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31 19:15:24期指贏家

籌碼分佈

第一章 籌碼分佈的基礎知識
  “籌碼分佈”的準確的學術名稱應該叫“流通股票持倉成本分佈”,在指南針証券分析軟體中,它的英文名字叫“CYQ”。
  其實,“籌碼分佈”是一個很中國化的名字,因為在世界範圍內,可能只有中國人管股票叫籌碼,或許也只有中國人把投資股票叫“炒股”。而股票一加上“炒”字,就有了更多的人為操作的味道有了更多的博弈的味道。而如果把股票的倉位叫做“籌碼”,那就無異于把股市當成了賭場。這多多少少是對股市的不尊敬,但我們的股市有著濃濃的博弈色彩卻是事實。在股市的這場博弈中,人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資金換取別人的籌碼,再用自己的籌碼換取別人的資金,于是乎就賺了別人的錢。所以對任何一個炒股的人,理解和運用籌碼及籌碼分佈是極其重要的。
  或許“籌碼分佈”和“CYQ”的稱謂,應該有一個更貼切的名字,但這個說法大家已經用了幾年,成了一種習慣,想改也比較麻煩,所以就約定俗成,暫且如此稱謂吧。
  “籌碼分佈”的市場含義可以這樣理解︰它反映的是在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倉數量。如果光憑文字來敘述“籌碼分佈”可能要頗費周章,為方便起見,我們建立並分析了一個微型的籌碼分佈模型,使讀者更準確地理解它的含義。
  1.籌碼分佈及計算原理
  我們先做這樣一個假設︰
  某公司有16股股票,這16股被3個不同的投資者持有。股東A曾在10元價位上買過3股,而后又在11元價位上買了6股;而股東B則在12元的持倉成本上買進了4股;股東C,在13元上買了1股,在14元上持有2股。把這3位股民的股票加起來,正好是16股。
  我們來做一張圖。
  在這張圖上,我們就把股票換成像麻將牌一樣的籌碼,在圖的右邊,我們先把價位標清楚,從10元一直標到14元,共5個價位,然后我們把這些籌碼按照當時股東們買它的成本堆放到它相應的價位上,于是就形成了圖1─1的樣子︰
 
圖1-1︰一個簡單的籌碼分佈模型
  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只股票在11元價位上,投資者的籌碼比較重一些,12元至10元次之,13元以上籌碼量就不多了。此外,除了上面所說的股東A、B、C以外,曾經還有一位投資者D,在9元左右買過這只股票,后來又以11元轉賣給了股東A,于是D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我9元錢的歷史交易怎么沒有在這張籌碼分佈圖上得到反映?”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講清楚,大家注意到圖上的籌碼總共只有16股,而這只股票的流通盤也是16股,籌碼分佈只去表現這一天所有在冊股東的建倉成本,由於D已經賣掉了自己的股票,所以他的籌碼在籌碼分佈上就看不見了。這是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特徵︰既它反映一只股票的全體投資者在全部流通盤上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它所表明的是盤面上最真實的倉位狀況。
  隨著交易的繼續,籌碼會在投資者之間進行流動,因而籌碼分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假定隨后發生了一個交易︰股東B把他的12元價位建倉的4股股票賣掉了3股,成交價是14元,由股東D承接,于是籌碼分佈就成為了圖1─2的那個樣子︰
 
圖1─2︰籌碼在投資者之間發生轉移
  事實上,籌碼分佈並不關心盤面中的籌碼到底是屬于股東A的還是股東B的,上面的兩張類比圖之所以標注股東的持股狀態,僅僅是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
  如果換成真正的上市公司,那么一個公司的流通盤最少也有1000萬股,其價位分佈是相當廣闊的。圖1─3是一張真正的籌碼分佈圖,它被放在K線圖的右邊,在價位上它和K線圖使用同一個坐標系。當大量的籌碼堆積在一起的時候,籌碼分佈看上去像一個側置的群山圖案。這些山峰實際上是由一條條自右向左的線堆積而成,每個價位區間擁有一條代表持倉量的橫線。持倉量越大則線越長,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齊的山峰狀態,也就形成了籌碼分佈的形態。
  從圖1─3中可以看出,2000年5月15日的深寶安A有兩個不同的建倉密集區。換句話說,在籌碼分佈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非常明顯的密集峰︰一個位于4塊多錢的價位附近,另一個位于6塊多錢的價位區間。
 
圖1─3︰深寶安A 2000.05.15日的籌碼分佈
  由於証券交易所不向公眾提供投資者的帳目訊息,所以各類軟體中的籌碼分佈狀況均是透過歷史交易計算出來的近似值。假定籌碼的拋出機率與浮動盈利及持股時間有關,可以在一定數量的投資群體中進行抽樣檢測,以獲得這個拋出機率的函數,然后再根據這個拋出機率,認定每日交易中哪些原先的老籌碼被沖銷,並由現下的新籌碼來代替。
  我們把問題說得再簡單一點︰根據相當多的投資者的獲利了結的習慣,尤其就散戶而言,在獲利10%至20%之間最容易把股票賣掉;而對主力而言,很難在盈利30%以下時賣出他的大部分倉位。那么,獲利15%的獲利盤對當日成交的貢獻就比獲利25%要大一些。這是較為精確的計算籌碼分佈的方法,有時候出于計算量的考慮,也可以用相等的拋出機率來代替真實的拋出機率統計,這樣會引發一定的誤差,不過這個誤差是可以承受的。因為在實際的投資分析中,某個價位的籌碼量多一些或少一些不會影響最終的結論。
  在“指南針”的CYQ推出后,幾乎所有的國內軟體廠家都模仿了一個籌碼分佈圖,有一些做得還是很不錯的,但有一些算法誤差過大,建議這些軟體廠商予以修改。這類不準確的算法是把歷史成交,按時間加權,時間越久占籌碼分佈的比重越低,這樣做表面上似乎也可以得到一個很像籌碼分佈的東西,但實際上是不能用的。因為各股的活躍程度差異很大,人為的確定歷史籌碼的揮發速度很難反映這個差異。
  由於涉及商業機密,“指南針”籌碼分佈的算法暫時還不能予以公開,這裡也僅僅可以講一些原理性的東西,還望廣大讀者朋友們見諒。
2. 籌碼分佈的基本形態
  為了研究的便利起見,我們需要對籌碼分佈的形態進行若干定義。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來談論一只股票的籌碼狀態的時候,大家能有一個通用的共同語言。另外我們在本書的其后章節中,將用“CYQ”來代表“籌碼分佈”這四個漢字。
  一、CYQ的密集與發散形態
  如果一只股票在某一個價位附近橫盤了很長的時間,就會造成橫盤區上方和下方的籌碼向這個橫盤區集中,甚至會形成在20%左右的價格空間內,聚集了該只股票幾乎所有的籌碼,這種狀態稱之為CYQ的密集狀態。反之,如果一只股票的籌碼分佈在比較廣闊的價格空間之內,我們就稱其為CYQ的發散狀態。圖2─1是深保安A(0009)1999年5月18日的籌碼分佈狀態,而這種籌碼分佈的情況就是籌碼的發散狀態。
 
圖2─1︰CYQ的發散狀態
  在圖2─1的K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數條橫向標出的虛線,每條線左邊有一個價位。這是一種坐標線,每兩條水準線的價格差是10%,這種坐標線也叫10%等比坐標線。K線圖使用的坐標是對數坐標,使用這種坐標的好處是︰我們在圖上看到的同樣長的K線,其漲幅也是同樣的。從圖上可以看到,籌碼分佈的範圍覆蓋了9個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9個漲停板,這是個非常寬廣的價格空間。這種籌碼的廣泛分佈,叫做籌碼發散。籌碼發散的市場含義是股價正處在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的之中。圖2-1同時還告訴大家,在股價的下跌過程中,投資者在不同的價位上被大面積套牢,最深的套牢盤被套了9個跌停板。當然這種狀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有一些套牢盤割肉換股,接下來我們看圖2─2,在經歷了7個多月的交易之后,深保安A(0009)籌碼發生了向下的轉移。
 
圖2─2:CYQ的密集形態
  同樣是深寶安A,此時高價位的籌碼已經剩的不多了,而在低價位區形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密集峰。這個密集峰的寬度大約是25%的價格空間。這樣的CYQ狀態就叫籌碼的密集。自然,這個密集峰的形成要倚賴于上方套牢盤的不斷割肉,從而將上方的籌碼不斷地換到下方。也許大家會提出一個問題︰那些在8元左右被套牢的投資者為什麼肯在3、4元的價位上拋出,CYQ上所顯示的籌碼的大規模向下轉移是否合理?換言之,它的轉移有什麼內在依據?
  事實上,雖然深寶安A在1999年的下半年僅僅做了一個約40%的溫和上揚,到了1999年的9月,該股又重新調頭向下,股價回落至1999年5月初的水準,但是與此同時,滬、深股市正在展開著一輪巨大的行情,這輪行情就是大家熟悉的1999年的“5.19”行情。
  這輪行情的龍頭板塊是網路股,其中不少網路股的漲幅在一倍以上。像東方明珠、廣電股份等等。這樣的市場背景對深寶安A的持股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折磨,因為這只股票幾乎沒漲多少。而這種折磨使得一部分投資者放棄持有,尋求資金的轉移騰挪。尤其是該股的套牢盤,更是試圖透過追隨龍頭板塊以達到扭虧為盈的目的。1999年9月以後,“5.19”行情暫告一個段落,大盤風險開始顯示出一定的殺傷力,而深寶安A的走勢由慢牛轉為慢熊,這又促成了另一群投資者的落井下石,最終就形成了我們在圖中看到的樣子︰該股上方的套牢盤已經所剩無幾了。
  籌碼的密集狀態和發散狀態,是CYQ的兩個最基本的形態,它們的市場含義是截然不同的。CYQ的密集往往是一輪新的多空之戰的前奏,而籌碼的發散則是表明了戰役的現下進行時。就好像一次大的戰役之前,士兵們會在某一些地區高度集中,而當戰役打響之后,這些士兵或會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或會向某個即定的目標襲擊和沖鋒,總之隨著戰線的拉開,籌碼就呈現出發散的狀態,而當一個城市被攻克之后,大舉入城的士兵又會形成新的籌碼密集。
  我們接著看深寶安A,圖2─3是深寶安A 2000年4月18日的CYQ狀態︰
 
圖2-3︰2000年4月18日深寶安A籌碼向上發散
  我們已注意到,圖2-3深寶安A的股價已經比圖2-2時的上漲了8個10%。大家應該記得,圖2-2是該股籌碼向下轉移的過程,也就是說深寶安A的眾多套牢盤,不堪忍受這只股票的長期低迷,最終將大部分的套牢盤割在了4元左右的價位上,但這些投資者萬萬沒有想到,2000年的上半年是風水輪流轉──深寶安A又成了一只大牛股。它的股價自4元左右的密集區向上突破。隨著股價的上漲,一部分低位籌碼獲利了結,籌碼向高位轉移。這種籌碼發散的過程,我們稱之為“籌碼向上發散”。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籌碼的發散狀態也是動態的,不可能永遠維持,現下我們看到深寶安A的籌碼已經在一個新的位置上重新聚集。如圖2─4︰
 
