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00:09:10小 沛
短文寫作】最初的悸動
短文
最初的悸動
屏東縣大武山文學營
還記得去年夏天的初體驗,由同學輾轉而得知的,它給予了我一個文學的新視窗──屏東大武山文學營。
從拿到課程表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它就是我所期待、嚮往的活動,三天的行程,有著來自不同領域的講師,引領我進入文學的不同層面。
霍斯陸曼‧伐伐,布農族人,當代重要原住民作家之一。和自然界相依的原住民,藉著老師帶有鄉音的語氣,傳述著神話的奧秘,在不同地區,不同的詮釋方式,沒有所謂的是非對錯!走讀原住民的世界,各種族群皆有其最優良的生活模式,但大家都以多數去影響少數,用符合我們的模式並設框框去限制原住民;為何要出草?是原始打鬥還是找尋精神力量?這看似野蠻的行徑,其實只為了捍衛家園,過去由於我們對原住民的無知及恐懼,擅自幫他們加了想像:足如雞爪、上樹如猿猴、善射好殺、生番、熟番、兇番等等。「番」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獸足印」;現在,每個人都曾和原住民交流過,本性天真淳樸。存活的民族都有著生存的傳統智慧,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才是真正的相處之道!「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多寡之分」。
做一個元氣地球人,「要因夢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夢想」旅遊文學實踐者: 褚士瑩 老師讓我們從旅遊中找尋自己內在的「鄉下人」,從旅行中汲取書面上尋不到和世界溝通的方式;把即時的感動運用文字流露出來,讓大眾也能體會那民情、那山水、那景色……。原來,最初的季動也是文學最基本的素材啊!利用旅遊有可以了解到各個國家現在的狀況,所面臨的情形,或許我們能為他們做些小小的事情也不一定。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劉克襄 老師的課──如何用旅遊指南來探險;舊指南書通常是文人使用的,現在,我們將利用舊地圖去找尋那已消失亦或存在的遺跡;用11號公車走遍大街小巷,現在想想我也有了這種習慣吧!用著不是上課時段時,到一個不熟悉的鄉鎮,拿著地圖走,沿途看風景,一面了解民情,一方面了解文化……;順便還可以想像一下歷史課本中所提及的事物,走完後還頗有成就感呢!所謂「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應該就是這種了!與自然界的萬物為友,進而體會週遭都蘊涵道理的一切變化。「小小的懷舊,大大的前瞻。」《迷路一天,在小鎮》
淺談網路小說之創作,蔡智恆老師:創作是一種態度!我很認同這句話,若你想要創作,你愛創作,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一筆在手,你都會想要把現在的心情給紀錄下來,其實,這就是創作最基本的元素了!還有,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從郁永河的《裨海遊記》談起:裨海遊記是台灣旅遊文學的先聲,其描述台灣島上平埔族生活的點點滴滴。
三天的行程對我的影響可不小,除了聽老師的演講外還有分組討論……;這使我對文學的思維又縝密了些,寫作雖不比音樂創作般熱鬧、生動有趣,或許它跟美術一樣是孤獨的漫漫長路,從各項經驗中汲取你所求的素材與意見,畢竟文學和羅馬一樣,不是一天就能造成,是一時一刻的事。身旁的一草一木都有它所存在的意義、價值,尊重多元並包容多元文化,是我們現在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並要懂得以樂觀進取、積極的態度去看待每一件事物才是。這份難得的悸動不是我能用文字言語所能完全表達的,但那份最深的感動將會在我腦海中烙印下來。
那真的不錯!!!!
他還會辦文章寫作比賽
ok的話~有辦的話去投個搞吧!
當個經驗^^
謝謝~:) 2008-04-25 23: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