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
在住宅型的夜市更能發掘在地的人情味,就像熟人、朋友般的往來著。特別是一些具獨特性的小攤;像是素食。一條街走下來,大約就一兩家,食素者,幾乎無從選擇,倒也與攤家增添了一分熟捻。不像榜上有名的觀光、花園夜市,走踏的都是遊客,彷彿井然有序的並肩靠攏,其實是壁壘分明,劃清界線的生疏、遙遠。
這兒像說好般,尋得菜單圈點,交給攤販,就退到一旁站著,或找個位子坐下,三四個陌生人擠在一張小桌邊各自安頓。想搬到大桌舒適點;客人前腳買單剛走,隨後嫻熟的收拾著桌面,垃圾、餐盤的分類,不說,還以為是攤上的兒子、女兒。大夥耐心守候,不會有人煩躁地扯著嗓門嚷嚷、咆哮,早有了準備,要嚐美食,就得付出時間、花功夫。
攤家少爺拎著單唱名,一個個乖乖舉手答有,就獲得了今晚的代號;「羹麵、燙青菜」。桌次這時候才填上,空白處寫著總價,待菜餚上桌,壓在碗盤下。如果要的小菜、湯品沒了,加點別的,或是少吃些,也沒有怨言。「豆干(台)」女孩用不流利的台語換了菜,「不是叫公公喔(台)」,像自家女兒、媳婦般的開玩笑,老闆笑得燦爛、女孩臉上寫著靦腆。或許,這就是工作的樂趣。還是,想幫自個兒選媳?
湯飯進肚後,又像標準作業流程般,逕自奉上菜單和餐費。無一例外。
一邊撈著麵,一面觀察著身邊來來去去的人們。想起早些時候搭車返家,公車意外的壅擠,上班族、學生簇擁一車。上車收票的堵住了前門,上不了人司機索性就不再開門,後門上下車全無定律,但多的是從後門上下車,再繞到前門補刷車票的。真要逃票,也不會有人知道,也許十五、十二塊,不是大錢,但是種誠信,也是種感激,歸心似箭時,有人盡忠職守平穩地開了這麼一趟路。
一群島國人民擠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雖然有許多顯而易見的喧囂、爭執、對立,但那些往往都是雲端上的人們,卻有著更多基層面的微小美好不斷的在生活中流淌著。就像溫泉蘊含在地表下,當有需要,便可溫暖身心。
不知是因為被熱食溫飽了肚腹,還是今晚較早結束加班。總之,莫名的有種被鼓勵的溫暖。像股薰風吹拂至心靈,似乎,又獲得了勇氣。
最後,「入境隨俗」收拾桌面,結帳買單。享受著秋夜的微涼,踏上歸途,路經一間連鎖餐飲店,鐵門已深鎖,門上卻掛著紙版,大大的寫著「先生:抱歉十點已打烊,水餃請明日來取。某某店上」這也是種在地的人情味啊。應該早已付錢結帳,或許是真忘了,也可能逛街走遠了,店家卻也沒吞了錢賴皮,昭告天下,想到時就會看到。
抬頭仰望天空,新月高掛,淡淡的月色,照耀著這片土地,和這群可愛的人們;守護著、陪伴著。對這片土地,今晚似乎又多了份疼惜與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