圖2─4︰深寶安A的籌碼密集
  雖然我們舉了深寶安A這只個股,來說明籌碼的密集與發散狀態之間的轉換過程,但這種籌碼的轉換活動卻幾乎發生在每一只個股之中。在每只個股籌碼的每一次的“密集──發散──再密集”的循環完成之后,投資者的財富也發生了一次轉移。就像方才我們看到過的深寶安A,圖2─2低價位區的密集籌碼,轉移到了圖2─4的高價位區,這意味著市場中某些低位入場的投資者獲得了一倍以上的利潤。而在圖2─4高位建倉的籌碼,其后的結局又如何呢?到本書截稿時(2001年9月)止,該股股價已向下破位,一個新的CYQ向下發散過程正在展開,全部籌碼悉數被套。
籌碼分佈
  二、 籌碼的低位密集
  我們繼續探討籌碼的密集形態。如果籌碼是在低價位區實現密集,我們就把它稱之為籌碼的低位密集,而如果籌碼是在高價位區實現密集,它就應該被稱之為籌碼的高位密集。當然,這裡的高和低是個相對的概念。股價的高位和低位並不是指股價的絕對值,幾元錢的不一定是低,幾十元錢的也並不一定是高。因此,籌碼的低位密集,是指股價自某個價位深幅下跌之后,在相對的低價位區形成的新的集中。就如圖2-2,這個低位密集的籌碼來自于圖2-1中的各個相對高位的籌碼。我們可以給籌碼的低位密集做一個比較精確的定義︰當籌碼自高位流向低位,並且在相對低位的狹窄價格空間實現聚集,就叫“籌碼的低位密集”。
  當籌碼形成低位密集之后,這只股票的投資者就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換位︰早先的高位套牢盤認賠出局。那么,到底是誰割肉離場了呢?圖2-2的低位密集區的平均價格約為4.20元,而這些籌碼大部分來自于早期在7.30元附近的套牢盤,這些套牢盤承受了6個10%跌停板的損失。我們很難想像股市的投資機構,比如說券商、基金會在這么巨額的虧損上認賠離場。他們是市場上的投資主力,由於他們掌握足夠多的資金,所以他們沒有投降的必要,實際上這些割肉盤幾乎都是散戶所為。我們可以有這樣的結論,一旦CYQ上發生低位密集,那么割肉的一方一定是散戶。
  那么又是誰承接了這些割肉盤呢?令人遺憾的是,在解析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又是散戶落入了以往的操作窠臼。
  因為幾乎所有的低位密集的個股在股市中都缺乏吸引力,于是散戶們想︰這些股票長時間盤恆于某個價位區,肯定是沒有消息面上的讓人興奮的題材,所以它連個上漲的跡象也沒有。他們不看好這樣的個股,不理睬這樣的個股。于是我們完全可以把CYQ的低位密集現象理解為主力的緩慢吸籌。股市上除了散戶就是莊家,散戶和莊家的行為幾乎總是相反的,散戶們在割肉,莊家們就可能在進貨。
  讀者可能立刻會產生一個想法︰如果我們在發現了CYQ的低位密集之后跟進入場,那么就可能實現跟莊的目的。事情卻沒那么簡單。主力的吸籌是個漫長的過程,當CYQ進入低位密集時,主力未必掌握了足夠的籌碼,就是說主力需要在這些股票的低位密集區蟄伏很長時間,目的是為下一輪行情做準備。就象圖2-2的深寶安A,這個低位密集的過程發生于1999年第三季度,而其股價開始大規模的上漲則是2000年3月以後的事。很顯然,如果有投資者在1999年9月份買入深寶安A,那就還要忍受近6個月的底部整理。對于一般的散戶而言,這需要長遠的目光和極大的耐心。因而,簡單的買進低位密集並不是最佳的選擇。那么,如果有投資者參透了低位密集的籌碼性質,應該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買進呢?
  其實,低位密集個股最佳的買入條件只有兩個︰一是確認了主力的高度控盤;二是確認大盤的中級行情已經開始。其中的分析技術,將在以後的章節中詳細講解。
  最後討論低位的幅度問題。有一些股票的股價自高位密集區下跌了30%左右再次形成密集,這種密集不叫低位密集,因為30%的下跌太少,我們這裡所講的低位有一定標準,即籌碼的轉移最少要有6個跌停板的空間。之所以這樣定位低位密集,是因為我們需要透過籌碼的低位密集尋找潛力個股。沒有足夠深的跌幅,我們則不敢確認這些低位的籌碼就是主力的吸籌。為什麼必須是6個以上的跌停板呢?因為主力的吸籌往往需要30%左右的震盪空間,而主力的出貨同樣也需要至少30%左右的震盪空間。如果僅僅是6個跌停板,那么在主力的進貨箱體之上就是主力的出貨箱體。主力的一出一進,其盈利非常有限,如果獲利數目比這個數目還要少,主力就會認為沒有什麼做莊的價值了。畢竟主力處心積慮又老謀深算地操作了許多時間,沒有一個象點樣的回報行嗎?
籌碼分佈
  三、 籌碼的高位密集
  2001年7月13日,本人曾在指南針証券訊息網的資訊中,在“操作解析”欄目裡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申奧概念股看莊家的博弈思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有點“逆向思惟”,即在申奧成功的當天,在人們一致看好申奧題材的時候,我們非常看壞北方五環(0412)等一批申奧概念股。據來自各方面的消息,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北京主辦權的這一天,北京勝出的機率相當大。按照通常的理解,如果北京申奧成功,對于北方五環這類股票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而我們為什麼反而要看壞該股呢?本人的依據就是籌碼的形態──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奧申的前夜,居然是籌碼的高位密集,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籌碼形態。
  請看圖2─5,這張圖傳達給我們一個訊息︰在申奧投票的前兩、三周內,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較高的價位上發生了大量的籌碼轉移。從7月13日那天的籌碼分佈圖上看,近70%的籌碼被拋到了高價位上。在指南針軟體中CYQ的高位密集被顯示成紅色,這是一種警戒色,意思是說低位籌碼在大量的向高位轉移,並提醒投資者去分析一下這個轉移的性質。與籌碼的低位密集相反,籌碼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貨的跡象。這些高位的籌碼是低位籌碼向上轉移的形態,說明在市場上發生或正在發生大量的獲利了結的行為。
 
圖2─5︰北京申奧當日的北方五環
  我們再看圖2-6,這是北方五環一個月前的籌碼狀態。在此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些低位籌碼在此次大規模的向上轉移當中,它們的持有者至少平均盈利了40%,接下來的問題是︰誰把這些籌碼拋上了雲端?
 
圖2-6︰北京申奧前一個月的北方五環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完全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市場狀況。市場關注這只股票大概是從6月19日開始的。自那一天開始,這只股票才發生強勁上揚,成交量迅速放大,一時成為股市中的熱點。在6月25日之后的高位橫盤中,這只股票一直處在交投活躍的狀態。申奧概念無疑為這只股票製造了巨大的廣告效應,使得這一板塊的股票受到了各路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當然,有人看就有人買,就好像百貨市場之中某一個商品被大量的顧客圍觀,總有人會掏錢買單,而且高位換手的買方之中必然含有相當多的中小投資者,而拉抬股價的卻一定是莊家。否則這只股票在申奧之前不會突然發力上漲。因為散戶們對北京申奧沒有那么高的信心,人們搞不清楚巴黎和多倫多對北京到底有多少威脅,也拿不準國際奧委會對北京會怎樣評價。實際上在7月13日投票之前,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主力拉抬這只股票則需要下決心,需要有點孤注一擲的勇氣。因為他明確地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申奧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這個信號感染了各路股評,也感染了各路投資者。但此舉很有風險。如果申奧不成功,主力的成本就太大了,甚至也有可能付諸東流。可是天隨人愿,中國爭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隨著“北京贏了”的歡呼聲,北方五環的主力大大地松了一口氣,因為他尚未全部賣出的籌碼也有著落了。
  或許投資者會問︰既然申奧贏了,主力為什麼不借這個機會大炒特炒一把?答案在籌碼分佈上。7月13日的籌碼高位密集,顯示出了主力明確的出貨行為,主力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無法承受萬一申奧失敗則滿盤皆輸的后果,因而不管申奧成與不成,他都要獲利了結──這叫控制投資風險。當然北京贏了,但主力已經沒有機會再拿回拋出的籌碼了,因為此時誰都想去搶這塊香餑餑了。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申奧前出貨是主力的一個既定計畫,如果我是莊,我也這么干。
 
圖2─7︰北京贏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
  總之,CYQ的高位密集,是個相當危險的個股技術特徵。高位密集的市場含義是低位獲利盤大規模在高位獲利了結。股價之所以迅速漲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結果;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這些股票,一定是他擁有大量的低位籌碼;而此時這些低位的籌碼在高位的消失,顯示了主力正在大規模的出貨。可以說籌碼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前期主力的離場。
  老莊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戶,也可能是新莊家。反正有賣的就有買的,這是一個不變的市場法則。我們很難判斷買方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高位密集的個股的后來走勢是暴跌,但確實也有一部分個股在呈現高位密集之后,又形成了新一輪的上漲,這可能是新莊入場,做了一把接力炒做。但從投資的安全性考慮,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買進高位密集的個股,因為一旦在主力出貨時入場,以後解套的機會往往非常渺茫。北方五環伴隨著市場熱點和各路股評的反覆吹捧,主力在高位拋出籌碼,可以說找到了最佳的出貨機會。北京贏了之后,主力又得以把剩餘籌碼順勢做了個完整的了斷,形成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圖2-7)。所以基本面和莊家到底哪個更能主宰股市的沈浮?投資者應該明白了。
籌碼分佈
  四、 籌碼的低位鎖定
  下面圖2─8所顯示的股票是煙台萬華(600309),時間是2001年3月22日。我們看圖上的籌碼狀態︰籌碼密集的部分在低位,但它不是籌碼的低位密集。籌碼的低位密集是一只股票的籌碼自上向下堆積,而這只股票此時正在上漲的過程中。在一般情況下,股價的強勁上揚會帶來籌碼的向上發散,但煙台萬華的籌碼並沒有轉移到上面,絕大部分籌碼依然沈澱在低位不動,這種CYQ狀態,叫做籌碼的“低位鎖定”。
 
