粹只是興趣而已,成績怎麼樣一點也不重要,對我們這種外系選修的學生,老師助教也都不會刁難。

唱合唱已經唱了好幾年了,獨唱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卻從來沒有這種一個人站在舞台上,覺得全部的人都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一切都會在張口唱出第一個音符的那一剎那無法掩飾的攤開在眾人面前的感受。沒有合唱團其他團員的聲音相伴,沒有指揮引導你的詮釋,沒有人的餘蔭可以讓你躲避。在這首歌的時間裡,台上的歌者幾乎是完完全全的主角,必須對這首歌的成敗負上最大的責任。

所以開口唱的時候,是把自己的一切攤開,容許聽眾檢視你的技巧,你的音樂性,你對時代風格的瞭解,你對歌曲意境的融會,你對人間情緣的體悟,你對美的感受,對世間愛恨情仇的詮釋。

這些,不就是最私密的,生命軌跡的精淬和再現?

每一個歌者,無論登峰造極如卡拉絲與否,都在每個短短幾分鐘的一曲裡,用歌聲記錄了自己生命的故事。



~Feb 2005 Seat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