圖2─8︰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
  單就CYQ的形態而言,籌碼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鎖定看上去是幾乎是相差無幾的,所不同的是要從CYQ的股價趨勢來看︰籌碼的低位密集呈現出的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后的橫盤,或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后的低位震盪;而籌碼的低位鎖定,其股價趨勢的走向應該是股價的上揚,就是說低位鎖定的股價一般應正處于主力拉升的過程之中。
  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探討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籌碼被鎖定到了低位。
  本人曾經在股市的中小投資者之間,進行了一輪廣泛的調查。我問大家︰諸位的操作習慣是不是要等獲利很多之后才了結,比如說,大家是不是經常在獲利了30%以上才肯賣出自己手中的股票?大部分中小投資者都回答說︰“不”。本人曾是股市中的散戶。我炒股時就有這樣一個感覺,一旦一只股票的獲利超過了10%,心態上是非常興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這10%來的不容易,我們特別怕這到手的錢又被別人拿走了。對中小股民來說,如果浮動盈利達到10%,還只是心神不定的話,那么一旦浮動盈利達到20%,幾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反觀煙台萬華這只股票,大量的籌碼獲利了30%之多,卻不見任何人拋出,是誰有這么好的定力呢?答案只有一個︰是莊家。30%對于你我來說都是個大數,對于莊家來說卻是太少了。30%的價格空間,可能並不是主力想要獲利了結的目標位。所以,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顯示了這只股票的一個重要的訊息──莊家的高度持倉。
 
圖2─9︰2001年4月18日煙台萬華,股市最耀眼明星
  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倉,那么30%的上漲空間是不能滿足其胃口的。很顯然,如果哪位投資者是在這只股票沒有上漲之前就持有了這只股票,那么他現下獲得了30%的浮動盈利,賣還是不賣呢?當然還是不賣為好。因為在一個月以後,這只股票又漲了50%,見圖2─9。有意思的是,這只股票至此已經漲了一倍多了,籌碼依然是低位鎖定的狀態,可見主力持倉量之大,大得怎樣想像也不過分。
  或許有的讀者會問這樣一個問題︰4月18日還能不能再買煙台萬華了?既然主力持有了那么多的籌碼,想必一、兩天也出不去,不見得就那么容易被高位套住。本人的意見是︰此一時彼一時也。3月22日的煙台萬華可以概括為︰主力高度持倉但主力並沒有掙多少錢,而4月18日股價已經翻倍,主力已經穩操勝券,具有了出貨條件。而出貨與否,就要看主力的胃口大小雄心幾何了。曾經確有幾只股票,股價翻了一倍之后還能再翻幾倍,但這並非普遍現象。我們又不是操盤手的頭家,股價能炒到多高是很難估準的。3月22日之后股價繼續上漲,或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4月18日之后股價能否繼續再漲就沒有那么多的必然了。炒股做的是硬道理,不能憑僥倖心理去押寶。本人是不主張在主力巨幅贏利的情況下買進該股的,因為這樣做就等于把頭放在了別人的鍘刀下。
  本人曾經在我周遭的投資者中,做過一個小範圍的投資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朋友買過這只股票,畢竟我們是一個緊密的研究團契,選股思路是很接近的。但是大家在這只股票上掙的錢遠低于該股的漲幅,在獲利10%左右就把捉到的“黑馬”給丟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籌碼分佈
  五、 籌碼的雙峰形態
  有一種籌碼形態,很有味道,那就是如圖2─10所呈現的籌碼的雙峰形態。
 
圖2-10︰東方明珠1999年4月16日的CYQ雙峰峽谷
  圖2-10展現的是東方明珠(600832),最後交易日是1999年4月16日。這一天東方明珠的CYQ呈現出了兩個密集峰,我們把這種CYQ形態叫做雙峰形態。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兩個峰之間的低谷,稱之為“雙峰峽谷”。
  東方明珠的這兩個相臨近的密集峰並不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早在1998年的11月初,高位峰就已經形成了,隨后該股股價向下連跌了幾個月,在1999年2月以後,進入了低位震盪,這時形成了低位峰。在1999年4月16日,該股的股價自下向上走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位置,即CYQ雙峰的峽谷區域。如圖所示,此時低位峰的所有籌碼都已經獲利,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深度大約為10%。在這個位置上,股價會受到來自兩個方向的巨大拋壓。
  首先是低位峰的獲利盤,這些籌碼投資者持股時間不長,短期內獲得了10%左右的收益,其獲利了結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幅度已經明顯減輕。讓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割肉是不容易的,但深度套牢的籌碼,一旦等到股價有效反彈,投資者由深套減為淺套,就會有一部分的投資者會選擇暫時離場。這些割肉的投資者試圖等股價回落后再次抄回,以降低持股成本。
  于是乎,當股價自下上兩個方向來到雙峰峽谷的位置時,會引發市場上來自下方獲利盤和上方割肉盤的雙重拋壓。這個拋壓又可以稱為“夾板拋壓”。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只股票會受阻于這個“夾板拋壓”而暫時停止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關心股價受阻之后的表現。如果股價受阻回落,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需要予以重視;但假若在這種強大的拋壓之下,這只股票的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區之內的橫盤,這裡面就有故事了。因為股價能夠在這個並不太低的相對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臨市場拋售的情況下,那么一定有一筆大資金,是它在承接著雙峰峽谷中的夾板拋壓。散戶總是順勢而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盤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來看圖2─11,東方明珠在隨后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個雙峰峽谷內的強勢橫盤。與此同時,原先的雙峰逐漸消失,峽谷被填平,原來的雙峰變成了單峰,原先的谷底又變成了新的峰頂。這個過程,被稱之為“雙峰填谷”。
 
圖2─11︰雙峰峽谷被填滿
  雙峰填谷也是一種重要特徵,它所表達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籌。不僅如此,它還是主力高效率吸籌的一種模式,因為在這個雙峰峽谷內,想賣股票的人很多,主力獲取大量的籌碼是比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盤也呈現弱勢的情況下。1999年5月14日的大盤,大家應該還記得,那時候市場信心盡失,股指陰跌不止,市場是一片黎明前的黑暗。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哪個散戶挺身而出,去一個相對高位接別人的獲利盤,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奪了大家的籌碼。
  幾天之后,中國股市爆發了“5.19”行情,東方明珠成為了市場龍頭,其股價自15元左右向上突破,到了1999年的6月9日股價已摸高到了38元,前后僅用了18個交易日﹗
  還有另一類的籌碼雙峰也是值得重視的,這種籌碼雙峰叫“大雙峰”,我們看圖2-12︰
 
圖2-12︰大雙峰,主力倉位與散戶倉位涇渭分明
  與圖2-10的小雙峰相比,它們的區別不僅僅是在雙峰的寬度上。圖2-10的小雙峰,兩個峰加在一起的價格空間,尚不到30%,而圖2-12的大雙峰兩個峰之間的距離,有9個漲停板之多,所以我們稱之為“大”;另一方面,大雙峰的高位峰與低位峰的形成次序與圖2-10主力吸籌時的小雙峰是不一樣的。圖2-10的東方明珠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后才有低位峰,而圖2-12的燃氣股份(0973)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這是主力吸籌留下的遺跡,隨后股價持續上揚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后,股價進入橫盤,高位峰因此而形成。圖中的交易日是1999年8月16日,在此之前,燃氣股份還經歷了一個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時的股價已跌入大雙峰的雙峰峽谷之中。很顯然,這裡有問題發生了。
  1999年8月16日的燃氣股份,它的莊家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尷尬︰莊家早期進貨的平均成本約為7.50元,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頂位置。隨后主力把股價做高了1.3倍。主力認為他已經有出貨空間了,于是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貨,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大雙峰的高位峰。但隨后卻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大盤沒有“配合”主力的離場,而呈現出熊市特徵,進而造成了燃氣股份迅速跳水,跌到了大雙峰峽谷的谷底附近。
  至少半數的籌碼仍然滯留在低價位區。由於這些籌碼是主力的,是他們沒有找到出貨機會而砸在手裡的,所以此時股價下跌的勢頭,可以輕易的跌穿這個低位峰,當然如果真這樣的話,主力將面臨被套。顯然這對主力極為不利,因此該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陣地上,組織了一次有效的護盤。
 
圖2─13︰主力在大雙峰峽谷中護盤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雙峰峽谷對股價的作用,它似乎總是在對抗當前股價的“現下進行時”。當股價上升時,雙峰峽谷是阻力帶;而當股價下跌時,這個峽谷又呈現出了支撐作用。尤其在大雙峰峽谷時表現尤為突出。這種處在大雙峰峽谷之中的莊股,我們也稱其為“受傷莊股”。此類股票的操作,在本書以後的章節中會專門討論,而這種利用主力自救從中漁利的跟莊模式,我們叫它襲擊受傷莊股,並且給了它一個俗名──“豺野狼出擊”。


六、 籌碼的顏色
  在指南針軟體中,CYQ有很多種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用于區分不同的籌碼狀態,也使軟體中的籌碼具有一定的智能成分。
  CYQ的低位密集被繪成了紫色,低位鎖定狀態下的籌碼也被繪製成為紫色。因為電腦在判斷籌碼的低位密集的時候,使用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條件︰即在指南針軟體中,如果CYQ的價格下方30%的空間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電腦就會自動將籌碼描繪成紫色,以表示這是低位密集或低位鎖定狀態。
  什麼叫CYQ的價格空間呢?這是一個相對概念。儘管一只股票歷史上的交易價格可能是非常寬廣的,但不見得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成交價都有籌碼留在盤面上。有些早期交易后來又被賣掉的籌碼,CYQ就將不予顯示,在盤面上也就看不見它們了。總有一個價位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籌碼的最低價位,同時也有一個當前籌碼的最高建倉成本,而這兩個價位之間的空間,就叫做“CYQ價格空間”。只有在這個最低價和最高價之間是有籌碼的,在其之外,找不到任何籌碼。
 
圖2-14︰用紫色繪製CYQ的低位密集
  我們把CYQ的價格空間分成100份,把其中低價區的30份稱為低位,高價位區的另外30份稱為高位,這樣電腦在確定籌碼是位于低位還是位于高位時就有了一個相對的標準。
  當然計算機畢竟是一台機器,它的模式是被數碼限定的,並不能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某些股票的籌碼變為紫色之后,股價依然在低位密集區內繼續橫盤,並最終把高價位區的籌碼全部換位到了低位,這種情況叫“CYQ的完全低位密集”,意思是說高位籌碼已經全部消失,但這時電腦呈現出的籌碼顏色反而不是紫色了,這是電腦的算法“模式化”的緣故。由於高位籌碼消失之后,計算機搞不清楚那裡是高位那裡是低位,于是就拒絕去判斷和表現籌碼的低位密集了。當然我們改進一下計算機的算法也比較容易,只是必要性不大,因為這種完全低位密集,用肉眼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股價處在歷史低位,籌碼高度集中。
  CYQ的另外兩種顏色是黃色和藍色,這也是它在正常狀態下的顏色。其中藍色代表套牢籌碼,黃色代表獲利籌碼。
  CYQ的警戒色是紅色。紅色的籌碼大家已經見過,電腦的判斷標準是︰CYQ價格空間在高位的30%區間內,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量。之所以稱為“警戒”,是因為它往往是主力出貨的前兆。這在前面已經談過,這裡不再贅述。
 
圖2-15︰用黃色和藍色分別代表獲利盤和套牢盤
  (待續)
 七、 籌碼的標注
  在CYQ窗口中的上方和下方,分別標注了套牢盤和獲利盤的比例,它們的數值是套牢盤或獲利盤占流通盤的百分比。例如︰CYQ下方所標注的獲利盤為︰51.48,意思就是這個交易日有51.48%的流通盤處在獲利的狀態。
  在套牢盤及獲利盤的文字標注的右邊,還各有一個數字,這個數字隨K線窗口的游標上下移動和變化,這兩個數字,一個表示游標上方的籌碼量,它被寫在套牢盤的旁邊,另一個表示游標下方的籌碼量,它被寫到獲利盤的旁邊。游標的水準線上還有一個數字,它是指游標所在的那個價位上有多少籌碼,我們一般用它來測量密集峰的高度。
 
圖2-16︰籌碼的標注
  另外,CYQ窗口的最上方,指南針軟體標明了這張籌碼分佈圖所對應的交易日,如︰1999─08─11星期三。這項提示很重要,因為您所看到的籌碼並不一定是今天的籌碼分佈,在正常狀態下,軟體的設計是把游標指向哪一根K線,籌碼窗口中顯示的籌碼就是那一天的,這個設計帶來了一個很大的方便,您可以把游標在K線圖上來回移動,去觀察籌碼的流動和轉移。
  本節介紹了籌碼分佈的基本形態。事實上,籌碼分佈是最複雜的技術圖線,其形態千差萬別,並且將隨著証券市場的發展被更多的研究者逐步豐富和完善,同時也使籌碼分佈的市場含義為最廣大的投資者所知,就象大家熟悉的K線形態那樣。但本人不得不指出︰作為一個市場事實,籌碼分佈是個現實的存在,是個技術分析的最重要的工具,但我們卻不應把籌碼分佈的形態當做單純的技術信號,簡單的理解為“低位密集買進,高位密集賣出”,這樣做掙不來大錢。而是應該根據籌碼的演化以及當時的股市背景,思考市場上投資者持倉狀況的組合和變化,確定我們應該做什麼。
  (待續)
 3.籌碼分佈的衍生指標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把“籌碼分佈”稱作“技術分析指標”,其實這種說法有欠準確。從嚴格意義上說,籌碼分佈和K線圖是同一類的技術工具,它們都可以稱為技術圖形。由籌碼分佈衍生的博弈K線也是技術圖形,但為了使用方便,指南針軟體也把它放到了指標窗口中去展示。我們需要用一些數學的方法,進一步提取籌碼分佈的特徵,從而使它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分析指標。比如活動籌碼(ASR)、成本重心(CKDW)等。這些圍繞籌碼分佈的技術指標,即我們將要談到的籌碼分佈的衍生指標,是從若干個側面定量描述籌碼的狀態,它能使我們從技術層面上分析個股,因此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博弈K線
  2000年初,楊新宇博士設計出了一種新的K線,這種K線被命名為“博弈K線”,其英文簡稱為“CYQK”。楊新宇博士對“博弈K線”做了如下的解釋︰
  “觀察CYQ籌碼分佈可以看出,市場籌碼分佈就像股價營運的地形,在籌碼分佈密的地方,股價漲跌就費力,如同走山路;在籌碼分佈稀的地方,股價漲跌阻力小,如同走平原。由此產生一個概念,同樣幅度的漲跌在不同價位的含義是不同的,衝破密集區5%漲跌和在成交稀疏地的5%漲跌的意義應該是不同的。怎樣把股價漲跌的這種不同市場意義用一個指標表達出來呢?于是產生了博弈K線。”
 
圖3─1︰國投原宜(0826),畫面下方的K線圖為博弈K線
  大家可以從圖3─1中看到博弈K線。它被畫到K線窗口下方的指標欄,可以使用調用一個分析指標的方法將其顯示在窗口中。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博弈K線的走勢和K線的走勢表面上差別不大,但實際上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博弈K線與普通K線的區別在于︰K線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都是相對應于股價,而博弈K線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指的是獲利盤。例如在圖3─1中,2000年3月20日博弈K線開盤于32.80,收盤于66.83,它的意思是︰這只股票在這天開盤時的獲利盤為32.8%,而到了收盤時其獲利盤為66.83%。說得更清楚些,這只股票早上的時候只有約三分之一的籌碼是獲利的,而到了晚間,其獲利的籌碼就增加至為流通盤的約三分之二了。于是在這一天之內,有占流通盤的34%的籌碼獲得了解套。但在這一天,股價僅僅是上漲了4.82%,所以從圖上看,普通K線與博弈K線的長度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博弈K線要比普通K線長的多,這反映了投資者獲利狀況的變化比其股價的變化要大得多的多。
  我們把圖3─1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博弈K線,稱為博弈K線的長陽線,簡稱“博弈K線長陽”,或記做“CYQK長陽”。它的市場含義是這個交易日有大量的籌碼解套;與之相反,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博弈K線上看到較長的大陰線,那么,市場上一定有很多籌碼在當天由獲利狀態變成了套牢狀態。
  如果再看一下圖3─1,我們可以發現博弈K線長陽出現時,股價往往向上穿越了籌碼密集區,正是由於這種股價的向上穿越,導致了大量套牢籌碼轉為了獲利籌碼,所以才引發了博弈K線的長陽。
  在實戰中,博弈K線長陽的換手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因為股價穿越籌碼密集區時,勢必遭到一定程度的解套拋壓。拋壓量的大小跟主力的持倉量關係極大。假若是散戶巨量持倉,則會引發大量的解套拋盤,相應的換手率也會很高;但如果是主力巨量持倉,則這只股票的拋壓會輕得多。這是因為︰一旦主力開拋,多半會引發股價的下挫,所以主力出不了多少貨,就會將自己再度套牢。所以主力要想解套出局,他們一般是把股價做得再高一些,往往不會剛打個平手就走。
  這樣分析下來,我們就會明白博弈K線的無量長陽應該是主力高度控盤的標誌。如果這個無量長陽發生于股價的相對低位,則說明主力的建倉已經完畢,那么這只個股的中線上揚不過是啟動時間的早晚問題,只要有耐心,就能等得到。
  博弈K線的背后是股票的獲利盤,其技術指標是獲利盤最低為0(滿盤被套),最高為100%(滿盤獲利),所以博弈K線的運動軌跡是在“0”與“100”之間進行震盪。當一只股票在實現了滿盤獲利之后依然繼續上漲,那么博弈K線會在高位鈍化,它會在100這個數字附近保持高位的橫盤,見圖3─2。
 
圖3─2︰馬鋼股份(600808),博弈K線高位鈍化
  與此相反,如果一只股票所有的籌碼被套以後仍然持續下跌,這時博弈K線會在0附近低位鈍化,如我們在圖3─3上看到的情形。圖中的個股四川長虹(600839)屢創新低,博弈K線被壓在地板上,長時間抬不起頭來。這種博弈K線的低位鈍化,是股價正處于下降趨勢的表現,雖然這時股價的位置已經很低,但是“逢低買入”的觀點對它而言並不一定合適。
 
圖3─3︰博弈K線的低位鈍化
  那么,如果不能買博弈K線低位鈍化的股票,是不是可以買博弈K線高位鈍化的股票?本人做了一個小小的測試,結果是買入這類股票,有46%的情況是先獲利10%,而54%的情形是先下跌10%再說,因而此類上升趨勢的個股也不能盲目去追。統計發現︰在熊市中的牛股反而可以持續上漲。就是說,如果您想跟風買入一只在高位持續上漲的強勢牛股,必須關注一下大盤的狀況。如果大盤不錯,買上升趨勢的個股要特別慎重,因為這個時候主力有出貨條件;但是熊市就不同了,熊市的牛股沒人敢跟,主力也不可能順利出場。此時您如果大著膽子追一把,沒準會有意想不到的斬獲。因此,在熊市中的博弈K線高位鈍化值得關注。
  簡言之,選股與大盤的狀況有著對立統一的辨証關係,每一種類型的個股都有相反相成的大盤條件。就博弈K線低位的無量長陽來說,它比較喜歡的大盤背景是大盤的牛市。一般來說︰大牛市買小牛股,小牛市買大牛股,行情火爆買冷門股,行情低迷買熱門股,大盤低位買高位個股,大盤高位買低位個股……在股市的邏輯中始終充滿了辯證法。
  (待續)
二、活動籌碼ASR
  活動籌碼ASR的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以當日收盤價為基準,統計在該價位上下10%的區間內的籌碼總量,這個籌碼量就是活動籌碼,代號ASR。
  在一般的情況下,浮動盈利在-10%到+10%之間,是籌碼最不穩定的區域。如果籌碼的套牢幅度很深,遠大于10%,這時投資者便認為自己被套死了,割肉是個不得已的痛苦選擇;同時,巨幅贏利的籌碼常常是主力持有,沒有足夠的理由,主力也不會無緣無故的進進出出,製造成交量。所以ASR涉及的籌碼通常是短線投資者活動的區域,它總是處于活動狀態,這就是這個指標名稱的由來。
  也可以這樣理解ASR︰當ASR值很高時,說明股價位于籌碼密集區,反之,如果ASR非常小,則說明股價位于無籌碼的“真空地帶”。
  這個指標可用于在“無莊超跌股”中進行選股。因為依照超跌股的反彈理論,那些上方套牢阻力弱的個股比較容易反彈,當然也就比較容易得到獲利的機會。關於超跌股的其它知識我們有專門的章節詳細論述,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分析軟體發展到了今天,大家普遍希望電腦能幫助我們快速的遴選個股,而電腦選股必須倚賴技術分析指標。由於ASR可以用來標定籌碼的密集與稀疏的程度,因而在各種電腦自動選股的方案中,這個指標經常使用。
  (待續)
三、相對價位CKDP
  股價的高與低是股市永恆的話題,但如果真的從理論上論述高與低的問題,卻不是用一種簡單的定式可以說清的。現實的股價高低是個相對概念。從這個相對概念出發可以這樣表述,如某股票的股價自每股10元,跌到了每股5元,大家就會說它的股價正位于低位,而並不是指5元就是絕對低位。
  既然高和低是相對的,那么相對于什麼,就很有說法了。其實,KDJ(隨機指標)從本質上說就是個相對價位,該指標的市場含義是︰股價在9日內最高與最低之間的平均相對位置。還有一個指標叫RPY(年相對價位),它定義為︰股價在循環年度中的最高與最低之間的相對位置。CKDP也是這樣一類指標,它所相對的最高價,是持倉成本最高的那些籌碼的價位;而最低價,則是最低持倉成本所在的價位。我們把最高價與最低價之間的空間分成100份,價位最低的那一份為CKDP的0位置,在CKDP為0的狀態下,當前股價等于最低持倉價。而CKDP處于100%的時候,則表明當前股價是最高持倉價。通常情況下,CKDP的數值位于0到100之間。
  比如說某只股票,目前的最低持股成本為10元,最高持股成本為20元,當前股價是13元,則現下的CKDP的值為30。過兩天,它漲到13.5元,則CKDP就變為了35,我們就可以把CKDP的算法寫成公式,即︰
CKDP = (當前價-最低成本價)/(最高成本價-最低成本價)× 100%
  這個指標很實用。如果投資者希望買一些相對低位的個股,那么就在CKDP“0”附近去找,如果想找高價位的,就在CKDP“100”左右去找,不過請別亂買。或許大家認為買入低位個股總比買入高位個股安全,事情並沒有這么簡單。買CKDP為0的低位個股,需要一個中級大底來配合,否則股價低了還可能再低,雖然買的便宜,但同樣可能慘遭套牢。當行情剛剛由熊市轉為牛市時,可以買一些相對高位的個股,這些股票可能是市場的龍頭股,但在牛市的中后期,則需要換股為相對低位的個股。
  (待續)

time

    TODAY

五、 成本帶寬CBW
  至此,我們進一步解釋成本帶寬CBW就比較容易了,這個指標關心的是最高成本價與最低成本價的價格差,通俗的說,CBW被定義為︰最高成本價相對于最低成本價的漲幅,即︰
  CBW=(最高成本價-最低成本價)/最低成本價 ×100%
  透過CBW的漲落,我們可以知道一只股票的籌碼分佈是處在密集過程中還是在發散過程中。無論籌碼是向上發散還是向下發散,CBW的值一定會從小變大,如果CBW變大的同時CKDP處在高位,這種情況就是向上發散,而籌碼向下發散時,CKDP處在低位,CBW同樣也是由小變大。同樣,這個指標也是為電腦自動選股設計的,它的使用方法需要在軟體的指標評價平台上進行優化(指南針鬼域平台),這部分內容需要在本叢書的另外一冊加以詳細討論。
 
圖3-4︰籌碼分佈的幾個衍生指標的相對關係
  以上我們介紹了有關籌碼分佈的幾個衍生指標,它們的相對關係見圖3-4。因為這些指標不是本書的主要內容,因此這裡僅僅是作一些基本的介紹。
  (待續)
 第二章 用籌碼分佈分析主力行為
  籌碼分佈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用來偵察和判斷主力的行為。可以說,從誕生之日起,籌碼分佈的各種技術指標就是為了捉莊而設計的,這使得它們非常切近現實。
  在我們的股市中,莊家和散戶是不平等的。莊家擁有資金優勢、訊息優勢以及人才優勢,莊家看散戶的牌非常容易,而散戶想知道莊家有多少籌碼卻極其困難。公眾投資者獲知主力行為的方法,歷來是打探消息。殊不知股市上絕大多數的消息都是莊家炮製的,具有極大的虛假成分。事實上,中國股市呈現出的是個很不公平很不合理的格局︰莊家炒股的目的是從散戶身上掙錢,而散戶卻不斷的從莊家手中獲取訊息和操作建議,這可以用得到一個成語──與虎謀皮。
  這真是個恐怖的格局。
  或許這就是我們研究籌碼分佈,並最終使它產生的內在動力和原因,因為籌碼分佈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
  籌碼分佈的研究思路遵循這樣的邏輯︰莊家無論多么強大,他終歸屬于投資者的範疇,既然是投資,就需要買和賣,而只要是發生過的買和賣的行為,就會在籌碼分佈的技術分析圖表上留下痕跡,聰明的散戶可以透過分析主力進出的跡象,從而獲知主力的真實意圖。這樣一來,散戶和主力就可以互為對手了,雖然主力有各種各樣的優勢,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散戶們的小資金,固然不可能主動引發行情,但小有小的優點,就是完全有可能跟莊進出。在這樣的前提下,散戶的利潤來源成了莊家的操盤成本,這世界就公平了。
  但是籌碼分佈反映的只是市場事實,並不能區分主力的籌碼和散戶的籌碼,因而我們需要研究出一套在籌碼分佈中識別主力倉位的方法,這就是本章所要討論的主題。
  客觀的說,目前此項研究尚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畢竟透過技術來分析莊家的行為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目前所取得的成果雖然令人興奮,但研究還遠沒有結束。
  即使將來市場規範了,市場可能不再存在惡意操縱股市的莊家,但市場不可能不存在主力,投資機構的觀點永遠是我們必須關注的。因為這些投資機構,具有強大的調研能力及專業的分析能力,而且他們還可以透過控股來干預上市公司的運營,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無中生有的拉抬股價,可以被判為坐莊並遭到譴責,但是價值發現以及改變和提升上市公司的品性,卻恰恰是各類大型投資機構應盡的職責。
  所以,研究主力的動向和行為是技術分析永恆的目的和任務,並且也是中小投資者獲取投資回報的捷徑。
  4、主力的吸籌
  吸籌是主力介入一只股票的第一個實質性動作。當然在吸籌之前,主力需要做非常細致的調研和其他各類準備工作。這些工作一般是在極祕密的狀態下進行的,否則一旦消息洩露,散戶們會立刻與主力爭奪低位籌碼,這是主力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但是,只要是大規模的吸籌,主力便很難做到不留痕跡,總有一部分中小投資者進貨成本同主力是一樣的,這就是跟莊盤。而只要這些跟莊盤的規模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主力一般可以承受。
  許多讀者認為,理解主力並摸清主力的意圖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其實沒那么複雜。之所以產生理解困難,是因為我們通常是站在我們的立場上去想問題,如果換一個思路,假如我們自己是主力,我們給自己做一個操作計畫,很多問題可能就清楚了。
  比方說,主力會在什麼位置上吸籌?如果我是主力的話,我當然不會在高位入場。坦率的說,中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這些公司的股價做得太高,市場不會接受。因此主力吸籌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價的低位區。再如︰主力選擇什麼時機吸籌?正是因為主力喜歡低位的籌碼,因此主力的吸籌大多發生在熊市期間。這樣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戶恐慌的季節,散戶們會害怕股價可能會跌得更低,于是紛紛把股票拋出去,以便在更低的價位抄回來,降低自己的成本。于是主力就有吸籌的機會了。這就是對于為什麼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釋。其中的原因是,這些基本面並不好的個股,散戶們是不願意要的,而主力則憑借著雄濃的實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誘人的行情。等廣大散戶們回應過來,沒人要的“黃臉婆”早已變成了“二八嬌娘”,追么?恐怕一般散戶是即沒那膽量,也沒那能力。
  于是我們可以形成第一個結論︰判斷一只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籌,要看這只股票對散戶有沒有吸引力。如果這只股票在扮演“大眾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規模建倉入場。另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所謂“低價位”的股票、或是散戶不要的個股主力就要,判斷某只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籌,需要很多證據。
 一、 主力吸籌的K線特徵
  在這裡我們介紹幾種主要的K線組合形態,這些K線形態暴露了主力的吸籌動作,在莊家分析中極具參考價值。
  A、慢牛走勢
  主力的吸籌改變了一只股票的供求關係,這使得一只股票的下跌動能被完全抵消,股價呈現緩慢上揚的格局。但為什麼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莊于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籌碼,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引發這只股票迅速上漲,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所以,主力的吸籌永遠是溫和而隱蔽的。
 
圖4-1︰新希望(0876)2000/01/04
  像圖4-1,這只股票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股價溫和上揚了20%,每日的漲幅很少有超過3%的。雖然兩個月漲兩個漲停板不能算少,但比起這只股票后來拉升期的氣勢來說,這種上漲是非常含蓄的。
 
圖4-2︰新希望(0876)主力吸籌后的拉升
  這裡面有個問題,主力是否可以在圖4-1的兩個月的交易中,吸到他計畫中所需要的籌碼?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事實上在圖4-1之前,主力就已經開始了戰略性建倉。只是主力的早期吸籌行為過緩而難于判斷其時間和數量,而在圖4-1的圖形之后,主力的吸籌意圖就顯露出來了。
  這就是用籌碼分佈來進行莊家分析的特點,我們無需每時每刻都知道主力在做什麼,我們只需要捕捉主力暴露出的一些蛛絲馬跡,利用這些線索判斷主力的意圖。這很像是軍事偵察,雖然偵察兵們只發現了一個敵方的炮陣地,但是他完全可以由此推斷在砲兵的背后還有步兵的存在,這個區域可能是敵方進攻的目標之一。
  B、牛長熊短
  有時候一只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后,忽然這只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后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從盤面上看,會發現一種鋸齒樣的K線組合,這種K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如圖4-3。
 
圖4-3︰一汽四環(600742),牛長熊短的主力吸籌
  圖4-3中的那一根觸目的大陰線,發生在1999年5月10日。有人認為,這是主力的故意打壓,主力不願意其吸籌成本過高,他想在一個比較小的空間內多吸納一些籌碼,所以在把股價推高之后,主力瞅準機會來了一個大動作,把股價迅速打壓下來。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和空間,而且這種大陰線會給散戶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當股價再次被推高時,散戶的解套盤就蜂擁而出,主力如果願意,還可以進一步吸籌。這只是一種假設。也可能這根陰線是一種市場意外,但無論如何牛長熊短含有兩撥慢牛走勢,主力吸籌的意圖比單純的慢牛走勢要明顯得多。另外我們還需要關注這種走勢所發生的位置,只有相對低位的牛長熊短才可能被判為主力吸籌,在一只股票已經上漲了許多之后的牛長熊短,僅可以理解為主力不大可能出貨,而不能簡單的理解為主力正在加倉。
  (待續)
 C、“挖坑”形態
  談到主力的打壓吸籌,很多看盤高手都讀得懂一種被稱之為“挖坑”的K線形態。所謂“挖坑”是一個非常形象化的說法,它是指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盪之后,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后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部,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見圖4-4。
 
圖4-4︰K線圖上的“挖坑”形態
  在圖4-4中,股價的向下破位使得市場非常茫然。從成交量上看,這個向下破位並沒有引發放量,但是隨著股價逐漸恢復到“挖坑”前的位置(這個位置也叫“坑沿”),成交量迅速放大,說明在這一帶激發了大量的拋盤,這就是主力要的“挖坑”的效果︰本來股價在一個區域內震盪,投資者雖說沒有獲利但也沒被套牢,因此投資者的心態是穩定的,大家採取的是一種觀望策略,等待市場發生變化。但是,這只股票突然向下破位,這讓人非常不安,但一時間來不及回應,也來不及跑掉,正在大家惶恐無措的時候,股價又回歸原位,你想這時中小投資者是什麼心態?簡直就象是在鬼門關裡走了一遭,大難不死,大喜過望,大量拋出,大批出逃……總之紛紛離場,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折磨自己本以脆弱的神經。于是我們在“坑沿”地帶,看到了一個很大的成交量。
  當然,只憑單純的一個“坑”,並不能充分證明主力在吸籌。我們接下來要關注的是,這只股票在散戶逃命的背景下,后來出現了什麼走勢。
  在圖4-4中,該股股價自坑底回到坑沿后成交量放大,顯示出該股面臨強大的市場拋壓,但該股並沒有再次向下,而是出乎人們的預料,在坑沿位置上形成了強勢橫盤,而這就構成了主力吸籌的明顯的特徵。因為雖然有散戶在賣,但散戶的賣壓並沒有造成股價的下跌,這就說明有一股相當大的資金支撐了股價──無庸諱言,這個資金一定是主力的。
  關於“挖坑”可以形成這樣一個結論︰當K線圖上出現了“挖坑”形態之后,如果股價在恢復到“坑沿”的相對高位后強勢橫盤不跌,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
  D、股價的次低位窄幅橫盤
  什麼叫“次低位”呢?“次低位”是比近一段時間最低股價高20%至30%左右的價位。這個位置在中線上看是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從短線上看它又是相對的高位,所以,“次低位”指的是中線。
  我們還是站在主力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能在最低價位上吸籌自然是件好事,但是散戶未必配合主力,主力想買散戶就一定肯賣。因此主力通常會採用拉長時間的方法。如果大盤環境和個股題材允許主力去等,主力一般都願意稍微費點時間,以降低吸籌成本。但是主力的情況也是多樣的,未必允許所有的莊家都採用“低位溫和吸籌”的策略。比如說主力的資金來自于較短期的信用債款,資金面上留給主力的坐莊時間不多;或者是一只股票即將發生一個重大利好,而這個重大利好很難長時間守密,這個時候主力就不得不突擊吸籌;除此之外,某些機構對大盤的分析是很有水準的,當他們知道在一、兩個月之內可能會迅速展開一個大行情時,他們會當機立斷,迅速入場搶貨。
  能夠讓主力快速建倉的K線形態是次低位的窄幅橫盤,我們先看圖4-5。
 
圖4-5︰公用科技(0685),主力漂亮的吸籌和拉升
  公用科技這只股票,記得原先叫佛山興華,這幾年一直很活躍,上上下下的被主力炒了好幾次,每次都是莊家贏了。圖4-5是1997年下半年的走勢。1997年5月以後,該股一直下跌,1997年7月8日,跌到5元的價位開始反彈,沒多久再探5元價位,然后再次反彈。在1997年8月25日之后,這只股票在6元左右進行了一個為期20個交易日的橫盤,橫盤中的振幅非常狹窄,不足5%,也就是說,在這個橫盤區中沒有人能進行高拋低吸的操作,投資者要么進場要么出場。
  公用科技在1997年8月至9月,其所在的橫盤位置就是次低位。在這個位置上,前期的短線籌碼是盈利的,既然有獲利盤,就自然存在獲利拋壓;同時,由於股價自最低點上揚了20%,早先深度被套的籌碼其套牢程度得到了緩和,甚至一些籌碼已經解套。所以次低位這個位置很特殊──在這個位置上,股價面臨來自三個方面的拋壓︰獲利盤、解套盤和套牢盤。我們在前面談過,在面臨強大市場拋壓的背景下,股價的后續走勢非常重要。如果股價受阻回落,那是非常正常的事,但如果股價強勢橫盤甚至上揚,則一定有主力資金支撐股價。讓我們再次來驗証一下我們的結論。
  在圖4-5中,公用科技在經歷了為期一個月的次低位橫盤之后,自1997年8月25日開始,其股價突然向下暴跌,連拉兩根大陰線,其價位最低探到了5.09元,但隨后股價強勁上揚,僅僅幾天就漲到了6元以上。在這一上一下之間,我們談到的兩個重要的技術訊息都出現了︰一個是“挖坑”,一個是“牛長熊短”,而這兩個技術特徵都是主力吸籌的標誌。在1997年10月7日之后,該股又做了為期7個交易日的次低位橫盤,而這個短暫的橫盤比上一個橫盤的價位高出了5個百分點,這5%使得前一個橫盤區的跟莊籌碼全線獲利,于是新的一輪獲利了結盤再次涌出,而這些籌碼也被主力悉數收走。一切跡象都在悄悄訴說著一個訊息,莊家吸籌的願望非常強烈。果然,1997年10月17日,在主力的籌碼已經足夠多的時候,該股開始了強有力的大牛股行情。
  事后有人問︰那么多的散戶為什麼要把籌碼交給莊家,散戶們是不是太傻了?話也不能這么說,只能說主力的手段實在高明。
  我們再看圖4-5的左半部分。這只股票的下跌過程可以描述為振蕩盤跌,這種走勢容易激發散戶們的一種幻想︰如果我能夠在每一次反彈后出貨,在它跌下來之后再補回,那么即使股價跌了5個跌停板,我們也能在這幾次的搶反彈中,牟得不低于30%的盈利。于是當股價進入第一次次低位橫盤的前幾天,許多投資者將自己的籌碼拋掉,大家寄希望于股價再次振蕩盤下時再買進。但隨后股價並沒有立刻下跌,這時候大家就有點慌了,成交量也逐漸開始萎縮,市場呈現出觀望的氣氛。但隨后的兩根大陰線再次證明,這只股票的股性就是振蕩,即使是次低位橫盤,也擋不住股價的回落,于是當股價第二次進入次低位橫盤時,多數散戶選擇了離場。
  這叫什麼呢?這叫“市場訓練”。主力操縱著股價,上來下去再上來再下去,逐漸形成了一個週期性的振蕩規律,同時也培養了一些“聰明”的散戶,這些人高拋低吸真的掙了一些錢,到了最後主力忽然之間打破了這種規律,在最後一次短線高點上,將“高拋”的籌碼全部吃下,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向上突破,將試圖低吸的散戶全線軋空。
  透過對公用科技這只股票的總結,我們提出了一個股市定理︰股市沒有簡單規律。因為一個規律一旦形成,主力就有機會反規律操作,你賣我買,你買我賣,大獲其利。有人說股市中盛行的名詞之一是“騙現”,其實所有的騙現採用的都是看起來比較有規律的技術圖形。
  (待續)
 二、主力吸籌要多長時間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相當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莊被別人搶走,因而總有一定數量的籌碼會長時間留在自己手裡。我們更關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後的補倉吸籌,這一次的補倉可以使主力的倉位升高到足以順莉拉抬股價的程度,這個過程最短也需要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來看圖4-6。
 
圖4-6︰1999/05/13之前的東方明珠(600832)
  該股的大規模吸籌動作開始于1999年4月12日,截止在1999年5月14日,歷時一個月。而隨后的故事極其精彩,大家幾乎是耳熟能詳。5月17日該股向上突破,成為了當年最耀眼的明珠。從圖4-6所反映的成交量來看,4月12日以後這只股票成交量明顯的放大,而股價的震盪也變得非常激烈。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這只股票形成了43%的換手。依照一般的說法,在主力的吸籌過程中,總換手率的1/3可以被主力拿到,于是可以判斷,東方明珠最後一個階段的吸籌,主力大約增持了流通盤的14%左右的籌碼。當然對于其后東方明珠的走勢來說,這14%的籌碼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主力在4月12日之前就已擁有了相當多的底倉。
  像東方明珠這樣的高效率吸籌的個股並不多見,主力的吸籌時間往往長達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籌時間與其吸籌位置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籌成本,他需要讓股價在低價區長期橫盤。顯然散戶不願意在這么低的價位上大幅割肉,于是主力只好用時間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籌節奏,勢必需要抬高吸籌股價,而進行次低位吸籌。由於主力提升了吸籌效率,自然就縮短了吸籌與拉抬的時間間隔。因此對于散戶選股來說,一味的追求低價位並不一定帶來更高的回報,或許次低位是主力與散戶的雙方好點。在這裡可以用得上一句圍棋術語︰敵之要點乃我之要點。
  在觀察了許多莊股的走勢之后,我們不得不對主力的耐心產生了深深的敬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籌,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來,咱們中小投資者應該做一個自我批判︰雖然在股市裡沒有掙過多少錢,套牢的時候幾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莊來卻心急得很,一只股票三個月不漲他就考慮換股了,即使受到5%的損失也不在乎。這樣換過幾次之后,您就會發現您所受的損失比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后,很多人發現自己騎過無數匹黑馬,只不過騎的時候,那馬不是在跑馬場上,而是在馬廄裡。
  主力吸籌是個中線技術特徵,其上漲的必然性也僅相對于中長線的上漲而言。但主力吸籌后一般都是要運作的,否則他費盡心思的吸籌做什麼?只不過什麼時候拉抬是主力說了算,你我只能等,毫無辦法。
  (待續)
 三、主力的低位溫和吸籌
  首先我們應該先來界定何謂“低位”。
  依本人的投資經驗,主力在高位出貨后,至少要等到股價下跌6個跌停板(以10%為1個跌停板),才會考慮再次進貨的問題。所以在以後本書再談到低位的時候,是指自前期高點下跌了6個跌停板以上的相對低位。
  主力的低位溫和吸籌,一般都要引發籌碼的低位密集,因而籌碼分佈的低位密集是主力低位溫和吸籌的明顯標誌。
  但是判斷主力的吸籌,僅有籌碼的低位密集這一技術指標是不夠的,需要有更多的證據。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在籌碼的密集過程中,可以找到“牛長熊短”,或者是“次低位窄幅橫盤”這兩種指標。還有上一章我們曾經談過的籌碼分佈的“雙峰填谷”,也是主力低位溫和吸籌的技術特徵之一。
  需要強調的是,同樣是低位溫和吸籌,其低位和溫和的程度也是有差別的。次低位橫盤、雙峰填谷,是低位溫和吸籌中比較積極和熱烈的圖形,相比之下,慢牛走勢或牛長熊短則溫和得多。
  除非我們想在主力吸籌時進行高拋低吸,否則我們不應該在主力剛剛開始溫和吸籌時入場。對于此類個股,如果我們可以發現兩次或數次主力明顯的吸籌標誌,就可以大致估計主力的吸籌量。在判斷主力吸籌量已經不小的時候入場,比剛剛發現主力的吸籌特徵就迫不及待的買進要好的多。更嚴格或更保險的操作計畫,是等到可以確認主力高度控盤時再考慮入場,這時的入場可以讓你的獲利猶如“探囊取物”。
  然而,判斷主力的高度控盤是下一節的內容,屆時我們再詳細討論。
 四、通吃套牢密集區
  通吃套牢密集區是主力吸籌時的一種手法,這種作法需要富有力度和激情。通常是主力大力拉抬股價,誘使前期的套牢盤拋出,而且是你賣多少我買多少,是謂“通吃”。看樣子,“通吃”彷彿是照單付帳沒商量,其實是主力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較有效的收集到了想要的籌碼。
  “通吃”的作法雖然激烈,但卻是主力吸籌的有效戰術。大家不妨替莊家設想一下︰用什麼方法能夠迅速得到籌碼?低位的慢牛走勢,主力吸納的是散戶的割肉盤;而次低位的橫盤,主力可以吸到一些短線的獲利盤,可能還包括一部分的解套盤。可無論如何,主力的低位溫和的吸籌模式,要倚賴于散戶對股價的極度失望,主力的籌碼是散戶自願贈送的。如果主力再心急一些,連做一個次低位橫盤的耐心都沒有,那他就只好去搶了。
  籌碼分佈上的套牢密集區,則是爭搶股票的最佳區域。
  我們可以看圖4-7。
 
圖4-7︰1999年5月17日的長安訊息(600706)
  在一般的情況下,股價穿越套牢密集區會引發大量的解套拋壓,主力也可以因此獲得大量的市場籌碼。于是主力就透過穿越這個套牢密集區來完成建倉,這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區進行吸籌的市場意義。
  圖4-7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是1999年5月17日,這一天,這只股票上漲了5.4%,形成了7.14%的換手。這根陽線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籌碼的一個密集峰。7.14的換手是個不小的成交量,說明這只股票的解套拋壓是相當重的,但我們憑什麼判斷主力正在吸籌呢?其依據在大盤上。
 
圖4-8︰1999年5月17日的大盤背景
  1999年的5月17日,大盤處在普遍下跌的過程中,股指從1997年的1500點,已經下降到當時的1000點附近,市場信心已接近全面崩潰,是所謂“黎明前的黑暗”中最黑暗的那幾天,當然許多人並不知道這是“黎明前的黑暗”,還以為是“漫漫熊途無絕期”呢。在這種大盤背景下,解套盤很少有不逃的道理。
  我們的結論是︰在熊市大盤背景下,股價放量穿越籌碼密集區,就是主力通吃套牢密集區的技術特徵。在這裡大盤背景相當重要,因為在牛市中也經常看到股價對密集區的放量穿越,但這種放量很可能是主力的對倒,弄不好是要上當的。
  在1999年5月17日前后的幾天之中,長安訊息不是唯一的通吃套牢密集區的個股,類似的股票可以找到一大批。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海的廣電訊息(600637)和聯華合纖(600617)。而僅僅在兩天后,“5.19”行情爆發,這些股票幾乎都成了龍頭。
  看來,這種熊市環境下的大面積的主力吸籌,可能是一輪巨大行情的前兆。由於當時的市場低迷,也由於在此之前的多次反彈均告夭折,這個重要前兆常常被市場忽略,以至於在行情真正到來的時候,不少人缺乏準備,錯失良機。
五、逆勢飄紅
  忽然之間,我們覺得熊市越發可愛,因為這是主力建莊的季節。那些在熊市中逆勢飄紅的個股幾乎個個有莊。莊家吸的是散戶籌碼,只有在散戶不樂意要股票的時候,莊家才能吸到籌碼。散戶徹底厭煩了某股,莊家恰恰吃的飽,吃的好。熊市不賺錢,散戶沒情緒,就想賣股票,于是大多數超級主力都把自己的吸籌時間選在了熊市。因為牛市一旦到來,散戶就興致勃勃地大舉入場了。這種情況會大幅提升主力的吸籌成本,因而在大盤下跌的背景下,個股的逆勢上揚也就成為了判斷主力吸籌的一個重要依據。現下讓我們來挑一只股票說明這個逆勢飄紅的道理。
 
图4-9:1999/12/27的青鸟天桥(600657)
下方的K线是大盘指数
  這張圖的下半部分是大盤指數,上半部分是青鳥天橋的K線。大家應該注意到,在最後的十幾個交易日內,青鳥天橋的走勢跟大盤完全相反。大盤持續下跌,青鳥天橋持續上漲。本人還很清楚的記得1999年末的市場氛圍,那時的股市非常低迷,大部分的散戶已經回家,散戶那時主要的問題是已經沒有資金再做什麼股票了。即使有股票走強,也很少被大家議論。過兩天就是陽歷新年,千禧之夜比股市更令人關注。這時候青鳥天橋出動,它很像是個在黑夜中偷營劫寨的,但是它成功了。
 
图4-10:2000年,新世纪的前20个交易日的青鸟天桥
  新千年短短20個交易日,青鳥天橋竟然上漲了整整一倍。這只股票由於有北京大學的相關題材,2000年后長時期受到市場的關注,但該股隨后的走勢非常糟糕。遺憾的是,市場散戶沒有在主力吸籌的時候跟進入場,而是在高位憑借對北京大學的敬仰,將自己幾乎是全部的家當奉獻給了青鳥。可這只鳥並沒有像投資者所希望的那樣下一枚金蛋。
  這就是股市的邏輯︰主力揀的是散戶不要的東西,散戶拿的是主力高價出手的垃圾。人人都不看好的股票不見得就不好,人人都看好的股票卻一定不好,誰拿誰將被套牢。
  以上介紹的是一些較常見的主力吸籌以及識別主力吸籌的方法。但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力的吸籌其實是沒有一定之規的。而且由於主力在吸籌的過程中,總是盡量避免被別人發現,所以識別主力的吸籌需要下一番功夫。每一只股票背后的主力都有他自己建莊的故事,建莊的過程可謂五花八門,甚至有些莊家,他的貨是從其他主力手裡協議收購的。將市場上這些五花八門的主力吸籌的手法一一闡述其實是沒有必要,大家只需要理解一個原理︰與其說監測主力,倒不如監測散戶。因為主力吸納的籌碼是散戶的,什麼時候散戶樂于把股票拋出來,那散戶的出貨對象就是主力,就比如說逆勢飄紅,在這種風險下散戶不敢買股票,那么把股價推上去的這些成交量,就幾乎沒有例外的是主力正在入場。
  我們知道有許多地方令散戶害怕。比如說,一段時期的最高位;各種類型壓力線所在的位置;缺口以及M頭等等。在這些散戶不願意買股票的地方,股價形成橫盤或者上揚走勢,那一定是莊家干的。如果你發現,你周遭的散戶都在賣股票,那么你該做什麼呢?你要做的其實只有一件事︰把他們賣的股票悄悄的買回來。
  需要指出的是,主力吸籌並不意味著主力明天就要拉抬,也不是所有主力介入的股票都能上漲,主力也有棄莊的時候。因此操作上需要選擇最佳的介入時機,同時還要有一些耐心,並且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5、主力的倉位估算
  主力的倉位是這個市場中最大的祕密。知道了這個祕密,對散戶來說就象知道了埋金子的地方,甚至無異于在阿裡巴巴的寶庫門前喊了一聲︰"芝麻開門"。
  一、 探知主力倉位的原理
  在現實情況中,人們一般是很難探知這個祕密的。這個祕密主力不會講,也沒地方打聽。某些投資者希望透過累積盤面上的大額成交單去計算主力的倉位,但這種方法,其實與事實的出入非常大。因為就我們所知,為了反追蹤,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籌碼分成若干份,像已經公告過的億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個散戶帳號,來進行一只股票的運作。
  假定一個10個億的資金在盤面上運作。10個億應該算是比較大的資金了,但當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時候,它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因為即便是10個億的大資金,如果分佈在1000個帳戶上,那每個帳戶上就只剩下100萬,那么在盤面所看到的交易量,無非是一個中戶的交易量,你找不出莊家在哪。也就是由於大家特別關注這些大筆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種騙線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籌的時候,他會故意放出一個大單子做為拋壓,讓你以為有大戶要離場,他卻可以用小單子完成吸籌。反過來,主力要出貨的時候呢?可以用單筆大成交單買進,然后再用10倍于大成交單的小成交單滲透式賣出,你拿主力一點辦法也沒有。
  很多人幻想可以透過結交操盤手個人來獲知主力的持倉。市場上的傳聞有很多,但是這些傳聞也有相當大的問題。回憶一下,我們確實聽說過某個主力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傳聞,但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主力在哪只股票上減倉的消息。這個市場事實又一次說明,主力擁有哪只股票的消息很可能是故意洩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倉和公開自己所獲知的訊息的目的是一樣的,無非是想在其拉抬的過程中引誘大家抬轎,甚至是在其出貨的時候引誘公眾資金入場。我們不妨再回憶一個細節,每每當我們獲知某只股票的消息的時候,這些股票的價格一般都不低,既然這些市場靈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倉位這個核心祕密,那為什麼在主力低位吸籌期間卻毫無消息傳出?在主力出貨期間,更無從獲得警告。看來,莊家們為了自身的利益,經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開涮。本人曾經跟一位股友爭論了不下一個小時,這位朋友說,莊家親口告訴他,他們(莊家)仍然在東方明珠這只股票中沒有走,而這個時候東方明珠恰恰處在暴跌前最危險的高位上。還有更滑稽的故事,本人有許多朋友是各大傳媒的主編甚至總編,這些著名電視台及報刊的編輯部,經常是一個辦公室,從上到下全套在一只股票上,誰騙了他們?有意思的是,這些大記者居然還在為他的莊家朋友辯護,意思是說他的朋友原本打算護盤,無奈拋壓太重,想扛也扛不住。
  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測算主力倉位呢?
  我們必須換個思路。既然捉莊如此困難,測算主力的倉位如此困難,那么我們不妨採用一個否定式的方法,我們不再問莊家了,我們問散戶︰這只股票你們擁有了多少?這個市場除了主力就是公眾投資者,貨不在散戶手裡,就一定在主力手裡,反之亦然。
  于是,我們問散戶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情況下你們不願意再持有一只股票了?遺憾的是問了這個問題之后,本人的散戶朋友並沒有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覆,似乎大家還沒有時間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于是我換了一種問法︰有誰習慣于獲利30%才把股票賣掉?大約一千人左右的禮堂中,只有一個人舉手。接下來再問︰有誰習慣獲利20%以上再了結?這時候有十幾個人舉手。最後一個問題是︰有誰習慣獲利10%到20%之間把股票賣掉?這時候舉手的人就非常多了。這個結果和本人的操作習慣也非常接近。我看了自己的數百張交割單,絕大多數的拋出位置是盈利8%到15%的這個區間。這是個非常普遍的散戶操作習慣。我們且不評價這樣做是否劃算,只是得到這樣一個市場事實︰即散戶很難將股票的浮動盈利做到20%以上,于是我們就有了第一個原理︰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缺0117  0118  0121  0122
 四、估計主力倉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們探知主力倉位的主要技術手段,但複雜而多變的股市不會給我們如此的幸運,讓主力老老實實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並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神機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變金剛,千方百計的掩蓋其倉位、動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們也必須多練幾手,總結出更多的探尋主力倉位特徵的方法。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主力吸籌往往在籌碼分佈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籌之后並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價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一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這個穿越過程極易暴露主力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的話,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即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該股已由主力高度持倉了。
  技術上我們必須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準︰即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通常我們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的絕對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只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沒有換手。如每天900萬股的交易,對于中國石化(600028)來說僅占其流通盤的千分之5.8,而對于膠帶股份(600614),這900萬股已經是它流通盤的全部了。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主意。而換手率則本質得多。
  依照本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于25%
  近一年以來,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準,並將小于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這個標準在指南針技術指標中得到廣泛認同。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
下面我們看一個例子(圖5─5)︰
 
圖5─5︰綜藝股份(600770)1999/03/23
  這是綜藝股份(圖5─5)1999年3月末的K線圖。當時這只股票的價格僅為8.11元(複權價)。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該股正在從籌碼密集區的下方實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換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于成交低靡範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賣的籌碼占了流通盤的60%。我們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于是這只股票的莊家持倉量已經合格了。該股后來的走勢是眾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是透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主力持倉。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儘管簡單,但對于低位捉莊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這個方法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因為它沒有實現指標化,設計和實現電腦自動識別系統時會感到複雜。
 二、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

  接下來,我們統計一下有多少籌碼獲利不賣。

  首先,獲利多少叫獲利?大家各有各的說法。我給大家一個參考標準︰獲利25%依然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籌碼。因為按照散戶的操作習慣,這25%足夠促成獲利了結了。但大家顯然不願意每次都用電算機來算算25%的位置是幾元幾角,好在軟體上有一個10%等比坐標線,每兩根線的間隔是一個10%的漲跌停板,從圖上大致估計兩個半漲跌停板的位置還是比較方便的。我們用此來代替剛才所說的25%(兩個半漲跌停板的價格幅度是27%)︰先左右移動K線圖上的游標,把它指向您所關心的那一根K線,再上下移動游標,游標自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然后再從籌碼分佈窗口中,讀出游標下方的籌碼數量,這個籌碼數量就是主力持倉量。

  圖5-2是著名的億安科技,其最後交易日是1999年6月11日。這時億安科技的股價並不高,當天最高價是29.48元。把K線圖的游標從29.48元這個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大致移到23元左右的位置,然后再看籌碼分佈窗口右下角的那個隨游標移動的數字,這就是現下在游標位置上可以看到的89.95的數值,意思是自游標以下的籌碼總量為流通盤的89.95%,這就是我們測量出來的主力持倉量。
 
图5-2:亿安科技(0008)1999/06/11
  這種測量方法到底準不準確?

  由於我們沒有資格去交易所查人家的帳,又由於主力採用的是分倉手法,所以很長時間裡大家對這種測量方法心裡沒底,恰恰是億安科技這只股票給了我們驗証該方法準確性的機會。
  2001年,隨著億安科技操縱市場的行為被全面爆光,管理部門組織了一次司法調查。最終查實︰從1998年10月5日起,億安科技的四個莊家公司──廣東欣盛投資、中百投資、百源投資和金易投資是利用627個個人股票帳戶及3個法人股票帳戶,大量買入億安科技之前身"深錦興"股票的。四公司其時據稱共持有公司股票53萬股,占流通股的1.52%。而到2000年1月12日止,四公司所持億安科技股票已達3001萬股,占到了流通股的85%。(據《財經》雜誌2001年6月號報道)。于是我們把游標移到2001年1月12日,再下移兩個半跌停板來估計一下當時主力的持倉量,結果是主力持倉約為86.87%,與政府調查的結果僅相差了不到2個百分點。看來這種測量方法的準確度還是可靠的。

  我們定義這種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叫"下移法"。它開創了技術分析的一個新時期,在此之前精確計算主力倉位幾乎是不可能的。開個玩笑說,這個方法發現于2000年有些遺憾,如果它早些問世,我們就可以在1999年億安科技的股價僅為20多元的時候發現這只股票莊家高度持倉,那時和莊家玩一把會很有意思。而到了2000年2月,該股已漲到了126元,就是借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與莊共舞"了。
我們再看一下1999年6月24日的東方明珠。見圖5─3。
 
图5—3:东方明珠(600832)1999/06/24
  圖5─3與圖5─2有一個小小的區別,圖5─2所測量的那個交易日是該股最高的收盤價,但圖5─3的股價已經從近期最高價向下做了一些小幅調整。請大家記住,下移法測量主力倉位,游標要從近期最高價格向下移動,在圖5─3中,近期的最高價出現下11個交易日之前,從該日的收盤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大致移到30元股價附近,同時把游標對準你要測量的那一根K線,就是圖中最後一根K線(1999/06/24),隨后,我們讀出游標之下的籌碼量是6.71%。東方明珠此時此刻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在一個月以前,同樣是用下移法測量,我們測出主力的持倉量約為60%,而現下主力持倉量只有大約6.7%了,剩下的籌碼到那裡去了?不能排除主力出貨的可能性。尤其是1999年6月份,東方明珠高位強勢橫盤,滬市股市大旗不倒,非常風光。接下來甚至又創了一個小小的新高。其主力在充分搭建了市場公眾對這只股票的想像空間之后,該股風雲突變︰兩周內跌去了6個跌停板,中小投資者全線被套,苦不堪言。

  但下移法也有缺點︰如果股價不實現向上突破,我們就無法採用下移法測量。尤其是那些低位橫盤的個股,主力籌碼、散戶籌碼混在一起,用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的方法幾乎看不見任何籌碼,因此下移法主要適用于正在強勁上揚的拉升期的個股。
三、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
  既然下移法是一種測量股票拉升期主力倉位的技術方法,那么,有沒有在股價的相對低位區精確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呢?有,這種方法叫"橫盤法測量主力倉位"。
 
图5-4:山东巨力(0880)1999/12/21
  這只股票自1999年10月26日開始,已經進行了兩個月的橫盤,其間震盪幅度為10%。從K線圖上看,在這個震盪空間內有很多大陽線和大陰線,盤面上非常熱鬧。而在這個長達兩個月的橫盤中,我們把游標對齊這個橫盤箱的箱底,結果發現,有高達58%的籌碼在長達兩個月的橫盤震盪中,沒有被洗掉。因而可以肯定,該股主力的持倉量不會低于58%。
  這種測量主力倉位的方法就叫橫盤法。橫盤法要求一只股票要在一個橫盤箱體內橫盤兩個月以上。這時候把K線圖的游標對準橫盤箱體的下沿,然后再從籌碼分佈窗口中讀出游標之下的籌碼量,這個籌碼量就是主力的持倉量。
  這只股票的主力在完成了吸籌之后,于2000年1月26日向上突破,半年內總上漲空間約為70%。可以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大黑馬莊股,在其股價向上突破后,我們用下移法測量了該股的主力持倉量,其結果是61%,這個數據與當初橫盤法測量的主力倉位非常接近。
  由此看來,獲知主力的倉位狀況並不困難,你需要知道一些原理,再用一個最簡單的工具--籌碼分佈就可以了。而一旦在低價位區發現高控盤主力,你最少也會有30%的獲利空間。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高控盤莊股的總漲幅要在一倍左右,否則主力要出貨是非常困難的。
四、估計主力倉位的其他方法
  上述方法是我們探知主力倉位的主要技術手段,但複雜而多變的股市不會給我們如此的幸運,讓主力老老實實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去操作並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神機妙算的主力恨不得自己是百變金剛,千方百計的掩蓋其倉位、動向及一切真面目。而我們也必須多練幾手,總結出更多的探尋主力倉位特徵的方法。
  A、籌碼密集區的低位無量上穿
  主力吸籌往往在籌碼分佈上留下一個低位密集區。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力完成低位吸籌之后並不急于拉抬,甚至主力要把股價故意再作回到低位密集區的下方,因為這個地方市場基本沒有拋壓,所有投資者處在淺套狀態,護盤相對容易一些。一旦時機成熟,主力從低位密集區的下方首先將股價拉抬到密集區的上方,形成對籌碼密集區的向上穿越,這個穿越過程極易暴露主力的持倉狀況,如果主力巨量持倉的話,盤面上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解套拋壓。即股價上穿密集區而呈現無量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該股已由主力高度持倉了。
  技術上我們必須對“無量”這個市場特徵給出較明確的參考標準︰即用換手率來精確估計成交量。通常我們不單純使用成交量這個技術參數,因為股票的流通盤有大有小,同樣的絕對成交量並不能說明這只股票是換手巨大還是基本沒有換手。如每天900萬股的交易,對于中國石化(600028)來說僅占其流通盤的千分之5.8,而對于膠帶股份(600614),這900萬股已經是它流通盤的全部了。用放量與縮量來監控獲利拋壓也不是一個好主意。而換手率則本質得多。
  依照本人的經驗,我們可以把換手率分成如下個級別︰
絕對地量︰小于1%
成交低靡︰1%──2%
成交溫和︰2%──3%
成交活躍︰3%──5%
帶量︰5%──8%
放量︰8%──15%
巨量︰15%──25%
成交怪異︰大于25%
  近一年以來,我們常使用3%以下這個標準,並將小于3%的成交額稱為“無量”,這個標準在指南針技術指標中得到廣泛認同。更為嚴格的標準是2%。
下面我們看一個例子(圖5─5)︰
 
圖5─5︰綜藝股份(600770)1999/03/23
  這是綜藝股份(圖5─5)1999年3月末的K線圖。當時這只股票的價格僅為8.11元(複權價)。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該股正在從籌碼密集區的下方實施向上的穿越,但它的換手率非常小,3月23日那一天的換手率僅為1.74%,屬于成交低靡範疇,而在上穿籌碼密集區的過程中有約60%的籌碼得到了解放。于是,解套不賣的籌碼占了流通盤的60%。我們由此可以認定,這60%的籌碼大部分為主力所有,于是這只股票的莊家持倉量已經合格了。該股后來的走勢是眾所周知的,到了2000年2月21日,該股創下了63.95元的最高價。
  以上是透過籌碼密集區的無量上穿來判斷主力的持倉量的方法,即一旦發現籌碼密集區以低靡成交量向上穿越,則被穿越的籌碼大部分是主力持倉。這種估計主力持倉的方法儘管簡單,但對于低位捉莊的參考價值卻是巨大的。
這個方法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因為它沒有實現指標化,設計和實現電腦自動識別系統時會感到複雜。
本文原引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4_ltTWaFGRlZDPIlaXb6ln4-/article?mid=27549&prev=27550&next=27548